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遮荫及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产量形成和糖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永鹏
龚凡婷
+7 位作者
冉腾飞
肖力力
夏茹
杨才
黄安柱
高娅
杨玉权
田山君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2-3254,共13页
【目的】研究遮荫及后期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块根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低光能辐射地区的甘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和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试验材料,于大田常规密度(60...
【目的】研究遮荫及后期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块根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低光能辐射地区的甘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和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试验材料,于大田常规密度(60000株/ha)下设3个光照/遮荫处理:(1)全生育期自然光对照(CK);(2)栽种后50 d至收获期持续遮光40%(S处理);(3)栽种后50 d开始40%遮荫,持续40 d后复光(R处理),于遮荫前1 d(T1时期)、遮荫第40 d(T2时期)、遮荫第80 d(T3时期)和遮荫第120 d收获期(T4时期)分别进行取样分析,对比遮荫及复光对甘薯产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块根糖类物质含量及淀粉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T4收获期时,烟薯25和徐紫薯8号S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显著降低22.34%和10.78%(P<0.05,下同),R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降低13.28%和2.25%;S和R处理下,烟薯25单株总干重分别较CK显著降低21.60%和18.92%,单株薯块干重分别显著降低和27.80%和18.77%,徐紫薯8号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T2时期,烟薯25和徐紫薯8号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高于CK;烟薯25比叶重显著降低,徐紫薯8号比叶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3时期,S处理下烟薯25单株叶面积和比叶重与CK无显著差异,SPAD值显著高于CK;徐紫薯8号S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显著高于CK,比叶重显著低于CK;R处理下烟薯25的单株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分别较CK显著降低50.92%和5.46%,比叶重显著增加13.03%;徐紫薯8号R处理的单株叶面积较CK显著提高17.37%,比叶重和SPAD值与CK无显著差异。S处理显著提高了收获期烟薯25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R处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徐紫薯8号收获期S处理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R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S处理,但与CK无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遮荫处理使甘薯淀粉粒径降低;T4收获期,烟薯25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均表现为S处理>CK>R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单株薯块干重与单株总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徐紫薯8号单株薯块干重与植株物质积累相关指标、糖类物质的相关系数较低。【结论】遮荫导致烟薯25产量降低但会提升其食用品质,后期充足的光照可在保证其品质的前提下弥补前期遮荫造成的产量损失。徐紫薯8号对光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在长期遮荫和光环境变化下能维持产量稳定,可在光能辐射资源较低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遮荫
复光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糖类物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朔
陈辉伦
+4 位作者
盖楠
路国慧
郑宇
邵鹏威
杨永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57,共9页
人为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倾向于在细级大气颗粒物中富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粒径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有显著差异,而在我国北京地区PFASs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富集能力尚不清楚。本文采用五级大流...
人为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倾向于在细级大气颗粒物中富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粒径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有显著差异,而在我国北京地区PFASs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富集能力尚不清楚。本文采用五级大流量主动分级采样器采集了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超声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测定PFASs含量,探讨了该地区大气颗粒物中PFASs的浓度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以及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对PFASs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PFASs范围为10. 1~62. 9 pg/m3,76. 4%~83. 8%的PFASs集中分布在PM2. 5颗粒物中,其中含量较高的PFOA、PFNA和PFDA在<0. 25μm细颗粒物中占比最高,分别为26. 3%~43. 7%、30. 3%~68. 6%和30. 6%~49. 7%; PFOS在<0. 25μm细颗粒物中没有检出,主要分布在1~2. 5μm和0. 25~1μm颗粒物中。此外,研究发现北京市霾天大气颗粒物中∑PFASs为晴天的3. 5倍,且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对PFASs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能力,其中PFOA、PFOS、PFNA和PFDA等中链PFASs更易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化合物
大气颗粒物
PM
2.5
粒径分布
富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花期渍水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赟
李霞
+2 位作者
李慕嵘
杨蕊
王小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8,共9页
为探究江汉平原小麦生育期间雨水过多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耐渍品种襄麦55和主推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开花期连续渍水7 d小麦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渍水的对照(CK)相比,...
为探究江汉平原小麦生育期间雨水过多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耐渍品种襄麦55和主推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开花期连续渍水7 d小麦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渍水的对照(CK)相比,渍水导致小麦旗叶SPAD值下降。渍水后郑麦9023旗叶比襄麦55衰老更早,旗叶功能期相对更短。开花期渍水致使成熟期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下降,促进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的贡献率,但依然使成熟期单茎籽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分别下降10.87%~13.59%和19.32%~23.60%。襄麦55成熟期茎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下降量较大,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效率高于郑麦9023。开花期渍水影响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渍水导致襄麦55最快灌浆期由花后21~35 d缩短至花后28~35 d,但单粒重下降不显著;渍水后郑麦9023灌浆在花后35 d时基本停止,单粒重下降显著。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产量,使襄麦55和郑麦9023分别减产7.7%和15.6%,减产主因分别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著下降。总之,开花期渍水会导致小麦减产,但促进了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对襄麦55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的影响大于郑麦9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小麦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遮荫及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产量形成和糖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永鹏
龚凡婷
冉腾飞
肖力力
夏茹
杨才
黄安柱
高娅
杨玉权
田山君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自然资源部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2-3254,共13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13号,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19-05号)。
文摘
【目的】研究遮荫及后期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块根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低光能辐射地区的甘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和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试验材料,于大田常规密度(60000株/ha)下设3个光照/遮荫处理:(1)全生育期自然光对照(CK);(2)栽种后50 d至收获期持续遮光40%(S处理);(3)栽种后50 d开始40%遮荫,持续40 d后复光(R处理),于遮荫前1 d(T1时期)、遮荫第40 d(T2时期)、遮荫第80 d(T3时期)和遮荫第120 d收获期(T4时期)分别进行取样分析,对比遮荫及复光对甘薯产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块根糖类物质含量及淀粉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T4收获期时,烟薯25和徐紫薯8号S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显著降低22.34%和10.78%(P<0.05,下同),R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降低13.28%和2.25%;S和R处理下,烟薯25单株总干重分别较CK显著降低21.60%和18.92%,单株薯块干重分别显著降低和27.80%和18.77%,徐紫薯8号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T2时期,烟薯25和徐紫薯8号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高于CK;烟薯25比叶重显著降低,徐紫薯8号比叶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3时期,S处理下烟薯25单株叶面积和比叶重与CK无显著差异,SPAD值显著高于CK;徐紫薯8号S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显著高于CK,比叶重显著低于CK;R处理下烟薯25的单株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分别较CK显著降低50.92%和5.46%,比叶重显著增加13.03%;徐紫薯8号R处理的单株叶面积较CK显著提高17.37%,比叶重和SPAD值与CK无显著差异。S处理显著提高了收获期烟薯25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R处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徐紫薯8号收获期S处理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R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S处理,但与CK无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遮荫处理使甘薯淀粉粒径降低;T4收获期,烟薯25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均表现为S处理>CK>R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单株薯块干重与单株总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徐紫薯8号单株薯块干重与植株物质积累相关指标、糖类物质的相关系数较低。【结论】遮荫导致烟薯25产量降低但会提升其食用品质,后期充足的光照可在保证其品质的前提下弥补前期遮荫造成的产量损失。徐紫薯8号对光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在长期遮荫和光环境变化下能维持产量稳定,可在光能辐射资源较低的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薯
遮荫
复光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糖类物质
淀粉
Keywords
sweet potato
shading
light restora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sugar
substances
starch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朔
陈辉伦
盖楠
路国慧
郑宇
邵鹏威
杨永亮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5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3021,41473074)。
文摘
人为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倾向于在细级大气颗粒物中富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粒径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有显著差异,而在我国北京地区PFASs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富集能力尚不清楚。本文采用五级大流量主动分级采样器采集了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超声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测定PFASs含量,探讨了该地区大气颗粒物中PFASs的浓度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以及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对PFASs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PFASs范围为10. 1~62. 9 pg/m3,76. 4%~83. 8%的PFASs集中分布在PM2. 5颗粒物中,其中含量较高的PFOA、PFNA和PFDA在<0. 25μm细颗粒物中占比最高,分别为26. 3%~43. 7%、30. 3%~68. 6%和30. 6%~49. 7%; PFOS在<0. 25μm细颗粒物中没有检出,主要分布在1~2. 5μm和0. 25~1μm颗粒物中。此外,研究发现北京市霾天大气颗粒物中∑PFASs为晴天的3. 5倍,且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对PFASs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能力,其中PFOA、PFOS、PFNA和PFDA等中链PFASs更易富集。
关键词
全氟烷基化合物
大气颗粒物
PM
2.5
粒径分布
富集能力
Keywords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PM 2.5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ccumulation
capacity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花期渍水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赟
李霞
李慕嵘
杨蕊
王小燕
机构
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78)
“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300205-3)
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为探究江汉平原小麦生育期间雨水过多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耐渍品种襄麦55和主推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开花期连续渍水7 d小麦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渍水的对照(CK)相比,渍水导致小麦旗叶SPAD值下降。渍水后郑麦9023旗叶比襄麦55衰老更早,旗叶功能期相对更短。开花期渍水致使成熟期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下降,促进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的贡献率,但依然使成熟期单茎籽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分别下降10.87%~13.59%和19.32%~23.60%。襄麦55成熟期茎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下降量较大,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效率高于郑麦9023。开花期渍水影响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渍水导致襄麦55最快灌浆期由花后21~35 d缩短至花后28~35 d,但单粒重下降不显著;渍水后郑麦9023灌浆在花后35 d时基本停止,单粒重下降显著。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产量,使襄麦55和郑麦9023分别减产7.7%和15.6%,减产主因分别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著下降。总之,开花期渍水会导致小麦减产,但促进了花前储存的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对襄麦55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的影响大于郑麦9023。
关键词
渍水
小麦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积累与分配
Keywords
Waterlogging
Wheat
Yield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ry substances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遮荫及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产量形成和糖类物质的影响
李永鹏
龚凡婷
冉腾飞
肖力力
夏茹
杨才
黄安柱
高娅
杨玉权
田山君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杨朔
陈辉伦
盖楠
路国慧
郑宇
邵鹏威
杨永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花期渍水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李赟
李霞
李慕嵘
杨蕊
王小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