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
仇华飞
于利花
|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
李艳莉
侯怀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 |
冯建军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论语》境域式表达方式及对构建我国教育学话语的启示 |
王卫华
陈丹萍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向度 |
王兆璟
董亮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
黄江华
许志敏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8
|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外译中的立格与传意——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
赵军峰
赵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核心要义与建构理路 |
姜嘉伟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
吕晓琴
吴学琴
|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中国课程论学术话语体系自主构建的目标、逻辑与路径 |
刘亭亭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创新--以发生学为畛域 |
朱清河
尤成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及意识形态话语权 |
张志丹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译述·缝合·吸收·圆融:论20世纪前期我国学者接受西方艺术理论的四种学术范型 |
张晓刚
陈纯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新时代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
徐玉德
李艺玮
崔菁颖
|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付睿
沈丹怡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
刘贵华
孟照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3
|
|
18
|
“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 |
冯建军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7
|
|
19
|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
余波
邱均平
|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2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
冯建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