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和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太武 杨文新 +3 位作者 宋林生 苏秀榕 杨志彪 郭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449,共6页
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 ,选用 2 0条能产生清晰可重复扩增产物的随机引物 ,对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Ino)、杂色鲍 (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进行了RAPD分析 ,共检测到 2 1 3个位点 ,在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都存在... 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 ,选用 2 0条能产生清晰可重复扩增产物的随机引物 ,对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Ino)、杂色鲍 (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进行了RAPD分析 ,共检测到 2 1 3个位点 ,在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各群体扩增位点的多态性比例、群体遗传杂和度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多态比例分别为 43.66%、5 3 0 5 % ,2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 0 .1 5 5 7、0 .1 686。结果表明皱纹盘鲍与杂色鲍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杂色鲍 遗传多样性 rap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海水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的DNA多态性 被引量:45
2
作者 石拓 孔杰 +3 位作者 刘萍 韩玲玲 庄志猛 邓景耀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09-615,共7页
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 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量为180-2200bp。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93,群体的平均余合度为0.2176。表明该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使中国对虾的生存情况更加危险,同时其本身也可能是对虾对病害、恶劣环境等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资源衰退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证实:在检测种群遗传变异度大小方面,RAPD具有比同工酶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 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品种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罗军武 施兆鹏 +3 位作者 沈程文 刘春林 龚志华 黄意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不同生态型的31个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从Sangon 120个引物中筛选出21个长度为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31个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18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70条(90.43%),31个品种具有丰... 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不同生态型的31个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从Sangon 120个引物中筛选出21个长度为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31个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18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70条(90.43%),31个品种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219-0.708,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品种亲缘关系树图。根据树图,当结合距离T2=0.24时,31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的品种;第二大类包括广东所选用品种及福建的小叶乌龙品种;第三大类包括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及湖南的品种。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了中国茶树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资源 遗传亲缘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沈程文 罗军武 +4 位作者 施兆鹏 龚志华 唐和平 刘富知 黄意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 2 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等 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 .采用 12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 RAPD引物 2 1个 ,扩增...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 2 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等 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 .采用 12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 RAPD引物 2 1个 ,扩增出 15 0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9个 ,占 79.33% .单个引物获得的 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 ,平均为 7.14个 .基于遗传距离分析 ,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 0 .12 5 2 (YTS9和 YTS12 )到 0 .4 6 16(湘波绿与 YTS14 ) .根据 U PGMA聚类分析 ,安化云台山种 2 7个单株包括 2个核心群体和 3个特异单株 (YTS30 ,YTS31,YTS37) ,另一方面从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 :湘安 2 8与单株 YTS31先聚类 ,再与槠叶齐聚类 ,然后与湘波绿聚类 ,最后与 YTS30聚类 .这一方面从 DNA分子水平上验证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均系从安化云台山种的后代中选育而来 ,同时也揭示一个规律 ,即作为有性群体的个体 ,当其基因组与核心群体的基因组差异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云台山 茶树 品种 种群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随机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邢荣莲 丁君 +2 位作者 滕利平 常亚青 宋林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中间鲍Haliotismida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和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e3种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初步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分类研究。经2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6条多态性片段,片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中间鲍Haliotismida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和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e3种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初步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分类研究。经2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6条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250~2500bp。根据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平均遗传距离指数,并采用UPGMA和NJ两种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系统树。在UP GMA聚类中,中间鲍与九孔鲍先聚在一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皱纹盘鲍,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差不大,NJ聚类图上就反映出3种鲍聚为3类,所以两种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它们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的结果基本吻合,说明RAPD技术可以作为鲍种质鉴定和分类的一种有效、简便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多态性 rapd 中间鲍 皱纹盘鲍 九孔鲍 遗传距离指数 亲缘关系 种质鉴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BE兔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民利 赵伟春 +2 位作者 应华忠 王德军 徐孝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选用其中8个引物扩增的条带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107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2条,占29.9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选用其中8个引物扩增的条带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107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2条,占29.91%,反映了家兔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的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7948.其中4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不同品系的特征条带,表明WHBE兔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家兔不同品系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BE兔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博 童馨 +2 位作者 黄桂菊 龚世园 喻达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了解我国养殖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用RAPD技术对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的九孔鲍5个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大小范围为0.2—2.4kb,其中多态性条... 为了解我国养殖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用RAPD技术对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的九孔鲍5个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大小范围为0.2—2.4kb,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多态位点比例为68.8%。基因多样性介于0.210±0.193与0.247±0.187之间,平均为0.224,各群体间没有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福建东山群体和广东惠来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支;深圳、湛江和三亚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另一支。群体间遗传距离介于0.062与0.135之间,福建东山群体与广东惠来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惠来群体与深圳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群体间FST值介于0.176与0.326之间,随机组合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已经达到显著水平,但东山和惠来与深圳、湛江和三亚2组之间遗传分化不显著。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明近年来九孔鲍大规模死亡事件可能与遗传多样性并无直接相关,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遗传选育。不同地方群体间的显著分化表明,各地方群体应分别作为单独的"管理单元(management unit)"进行遗传资源管理,群体之间的移植应严格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遗传多样性 rapd 遗传分化 养殖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草菇主要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邓旺秋 杨小兵 +4 位作者 李泰辉 宋斌 林群英 周洁莹 夏凤娜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RAPD标记对广东省8个草菇主要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草菇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分子聚类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可分成两组:菌株V17、V844和粤草01为一组;粤草02、粤草03、粤草04、V5 1和V23为另一组,且同... 利用RAPD标记对广东省8个草菇主要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草菇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分子聚类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可分成两组:菌株V17、V844和粤草01为一组;粤草02、粤草03、粤草04、V5 1和V23为另一组,且同一组内的DNA多态性也有差异。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草菇商业菌株的鉴别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草菇 栽培 菌株 rapd 遗传多态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量:17
9
作者 蒋梁材 蒲晓斌 +2 位作者 王瑞 张启行 蔡平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用 Operon公司 OPA-0 1~ OPJ-2 0 2 0 0个 1 0碱基对随机序列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株涪优A和可育株涪优 B、显性核不育株 3 7A和可育株 3 7B、广恢系 DGCR98-3 752、RGCR97-1及 F1 材料基因组DNA进行 RAPD扩增 ,共获得 1 3 3 4... 用 Operon公司 OPA-0 1~ OPJ-2 0 2 0 0个 1 0碱基对随机序列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株涪优A和可育株涪优 B、显性核不育株 3 7A和可育株 3 7B、广恢系 DGCR98-3 752、RGCR97-1及 F1 材料基因组DNA进行 RAPD扩增 ,共获得 1 3 3 4条扩增带 ,平均每引物扩增带约 6.7条 ,表明甘蓝型油菜存在遗传多样性。引物 OPA-0 5、OPA-0 9、OPA-1 2、OPA-1 3、OPA-2 0等分别扩增出了大小不同的多态性带 ,初步认为 OPA-1 2 75 0 、OPA-1 2 6 0 0 、OPA-1 2 5 0 0 是与 3 7A不育基因有关的带 ,OPA-0 9330 是与涪优 A不育基因有关的带 ;OPA-1 3 70 0 是与 3 7A不育恢复基因有关的带 ,OPA-2 0 5 0 0 、OPA-2 0 45 0 、OPA-2 0 35 0 是与涪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核不育基因 rapd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桃属植物RAPD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英军 张开春 林珂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用RAPD技术对桃属植物常见的 4个种 (普通桃、新疆桃、山桃、甘肃桃 )及部分品种、变种进行多态性分析 ,共选用 2 7个 10bp随机引物 ,扩增出 178个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 14 2条 对这 178条DNA片段进行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表明 ,供试... 用RAPD技术对桃属植物常见的 4个种 (普通桃、新疆桃、山桃、甘肃桃 )及部分品种、变种进行多态性分析 ,共选用 2 7个 10bp随机引物 ,扩增出 178个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 14 2条 对这 178条DNA片段进行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表明 ,供试的 2 1个试材可以分为 3类 :普通桃、山桃和甘肃桃 .新疆桃被归入普通桃中 ,推论它可能起源于普通桃 ,这与采用形态学、同功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桃属植物 rapd多态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髭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君荣 王军 +1 位作者 苏永全 丁少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7-50,共4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广东饶平海水网箱养殖的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人工苗养殖群体DNA多样性进行检测.首先从40个引物(S461~S480,S501~S520)中快速筛选出32个引物,它们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片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广东饶平海水网箱养殖的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人工苗养殖群体DNA多样性进行检测.首先从40个引物(S461~S480,S501~S520)中快速筛选出32个引物,它们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片段.再将该32个引物对46尾斜带髭鲷进行RAPD分析,共检测到17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5个(分别由18个引物获得),占31.07%.由此得出该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为31.07%,平均遗传差异度为0.089,表明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份新疆紫花苜蓿种质RAPD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金星 剡转转 +3 位作者 张吉宇 冯琦胜 王铁梅 卢欣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7,共11页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新疆20份野生紫花苜蓿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梯度PCR仪对RAPD引物和ISSR引物进行扩增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20份种质材料的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分别得到6对RAPD和ISSR引物对2...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新疆20份野生紫花苜蓿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梯度PCR仪对RAPD引物和ISSR引物进行扩增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20份种质材料的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分别得到6对RAPD和ISSR引物对20份新疆紫花苜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RAPD引物共扩增出93个条带,多态性带91个,多态带百分率97.85%;平均每引物扩增出15.50条带,每引物平均扩增出的多态条带15.17。6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57个条带,多态性带152个,多态带百分率96.82%;平均每引物扩增出26.17条带,每引物平均扩增出多态条带25.33。RAPD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变异范围为0.176 3~0.274 0,平均0.207 1;ISSR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范围为0.085 0~0.154 1,平均0.113 3。【结论】2种标记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聚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rapd标记 ISSR标记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属两个种的RAPD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贝盏临 张欣 +3 位作者 雷茜 赵会伟 伏培云 罗禄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宁杞1号"和"黑果枸杞"的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得DNA的浓度和纯度,并进行PCR扩增。从101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10 bp的随机引物对这两种枸杞的DNA样品进行RAP... 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宁杞1号"和"黑果枸杞"的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得DNA的浓度和纯度,并进行PCR扩增。从101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10 bp的随机引物对这两种枸杞的DNA样品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111条谱带,61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比率达54.95%。结果表明,"宁杞1号"与"黑果枸杞"的相似系数S=0.618,遗传距离D=0.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rapd标记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属种间及亚种间RAPD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韧 陈琛 +1 位作者 马昭林 梁兴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猕猴属(Macaca)种间和亚种间6个分类群之间的遗传多态性,共筛选出16个随机引物每个分类群平均获得77个遗传标记,根据遗传距离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从RAPD数据分析得到的6个分类群...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猕猴属(Macaca)种间和亚种间6个分类群之间的遗传多态性,共筛选出16个随机引物每个分类群平均获得77个遗传标记,根据遗传距离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从RAPD数据分析得到的6个分类群的相互关系与形态、同功酶、mtDNA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RAPD技术适用于猕猴属中近缘种间和亚种间的分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属 rapd分析 遗传多态性 种间 亚种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祈林 王培 +3 位作者 卢艳丽 郑名敏 刘坚 荣廷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60,共7页
用136个RAPD引物对玉蜀黍属大刍草和玉米种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得到53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500条。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与大刍草种质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585~0.809,相同种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67-0.... 用136个RAPD引物对玉蜀黍属大刍草和玉米种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得到53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500条。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与大刍草种质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585~0.809,相同种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67-0.809,而种间或亚种问的相似性系数为0.585~0.745,表明利用RAPD技术能准确地揭示出玉米与大刍草种间的遗传关系。聚类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内所有大刍草和玉米可分类为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繁茂亚属包括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繁茂类玉米种和尼加拉瓜类玉米种;玉蜀黍亚属包括小颖类玉米亚种、墨西哥类玉米亚种、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和玉米。运用RAPD技术证实在玉蜀黍属中尼加拉瓜类玉米种与繁茂类玉米种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属 玉米 大刍草 rapd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若干荔枝古树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义挺 赖钟雄 +3 位作者 陈菁瑛 郭玉琼 蔡英卿 吴金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8-463,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04个十聚体随机引物筛选出13个引物对福建荔枝著名的古树以及相关品种等12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78条扩增谱带,其中2条为共同带,多态性程度达97.4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谱带数目为6条....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04个十聚体随机引物筛选出13个引物对福建荔枝著名的古树以及相关品种等12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78条扩增谱带,其中2条为共同带,多态性程度达97.4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谱带数目为6条.采用遗传标记计算遗传资源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树状分析图.结果表明:现在栽培的陈紫品种与宋家香的亲缘很近,可能来源于宋家香;而元红与西禅寺“宋荔”亲缘关系较远.应用RAPD技术为荔枝古树遗传资源的鉴定和分类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古树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天然冰草种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景欣 云锦凤 郭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采用57个10 bp随机引物,对16个天然冰草(Agropyron crtstatum)种群352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从57个RAPD引物中选出多态性标记的引物11个;检测出125个位点,102个显多态性;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量化的遗传多态度为... 采用57个10 bp随机引物,对16个天然冰草(Agropyron crtstatum)种群352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从57个RAPD引物中选出多态性标记的引物11个;检测出125个位点,102个显多态性;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量化的遗传多态度为2.19,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变异比例分别为60%和40%,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7702~0.9776之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226~0.261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种群大致可分为4类,生境和表型相近的种群基本聚为一类,和形态学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物种变异与生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度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随即扩增多态DNA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不同群体间形态学差异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相距较远。判别分析亦可将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分开,准确率达100%。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0个引物对丁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和捷克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引物S440在捷克群体扩增出的450bp片段为该群体特有的标记片段。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捷克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4%、22.67%和18.42%;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967、0.9035和0.9309;遗传多态度(π)分别为0.1539、0.1489和0.1142。表明朱家湖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异。三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868—0.9496,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8—0.238,分子方差分析发现群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83.96%,群体间的方差只占16.04%,由此推断三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 遗传多样性 形态学 多态位点比例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兰娟 杨宝山 +4 位作者 李俊 李敏 王卓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利用RAPD技术对10个地区的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查明我国栗蚕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运用11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9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8.... 利用RAPD技术对10个地区的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查明我国栗蚕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运用11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9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8.05%。遗传距离(D)在0.178 9~0.414 6之间。通过聚类分析,7个东北地区的栗蚕聚在一起,重庆巫溪和广西南宁地区的栗蚕聚在一起,湖北恩施地区的栗蚕自成一类。研究结果表明,RAPD标记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可用于栗蚕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勇 安苗 +3 位作者 陈祥 李兴美 邹习俊 韩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理想的引物检测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两个种群各12尾个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通过对种群内、种群间共享片段的分析,用Nei氏公式计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种群内个... 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理想的引物检测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两个种群各12尾个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通过对种群内、种群间共享片段的分析,用Nei氏公式计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种群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24,小于昆明裂腹鱼种群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884,并得到两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3979。在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两个种群中各检测到124个和12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60个和77个,平均多态位点频率分别为48.39%和60.63%。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裂腹鱼 昆明裂腹鱼 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