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呼吸机ST模式和AVAPS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莲 柏长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 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将纳入分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AVAPS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及4天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pH及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4小时的呼吸频率、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PaO_2、动脉血pH及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4天的PaCO_2、PaO_2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和4天的AB水平、动脉血pH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优于ST模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模式 avaps模式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