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动态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环节 被引量:26
1
作者 常后婵 邹丽娟 +2 位作者 戴红霞 冯秀兰 张静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随着现代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器械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内镜精细、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如果内镜清洗不彻底,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就会增加,不仅病人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虽然卫生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 随着现代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器械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内镜精细、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如果内镜清洗不彻底,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就会增加,不仅病人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虽然卫生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统一规范了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过程,但对腔镜器械清洗环节的质量如何进行监测和评价尚未提出具体明确的方法。目前国内采用的传统监测方法存在不足: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法判断不准确;细菌计数法仅能检测细菌残留量,不能检出其他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械清洗 atp生物荧光法 腔镜器械 动态监测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应用 内镜器械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利霞 常超 伍金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97,共4页
综述了ATP生物荧光法的原理、测定步骤,探讨了现有的ATP荧光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思路,并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法 生物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及清洁消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雪梅 平宝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情况,观察酒精、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医院18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随机用75%酒精对30部手机消毒,比较消毒后5min、10min、20min的消毒效果...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情况,观察酒精、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医院18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随机用75%酒精对30部手机消毒,比较消毒后5min、10min、20min的消毒效果;随机抽取60部手机分为两组,比较普通湿巾和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结果:医务人员手机的清洁合格率为5.56%。特殊科室(重症监护室、感染科、血液净化科)医务人员手机ATP值明显低于内科和外科医务人员的手机。在使用手机前洗手或用一次性薄膜套袋保持手机清洁的效果优于其他清洁消毒的方法(P<0.05),酒精消毒手机ATP值明显低于未清洁消毒的手机ATP值(P<0.05);每日清洁消毒手机的清洁度明显优于每周清洁消毒手机(P<0.001)。酒精消毒的起效时间在10min以上,消毒后10min、20minATP值为(271.40±157.76)RLU、(344.30±147.79)RLU,达到清洁的标准(ATP值<500RLU)。普通湿巾、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手机后ATP值为(2129.90±1344.91)RLU和(444.75±228.47)RLU,卫生湿巾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湿巾(P<0.001),且接近清洁合格标准。结论:医务人员手机污染严重,应养成使用手机的良好卫生习惯,接打手机前洗手,每天用75%酒精擦拭待干10min或卫生湿巾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使用一次性套袋,以减少病原体污染,保持手机的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法 医务人员 手机 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法在乳品企业清洗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丘勒红 梁俊健 +3 位作者 林淑仪 林夏纯 何瑛 杨爱君 《中国乳业》 2022年第10期72-76,共5页
清洗是乳制品加工环节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设施设备的卫生管控和有效清洗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ATP生物荧光技术在清洗验证时的应用,确保清洁程序得到有效的监控;并且对ATP... 清洗是乳制品加工环节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设施设备的卫生管控和有效清洗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ATP生物荧光技术在清洗验证时的应用,确保清洁程序得到有效的监控;并且对ATP生物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常见问题,如温度对ATP检测的影响、ATP检测限值的设定、通过检测数据的整合进行趋势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 清洗 清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钻手机机械清洗与手工清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晓丽 黄浩 +2 位作者 何小燕 陈慧 周晓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比较牙钻手机机械清洗与手工清洗的效果。方法将污染程度相同的牙钻手机80支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只,一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另一组采用手工清洗,两组均按标准流程操作,清洗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ATP生物荧光检... 目的比较牙钻手机机械清洗与手工清洗的效果。方法将污染程度相同的牙钻手机80支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只,一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另一组采用手工清洗,两组均按标准流程操作,清洗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ATP生物荧光检测相对发光单位(RLU)平均值分别为:机械清洗组为9,手工清洗组为41,两组均低于生产厂家提供的RLU≤45的推荐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清洗的效果优于手工清洗,建议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机械清洗法清洗牙钻手机,确保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钻手机 清洗效果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β-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tau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雯婷 陆明洁 +3 位作者 喻存俊 施伟 束永前 刘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54例胃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54例胃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内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敏感性与上述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ClassⅢβ-tubul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4±0.22,与分化程度有关(P=0.029);MAPT的mRNA表达水平为0.80±0.17;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0±0.19,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9)。药敏指数与ClassⅢβ-tubul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06),与MAP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92,P=0.032),与surviv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12);ClassⅢβ-tubulin与MAP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4,P=0.037),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59,P=0.000)。结论:胃癌细胞中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紫杉醇 Ⅲ型β-微管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tau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对光固化灯光导棒消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晓君 施生根 +4 位作者 卢怡 刘艮兰 张建波 陆林杰 陈丽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高可见光催化材料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 N-TiO2)对光固化灯光导棒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6个口腔诊室的50个光导棒,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光导棒表面喷涂纳米 N-TiO2前后的细菌黏附状况。结果:暴露于空气中的... 目的:观察高可见光催化材料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 N-TiO2)对光固化灯光导棒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6个口腔诊室的50个光导棒,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光导棒表面喷涂纳米 N-TiO2前后的细菌黏附状况。结果:暴露于空气中的光导棒表面相对光单位值(RLU)为51~649;喷涂纳米 N-TiO2后,其RLU值为0~6(P<0.01)。结论:纳米 N-TiO2对光固化灯的光导棒具有很强的消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TiO2 光导棒 消毒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RT,DPYD,TS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氟尿嘧啶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明洁 洪婷婷 +2 位作者 葛红梅 束永前 刘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3-166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rotat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OPRT)、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YD)、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水平对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rotat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OPRT)、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YD)、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水平对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47例胃癌原代细胞对氟尿嘧啶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内OPRT、DPYD、TS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胃癌细胞对氟尿嘧啶体外敏感性与这3种酶表达的关系。结果:OPRT的mRNA表达水平为0.74±0.36,DPYD的mRNA表达水平为0.85±0.35,TS的mRNA表达水平为0.57±0.28。药敏指数与OPRT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44,P=0.001);与TS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375,P=0.009);与DPYD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159,P=0.287),但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胃癌细胞中OPRT和TSmRNA的表达水平对氟尿嘧啶药物的治疗敏感性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氟尿嘧啶 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胸腺嘧啶合成酶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雪梅 平宝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82-84,共3页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探讨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5类20个科室/部门的180名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解...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探讨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5类20个科室/部门的180名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手机使用习惯。结果180部医务人员手机ATP值最低92RLU,最高75 000RLU,平均4 800.8RLU,中位数2 604.0(P25=1470.5,P75=5489.5),手机清洁合格率为5.56%;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及不同清洁消毒方式及频率的手机A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机污染严重,手机使用习惯,清洁消毒方法、频率对手机清洁度有一定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接打手机前洗手,使用一次性套袋,每天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可保持手机清洁,减少病原菌传播,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机 atp生物荧光法 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数字助理设备表面洁净度及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林燕 孙育红 +1 位作者 马嘉睿 丁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病房使用的个人数字助理设备(PDA)表面的洁净度状况,评价采用消毒湿巾对PDA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6年1—3月选择某院50个临床科室病房每日使用的83台手持PDA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病房同等使用环境下的83台PD... 目的了解医院病房使用的个人数字助理设备(PDA)表面的洁净度状况,评价采用消毒湿巾对PDA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6年1—3月选择某院50个临床科室病房每日使用的83台手持PDA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病房同等使用环境下的83台PDA作为干预组(使用卡瓦布进行清洁消毒),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两组PDA表面的清洁状态。结果以ATP生物荧光检测值≤100 RLU/100 cm^2为合格,对照组ATP读数范围为189~3 379 RLU,无1例合格;干预组消毒后合格率为90.4%(75例)。在使用卡瓦布消毒湿巾对PDA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后,不同科室干预组PDA表面ATP检测值(中位数:18~28 RLU)均低于对照组(中位数:290~339 R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病房使用的PDA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普遍,含有季铵盐的消毒湿巾可用于PDA表面清洁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设备 洁净度 消毒方法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麟 史庆丰 +1 位作者 许华 王春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60条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清洗后,使用次氯酸消毒剂分别进行机洗消毒3、5 min,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对纤维支气管镜的外表面和内腔表面进行...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60条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清洗后,使用次氯酸消毒剂分别进行机洗消毒3、5 min,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对纤维支气管镜的外表面和内腔表面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价,并与未清洗前、酶洗前进行比较。结果30条纤维支气管镜使用后未清洗前,内镜外表面RLU中位值为911.5,合格率为16.7%;酶洗后机洗前,内镜外表面RLU中位值为234.0,合格率为43.3%。每组30条纤维支气管镜经消毒剂分别浸泡消毒5、3 min后,气管镜外表面RLU中位值分别为25.0、23.5,合格率均为100.0%。连续使用7 d后,有效浓度仍维持在80 mg/L以上。结论该新型次氯酸消毒剂作用3 min即可对纤维支气管镜产生良好的消毒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消毒剂 纤维支气管镜 滤膜法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物体表面不同采样与接种方法在不同材料表面采样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园 刘婷 +4 位作者 张卫东 刘莉 史扬 刘思娣 付陈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采样方法检测不同材料表面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效能,寻找一种既符合国家规范又能简便快捷、准确反映物体表面实际微生物污染状况的采样方法。方法将灭菌不锈钢板与灭菌无纺布表面均匀涂布腐生葡萄球菌,自然干燥后,分别用三... 目的评估不同采样方法检测不同材料表面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效能,寻找一种既符合国家规范又能简便快捷、准确反映物体表面实际微生物污染状况的采样方法。方法将灭菌不锈钢板与灭菌无纺布表面均匀涂布腐生葡萄球菌,自然干燥后,分别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棉拭子涂抹法、载体压印法、滤膜法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并检测菌落总数,比较不同采样方法的差异性。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污染浓度下,不锈钢板和无纺布均是载体压印法检出菌落数最高,其次为滤膜法,棉拭子涂抹法检出菌落数最低。当无纺布染菌量为10^(6) CFU/mL时,载体压印法的检测合格率(30.0%)低于棉拭子涂抹法(80.0%)、滤膜法(80.0%)及ATP生物荧光法(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P生物荧光法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在染菌浓度为10^(7) CFU/mL时,棉拭子涂抹法与ATP生物荧光法对无纺布表面采样检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38(P=0.002),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载体压印法对物体表面污染细菌采样菌落检出数及灵敏度高于棉拭子涂抹法、滤膜法及ATP生物荧光法,载体压印法可用于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手表面细菌监测采样;ATP生物荧光法与棉拭子涂抹法对人工污染无纺布表面细菌载量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表面 atp生物荧光法 滤膜法 载体压印法 棉拭子涂抹法 细菌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3D细胞模型在体外药敏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红 李静 +3 位作者 余孝其 王娜 刘媛 张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为解决肿瘤个体化治疗中体内外模型差异的问题,明晰体外模型对药敏检测的影响。实验在体外建立肿瘤3D细胞模型,通过ATP生物荧光法(ATP-TCA)检测3D肿瘤细胞中ATP的含量,间接反映3D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5-FU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通过Live... 为解决肿瘤个体化治疗中体内外模型差异的问题,明晰体外模型对药敏检测的影响。实验在体外建立肿瘤3D细胞模型,通过ATP生物荧光法(ATP-TCA)检测3D肿瘤细胞中ATP的含量,间接反映3D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5-FU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通过Live/Dead细胞成像实验进一步研究化疗药物对3D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发现化疗药物5-FU和紫杉醇均可抑制HepG2和A549肿瘤3D细胞的生长,且紫杉醇对HepG2 3D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5-FU。药物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HepG2 3D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中度敏感,对5-FU不敏感。A549 3D细胞对紫杉醇和5-FU均中度敏感。Live/Dead细胞成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TX对HepG2 3D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本实验为体外药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3D细胞模型 atp生物荧光法 药敏检测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