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宝珍 史婧 李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0,63,共3页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评价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2011—2013...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评价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清洗后器械460件,404件合格,合格率为87.83%。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分别为70.73%、94.07%,普通手术器械、管腔器械分别为90.71%、81.76%;不同清洗方式、不同器械类别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1—2013年器械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分别为32.35%、79.63%、94.29%,机械清洗分别为79.45%、98.15%、98.08%;不同年份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荧光 atp生物荧光检测 器械清洗 清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提高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辰 张文静 +1 位作者 谭慧琼 马玉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对内科ICU轮科医生手卫生的现状进行基线摸底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随机对医生的手...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对内科ICU轮科医生手卫生的现状进行基线摸底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随机对医生的手卫生进行现场检测和结果反馈。对干预后的医生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摸底调查阶段共采样120人次,医生手卫生总体合格率为73.33%,手卫生依从率只有14.17%。采用ATP现场检测和反馈的干预方法后,医生手卫生合格率提高至82.24%(χ2=13.68,P=0.008);干预中洗手依从率最高,达到69.44%。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现场监测医生手卫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医生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手卫生 依从性 医生 医院感染 监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重症医学科环境清洁质量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蒋雪松 崔丹 +1 位作者 王昊 宋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73-575,共3页
目的 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重症医学科(ICU)环境清洁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对某院ICU物体表面进行基线检测,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ICU物体表面进行检测并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后环境清洁质量。结果 基线调... 目的 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重症医学科(ICU)环境清洁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对某院ICU物体表面进行基线检测,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ICU物体表面进行检测并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后环境清洁质量。结果 基线调查共采样627份,合格384份,合格率61.2%,其中床栏头端、电话按键、门把手、电脑鼠标相对光单位(RLU)中位数〉300。干预前、中、后ICU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分别为61.2%、76.6%、90.0%(χ^2=142.23,P〈0.001);干预后ICU工作环境、主要仪器设备、其他医疗器具清洁合格率分别为85.5%、98.3%、92.6%,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48.8%、84.4%、69.1%)(均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简便、快捷的检测消毒效果,有助于ICU及时有效地干预,提高环境清洁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荧光 环境 清洁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检测技术的双培养体系构建及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李婷 马紫英 +4 位作者 刘吉泉 崔生辉 景宇 白飞荣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8-676,共9页
建立了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开展了富集培养体系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选择11株生长缓慢的丝状真菌、酵母菌和细菌代表菌株,针对培养温度、增菌培养基配方等参数进行优化,开发了促进真... 建立了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开展了富集培养体系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选择11株生长缓慢的丝状真菌、酵母菌和细菌代表菌株,针对培养温度、增菌培养基配方等参数进行优化,开发了促进真菌生长的培养体系为TLE培养基,培养温度25℃;细菌培养体系为MTAT培养基、培养温度32.5℃,建立了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收集的32株与化妆品原料及生产环境相关的菌株在富集培养体系中生长良好,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符合促生长试验要求。分别选取了不同功能宣称、使用部位、生产剂型、使用方法的6种化妆品,接种6株《中国药典》(2020版)推荐菌株,进行了产品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产品背景值符合方法要求,接菌后的供试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因此,ATP生物荧光增幅24 h检测方法在化妆品及相关领域开展微生物快速筛选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 化妆品 双培养体系 促生长能力 产品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培养体系的化妆品微生物ATP生物荧光增幅法适用性研究
5
作者 刘瑞娜 姜彪 +4 位作者 林雅芳 杨丽哲 翟磊 李昆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919,共11页
为评估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计数法中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广泛选择了涵盖不同产品类型、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等20个... 为评估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计数法中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广泛选择了涵盖不同产品类型、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等20个国内外品牌的51种市售化妆品产品进行方法适用性研究,通过样品影响测试和接菌试验结果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1种产品中有45种产品本底荧光信号值小于3倍空白培养基信号值,符合样品影响测试要求;6种产品未通过样品影响测试。将6株代表菌株按照10~100 CFU/g的终浓度接种于45种符合样品影响测试要求的产品,经双培养体系增菌培养后在42种产品中均可阳性检出;在3种产品中部分菌株未阳性检出。综上,基于双培养体系的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快速筛查方面具有良好适用性,为化妆品生产全过程的微生物安全控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培养体系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生物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相关性基础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易滨 刘军 +3 位作者 王芳 涂显春 赵晓晓 赵江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测试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将大肠埃希菌ATCC8099菌液和健康人的血液分别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2次相对发光值(RL... 目的测试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将大肠埃希菌ATCC8099菌液和健康人的血液分别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2次相对发光值(RLU),按照公式(ATP含量=A1A2-A1×106)换算成ATP含量(amol);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值,以反映蛋白残留量。将各稀释度菌液、血红蛋白含量与ATP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标定,判定其相关性。结果菌数对数值与ATP含量对数值(y=1.07x-0.55,R2=0.99);菌数对数值和ATPRLU对数值(y=1.14x+0.33,R2=0.99),都呈线性关系。不同RLU值推算的菌数理论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稀释后血红蛋白对数值与ATP RLU对数值(y=1.03x-8.42,R2=0.99)亦呈线性关系。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可通过ATP值和RLU来判断细菌和蛋白含量,从而判断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洁、清洗效果,是一种较好、较敏感的快速检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荧光 atp生物荧光检测 清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水果中3种萘衍生物 被引量:2
7
作者 仲伶俐 李曦 +4 位作者 郭灵安 李华仙 雷欣宇 付成平 赵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00-204,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萘乙酰胺(NAD)、1-萘乙酸(NAA)和2-萘氧乙酸(2-NOA)3种萘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Qu ECh ERS法净化,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萘乙酰胺(NAD)、1-萘乙酸(NAA)和2-萘氧乙酸(2-NOA)3种萘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Qu ECh ERS法净化,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3种化合物质量浓度在0.005~1.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当样品中添加水平为0.01、0.1和1.0 mg/kg时,回收率为78.3%~9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9.5%,方法检出限(LOD)为0.002~0.003 mg/kg,方法定量限(LOD)为0.006~0.01 mg/kg。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用于水果中NAD、NAA、2-NOA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萘衍生物 QU ECH 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毒素生物检测法与荧光光度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典元 夏依依 丁占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50-1452,1455,共4页
为了比较生物检测法和荧光光度法检测河豚毒素(TTX)的性能,使用昆明系小鼠与荧光光度法同时检测10份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中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光度法与生物检测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小鼠死亡时间的倒数与TTX... 为了比较生物检测法和荧光光度法检测河豚毒素(TTX)的性能,使用昆明系小鼠与荧光光度法同时检测10份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中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光度法与生物检测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小鼠死亡时间的倒数与TTX的注射量间的线性方程为y=0.006 97x+0.003 68,r=0.995,精密度为7.4%~10.9%,回收率为90.5%。荧光光度法中TTX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线性方程为y=318.09x+8.60,r=0.999,精密度为3.1%~6.6%,回收率为98.7%。荧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稳定,受外界因素影响小,且速度快,灵敏度高,在河豚毒素的定量检测及预防河豚毒素中毒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 河豚毒素 荧光分光光度法 小鼠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调查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芳菲 李金娜 +4 位作者 何小静 索瑶 王红梅 王宁宁 范晓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于2015年1—7月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并现场反馈干预。结果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14%(200/344),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于2015年1—7月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并现场反馈干预。结果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14%(200/344),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为69.88%(116/166),其中呼吸机气管插管口合格率较低(29.17%);合格率最低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为电话(27.27%)。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连续使用≥48 h为56.70%(55/97),连续使用<48 h为88.41%(61/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6,P<0.01)。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干预前为34.18%,RLU为(1 033.46±106.20),干预后为85.58%,RLU为(80.46±10.68),干预前后合格率及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医院动态环境中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污染严重,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并进行现场反馈干预,有助于提高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度及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物体表面 呼吸机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清洁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荧光检测仪在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倩 李宝珍 平宝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9-850,853,共3页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内科、外科、医技、行政科室医务人员各50名,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其手机表面细菌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记录相关信息。结果共检测200台手机,33台手机表面检测合...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内科、外科、医技、行政科室医务人员各50名,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其手机表面细菌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记录相关信息。结果共检测200台手机,33台手机表面检测合格,合格率为16.50%。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不同消毒情况手机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6、10.24,均P<0.01);手机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年限、不同保护方式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1.87、0.25,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机细菌含量合格率低,建议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定期对手机擦拭消毒,以降低手机表面细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手机 细菌 手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中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翟磊 葛媛媛 +4 位作者 崔生辉 刘吉泉 洪海军 Annemieke Masolijn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1-775,782,共6页
选取清洁类、护理类、美容修饰类6种化妆品和7株代表菌株,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的部分等效性研究。将代表菌株按照目标浓度10,5,1和0.1 CFU/g分别接种于6种化妆... 选取清洁类、护理类、美容修饰类6种化妆品和7株代表菌株,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的部分等效性研究。将代表菌株按照目标浓度10,5,1和0.1 CFU/g分别接种于6种化妆品,每个浓度重复检测5次,经Fisher exact test统计分析发现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检测限显著优于标准方法(p=0.0001)。7株代表菌株在MTAT培养基中生长良好,ATP生物荧光增幅法检测人工污染样品结果均为阳性,表明该方法的专属性良好。选取3家不同的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对相同产品进行比对检测,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选取不同品牌TAT肉汤配制的富集培养基MTAT进行增菌,ATP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该方法的耐用性良好。因此,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标准方法具有部分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生物检测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控制菌检测中的验证研究——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瑞娜 孙思佳 +11 位作者 葛媛媛 刘吉泉 洪海军 崔生辉 刘艺茹 翟磊 林雅芳 沈颖 陈怡文 刘骥 李婷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258,共7页
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定性检验方法的验证要求,选取了清洁类、护理类、美容修饰类等6种化妆品,从专属性、检测限、重现性和耐用性4个方面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 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定性检验方法的验证要求,选取了清洁类、护理类、美容修饰类等6种化妆品,从专属性、检测限、重现性和耐用性4个方面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方法的部分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采用该方法检测3种控制菌代表菌株的LOD 50分别为0.20、0.35和0.14 CFU/g,经Fisher exact test统计分析,ATP生物荧光增幅法检测限均显著优于相应标准方法(P<0.05);3家不同实验室使用2种方法对相同人工污染样品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ATP生物荧光增幅法重现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ATP生物荧光增幅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标准方法具有部分等效性,可实现化妆品中各类微生物在48 h的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控制菌 耐热大肠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被引量:8
13
作者 翟磊 葛媛媛 +9 位作者 洪海军 刘吉泉 李婷 沈颖 林雅芳 蔡俊松 刘骥 刘瑞娜 王旭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01-206,共6页
为探究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富集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收集了与化妆品原料及其生产环境相关的47株代表性菌株,在富集培养基MTAT中生长良好,ATP生物荧光增幅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为探究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富集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测试和产品适用性试验。收集了与化妆品原料及其生产环境相关的47株代表性菌株,在富集培养基MTAT中生长良好,ATP生物荧光增幅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分别选取了清洁类、护理类、美容修饰类中6种化妆品,接种6株《中国药典》(2020版)参考菌株,进行了产品适用性试验。样品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培养基空白的信号值在167~285 RLU,6种产品的本底信号值在87~199 RLU,远低于3倍培养基空白信号值的要求;ATP回收率在73.8%~106.8%,均高于25%的推荐值,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接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化妆品的抑菌作用可被有效消除。因此,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具有在化妆品及相关领域开展微生物快速筛选与检测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生物检测 促生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婷 沈颖 +4 位作者 蔡俊松 刘艺茹 陈怡文 刘骥 姚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3-521,527,共10页
收集了不同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的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共计17个品牌34种市售产品,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方法适用性研究。通过样品影响测试选择本底荧光信号值符合方法要求的产品进行接菌试验,将大肠埃希氏... 收集了不同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的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共计17个品牌34种市售产品,开展了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方法适用性研究。通过样品影响测试选择本底荧光信号值符合方法要求的产品进行接菌试验,将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按照目标浓度10~100 CFU/g接种于供试化妆品中,根据接菌试验结果评价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1种化妆品本底荧光信号值在45~526 RLU之间,均小于3倍空白培养基信号值,符合检测方法要求;3种产品部分批次的荧光信号值高于3倍空白培养基信号值,未通过样品影响测试。27种供试产品接菌试验全部阳性检出,可使用ATP生物荧光增幅法进行微生物检测;4种供试产品均存在部分菌株未能检出的现象,需采用稀释法、中和法或膜过滤等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综上,ATP生物荧光增幅法用于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有效可行,可推广应用于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增幅法 化妆品 生物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微型生物细胞内的ATP的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东声 王春生 +1 位作者 杨俊毅 叶树明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81,共9页
ATP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可用于估算微型生物的生物量,因此它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ATP与荧光素反应产生荧光的原理,可对微型生物细胞内的ATP进行测定。荧光法测定微型生物细胞内ATP灵敏度高、操作简... ATP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可用于估算微型生物的生物量,因此它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ATP与荧光素反应产生荧光的原理,可对微型生物细胞内的ATP进行测定。荧光法测定微型生物细胞内ATP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本文从样品处理、ATP提取、ATP测定、干扰因素及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荧光法测定微生物细胞内ATP的技术,评述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总结了ATP提取和测定时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荧光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利霞 常超 伍金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97,共4页
综述了ATP生物荧光法的原理、测定步骤,探讨了现有的ATP荧光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思路,并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 生物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动态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环节 被引量:26
17
作者 常后婵 邹丽娟 +2 位作者 戴红霞 冯秀兰 张静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随着现代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器械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内镜精细、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如果内镜清洗不彻底,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就会增加,不仅病人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虽然卫生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 随着现代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器械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内镜精细、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如果内镜清洗不彻底,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就会增加,不仅病人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虽然卫生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统一规范了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过程,但对腔镜器械清洗环节的质量如何进行监测和评价尚未提出具体明确的方法。目前国内采用的传统监测方法存在不足: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法判断不准确;细菌计数法仅能检测细菌残留量,不能检出其他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械清洗 atp生物荧光 腔镜器械 动态监测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应用 内镜器械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及清洁消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雪梅 平宝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情况,观察酒精、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医院18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随机用75%酒精对30部手机消毒,比较消毒后5min、10min、20min的消毒效果...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情况,观察酒精、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医院18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随机用75%酒精对30部手机消毒,比较消毒后5min、10min、20min的消毒效果;随机抽取60部手机分为两组,比较普通湿巾和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手机的效果。结果:医务人员手机的清洁合格率为5.56%。特殊科室(重症监护室、感染科、血液净化科)医务人员手机ATP值明显低于内科和外科医务人员的手机。在使用手机前洗手或用一次性薄膜套袋保持手机清洁的效果优于其他清洁消毒的方法(P<0.05),酒精消毒手机ATP值明显低于未清洁消毒的手机ATP值(P<0.05);每日清洁消毒手机的清洁度明显优于每周清洁消毒手机(P<0.001)。酒精消毒的起效时间在10min以上,消毒后10min、20minATP值为(271.40±157.76)RLU、(344.30±147.79)RLU,达到清洁的标准(ATP值<500RLU)。普通湿巾、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手机后ATP值为(2129.90±1344.91)RLU和(444.75±228.47)RLU,卫生湿巾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湿巾(P<0.001),且接近清洁合格标准。结论:医务人员手机污染严重,应养成使用手机的良好卫生习惯,接打手机前洗手,每天用75%酒精擦拭待干10min或卫生湿巾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使用一次性套袋,以减少病原体污染,保持手机的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 医务人员 手机 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技术在肉品生产在线清洁度监测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炎 张文平 凌艳明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8期65-68,共4页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用于员工手部、设备加工表面清洁度快速检查的可行性,为肉品行业快速清洁度测试,提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TP生物荧光方法与琼脂平板计数法,比较115个位点的清洁度情况。随着污染程度升高,细菌总数增大,相对荧...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用于员工手部、设备加工表面清洁度快速检查的可行性,为肉品行业快速清洁度测试,提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TP生物荧光方法与琼脂平板计数法,比较115个位点的清洁度情况。随着污染程度升高,细菌总数增大,相对荧光值RLU(Relative light unit)值也同样增大,对两者结果的对数值做统计学线性相关分析发现,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正相关关系。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应用于肉品加工卫生中清洁度的现场快速检查,且可以提升效能、节约公司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清洁度 琼脂平板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法在乳品企业清洗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丘勒红 梁俊健 +3 位作者 林淑仪 林夏纯 何瑛 杨爱君 《中国乳业》 2022年第10期72-76,共5页
清洗是乳制品加工环节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设施设备的卫生管控和有效清洗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ATP生物荧光技术在清洗验证时的应用,确保清洁程序得到有效的监控;并且对ATP... 清洗是乳制品加工环节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设施设备的卫生管控和有效清洗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ATP生物荧光技术在清洗验证时的应用,确保清洁程序得到有效的监控;并且对ATP生物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常见问题,如温度对ATP检测的影响、ATP检测限值的设定、通过检测数据的整合进行趋势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 清洗 清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