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相关性基础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易滨 刘军 +3 位作者 王芳 涂显春 赵晓晓 赵江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测试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将大肠埃希菌ATCC8099菌液和健康人的血液分别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2次相对发光值(RL... 目的测试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含量的关系。方法将大肠埃希菌ATCC8099菌液和健康人的血液分别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2次相对发光值(RLU),按照公式(ATP含量=A1A2-A1×106)换算成ATP含量(amol);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值,以反映蛋白残留量。将各稀释度菌液、血红蛋白含量与ATP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标定,判定其相关性。结果菌数对数值与ATP含量对数值(y=1.07x-0.55,R2=0.99);菌数对数值和ATPRLU对数值(y=1.14x+0.33,R2=0.99),都呈线性关系。不同RLU值推算的菌数理论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稀释后血红蛋白对数值与ATP RLU对数值(y=1.03x-8.42,R2=0.99)亦呈线性关系。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可通过ATP值和RLU来判断细菌和蛋白含量,从而判断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洁、清洗效果,是一种较好、较敏感的快速检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荧光 atp生物荧光检测 清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宝珍 史婧 李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0,63,共3页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评价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2011—2013...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评价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清洗后器械460件,404件合格,合格率为87.83%。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分别为70.73%、94.07%,普通手术器械、管腔器械分别为90.71%、81.76%;不同清洗方式、不同器械类别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1—2013年器械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分别为32.35%、79.63%、94.29%,机械清洗分别为79.45%、98.15%、98.08%;不同年份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生物荧光 atp生物荧光检测 器械清洗 清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提高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辰 张文静 +1 位作者 谭慧琼 马玉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对内科ICU轮科医生手卫生的现状进行基线摸底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随机对医生的手...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对内科ICU轮科医生手卫生的现状进行基线摸底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随机对医生的手卫生进行现场检测和结果反馈。对干预后的医生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摸底调查阶段共采样120人次,医生手卫生总体合格率为73.33%,手卫生依从率只有14.17%。采用ATP现场检测和反馈的干预方法后,医生手卫生合格率提高至82.24%(χ2=13.68,P=0.008);干预中洗手依从率最高,达到69.44%。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现场监测医生手卫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医生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手卫生 依从性 医生 医院感染 监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调查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芳菲 李金娜 +4 位作者 何小静 索瑶 王红梅 王宁宁 范晓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于2015年1—7月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并现场反馈干预。结果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14%(200/344),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于2015年1—7月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并现场反馈干预。结果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14%(200/344),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为69.88%(116/166),其中呼吸机气管插管口合格率较低(29.17%);合格率最低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为电话(27.27%)。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连续使用≥48 h为56.70%(55/97),连续使用<48 h为88.41%(61/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6,P<0.01)。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干预前为34.18%,RLU为(1 033.46±106.20),干预后为85.58%,RLU为(80.46±10.68),干预前后合格率及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医院动态环境中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污染严重,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并进行现场反馈干预,有助于提高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度及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物体表面 呼吸机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清洁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荧光检测仪在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倩 李宝珍 平宝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9-850,853,共3页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内科、外科、医技、行政科室医务人员各50名,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其手机表面细菌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记录相关信息。结果共检测200台手机,33台手机表面检测合...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内科、外科、医技、行政科室医务人员各50名,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其手机表面细菌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记录相关信息。结果共检测200台手机,33台手机表面检测合格,合格率为16.50%。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不同消毒情况手机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6、10.24,均P<0.01);手机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年限、不同保护方式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1.87、0.25,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机细菌含量合格率低,建议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定期对手机擦拭消毒,以降低手机表面细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手机 细菌 手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技术在肉品生产在线清洁度监测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炎 张文平 凌艳明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8期65-68,共4页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用于员工手部、设备加工表面清洁度快速检查的可行性,为肉品行业快速清洁度测试,提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TP生物荧光方法与琼脂平板计数法,比较115个位点的清洁度情况。随着污染程度升高,细菌总数增大,相对荧...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用于员工手部、设备加工表面清洁度快速检查的可行性,为肉品行业快速清洁度测试,提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TP生物荧光方法与琼脂平板计数法,比较115个位点的清洁度情况。随着污染程度升高,细菌总数增大,相对荧光值RLU(Relative light unit)值也同样增大,对两者结果的对数值做统计学线性相关分析发现,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正相关关系。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应用于肉品加工卫生中清洁度的现场快速检查,且可以提升效能、节约公司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清洁度 琼脂平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牙科手机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乔美珍 金美娟 +11 位作者 钱雪锋 张骏骥 李新芳 王秀珍 严向明 滕燕 张勤英 秦国英 倪晓燕 赵纳幸 许铮 张明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分析影响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系统抽样法对该市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调查表对手机清洗场所、清洗方式等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手机的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 目的了解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分析影响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系统抽样法对该市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调查表对手机清洗场所、清洗方式等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手机的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个行政区范围内共抽检医疗机构72所,其中公立医疗口腔诊疗机构25所,民营单位47所。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进行清洗的效果好于传统手工清洗(不合格率分别为3.95%vs11.96%),知识掌握不足的清洗人员清洗不合格率高于知识掌握好的清洗人员(14.88%vs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洗不合格率:不同清洗地点为5.00%~11.23%,清洗设备不足和充足时分别为11.89%、7.29%,清洗人员不固定和固定分别为12.16%、9.8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机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可以改善手机清洗质量(均P<0.05);有无干燥过程和是否使用润滑油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清洗人员知识掌握充分,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能提高牙科手机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清洗效果 atp生物荧光检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钳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桂琴 宋瑰琦 +3 位作者 谢少清 徐瑞芸 范恒梅 张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活检钳3种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8月某院使用后的宫颈活检钳(180件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0件次。A组对明显可见污染物进行预冲洗,B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C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 目的探讨活检钳3种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8月某院使用后的宫颈活检钳(180件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0件次。A组对明显可见污染物进行预冲洗,B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C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并在水面下反复开合活检钳至少10次,同时对齿缝、沟槽处进行刷洗。3组不同预清洗后的活检钳均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潜血试验及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结果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60.00%、63.33%、80.00%;采用潜血试验进行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35.00%、50.00%、75.00%;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均显示C组器械合格率高于A、B组(均P<0.05)。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5.00%、98.33%、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0,P=0.167)。A、B、C组不同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检钳类器械机械清洗前酶液浸泡,手工预清洗时配合反复开合手柄能明显提高清洗质量;目测结合潜血试验是较为理想的清洗质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钳 清洗方法 预清洗 清洗质量 潜血试验 atp生物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明霞 许铮 +11 位作者 张骏骥 李新芳 王秀珍 严向明 滕燕 张勤英 秦国英 倪晓燕 赵纳幸 金美娟 钱雪锋 乔美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牙科手机的清洗现状和清洗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按照等比例系统抽样原则,2015年10月26—31日对全市范围内口腔诊疗机构进行抽样检查,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各单位手机清洗质量。结果在全...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牙科手机的清洗现状和清洗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按照等比例系统抽样原则,2015年10月26—31日对全市范围内口腔诊疗机构进行抽样检查,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各单位手机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个行政区范围内共抽检医疗机构72所,检测手机201支,样本402份,其中有4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45%。手机表面清洗不合格率为17.91%,高于手机水路的不合格率(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清洗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全部合格,无等级医疗机构手机清洗不合格率达14.45%。按不同医疗机构名称分类,清洗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医院口腔科的手机清洗效果最好(不合格率4.31%),私营口腔诊所的清洗效果最差(不合格率13.81%)。结论应加强对全市牙科手机清洗的教育培训,尤其是低等级、私营口腔诊所牙科手机清洗质量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atp生物荧光检测 清洗质量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成龙 张潇 +4 位作者 王琴 李奕 张艳君 张伟 夏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9-845,共7页
目的 选择适合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的高水平消毒方法,探索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在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根全新的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随机分为对照组(n=1)及次氯酸组(n=3)、过氧乙酸组(n=3)、低温等离子组(n... 目的 选择适合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的高水平消毒方法,探索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在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根全新的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随机分为对照组(n=1)及次氯酸组(n=3)、过氧乙酸组(n=3)、低温等离子组(n=3)3个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各实验组支气管镜模拟临床吸痰操作后进行预处理并采用非完全浸泡方式洗消,次氯酸组、过氧乙酸组及低温等离子组分别采用次氯酸浸泡法、过氧乙酸浸泡法及低温等离子灭菌法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3、5、45 min。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和细菌培养法评价消毒效果。结果 ATP生物荧光检测显示,次氯酸组、过氧乙酸组5轮次消毒后支气管镜管腔采样液的相对发光单位(RLU)值为16~179,均<200,两组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低温等离子组2轮次消毒后支气管镜管腔采样液的RLU值为675~4 532,均>200,消毒合格率为0。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果显示,次氯酸组、过氧乙酸组支气管镜5轮次消毒后管腔采样液的菌落计数为0~6 cfu/件,消毒合格率为100%;低温等离子组支气管镜2轮次消毒后管腔采样液的菌落计数均>20 cfu/件,消毒合格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实验组每轮次消毒后支气管镜的图像质量、插入部远端弯曲度、负压吸引力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将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预处理后,使用次氯酸浸泡消毒法及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法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目的,且不影响支气管镜的使用性能。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可快速评判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抛弃便携式支气管镜 消毒 次氯酸 过氧乙酸 低温等离子 atp生物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