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对ATP合酶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陈昕 戴习林 +4 位作者 贾垂攀 董汪茗 何薄 罗振辉 步晓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1,共9页
为了探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ATP合酶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亚基基因在ATP合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OSCP亚基cDNA全长,利用siRNA成功抑制OSCP亚基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并进行了ATP合... 为了探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ATP合酶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亚基基因在ATP合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OSCP亚基cDNA全长,利用siRNA成功抑制OSCP亚基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并进行了ATP合酶其他亚基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ATP合酶OSCP亚基基因cDNA全长922 bp,编码209个氨基酸,为疏水性蛋白;一致性对比和进化关系分析表明,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与美国龙虾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组织定量PCR结果显示,OSCP亚基基因表达量在罗氏沼虾心脏组织中最高;利用siRNA对罗氏沼虾OSCP亚基基因表达进行抑制,有效siRNA的最适注射剂量为1.2μg/g,当罗氏沼虾心脏中OSCP亚基基因的表达下调时,ATP合酶α、β、γ、δ、b和d亚基基因表达量出现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OSCP亚基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时,会影响ATP合酶其他亚基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ATP合酶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atp 基因克隆 OSCP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动态结构的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
2
作者 刘旖璇 刘洋 +4 位作者 朱文苑 胡晓倩 昌增益 秦咏梅 王青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5-631,共7页
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的ATP合酶项目利用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和高通量凝胶电泳技术对ATP合酶动态结构开展分析研究,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关键科学问题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 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的ATP合酶项目利用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和高通量凝胶电泳技术对ATP合酶动态结构开展分析研究,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关键科学问题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开放实验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文献阅读和实验设计,ATP合酶项目中学生能够加深对ATP合酶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学习和实践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技术。实验中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条件的摸索,通过活细胞蛋白质光交联技术处理大肠杆菌样品,学习高通量凝胶电泳装置的组装、制胶和应用,逐步优化和完善实验操作及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ATP合酶ε亚基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动态结构变化。开放实验模块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自开展以来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支持。ATP合酶项目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实验课教学与前沿科研实验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深入体会实验技术在解决关键问题中的改造和创新。该实验内容兼具探索性和综合性,充分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动态结构变化 光交联技术 高通量凝胶电泳 开放探索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色库蚊ATP合酶B亚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及其与溴氰菊酯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杰 刘新颖 +4 位作者 方福瑾 过琴 王贺 齐莉莉 赵文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0-905,共6页
【目的】克隆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与溴氰菊酯抗性关系。【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预测ATP合酶B亚基基... 【目的】克隆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与溴氰菊酯抗性关系。【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预测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征;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比较ATP合酶B亚基基因在室内筛选的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中的表达,并在现场种群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个体中做进一步验证。【结果】成功克隆淡色库蚊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Gen Bank登录号:KY783434),长717 bp,编码23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编码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为26.96 k D,等电点为8.97,在第70-231位氨基酸具有ATP合酶B亚基结构域,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区。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ATP合酶B亚基基因在室内筛选的淡色库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和现场种群溴氰菊酯抗性个体中表达量均上调。【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淡色库蚊ATP合酶B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证实其在溴氰菊酯抗性个体中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蚊抗药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atpB亚基 抗药性 溴氰菊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蕾 邢朝斌 +2 位作者 陈龙 梁能松 何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46-647,654,共3页
[目的]克隆刺五加叶绿体的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已知物种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同源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结果]RT-... [目的]克隆刺五加叶绿体的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已知物种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同源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了长1 099 bp的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cDNA,该基因编码36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表明,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水稻的同源性最高,达96.41%。其二级结构中含有171个α螺旋(alpha helix),占46.72%;53个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占14.48%;27个β折叠(beta turn),占7.38%;115个无规则蜷曲(random coil),占31.42%。第262~271位氨基酸为ATP合酶β亚基的标志性位点。整个多肽链无明显的疏水区域,初步认定为亲水性蛋白。[结论]该试验克隆得到的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为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为研究刺五加能量代谢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及了解植物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atpβ亚基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ATP合酶F_0部分4个亚基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瑶 王瑜 +6 位作者 钟思荣 吴凌敏 谢丽娟 聂亚平 周玮 王建革 刘齐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43-1753,共11页
RNA编辑是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转录后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探究ATP合酶F_0部分的4个亚基基因与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关系,本研究以3个烟草雄性不育系(MS中烟90、MS云烟85和MS K326)及其同型保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分析atp6、atp9、orf25... RNA编辑是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转录后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探究ATP合酶F_0部分的4个亚基基因与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关系,本研究以3个烟草雄性不育系(MS中烟90、MS云烟85和MS K326)及其同型保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分析atp6、atp9、orf25和orf B线粒体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结果表明,orf25和orf B基因转录本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发生的编辑位点是一致的。atp6基因在不育系中未发生编辑,在保持系中共有6处发生了RNA编辑。与保持系相比,atp9基因在不育系中除8处共同的C→T编辑外,还缺少2个C→T的特异编辑位点,其中1个导致氨基酸类型的改变。推测不育胞质因缺少特异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本编辑而导致烟草的细胞质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细胞质雄性不育 atp 亚基基因 RNA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β亚基功能与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李佳龙 秦旭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64-470,共7页
ATP合酶,又称F_1F_0-ATP合成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菌质膜上的参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最后环节。其结构包含F_1和F_0两个亚单位,共同作用于ATP的分解和合成。ATP合酶β亚基是F_1F_0-ATP合成酶F_1亚单位的重要组件,... ATP合酶,又称F_1F_0-ATP合成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菌质膜上的参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最后环节。其结构包含F_1和F_0两个亚单位,共同作用于ATP的分解和合成。ATP合酶β亚基是F_1F_0-ATP合成酶F_1亚单位的重要组件,该亚基包含ATP合成和水解所需的催化位点,其功能好坏与疾病发生直接相关。本文就ATP合酶β亚基功能与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β亚基 旋转催化 糖尿病 肿瘤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亚基d参与海藻糖代谢调控棉铃虫幼虫变态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博 耿梓宸 +3 位作者 常彦鹏 李祥 安世恒 赵文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ATP合酶亚基d(ATP synthase subunit d, ATPs-d)参与海藻糖代谢调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发育和变态中的功能及分子机理。【方法】PCR扩增棉铃虫HaATPs-d的开放阅读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及...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ATP合酶亚基d(ATP synthase subunit d, ATPs-d)参与海藻糖代谢调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发育和变态中的功能及分子机理。【方法】PCR扩增棉铃虫HaATPs-d的开放阅读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检测HaATPs-d在5龄蜕皮期幼虫和6龄幼虫表皮、中肠和脂肪体中及对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 20E)(0.1 mg/mL)响应的6龄幼虫脂肪体和表皮中的表达量;利用荧光拍照分析HaATPs-d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采用酵母双杂交分析与HaATPs-d互作的蛋白;对棉铃虫6龄幼虫注射dsHaATPs-d,分析RNAi降低HaATPs-d的表达量对幼虫发育及变态和中肠中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和海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棉铃虫HaATPs-d(GenBank登录号:LOC110375576)的开放阅读框长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与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S.litura中的ATPs-d亲缘关系较近。HaATPs-d的表达高峰出现在6龄第3天幼虫表皮中,在中肠和肪体中的表达量均以在5龄蜕皮期幼虫中的最高。与对照相比,20E(0.1 mg/mL)显著上调6龄幼虫脂肪体和表皮中HaATPs-d的表达量。HaATPs-d是细胞质蛋白。与注射dsGFP对照组比较,HaATPs-d与棉铃虫可溶性海藻糖酶直接结合。棉铃虫6龄幼虫中敲低HaATPs-d的表达量导致幼虫发育迟缓,幼虫体重下降,幼虫死亡率升高,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降低,中肠中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下降和海藻糖含量显著上升。【结论】HaATPs-d通过与棉铃虫可溶性海藻糖酶的直接结合控制幼虫体内可溶性海藻糖酶性和海藻糖含量,进而影响幼虫变态中的糖源,最终控制幼虫的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atp亚基d 20E 幼虫变态 可溶性海藻糖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亚基α在棉铃虫幼虫变态中的功能机理分析
8
作者 耿梓宸 常彦鹏 +2 位作者 张博 安世恒 赵文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9-6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ATP合酶亚基α(ATP synthase subunit α, ATPs-α)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变态和发育中的功能机理。【方法】PCR扩增棉铃虫ATPs-α基因开放阅读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检测HaATPs-α在棉铃虫...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ATP合酶亚基α(ATP synthase subunit α, ATPs-α)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变态和发育中的功能机理。【方法】PCR扩增棉铃虫ATPs-α基因开放阅读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检测HaATPs-α在棉铃虫5龄蜕皮期和6龄第1-5天幼虫表皮、中肠和脂肪体中及外源20-羟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 20E)(0.1 mg/mL)处理后6龄幼虫表皮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对棉铃虫6龄幼虫注射dsHaATPs-α,分析RNAi降低HaATPs-α的表达量对幼虫发育及变态及其体内ATP含量、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以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棉铃虫HaATPs-α的开放阅读框长1 677 bp,棉铃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斜纹夜蛾S.litura和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这4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的ATPs-α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6.56%,且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HaATPs-α在6龄第3天幼虫表皮和中肠中表达量最高,在5龄蜕皮期脂肪体中出现表达高峰;20E(0.1 mg/mL)处理较对照显著上调6龄幼虫中HaATPs-α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注射dsGFP)相比,利用RNAi敲低HaATPs-α表达量后,幼虫发育迟缓,幼虫体重显著下降,幼虫死亡率显著升高,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ATP含量和海藻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海藻糖含量显著升高,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结论】HaATPs-α不仅控制棉铃虫ATP的产量,同时还影响着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因此,HaATPs-α在幼虫变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还可为将来利用ATPs-α作为有害生物防控的新靶标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atp亚基α atp 可溶性海藻糖 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ATP合酶b亚基基因ATPSb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娅琳 郝培应 +3 位作者 俞飞飞 陆潮峰 朱家骏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9-526,共8页
【目的】克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ATP合酶b亚基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RNA干扰技术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褐飞虱防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本实验室获得的褐飞虱转录组测序数据提供的ATP合酶b亚基基因部分核心序... 【目的】克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ATP合酶b亚基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RNA干扰技术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褐飞虱防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本实验室获得的褐飞虱转录组测序数据提供的ATP合酶b亚基基因部分核心序列信息,以水稻品种TN1饲养的褐飞虱为材料,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全长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和5龄若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并利用褐飞虱2龄若虫通过饲喂法对该基因进行RNAi实验。【结果】成功克隆了褐飞虱ATP合酶b亚基基因ATPSb的全长c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MF973493)。该序列包含一个84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80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表明,ATPSb基因的mRNA水平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以1-2龄若虫期为高,随着龄期增大呈下降趋势,在雌成虫中也随着羽化时间增加而下降,在雄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成虫。在5龄若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以胸部中为最高,头部、中肠、卵巢和脂肪体中相对表达量较低。从靶向ATPSb基因的RNA干扰第6天起,处理组中靶标基因的mRNA水平降低,并且RNA干扰对褐飞虱若虫具有显著致死效果;在RNA干扰后第18天时,对照组个体存活率仍保持在约80%的较高水平,而饲喂ds ATPSb的RNA干扰组基本无个体存活。【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ATPSb基因对褐飞虱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靶向ATPSb基因的RNA干扰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ATPSb基因可以作为褐飞虱防治的潜在靶标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atp atpSb RNA干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液泡型ATP酶E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秀云 田云芳 +4 位作者 梁芳 蒋素华 许申平 王默霏 崔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0,共7页
E亚基是液泡型ATP酶(V-ATPase)多亚基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对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有助于阐释其逆境条件下的分子调节机制。根据蝴蝶兰低温诱导差异蛋白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蝴蝶兰叶片中克... E亚基是液泡型ATP酶(V-ATPase)多亚基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对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有助于阐释其逆境条件下的分子调节机制。根据蝴蝶兰低温诱导差异蛋白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蝴蝶兰叶片中克隆获得2条V-ATPase E亚基的c DNA序列,分别命名为Ph VHA-Ea和Ph VHA-Eb,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T758849和KT758850。Ph VHA-Ea和Ph VHA-Eb全长分别为960 bp和1 036 bp,二者均具有6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8个氨基酸,包含相同的v ATP-synt_E保守域;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个序列编码蛋白具有相似的二级结构和相同的亲水性,预测的三级结构也相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蝴蝶兰Ph VHA-Ea和Ph VHA-Eb与单子叶植物液泡型ATP酶E亚基距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液泡型atp E亚基 RACE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全脑损伤Na^+,K^+-ATP酶活性及其α亚基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芳 齐亚娟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脑组织Na+,K+-ATPase活性及其α亚基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后脑组织H2O,Na+和K+含量及Na+,K+-ATPase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Na+,K+-ATPaseα亚基的改变。结果...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脑组织Na+,K+-ATPase活性及其α亚基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后脑组织H2O,Na+和K+含量及Na+,K+-ATPase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Na+,K+-ATPaseα亚基的改变。结果全脑缺血后,脑组织的H2O和Na+的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及Na+,K+-AT-Pase活性明显降低,正常大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上主要分布α1和α3亚基,而α2表达较少,脑缺血后,α1和α3亚基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Na+,K+-ATPaseα1和α3亚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 atp 脑缺血 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和胚胎线粒体ATP合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睿 彭文林 +1 位作者 张敏芳 庄广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3,100,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ATP合酶表达与卵子发育潜能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常规体外受精 (IVF) 和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 (ICSI) 不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25个, 不适合移植及冷冻保存的胚胎30 个,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个卵子和胚胎ATP合酶的蛋白...  目的 探讨ATP合酶表达与卵子发育潜能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常规体外受精 (IVF) 和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 (ICSI) 不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25个, 不适合移植及冷冻保存的胚胎30 个,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个卵子和胚胎ATP合酶的蛋白表达。结果 ATP合酶均匀地表达于人卵和胚胎的卵裂球中。未受精人卵中表达呈弱阳性; 胚胎中的表达呈强阳性; 有碎片的胚胎中, 碎片部位ATP合酶的表达明显较卵裂球降低。结论 ATP合酶蛋白表达减少可能通过干扰卵子的能量代谢以及正常的受精过程而参与受精失败, 并与卵子的发育潜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 胚胎 表达 卵子 线粒体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ICSI atp 卵裂球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ATP合酶和插入VHb基因对钝齿棒杆菌谷氨酸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方亮 于亮 +2 位作者 牟晓丛 刘鹏 刘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为了提高钝齿棒杆菌生产谷氨酸的产量,以谷氨酸生产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T6-13为出发菌株,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使其缺失ATP合酶基因(atp)并进一步插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Hb),得到两株重组菌株T6-13-Δatp和T6-13-Δa... 为了提高钝齿棒杆菌生产谷氨酸的产量,以谷氨酸生产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T6-13为出发菌株,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使其缺失ATP合酶基因(atp)并进一步插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Hb),得到两株重组菌株T6-13-Δatp和T6-13-Δatp-tac-VHb,通过检测重组菌株谷氨酸产量及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在发酵32 h后,atp基因缺失菌株较出发菌株谷氨酸产出累积量高27.76%,但atp基因缺失导致菌体生长缓慢且无法到达出发菌株稳定期浓度,而插入VHb基因的atp基因缺失菌株的谷氨酸产出累积量较出发菌株高36.91%,且菌体的生长速率及稳定期浓度与出发菌株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齿棒杆菌 谷氨酸 atp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表面ATP合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艳 高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1-743,761,共4页
在细胞能量转变过程中,线粒体ATP合酶是一个关键酶。一般认为ATP合酶严格定位于线粒体膜上。但迄今已发现,该酶还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膜和脂肪细胞等细胞的膜上分布,而在正常细胞上却没有。利用细胞膜上存在ATP合... 在细胞能量转变过程中,线粒体ATP合酶是一个关键酶。一般认为ATP合酶严格定位于线粒体膜上。但迄今已发现,该酶还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膜和脂肪细胞等细胞的膜上分布,而在正常细胞上却没有。利用细胞膜上存在ATP合酶的这个特性,已进行了许多血管形成、肿瘤抑制和脂类代谢等方面的功能研究,对该现象的机制也进行了初步地阐释。该文将对现有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atp 血管形成 肿瘤抑制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盐藻叶绿体ATP合酶α亚单位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
15
作者 谷辉辉 冯书营 +2 位作者 潘卫东 李杰 薛乐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3,共6页
采用DraⅠ,EcoRⅤ,PvuⅡ,ScaⅠ,Sma I和StuⅠ六种内切酶消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基因组DNA,与相应DNA接头连接,构建成无载体连接的盐藻叶绿体GenomeWalker DNA文库。利用长距离PCR(long dista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 采用DraⅠ,EcoRⅤ,PvuⅡ,ScaⅠ,Sma I和StuⅠ六种内切酶消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基因组DNA,与相应DNA接头连接,构建成无载体连接的盐藻叶绿体GenomeWalker DNA文库。利用长距离PCR(long dista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D-PCR)技术从该文库中克隆得到ATP合酶α亚单位(atpA)基因上游序列1 347bp。启动子特征分析显示该序列具有一般启动子的保守序列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引物,扩增4个5′端系列缺失的启动子片段,并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启动子5′端系列缺失重组质粒,以期鉴定不同启动子片段的驱动报告基因转录的活性。基因枪转化结果显示,启动子长度约1 000 bp的重组载体转化盐藻后,其转化株中有黄绿色的盐藻细胞出现。说明克隆的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能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杜氏盐藻中有效表达,为建立盐藻叶绿体转化系统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 叶绿体转化 atpα亚单位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喷妥钠或异丙酚麻醉不同时期大鼠脑ATP酶和NO合酶活性以及NO生成量的动态变化(英文)
16
作者 刘红亮 戴体俊 姚尚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观察硫喷妥钠或异丙酚麻醉不同时期,大鼠皮层、脑干Ca2 + ATPase、Na+ ,K+ ATPase活性、NOS活性和NO生成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30mg·kg-1或异丙酚10 0mg·kg-1,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标准,分别于诱导期、... 目的:观察硫喷妥钠或异丙酚麻醉不同时期,大鼠皮层、脑干Ca2 + ATPase、Na+ ,K+ ATPase活性、NOS活性和NO生成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30mg·kg-1或异丙酚10 0mg·kg-1,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标准,分别于诱导期、麻醉期,恢复期和苏醒期断头取脑(n =8) ,分离出皮层和脑干,测定Ca2 + ATPase、Na+ ,K+ ATPase、NOS的活性以及NO的生成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作为对照组。结果:大鼠皮层、脑干Ca2 + ATPase、Na+ ,K+ ATPase的活性在硫喷妥钠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显著性降低(P <0 .0 5或P <0 .0 1) ,在异丙酚麻醉期亦显著性降低(P <0 .0 5 )。腹腔注射硫喷妥钠或异丙酚后,NOS活性和NO生成量从诱导期到恢复期均显著性降低(P <0 .0 1) ,在苏醒期可恢复至对照水平。结论:Ca2 + ATPase、Na+ ,K+ AT Pase、NOS活性及NO的产生介导了硫喷妥钠或异丙酚的麻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NO NO 硫喷妥钠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与ATP相互转化反应可逆性的探究
17
作者 汪兴泽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4,共4页
不少高中生物学教师认同ADP和ATP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可逆。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与催化ATP水解的酶不同。本文以ATP合酶、肌酸激酶等为例,阐述了这些酶既能催化ATP合成又能催化ATP分解。故依据酶不同来判断AT... 不少高中生物学教师认同ADP和ATP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可逆。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与催化ATP水解的酶不同。本文以ATP合酶、肌酸激酶等为例,阐述了这些酶既能催化ATP合成又能催化ATP分解。故依据酶不同来判断ATP与ADP转化反应不可逆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与atp 可逆反应 atp 肌酸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因子(ATPIF1)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关丫丫 章小英 +1 位作者 王辉 叶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动态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由外至内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是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V(complex V)即为ATP合酶,其主要功能是合成ATP。实际上,ATP合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动态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由外至内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是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V(complex V)即为ATP合酶,其主要功能是合成ATP。实际上,ATP合酶既合成也水解ATP,对细胞ATP水平有双向调节作用。ATP合酶的活性受抑制因子(ATPIF1)的调节。ATPIF1与ATP合酶结合后,对其ATP合成和水解功能进行抑制,从而影响线粒体和细胞内ATP水平。ATPIF1活性受到组氨酸质子化状态和丝氨酸磷酸化修饰的调节。在缺氧,交感神经兴奋和肿瘤等条件下,ATPIF1发挥重要代谢调节作用,但其在代谢紊乱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在综述ATPIF1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在糖脂代谢紊乱疾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tp atp抑制因子(atpI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鼠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的表达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民 原梦 +6 位作者 秦轲茹 霍怡彤 王文桃 杜凯艳 张瑞虎 王海龙 陈朝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共7页
目的鉴定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PSMD13)在Ⅱ型糖尿病中国地鼠的表达及对其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MD13 mRNA在中国地鼠和糖尿病地鼠肝、... 目的鉴定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PSMD13)在Ⅱ型糖尿病中国地鼠的表达及对其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MD13 mRNA在中国地鼠和糖尿病地鼠肝、骨骼肌、脂肪和小肠组织的表达;PSMD13氨基酸序列从NCBI网站下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采用DNAman软件;PSMD13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采用Prot Param在线工具;PSMD13蛋白的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采用Prot Scale软件分析;PSMD13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分别采用Conserved Domain数据库和SOPMA工具分析;PSMD13蛋白质的互作蛋白及功能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结果RT-qPCR结果显示PSMD13 mRNA在糖尿病地鼠脂肪组织中表达下降;PSMD13位于中国地鼠第3号染色体,含有13个外显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2942.48,含有378个氨基酸残基;PSMD13理论等电点为6.1,属酸性蛋白;其与小鼠、大鼠、果蝇、猩猩和人PSMD13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78%;PSMD13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主要位于细胞质中;PSMD13蛋白质羧基端含有一个PCI结构域,与PSMD7、PSMD8、PSMA3、PSMC1和USP14等相互作用,参与泛素依赖性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结论PSMD13在糖尿病中国地鼠脂肪组织中表达下降,该蛋白质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参与蛋白质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其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Ⅱ型糖尿病 26S蛋白体非atp调节亚基13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因子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琪 李瑞语(综述) +1 位作者 孙彩霞 邵东华(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因子1(IF1)是ATP合酶的生理性抑制因子,可与ATP合酶结合,改变线粒体的多个功能指标,如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活性氧(ROS)等。多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IF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形成、进展及转移过程。... 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因子1(IF1)是ATP合酶的生理性抑制因子,可与ATP合酶结合,改变线粒体的多个功能指标,如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活性氧(ROS)等。多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IF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形成、进展及转移过程。目前的主要作用包括抑制ATP合酶活性;激活ROS介导的增殖反应;改善线粒体嵴结构及抑制细胞凋亡。同时IF1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相关。文章就IF1在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线粒体ATP合酶、mtROS、线粒体结构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希望能为治疗肿瘤提出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atp抑制因子1 atp ROS 线粒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