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亚
章超桦
陆子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1,共5页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进行检测,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值、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pH值6.5,流速0.70mL/min时色谱峰的分离情况较好。7种ATP关联化合物含量...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进行检测,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值、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pH值6.5,流速0.70mL/min时色谱峰的分离情况较好。7种ATP关联化合物含量在2~500μg/mL时,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6.8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11%~102.25%。方法检出限为52~53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atp关联化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虾仁ATP关联化合物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鲁浩
毛伟杰
+3 位作者
吉宏武
刘书成
高静
邵海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8-86,共9页
【目的】研究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三磷酸腺苷(ATP)关联化合物及虾仁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凡纳滨对虾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贮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加热过程...
【目的】研究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三磷酸腺苷(ATP)关联化合物及虾仁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凡纳滨对虾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贮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加热过程中的ATP关联化合物,分析加热前后虾仁的感官品质,以及鱼虾类鲜度指标K值、G值、P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含量呈下降趋势,肌苷酸(IMP)先上升后下降,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上升;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ATP和ADP下降,AMP增长,IMP、HX、HXR先增加后降低。贮藏2 d后的生虾和贮藏3 d后再加热的虾仁均将达到最大感官可接受上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加热前后K值、G值和P值线性增加,但生虾的G值与鲜度的相关性较差,不适宜作为鲜度指标,K值和P值可作为生虾的鲜度指标。加热后的K值、G值、P值与贮藏时间、感官质量评定值(QI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较好,表明K值、G值、P值可以用来表征熟虾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atp关联化合物
鲜度
K值
G值
P值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蔡路昀
王亚茹
+4 位作者
王静
曹爱玲
励建荣
周小敏
赵元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8-284,共7页
三磷酸腺苷(ATP)降解是水产品死后肌肉中发生的重要生化反应之一,ATP的降解程度不仅可以作为表征鱼类鲜活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水产品的风味也有影响。本文对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的代谢机制、与鲜度及风味的关联及检测方法进行...
三磷酸腺苷(ATP)降解是水产品死后肌肉中发生的重要生化反应之一,ATP的降解程度不仅可以作为表征鱼类鲜活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水产品的风味也有影响。本文对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的代谢机制、与鲜度及风味的关联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分析了其在水产品贮藏及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旨在对优化水产品贮藏及加工条件提供借鉴意义,以满足消费者对水产品鲜度及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及其
关联
化合物
鲜度指标
代谢机制
检测方法
贮藏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贮藏过程中海鲈鱼片ATP及相关物质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杜凤霞
马春颖
+2 位作者
赵楠
鄂旭
李颖畅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揭示海鲈鱼在低温贮藏过程中ATP及相关物质降解规律及其肌苷酸降解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0℃和4℃贮藏条件下海鲈鱼体内ATP关联化合物含量、K值、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水分分布。结果显示,贮藏初期ATP迅速降解,ADP和AMP...
为揭示海鲈鱼在低温贮藏过程中ATP及相关物质降解规律及其肌苷酸降解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0℃和4℃贮藏条件下海鲈鱼体内ATP关联化合物含量、K值、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水分分布。结果显示,贮藏初期ATP迅速降解,ADP和AMP含量较低,IMP降解致使Hx R和Hx积累,以致K值上升。ACP活性呈现明显差异。相比之下,0℃条件下鱼片的水分损失较小,K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鱼片
低温贮藏
atp关联化合物
酸性磷酸酶
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红丽
施文正
+1 位作者
邱伟强
王锡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105,共9页
为了研究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背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草鱼死后30 h内质构、pH、乳酸、游离氨基酸、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草鱼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死后23h时达到最大值...
为了研究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背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草鱼死后30 h内质构、pH、乳酸、游离氨基酸、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草鱼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死后23h时达到最大值,弹性、内聚性及回复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23 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鲜甜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逐渐减少,而苦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则逐渐增加。ATP含量在草鱼死后10 h内显著增加,具有鲜味的IMP含量则迅速减少,呈苦味的HxR和Hx含量逐渐增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K值一直增加。K值的变化情况表明,草鱼死后常温贮藏10h内可保持较高鲜度,27h时,K值达到68.99%,表明鱼肉已经腐败。研究表明,草鱼死后室温贮藏时应在10 h内尽快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死后变化
游离氨基酸
atp
及其
关联
化合物
K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亚
章超桦
陆子锋
机构
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No.2006G4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07BAD29B00)
文摘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进行检测,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值、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pH值6.5,流速0.70mL/min时色谱峰的分离情况较好。7种ATP关联化合物含量在2~500μg/mL时,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6.8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11%~102.25%。方法检出限为52~53ng/mL。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atp关联化合物
测定
Keywords
HPLC,
atp
related compounds,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S254.7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虾仁ATP关联化合物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鲁浩
毛伟杰
吉宏武
刘书成
高静
邵海艳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8-8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513)
广东普通高等学校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利用创新团队项目(GDOU2016030503)
文摘
【目的】研究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三磷酸腺苷(ATP)关联化合物及虾仁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凡纳滨对虾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贮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加热过程中的ATP关联化合物,分析加热前后虾仁的感官品质,以及鱼虾类鲜度指标K值、G值、P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含量呈下降趋势,肌苷酸(IMP)先上升后下降,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上升;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ATP和ADP下降,AMP增长,IMP、HX、HXR先增加后降低。贮藏2 d后的生虾和贮藏3 d后再加热的虾仁均将达到最大感官可接受上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加热前后K值、G值和P值线性增加,但生虾的G值与鲜度的相关性较差,不适宜作为鲜度指标,K值和P值可作为生虾的鲜度指标。加热后的K值、G值、P值与贮藏时间、感官质量评定值(QI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较好,表明K值、G值、P值可以用来表征熟虾的品质。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atp关联化合物
鲜度
K值
G值
P值
品质
Key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
storage period
atp
-related compounds
K value
G value
P value
quality
分类号
TS207.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蔡路昀
王亚茹
王静
曹爱玲
励建荣
周小敏
赵元晖
机构
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杭州海关
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8-28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901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478)
+2 种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006)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开放基金(20171003)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GDPKLAPPS1805)
文摘
三磷酸腺苷(ATP)降解是水产品死后肌肉中发生的重要生化反应之一,ATP的降解程度不仅可以作为表征鱼类鲜活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水产品的风味也有影响。本文对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的代谢机制、与鲜度及风味的关联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分析了其在水产品贮藏及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旨在对优化水产品贮藏及加工条件提供借鉴意义,以满足消费者对水产品鲜度及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
atp
及其
关联
化合物
鲜度指标
代谢机制
检测方法
贮藏加工
Keywords
atp
and its related compounds
freshness index
metabolic mechanism
detection methods
storage and processing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贮藏过程中海鲈鱼片ATP及相关物质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杜凤霞
马春颖
赵楠
鄂旭
李颖畅
机构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共6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0333)。
文摘
为揭示海鲈鱼在低温贮藏过程中ATP及相关物质降解规律及其肌苷酸降解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0℃和4℃贮藏条件下海鲈鱼体内ATP关联化合物含量、K值、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水分分布。结果显示,贮藏初期ATP迅速降解,ADP和AMP含量较低,IMP降解致使Hx R和Hx积累,以致K值上升。ACP活性呈现明显差异。相比之下,0℃条件下鱼片的水分损失较小,K值较低。
关键词
海鲈鱼片
低温贮藏
atp关联化合物
酸性磷酸酶
鲜味
Keywords
weever fillets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atp
related compounds
acid phosphatase
umami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红丽
施文正
邱伟强
王锡昌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1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685)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背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草鱼死后30 h内质构、pH、乳酸、游离氨基酸、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草鱼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死后23h时达到最大值,弹性、内聚性及回复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23 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鲜甜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逐渐减少,而苦味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则逐渐增加。ATP含量在草鱼死后10 h内显著增加,具有鲜味的IMP含量则迅速减少,呈苦味的HxR和Hx含量逐渐增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K值一直增加。K值的变化情况表明,草鱼死后常温贮藏10h内可保持较高鲜度,27h时,K值达到68.99%,表明鱼肉已经腐败。研究表明,草鱼死后室温贮藏时应在10 h内尽快加工。
关键词
草鱼
死后变化
游离氨基酸
atp
及其
关联
化合物
K值
Keyword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Postmortem
Free amino acids
atp
-related compounds
K-value
分类号
TS254.7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ATP关联化合物
刘亚
章超桦
陆子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虾仁ATP关联化合物及品质的影响
孙鲁浩
毛伟杰
吉宏武
刘书成
高静
邵海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产品中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研究进展
蔡路昀
王亚茹
王静
曹爱玲
励建荣
周小敏
赵元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温贮藏过程中海鲈鱼片ATP及相关物质的降解规律
杜凤霞
马春颖
赵楠
鄂旭
李颖畅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草鱼死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王红丽
施文正
邱伟强
王锡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