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pha-bisabolol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鑫妤 于涛 +6 位作者 刘保杰 邵旭龙 尚子临 林瑞惠 陆永正 王国辉 冯卫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8-975,共8页
目的研究alpha-红没药醇(alpha-bisabolol)是否能有效逆转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DR)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 目的研究alpha-红没药醇(alpha-bisabolol)是否能有效逆转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DR)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及热稳定性实验分析alpha-bisabolol和ABCB1的互作。通过MTT法检测alpha-bisabolol能否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通过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与流式细胞术研究alpha-bisabolol逆转ABCB1介导肿瘤MDR的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alpha-bisabolol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对接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alpha-bisabolol能够与ABCB1形成稳定的结合。逆转实验结果表明,alpha-bisabolol能够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此外,机制实验结果显示,alpha-bisabolol对肿瘤细胞内ABCB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并不产生影响。alpha-bisabolol通过抑制ABCB1蛋白的外排功能,提高了细胞内药物的蓄积水平,从而有效逆转肿瘤MDR。结论alpha-bisabolol能够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为化疗耐药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红没药醇 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 多药耐药(M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2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ALDH1和ABCG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俞岚 宋文庆 +2 位作者 周蕾 武世伍 王丹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7-1814,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乙醛脱氢酶1(ALDH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EOC术后标本和6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乙醛脱氢酶1(ALDH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EOC术后标本和6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ALDH1、ABCG2及CD105蛋白(微血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在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ALDH1和ABCG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1%、61.6%和8.3%、6.7%;MVD分别为22.6±9.7和5.03±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ALDH1和ABCG2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腹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腹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形成有关(P<0.05);MVD分别与ALDH1和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同时,ALDH1和ABCG2的表达亦呈正相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LDH1和ABCG2的过表达以及MVD的增加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ALDH1和ABCG2表达阳性及MVD≥23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ALDH1和ABCG2表达阴性及MVD<23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ALDH1表达、ABCG2表达和MVD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EOC组织中ALDH1和ABCG2过表达以及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可能作为对EOC的进展及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乙醛脱氢酶1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2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敏泳 张辉 +4 位作者 张明基 陈昭硕 张帆 许少华 周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1990细胞株诱导分化为吉西他滨(GEM)耐药胰腺癌细胞株SW1990/GZ。用qPCR分别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用MSP-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结果:与SW1990相比,SW1990/GZ细胞空泡增多、核分裂像增加、呈现团块生长,并呈现更强的耐药性(P<0.05)。胰腺癌组织中ABC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SW1990和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或P<0.01),其中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高于SW1990细胞(P<0.05)。SW1990和SW1990/GZ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ABCB1启动子均呈低甲基化状态。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甲基化率分别为6.7%(1/15)及0.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ABCB1表达增高与耐药性有关,但其基因表达不依赖于启动子的甲基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W1990细胞 SW1990/GZ细胞 AbC转运蛋白基因1 DNA甲基化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CC1影响小细胞肺癌H446/DDP细胞耐药的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月娟 李志平 +1 位作者 贺飞飞 王加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特异蛋白1(SP1)对小细胞肺癌(SCLC)H466/DDP细胞顺铂(DDP)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敲减SP1同时过表达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的SCLC H466/DDP细胞,采用IHC法检测SP1、ABCC1在非耐药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表达,用Spearman r法分析SP1与ABCC1在SCL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WB法检测SP1、ABCC1、CD44在转染后H446/DDP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FCM术、微球实验检测转染后H446/DDP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我复制能力的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SP1是否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果:耐药细胞H446/DDP和耐药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水平均高于H446细胞和非耐药SCLC组织(均P<0.05),SCLC组织中的SP1、ABC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敲减SP1抑制H446/DDP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CD44、ABCC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微球形成数(均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SP1是ABCC1的转录因子。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调控ABBC1的表达影响SCLC H446/DDP细胞的耐药,SP1是SCLC对DDP耐药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顺铂 H446/DDP细胞 耐药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特异蛋白1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FAM83H-AS1提高肺腺癌细胞的化学治疗敏感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家辰 徐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6-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AM83H-AS1调控肺腺癌细胞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敏感性(培美曲塞和顺铂)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FAM83H-AS1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并计算肺腺癌细胞对培美曲塞和顺铂的半抑制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AM83H-AS1调控肺腺癌细胞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敏感性(培美曲塞和顺铂)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FAM83H-AS1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并计算肺腺癌细胞对培美曲塞和顺铂的半抑制率(IC50)。基于TCGA数据库,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AM83H-AS1与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Western boltting检测ABCC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和人肺泡上皮细胞相比,FAM83H-AS1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PC9和A549)中高表达。FAM83H-AS1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吸烟史和化疗不敏感呈正相关。与化疗敏感的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A549)相比,FAM83H-AS1在化疗(培美曲塞和顺铂)耐药的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A549/CR)中高表达。沉默FAM83H-AS1能够降低A549/CR细胞对培美曲塞和顺铂的IC50,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肺腺癌中FAM83H-AS1与多药耐药相关基因ABCC1的表达呈正相关。沉默FAM83H-AS1能够降低A549/CR细胞中ABCC1蛋白的表达。结论FAM83H-AS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肺腺癌的化疗不敏感相关,沉默FAM83H-AS1通过下调ABCC1蛋白的表达提高肺腺癌细胞对培美曲塞和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FAM83H-AS1 化学治疗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代谢标志物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媛 侯霜 +2 位作者 陈乾 牛玉林 李海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的表达情况。对肾移植受者进行跟踪随访,收集术后1、3、6、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并分析受者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ABCA1、GPIHBP1、PPAR-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相关指标对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筛选出3个共表基因ABCA1、PPAR-γ、GPIHBP1。ABCA1与术后6个月胆固醇、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成正相关,与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均为P<0.05);GPIHBP1与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均为P<0.05)。PPAR-γ与术前球蛋白、术前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为P<0.05)。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前球蛋白及术后1、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00)。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后1、6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术后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31)。结论ABCA1、GPIHBP1、PPAR-γ与肾移植术后血脂、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但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尚无确切依据。提升机体免疫力、规范的血糖管理可能是控制高脂血症的有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他克莫司 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