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输入队ATM交换结构
1
作者 贺飞云 闻懋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2,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多输入排队ATM交换结构和相应的输出冲突解决方法,它可以使交换网络避免输入队固有的排头阻塞,从而使网络在不增加运行速率的情况下,可达到输出排队的性能。文中介绍了冲突解决办法及其实现技术。
关键词 atm atm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入输出间具有多路径的ATM交换结构
2
作者 顾尚杰 徐黎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5-101,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ATM交换结构。它能在每对输入/输出之间提供多条路径,而又能保持输出信元(cell)顺序的完整性。在均匀通信量情况下,其最大可达到的吞吐量为5/6。本文还分析了它的阻塞性能。
关键词 atm 异步转移模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的相关技术
3
作者 赵玉兰 《光通信研究》 1996年第2期57-64,共8页
介绍与ATM有关的交换技术。
关键词 atm 交换技术 网络接入技术 电话交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晓文 吴诗其 李乐民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39-46,共8页
本文介绍支持多媒体业务的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如协议分层模型与网络结构、物理层技术、多址访问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和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
关键词 异步转移模式 无线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高速公路的热点问题:ATM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金树 卢锡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28-36,共9页
本文分析了ATM体系结构、ATM开关及其有代表性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 信息高速公路 异步传输模式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的多用户接入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祚铭 李方晓 +1 位作者 罗胜瀚 石乐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信,从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用户容量方面存在不足,仅支持一对一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通信策略,即将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和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接入用户容量和整体传输速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情况下,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用户数量和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 主动网络防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网络外部性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7
作者 皮亚彬 梁力恒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构建包含企业最优创新决策的空间均衡模型,考虑新质生产力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知识密集度高、投资周期长等特征,揭示城市网络外部性如何通过影响市场可达性、技术可达性和...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构建包含企业最优创新决策的空间均衡模型,考虑新质生产力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知识密集度高、投资周期长等特征,揭示城市网络外部性如何通过影响市场可达性、技术可达性和金融服务可达性,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文章基于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中国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文本分析,构建城市层面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业活动指标,系统地考察了城市网络外部性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网络外部性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处于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受到网络外部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提高城市间市场可达性、技术可达性和金融服务可达性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机制,且市场可达性对中小城市、技术可达性对低创新水平城市、金融服务可达性对低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更显著的边际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阐述了城市网络外部性激励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微观机制,也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推进城市间产品、知识和资金畅通共享的视角,为各级政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外部性 新质生产力 市场可达性 技术可达性 金融服务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全域融合的智能接入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雪 孟姝宇 钱志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3-1631,共19页
针对空天地一体化接入网络,该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接入架构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空口技术、多址技术、干扰分析、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AI)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接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架... 针对空天地一体化接入网络,该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接入架构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空口技术、多址技术、干扰分析、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AI)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接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架构。针对6G全域融合网络接入的重点研究问题,结合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构建了一体化AI赋能架构,提出了大规模混合多址接入及弹性资源适配策略。基于网络架构立体化、网络协同传输、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未来空天地接入技术以及网络协同计算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网络架构 接入技术 空天地一体化接入网络 空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pletNP:基于芯粒的敏捷可定制网络处理器架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韬 杨惠 +2 位作者 厉俊男 刘汝霖 孙志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52-2968,共17页
5G,8K视频等新业务类型不断涌现,使得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的应用场景日趋复杂多样.为满足多样化网络应用在性能、灵活性以及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传统NP试图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上集成大量处理器核... 5G,8K视频等新业务类型不断涌现,使得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的应用场景日趋复杂多样.为满足多样化网络应用在性能、灵活性以及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传统NP试图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上集成大量处理器核、高速缓存、加速器等异质处理资源,提供面向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敏捷可定制能力.然而,随着摩尔定律和登纳德缩放定律失效问题的逐渐凸显,单片NP芯片研制在研发周期、成本、创新迭代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越来越难以为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新型敏捷可定制NP架构ChipletNP,基于芯粒化(Chiplet)技术解耦异质资源,在充分利用成熟芯片产品及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多个芯粒组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NP的快速定制和演化发展需求.基于ChipletNP设计实现了一款集成商用CPU、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自研敏捷交换芯粒的银河衡芯敏捷NP芯片(YHHX-NP).基于该芯片的应用部署与实验结果表明,ChipletNP可支持NP的快速敏捷定制,能够有效承载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等新型网络协议与网络功能部署.其中,核心的敏捷交换芯粒相较于同级商用芯片能效比提升2倍以上,延迟控制在2.82μs以内,可以有效支持面向NP的Chiplet统一通信与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处理器 芯粒技术 敏捷交换 分组处理 异构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宏运 党庆 李谷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464,共9页
基于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等是影响水稻种植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信贷可得性... 基于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等是影响水稻种植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未获得信贷的反事实情境相比,信贷获得使得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采纳概率显著提高了19.9%。CMP模型的估计同样验证信贷获得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正向影响,即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扩大信贷规模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率。基于此,建议加大对粮食种植户的信贷支持,并结合农户特征提高信贷支持政策的精准性,以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可得性 水稻种植户 水肥一体化技术 内生转换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1 位作者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6G可见光通信多址接入解调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鑫玉 姚瑶 王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9,共9页
发光二极管的调制带宽较窄,导致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容量受限,通过多址接入技术可提高频谱效率和终端用户数量。然而,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接入的用户间存在较强的干扰。针对此问题,利用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信号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 发光二极管的调制带宽较窄,导致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容量受限,通过多址接入技术可提高频谱效率和终端用户数量。然而,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接入的用户间存在较强的干扰。针对此问题,利用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信号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址接入多用户检测与信号还原方法。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给出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送端模型与接收端模型,采用时域卷积网络学习长序列的信号间时域相关性,再传入密集层学习信号序列的空间域映射关系,最终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还原所有用户的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接入的通信性能,在不同通信距离、信噪比、发送速率下均能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系统 多址接入 解调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和集成学习的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凡 丁之 +1 位作者 王扬 卿凌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6,共5页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与稳定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DN和集成学习的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采用SDN技术,分为物理层、现场层、转发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等5个层次。物理层包含现场终端设备;现场层通过控制模块与操作员站实...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与稳定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DN和集成学习的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采用SDN技术,分为物理层、现场层、转发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等5个层次。物理层包含现场终端设备;现场层通过控制模块与操作员站实现对现场终端的控制;转发层使用SDN交换机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并将数据镜像传输至应用层进行安全分析;控制层中的SDN控制器管理和控制SDN交换机,并执行应用层下发的安全防护策略;应用层利用集成学习算法对工业控制网络进行入侵行为检测,通过安全响应模块分析入侵信息并选择相应的防御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满足工业控制网络通信的实时性要求,能准确地实施入侵检测,从而保障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性和正常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网络 安全防护 SDN技术 集成学习 交换机 控制器 入侵检测 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免配对无证书链上接入认证方法
14
作者 霍如 王志浩 +1 位作者 邵子豪 黄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8,共13页
传统的地面网络接入认证方法存在单点故障和证书分发过程不透明的问题,难以应对空间信息网络中高度复杂和动态多变的拓扑网络,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免配对无证书链上接入认证方法。首先,结合联盟链和无证书公钥密码分发技术... 传统的地面网络接入认证方法存在单点故障和证书分发过程不透明的问题,难以应对空间信息网络中高度复杂和动态多变的拓扑网络,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免配对无证书链上接入认证方法。首先,结合联盟链和无证书公钥密码分发技术,构建了星链通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免配对无证书公钥-椭圆曲线混合加密算法,设计了接入认证机制,以保障接入认证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可追溯性。最后,通过扩展的区块结构记录接入认证清单,设计了批处理机制,实现高效切换。安全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在提供更强安全性保障的前提下,降低了信令开销约50%、认证时延至少约12.4%、批处理认证时延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网络 区块链 无证书公钥密码分发技术 接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LS的空间信息网络路由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成胜 贾亚茹 +1 位作者 蔡睿妍 杨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0,共6页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中卫星链路组网时延长、IP技术与ATM技术体制难以融合与互通的问题,基于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组网方案,提出一种空间信息网络路由策略。将IP数据包和ATM信元采用统一的MPLS格式进行封装,融合IP与ATM 2种技术体制,...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中卫星链路组网时延长、IP技术与ATM技术体制难以融合与互通的问题,基于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组网方案,提出一种空间信息网络路由策略。将IP数据包和ATM信元采用统一的MPLS格式进行封装,融合IP与ATM 2种技术体制,在融合过程中为合理选择传输路径,提出一种基于跳数和带宽利用率的路径选择算法。通过OPNET仿真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OSPF卫星网络路由策略相比,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网络 多协议标签交换 IP技术 atm技术 路由策略 路径选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国家电力数据网络(上)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晓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45-49,共5页
作为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企业调度、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国家电力数据网络(SPDnet)将大力发展。文中从网络应用的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SPDnet的发展方向和组网方案,认为ATM网络技术是电力系统数据通信骨干网络的最佳选择;设计了... 作为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企业调度、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国家电力数据网络(SPDnet)将大力发展。文中从网络应用的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SPDnet的发展方向和组网方案,认为ATM网络技术是电力系统数据通信骨干网络的最佳选择;设计了SPDnet一级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功能、业务、网络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并针对各种应用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据通信网络 需求分析 a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国家电力数据网络(下)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晓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3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据通信网络 需求分析 a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综合数据网的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宪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64,共4页
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DN、X.25、FR、ATM、IP等网络技术的特点及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提出建设电力数据综合网。通过对各种通信业务的分类,预测未来计算机通信、话音、图象等业务在带宽上的占用份额,... 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DN、X.25、FR、ATM、IP等网络技术的特点及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提出建设电力数据综合网。通过对各种通信业务的分类,预测未来计算机通信、话音、图象等业务在带宽上的占用份额,概述综合数据网的组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数据网 数据通信 a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远程教育之网络技术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春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现代远程教育是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介绍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状况,就现代远程教育的解决方案中的网络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网络技术 atm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综合电子系统的生存性
20
作者 朱国晖 戴跃伟 王执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火炮综合电子系统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在受到攻击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是网络生存性探讨的核心。介绍了通信网络生存性的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种可能代替1553B总线的网络技术的生存性,分析了不同网络的性能及网... 在火炮综合电子系统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在受到攻击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是网络生存性探讨的核心。介绍了通信网络生存性的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种可能代替1553B总线的网络技术的生存性,分析了不同网络的性能及网络故障发生时如何保持业务不间断的方法,并且指出了将1553B(或CAN)与某种高速网络的结合使用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网络 生存性 保护 FDDI atm 光纤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