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卫星观测的矿区沉陷水体水位监测方法
1
作者 徐俣璠 雷少刚 +2 位作者 孙永桥 杨星晨 王藏姣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8-347,共10页
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矿粮复合产区,采用井工开采方式造成其地表发生不均匀沉降,形成大量小面积、破碎化的沉陷积水区,沉陷水位的动态变化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态和生产安全。精准监测沉陷水位对于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开展湿地生态... 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矿粮复合产区,采用井工开采方式造成其地表发生不均匀沉降,形成大量小面积、破碎化的沉陷积水区,沉陷水位的动态变化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态和生产安全。精准监测沉陷水位对于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开展湿地生态治理和水灾风险预测等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在现有卫星测高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卫星观测的矿区破碎化沉陷水体水位监测方法。以兖州矿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ICESat-2(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和GEDI(Global Ecosystem Dynamics Investigation)卫星观测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对GEDI观测数据集进行校正,通过融合多源卫星的观测数据集,实现矿区沉陷水位更高密度和更高精度的监测。结果表明:①ICESat-2卫星高度计的水位监测精度更佳,可以作为评价和修正GEDI数据的基础,而GEDI在监测水体的数量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②ICESat-2与GEDI观测数据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地表交叉观测点数量的不足对于回归关系的拟合影响较小,借助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校正GEDI卫星的水位观测数据,使其水位测量的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与校正前相比分别降低了69.74%、56.58%、50.56%;③通过融合ICESat-2与GEDI观测数据集,在水位监测中,展现出了较高的覆盖率和监测精度,监测水体覆盖率达到总体的88.89%,水位测量的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0、0.17、0.26 m。总体而言,基于多源卫星观测的矿区沉陷水体水位监测方法能够满足矿区小面积、零散分布的水体水位监测的需求,并在其他需要高密度测量的问题中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卫星高度计 破碎化沉陷水体 回归分析 多源观测数据集 水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多任务观测效能评估分析
2
作者 赵紫芸 唐新明 欧阳斯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3,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遥感数据的需求增大,卫星需要完成的拍摄任务也随之增多。受卫星数量和成像能力的限制,拍摄时会有一定取舍,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卫星观测效能评估的特征,生成观测效能综合评估模型,综合形成观测效能评估分值,进而作出合理、... 随着社会发展,遥感数据的需求增大,卫星需要完成的拍摄任务也随之增多。受卫星数量和成像能力的限制,拍摄时会有一定取舍,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卫星观测效能评估的特征,生成观测效能综合评估模型,综合形成观测效能评估分值,进而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为观测效能评估生成4个描述因子,为使其具有可比性,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利用遗传算法迭代选取最优解,实现了对观测任务的评价。选取资源三号(ZY-3)02星2022—2023年和03星2022年的拍摄任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应性较好,可以较科学地反映多任务观测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卫星成像规划 多特征观测评估 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卫星海上定标检验场建设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宋庆君 马超飞 +5 位作者 周武 彭海龙 穆博 韩冰 朱建华 陈树果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由于海洋遥感探测信号的复杂性,在遥感器定标以及遥感产品检验方面强烈依赖海上现场观测数据。因此各国开展了海上定标检验场的建设。文章从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的观测技术体系、定标检验场网站点的主要任务出发,对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网... 由于海洋遥感探测信号的复杂性,在遥感器定标以及遥感产品检验方面强烈依赖海上现场观测数据。因此各国开展了海上定标检验场的建设。文章从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的观测技术体系、定标检验场网站点的主要任务出发,对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调研,结合中国海上定标检验场网建设的实践和应用,展示了中国海上定标检验场网的建设成果。说明现在中国的海上定标检验场网已经初步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靠的数据观测等能力,通过未来的发展规划的实施,中国的定标检验场网建设有望提供现场观测的长时间序列的时空立方体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遥感器 定标 真实性检验 现场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寅 程月华 +2 位作者 高波 张燕华 徐贵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5-1664,共10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得到综合灰色关联度,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通过数据验证所建体系具有可实现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效能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 熵权法 对地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编队协同容错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源青 杨浩 +1 位作者 倪媛 姜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面向对地观测场景下卫星编队的姿轨耦合特性和完全失效故障,提出了基于空间构型重构的协同容错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对地观测的任务需求,分别建立了无故障情况下的卫星编队构型,以及故障发生后将故障卫星移出编队的构型重构方案,包括拓... 面向对地观测场景下卫星编队的姿轨耦合特性和完全失效故障,提出了基于空间构型重构的协同容错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对地观测的任务需求,分别建立了无故障情况下的卫星编队构型,以及故障发生后将故障卫星移出编队的构型重构方案,包括拓扑网络重构、卫星编号更新和编队构型重构算法;其次,根据上述构型,考虑外部干扰和姿态轨道耦合特性,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分布式控制律,使得编队在有限时间内稳定,即在故障发生前后卫星编队都可以实现对观测区域的协同覆盖;最后,分别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编队控制 姿态与轨道控制 分布式控制 协同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算法设计及系统应用
6
作者 陈旺 邵庆龙 +4 位作者 周晓 刘金普 兰友国 余伟 胡玉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由预处理、窗口约束处理和组合约束处理与优化组成的三阶段规划框架。设计了多约束任务规划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交叉、变异和种群选择等遗传机制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观测需求数据,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有效性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给出满足多类型约束的观测规划方案,并在观测时间、观测覆盖率等方面较其他策略有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遗传算法能够实现复杂约束条件的成像规划求解,算法框架可为与海洋卫星具有相似业务特点的对地观测规划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一号卫星 对地观测 多约束优化 成像任务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轨迹外推的成像卫星随动观测方法
7
作者 李国政 李建平 +1 位作者 井田 翟心悦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相机与卫星固连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算法受卫星自身运算和存储能力限制,其在工程应用上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像任务规划主要依托地面人工经验开展.本文根据卫星观测的高速目标和低速目标不同运动特性,结合卫星平台姿态机动性能,提出了... 相机与卫星固连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算法受卫星自身运算和存储能力限制,其在工程应用上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像任务规划主要依托地面人工经验开展.本文根据卫星观测的高速目标和低速目标不同运动特性,结合卫星平台姿态机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外推的成像卫星随动观测规划算法.该方法利用地面系统弥补了星上运算和存储能力的不足,实现了快速目标跟踪和轨迹预报,提高了响应时效性,延长了卫星成像时间.通过拉格朗日插值不断地预测目标轨迹变化构建最优目标函数,间歇式地计算随动策略,可自主实现高速、低速目标全程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卫星 随动观测 低速目标 高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观测的青岛O_(3)污染特征及生成敏感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薛莲 方渊 +4 位作者 刘岳峰 孟赫 郝勇 代玮 韩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文章基于哨兵-5P卫星和激光雷达等观测结果,研究了2022年5月17-22日青岛市O_(3)污染过程的变化特征、对流层柱浓度分布及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受区域增温、太阳辐射增强、逆温等不利污染扩散条件影响,还受区域污染物的传输和... 文章基于哨兵-5P卫星和激光雷达等观测结果,研究了2022年5月17-22日青岛市O_(3)污染过程的变化特征、对流层柱浓度分布及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受区域增温、太阳辐射增强、逆温等不利污染扩散条件影响,还受区域污染物的传输和高空沉降影响。对流层O_(3)及前体物HCHO、NO_(2)柱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O_(3)生成敏感性分析表明,青岛市区和郊区的大部分地区处在VOCs和NOx协同控制区,需要优化两者减排比例,协同控制;远郊区一般处在NOx控制区;石化区主要处在VOCs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观测 O_(3)污染过程 柱浓度 生成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4A卫星地表太阳辐射产品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9
作者 王宇鹏 贺千山 +3 位作者 刘鑫 刘琼 陈勇航 孙琳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8-439,共12页
基于新疆地区不同下垫面类型的肖塘、和田、阿勒泰站辐射观测数据,评估FY-4A地表太阳辐射产品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并结合FY-4A的云覆盖率和沙尘检测数据,分析其误差来源。结果表明:从一致性来看,FY-4A与3个站点地面观测辐照度的相关系数均... 基于新疆地区不同下垫面类型的肖塘、和田、阿勒泰站辐射观测数据,评估FY-4A地表太阳辐射产品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并结合FY-4A的云覆盖率和沙尘检测数据,分析其误差来源。结果表明:从一致性来看,FY-4A与3个站点地面观测辐照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肖塘站一致性最好,阿勒泰站次之,和田站最差。从误差方面看,FY-4A总体数值偏高且有着“高值低估,低值高估”的特点,其适用性在肖塘站最好,阿勒泰站次之,和田站最差,绝对误差分别为93.62、103.47、135.38 W/m^(2),FY-4A在3个站点的绝对误差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大于114.08 W/m^(2)),在冬季达到最小值(小于102.21 W/m^(2));相较于11:00—14:00,3个站点在07:00—10:00和15:00—18:00对FY-4A的误差会更大。从误差来源看,云覆盖率大于80%时两者之间相对误差大于90%的最小占比为17.05%;晴空条件下,和田站无沙尘像元,肖塘和阿勒泰站沙尘像元较非沙尘像元绝对误差分别增大38.20和15.02 W/m^(2),有云条件下和田和阿勒泰站沙尘像元较非沙尘像元绝对误差分别增大43.43和22.37 W/m^(2),而肖塘站减小80.67 W/m^(2),这是由于该站点沙尘像元样本数超过一半分布在FY-4A辐射反演效果最好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太阳辐射 卫星数据 地面观测 FY-4A 云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视角下基于几何一致性的神经辐射场卫星城市场景渲染与数字表面模型生成
10
作者 孙文博 高智 +3 位作者 张依晨 朱军 李衍璋 路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9-1689,共11页
卫星遥感提供了全球、连续、多尺度的地表观测能力。近年来,神经辐射场(NeRF)因其连续渲染和隐式重建特性,在自动驾驶与大场景重建等领域表现出良好鲁棒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NeRF在卫星对地观测中的应用效果有限,主要因其训练需大量... 卫星遥感提供了全球、连续、多尺度的地表观测能力。近年来,神经辐射场(NeRF)因其连续渲染和隐式重建特性,在自动驾驶与大场景重建等领域表现出良好鲁棒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NeRF在卫星对地观测中的应用效果有限,主要因其训练需大量多视角图像,而卫星影像获取受限。在视角稀疏时,模型易对训练视角过拟合,导致新视角下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在NeRF的训练过程中引入场景深度与表面法线的几何约束,旨在提升在稀疏视角条件下的渲染与数字表面模型(DSM)生成能力。通过在DFC2019数据集上进行广泛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几何约束的NeRF模型在稀疏视角条件下的新视角合成和DSM生成任务上均取得了领先的结果,显示出其在稀疏视角条件下卫星观测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对地观测 神经辐射场 场景渲染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反演降水在华北极端降水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估
11
作者 陈双 陈涛 +1 位作者 符娇兰 谌芸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3-891,共19页
基于2000~2023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基本站降水量日值资料,从极端降水指标统计、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等角度,对三种常用卫星反演降水(GSMaP_GNRT6/IMERG_V6E/IMERG_V6L)日值产品在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中的适用性特征进行了评估,结... 基于2000~2023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基本站降水量日值资料,从极端降水指标统计、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等角度,对三种常用卫星反演降水(GSMaP_GNRT6/IMERG_V6E/IMERG_V6L)日值产品在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中的适用性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GSMaP_GNRT6倾向低估降水,尤其在山前区域低估明显,IMERG则倾向高估降水,尤其在山东半岛高估明显,且以IMERG_V6L高估更显著;(2)降水量、降水强度指数普遍在高原平原过渡区相关性高于其他区域,强降水频次指数则在降水较多区域相关性高于降水较少区域,GSMaP_GNRT6三类指数普遍出现低估,IMERG则对降水量指数出现高估、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指数出现低估;(3)卫星反演降水能捕捉到极端降水日,但绝对强度普遍显著偏弱,利用百分位和TOP值(历史排位,下同)等相对阈值,其能反映降水极端性的空间分布,但范围偏大,尤以GSMaP_GNRT6偏大最明显,IMERG_V6L表现最好,但较IMERG_V6E优势不明显。总体来看,GSMaP和IMERG在华北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具备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全球降水观测(GPM) 极端降水 监测分析 适用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摆角约束的低轨光学卫星成像概率分析
12
作者 王中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针对低轨光学卫星对地观测成像任务,研究了卫星姿态侧摆情况下对地球表面点目标的成像概率分布情况。首先,解析分析了成像概率密度函数与侧摆角的数学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侧摆角区间内成像概率的通用公式;然后,对400 km、500 km... 针对低轨光学卫星对地观测成像任务,研究了卫星姿态侧摆情况下对地球表面点目标的成像概率分布情况。首先,解析分析了成像概率密度函数与侧摆角的数学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侧摆角区间内成像概率的通用公式;然后,对400 km、500 km、600 km、700 km、800 km等5种轨道高度和30°、45°、60°等3种最大侧摆角,共15种组合工况的成像概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STK仿真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分析公式准确性较高,绝大多数情况相对误差不超过2%,可用于低轨光学卫星成像概率的快速估算,有效降低卫星多方案对比分析论证时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光学卫星 对地观测 侧摆角约束 成像概率密度 成像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SAT-2和Sentinel-5p卫星XCH_(4)数据的多维度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13
作者 陈明修 张丽丽 +3 位作者 余涛 张文豪 王春梅 郭凡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8,共15页
卫星遥感对大气甲烷浓度监测是目前为止成本较低且有效的方法,为了解XCH_(4)数据在不同观测系统中的细微差异,文章对GOSAT-2和Sentinel-5p卫星XCH_(4)数据进行多维度评价,将卫星数据与地面站数据进行时空匹配开展不确定性分析,并对两颗... 卫星遥感对大气甲烷浓度监测是目前为止成本较低且有效的方法,为了解XCH_(4)数据在不同观测系统中的细微差异,文章对GOSAT-2和Sentinel-5p卫星XCH_(4)数据进行多维度评价,将卫星数据与地面站数据进行时空匹配开展不确定性分析,并对两颗卫星XCH_(4)数据在不同纬度带的分布及典型研究区的有效覆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entinel-5p卫星数据相较于GOSAT-2卫星数据,与TCCON数据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性(Sentinel-5p:R^(2)=0.8494;GOSAT-2:R^(2)=0.7707);2)两颗卫星数据在中低纬度带(50°S~50°N)数据分布比例高达70%;3)典型研究区Sentinel-5p卫星数据在典型研究区15 d累积覆盖效果优于GOSAT-2卫星(GOSAT-2:0.81%;Sentinel-5p:36.85%)。文章对两颗碳卫星XCH_(4)观测数据进行的多维度评价分析可为多源碳卫星时空融合及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甲烷柱浓度(XCH_(4)) 温室气体观测卫星-2 哨兵-5P 不确定性分析 空间分布 覆盖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43
14
作者 姜维 郝会成 李一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78-1885,共8页
卫星任务规划是卫星系统核心模块,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卫星系统的工作效益。针对卫星任务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对现有的一些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首先分析了多用户任务需求,梳理了任务需求的辅助分析过程,然后总结归... 卫星任务规划是卫星系统核心模块,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卫星系统的工作效益。针对卫星任务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对现有的一些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首先分析了多用户任务需求,梳理了任务需求的辅助分析过程,然后总结归类现有的区域目标分解和任务聚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单星和多星任务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进行述评,最后阐述了卫星任务规划调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卫星任务规划 规划模型 规划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不同高度的云量之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海洋上空的单层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而在陆地上空则出现在夏季。从云出现概率来看,东亚地区单层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依次为52.2%,48.1%,49.2%和51.9%,而多层(2层和2层以上)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24.2%,31.0%,19.7%,15.8%。云出现的总概率和多层云出现的概率,在六个区域都呈现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4个季节都呈现出东亚南部比东亚北部大,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大的特点,表明云出现的总概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多层云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决定。东亚地区云系统中最高层云云顶的高度,在夏季最高,为15.9km,在冬季最低,为8.2km;在东亚南部和海洋上空较高,平均为15.1km;在东亚北部较低,平均为12.1km,且呈现东亚南北部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东亚地区云系统的云层厚度基本位于1km到3km之间,且夏季大,冬季小;对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云层厚度差别较小;当多层云系统中的云层数目增加时,云层的平均厚度减少,且较高层的云层平均厚度大于较低层的。云层间距的概率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出现峰值范围的云层间距在1到3km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季节变化也不大。本文的研究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参数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垂直结构 云量 CLOUDSAT 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插值方法分析的中国区域地面观测与卫星反演逐时降水融合试验 被引量:143
16
作者 潘旸 沈艳 +1 位作者 宇婧婧 赵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1-1389,共9页
为了发展一套适用于中国区域的高分辨率(0.1°×0.1°)逐时降水产品,以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为背景场,以基于3万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降水量分析的中国降水格点分析产品(Chinese Precipitation Analyses,CPA)作为地面观测场... 为了发展一套适用于中国区域的高分辨率(0.1°×0.1°)逐时降水产品,以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为背景场,以基于3万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降水量分析的中国降水格点分析产品(Chinese Precipitation Analyses,CPA)作为地面观测场,采用最优插值方法对二者进行了融合试验。用2009年6—8月的样本统计分析了卫星反演与地面观测降水的误差及其协相关形式,按照误差结构来分配权重。融合试验的个例检验表明,该方案在有站点的地区能较好地引入地面观测信息,在没有站点观测的地区则保留CMORPH的原始信息,最终形成一套覆盖中国区域的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场。2009年6—8月独立样本检验的统计结果也表明,该融合产品的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004mm/h、1.271mm/h和15.964%,平均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778,与融合前CMORPH的各统计值相比,改进幅度基本都超过了50%,且与风云系列卫星的同类型产品相比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插值 自动气象站观测 卫星与地面观测融合 高时空分辨率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的云观测 被引量:23
17
作者 卢乃锰 方翔 +2 位作者 刘健 闵敏 孙瑞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推进了大气科学的发展。本文围绕气象卫星云遥感主题,首先概述了利用卫星资料开展云检测、云相态识别、云光学厚度与等效粒子半径反演的原理和方法。而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云系特征。最后,文章回顾了国际卫星云气候方面的工作,展望了未来云观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几何的环境卫星红外相机遥感火点监测算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贺宝华 陈良富 +6 位作者 陶金花 苏林 王子峰 李莘莘 韩冬 张莹 余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8,114,共6页
MODIS V4算法在观测天顶角较大或太阳天顶角较大时会出现火点漏判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由明火与背景地物组成的火点像元的亮温在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的变化,并在MODIS V4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环境卫星红外相机的... MODIS V4算法在观测天顶角较大或太阳天顶角较大时会出现火点漏判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由明火与背景地物组成的火点像元的亮温在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的变化,并在MODIS V4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环境卫星红外相机的基于观测几何的遥感火点监测算法.通过高分辨CCD数据建立烟羽掩码对多景环境卫星火点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与MODIS火点产品对比,环境卫星在火点定位以及小面积火点识别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V4 观测几何 环境卫星红外相机 火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总体参数多学科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谭春林 庞宝君 +1 位作者 张凌燕 黄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32,共4页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总体参数设计问题,建立了以对地观测性能最佳为目标的多学科优化模型,考虑姿轨控制、电源、结构、推进、有效载荷5个分系统的设计变量和相应约束条件,并考虑运载火箭对卫星设计的约束条件,通过经验公式建立分析模型.采...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总体参数设计问题,建立了以对地观测性能最佳为目标的多学科优化模型,考虑姿轨控制、电源、结构、推进、有效载荷5个分系统的设计变量和相应约束条件,并考虑运载火箭对卫星设计的约束条件,通过经验公式建立分析模型.采用协同优化方法,利用外点罚函数法将系统级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以改善协同优化系统级的数值缺陷,建立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框架.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可提升卫星的对地观测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建模思路与优化方法可望用于更贴合工程实际的卫星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移扫描CCD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观测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毛银盾 唐正宏 +1 位作者 陶隽 于涌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87,共13页
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种观测手段,即小光电望远镜短曝光观测和天文望远镜跟踪恒星(或卫星)观测.事实上,这两种手段都各自存在不足,尤其对于暗弱目标问题更加显著.利用CCD漂移扫描模式和凝视模式相结合观测地球同步... 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种观测手段,即小光电望远镜短曝光观测和天文望远镜跟踪恒星(或卫星)观测.事实上,这两种手段都各自存在不足,尤其对于暗弱目标问题更加显著.利用CCD漂移扫描模式和凝视模式相结合观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口径望远镜(口径约25cm)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目标和恒星圆星像与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本文重点阐述了获得高精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光学位置与星等的原理、方法及步骤;最后,利用实测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了所获得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内部精度及其误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普通 方法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