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锐 刘玉树 杜彦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1-704,共4页
提出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采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特征数据,分析入侵行为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并对入侵特征数据中的关联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入侵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降低入侵检测算法的复杂性;利用ART2算法的自学习能力、... 提出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采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特征数据,分析入侵行为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并对入侵特征数据中的关联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入侵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降低入侵检测算法的复杂性;利用ART2算法的自学习能力、自组织能力、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以及快速识别能力,实现对用户行为的近实时检测,取得了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在识别未知攻击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神经网络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2网络的三维模型聚类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山 石源 刘红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65-1872,共8页
为解决三维模型聚类中存在的聚类结果对数据输入顺序和维度敏感的问题,将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ART2网络引入到模型聚类中。以Rand指数、调整Rand指数和互信息指数3种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为依据,通过实验分析了ART2网络中a,b,c,d,θ五个... 为解决三维模型聚类中存在的聚类结果对数据输入顺序和维度敏感的问题,将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ART2网络引入到模型聚类中。以Rand指数、调整Rand指数和互信息指数3种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为依据,通过实验分析了ART2网络中a,b,c,d,θ五个参数对聚类有效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组较优的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定性地分析了警戒系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其中包括最大聚类数的确定和聚类结果对输入顺序的敏感度。聚类结果验证了ART2网络在模型聚类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聚类分析 art2网络 聚类有效性评估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2网络学习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小云 刘瑞岩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详细介绍了ART-2网络的算法。通过一个渐变输入模式序列揭示了ART-2网络潜在的模式漂移现象,由此导出ρ0>ρ0的矛盾,并改进了网络的学习算法。
关键词 art-2网络 学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空间聚类的树ART2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莉 李佳田 +2 位作者 李佳 段平 王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8-1330,共3页
ART2网络是一种著名的聚类方法,已实际应用于诸多领域,其作用于二维空间数据,不仅存在模式漂移和向量幅度信息缺失的问题,而且难以适应不规则形态分布的空间数据的聚类。提出了一种树ART2网络模型(TART2),通过长期记忆(LTM)模式的调整... ART2网络是一种著名的聚类方法,已实际应用于诸多领域,其作用于二维空间数据,不仅存在模式漂移和向量幅度信息缺失的问题,而且难以适应不规则形态分布的空间数据的聚类。提出了一种树ART2网络模型(TART2),通过长期记忆(LTM)模式的调整和向量幅度信息的学习,使ART2网络保持了带空间距离约束的旧模式记忆;引入树结构优化,降低了警戒参数设置的主观要求,减少了模式交混现象的发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TART2网络更适用于带状分布的空间数据聚类,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聚类 art2神经网络 模式交混 数据粒度 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2神经网络的一种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国灿 高茂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8期137-141,187,共6页
传统ART2神经网络在聚类过程中模式的匹配度量仅仅与模式的相位信息相关,这种匹配度量忽略了模式的幅度信息的作用,在对相位信息相同而幅度信息不同的两个簇进行聚类时,效果很差;同时,它还存在输入域限制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 传统ART2神经网络在聚类过程中模式的匹配度量仅仅与模式的相位信息相关,这种匹配度量忽略了模式的幅度信息的作用,在对相位信息相同而幅度信息不同的两个簇进行聚类时,效果很差;同时,它还存在输入域限制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T2神经网络,在输入模式进入网络学习过程中,保存其幅值信息,放宽对负实数的非线性转换,并考虑输入模式到各个簇的中心点的最短距离,同时增加一个阈值对离群点进行判定,消除了离群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实验验证,改进的ART2网络在对相同相位的两个簇聚类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ART2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2网络 聚类 相位信息 幅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权值更新的ART2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晓明 林小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6-150,共5页
ART2是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通过竞争学习和自稳机制原理实现分类,可以在非平稳的、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无监督的自学习,其学习过程能迅速识别已学习过的样本,并能迅速适应未学习过的新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慢速权值... ART2是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通过竞争学习和自稳机制原理实现分类,可以在非平稳的、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无监督的自学习,其学习过程能迅速识别已学习过的样本,并能迅速适应未学习过的新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慢速权值更新的ART2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在对输入模式进行识别分类时,会减慢学习速率,降低模式漂移的速度。新的网络学习规则在分类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式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谐振理论 神经网络 模式漂移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D)_2:Cu^(2+)局部结构及自旋哈密顿参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超英 杨建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5-407,共3页
利用离子簇模型,建立了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并计算了Ca(OD)2: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在所得的微扰公式中,杂质中心四角畸变对g因子的贡献用四角晶场参量Ds和Dt表示。由于晶体中顺... 利用离子簇模型,建立了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并计算了Ca(OD)2: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在所得的微扰公式中,杂质中心四角畸变对g因子的贡献用四角晶场参量Ds和Dt表示。由于晶体中顺磁杂质中心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与其缺陷结构密切相关,计算获得了Cu2+杂质中心缺陷结构信息,即由于Jahn-Teller效应配体氧八面体沿着四次轴方向的伸长约0.008 3 nm。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D)2 晶体场 Cu2+离子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PH晶体中掺杂VO^(2+)的吸收光谱与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利娟 蔡达锋 吴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7-1210,共4页
本文基于晶体场理论,建立了10×10阶的3d1离子的全组态能级矩阵,由全对角化法(CDM)计算了ZPPH(ZnKPO4.6H2O)∶VO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顺磁g因子;同时,运用3d1离子在C4v对称下的能级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高阶微扰(PTM)公式,计算... 本文基于晶体场理论,建立了10×10阶的3d1离子的全组态能级矩阵,由全对角化法(CDM)计算了ZPPH(ZnKPO4.6H2O)∶VO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顺磁g因子;同时,运用3d1离子在C4v对称下的能级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高阶微扰(PTM)公式,计算了ZPPH∶VO2+晶体的光学吸收谱和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两种理论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对3d1(V4+)电子组态,微扰法所得结果是全对角化法所得结果的一种很好近似。对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参量 ZPPH∶VO2+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的2型糖尿病患者局部效率及节点局部效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杜伟 刘杨颖秋 +4 位作者 姜健 李琬瑶 蒋玉涵 苗延巍 王微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共7页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及图论分析方法探究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小世界功能网络改变。材料和方法 前瞻性纳入29名T2DM患者(T2DM组)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及图论分析方法探究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小世界功能网络改变。材料和方法 前瞻性纳入29名T2DM患者(T2DM组)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rs-fMRI扫描,获取大脑小世界网络属性的参数值,包括σ、λ、γ、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Lp)、全局效率、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及节点局部效率,并统计分析两组间网络属性差异、临床资料、各量表评分的差异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稀疏度0.05~0.50范围内,两组被试均存在经济的小世界网络;在稀疏度0.05~0.50范围内,与HC组相比,T2DM组的大脑网络El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显著降低(P<0.05);在0.30、0.34、0.36、0.40稀疏度下,与HC组相比,T2DM组的大脑网络Eloc属性显著降低(P<0.05);此外,T2DM组的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嗅皮质、右侧缘上回、左侧颞中回脑区的节点局部效率显著降低,左侧眶部额上回、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楔叶脑区的节点局部效率显著升高;T2DM组的Lp AUC值与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digital mode test,SDMT)评分呈正相关(r=0.38,P=0.04);σAUC值(r=-0.45,P=0.02)、γ AUC值(r=-0.40,P=0.03)与SDMT评分呈负相关;λAUC值与SDMT评分(r=0.45,P=0.01)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r=0.45,P=0.02)呈正相关;Cp AUC值与同型半胱氨酸(r=0.39,P=0.04)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r=0.46,P=0.01)呈正相关。结论 两组的大脑网络均表现出经济的小世界属性。T2DM患者大脑网络的局部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与认知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红蛋白存在相关性,且T2DM患者多个脑区节点局部效率异常,提示认知和情绪功能活动异常,为糖尿病脑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T2DM大脑网络改变机制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世界脑网络 图论分析 网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论多分辨率聚类方法构建核磁可变T2截止值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年泽润 张超谟 +3 位作者 张冲 陈星河 徐文斌 杨旺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10867-10875,共9页
准确求取T_(2)截止值对核磁共振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传统T_(2)截止值获取方法受到区域性、储层非均质性等影响明显,实际使用中往往误差较大。基于岩心核磁实验,分析物性参数、核磁共振T_(2)谱几何均值等参数与T_(2)截止值... 准确求取T_(2)截止值对核磁共振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传统T_(2)截止值获取方法受到区域性、储层非均质性等影响明显,实际使用中往往误差较大。基于岩心核磁实验,分析物性参数、核磁共振T_(2)谱几何均值等参数与T_(2)截止值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储层非均质的影响,提出采用图论多分辨率聚类方法,利用邻近指数和核心代表指数划分测井相,结合铸体薄片等资料建立测井相与岩相的对应关系,建立基于测井相约束的可变T_(2)截止值预测模型。在渤海盆地X油田实际应用中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计算的T_(2)截止值与岩心核磁实验T_(2)截止值测量值误差较小,较传统方法优势明显,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核磁共振资料计算储层参数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T_(2)截止值 图论多分辨率聚类 岩石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脑白质微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改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新 鲁毅 孙学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网络结构的改变,为预测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病程为5~20年的T2DM患者30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网络结构的改变,为预测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病程为5~20年的T2DM患者30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s)志愿者25例,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所有被试者均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头颅DTI检查。采用图形理论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网络与健康对照(HCs)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偏相关系数计算T2DM患者组脑结构网络的相关特征性参数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组"小世界属性"(σ)全局及局部脑结构网络特性参数与健康对照(H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7,P<0.05);T2DM患者组在包括双侧眶部额上回(ORBsup.L,ORBsup.R)、双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or.L,SFGdor.R)、左侧内侧额上回(SFGMed.L)、左侧额中回(MFG.L)、左侧中央前回(PreCG.L)、左侧嗅皮质(OLF.L)、左侧尾状核(CAU.L)、左侧脑岛(INS.L)等区域的脑结构网络连接较健康对照(HC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T2DM患者组左侧额中回(MFG.L)的局部效率(Eloc)值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呈负相关(P<0.05,r=-0.433)。结论:T2DM患者大脑白质网络结构较正常组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网络 图论分析方法 小世界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ART神经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炳文 王文伟 秦前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7-863,共7页
针对现有背景抑制算法未能有效抑制背景而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ART)神经网络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Fuzzy-ART神经网络结合Robinson警戒环技术,建... 针对现有背景抑制算法未能有效抑制背景而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ART)神经网络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Fuzzy-ART神经网络结合Robinson警戒环技术,建立自适应局部空间背景模型,并以此分析像素点的背景模糊隶属度来抑制背景杂波;然后依据目标与残留背景杂波的空间特征采用模板均差法来突显目标,并提出基于行列模糊聚类的自适应分割算法来提取候选目标;最后结合目标的运动连续性进行多帧轨迹关联从而检测出真实目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随背景的局部情况来自适应调节空间背景模型,从而自适应抑制背景杂波、突显目标,能有效提高信噪比,检测出弱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弱小目标检测 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 Robinson警戒环 自适应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RT Ⅱ算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武胜 刘爱峰 程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180,共3页
ART Ⅱ网络以模式的相似性量度值为基础,能够对动态的输入模式样本进行自适应的聚类和识别,然而标准的ART Ⅱ网络在输入数据处理过程中,忽略了样本数据中的负数信息和幅值信息,造成信号畸变和"同相位不可分"问题,在权值调整... ART Ⅱ网络以模式的相似性量度值为基础,能够对动态的输入模式样本进行自适应的聚类和识别,然而标准的ART Ⅱ网络在输入数据处理过程中,忽略了样本数据中的负数信息和幅值信息,造成信号畸变和"同相位不可分"问题,在权值调整过程中,聚类中心发生移动,容易造成"模式漂移"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引入非线性函数对输入数据进行变换的方法解决"同相位不可分"问题,用待测数据与同一模式类中有限数据的欧氏距离与限定值进行比较实现聚类判定,抑制"模式漂移"现象。用Matlab仿真表明,改进算法性能优于标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Ⅱ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ART模型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芮勇 金丕彦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4年第2期90-95,共6页
讨论了目前最成功的一种无导师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谐振理论ART。分析了ART的工作原理,给出了ART的具体算法(已在PC-486上用C语言实现);指出了ART的实质,并以“有轨自动物料搬运小车系统”为例详述了ART... 讨论了目前最成功的一种无导师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谐振理论ART。分析了ART的工作原理,给出了ART的具体算法(已在PC-486上用C语言实现);指出了ART的实质,并以“有轨自动物料搬运小车系统”为例详述了ART在故障诊断中的工作过程,获得了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art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有监督的ART算法的数字识别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义 窦易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2期2369-2370,共2页
介绍一种新型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数字识别。在识别过程中,数字摄像头在现场摄取的数字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预处理后,采用有监督的ART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并得到识别结果。通过实验证明,有监督的ART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提高识别速度... 介绍一种新型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数字识别。在识别过程中,数字摄像头在现场摄取的数字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预处理后,采用有监督的ART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并得到识别结果。通过实验证明,有监督的ART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正确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识别 神经网络算法 计算机 数字图像 数字摄像头 过程 速度 art 监督 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ART神经网络的群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剑 雷英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1,142,共3页
描述了态势评估系统中的目标编群问题、目标群处理流程和群事件的检测。结合直觉模糊贴近度理论,构造了直觉模糊ART神经网络。设计了网络的运行机制和网络权值向量的学习机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检验了直觉模糊ART神经网络的目标编群... 描述了态势评估系统中的目标编群问题、目标群处理流程和群事件的检测。结合直觉模糊贴近度理论,构造了直觉模糊ART神经网络。设计了网络的运行机制和网络权值向量的学习机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检验了直觉模糊ART神经网络的目标编群效果,为群事件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 群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网络的无指导中文共指消解方法
17
作者 李世奇 赵铁军 +1 位作者 陈晨 刘鹏远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26-93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ART)网络的无指导中文名词短语共指消解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名词短语自身特征,通过改变网络参数动态调节聚类数量,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聚类共指消解中输出类别数目难以确定的难题。另外采用了一种基于信息...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ART)网络的无指导中文名词短语共指消解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名词短语自身特征,通过改变网络参数动态调节聚类数量,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聚类共指消解中输出类别数目难以确定的难题。另外采用了一种基于信息增益率的特征选择方法,减少了区分度较弱特征给聚类所带来的干扰。该方法在保证了识别正确率的前提下,不依赖人工标注语料,可直接应用于跨领域的真实文本。最后在ACE中文语料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指消解 无指导学习 自适应谐振理论(art)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W的CBR与ART-KNN集成智能预测
18
作者 杨振刚 邓飞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7-1179,1203,共4页
结合基于案例推理(CBR)方法和ART-KNN网络,提出了一种黄瓜枯萎病(CFW)的集成智能预测方法。与传统的CBR相似案例检索任务不同的是,该方法用受训ART-KNN网络对新案例分类后根据提出的案例相似性测度来计算相似案例集。对ART-KNN网络的分... 结合基于案例推理(CBR)方法和ART-KNN网络,提出了一种黄瓜枯萎病(CFW)的集成智能预测方法。与传统的CBR相似案例检索任务不同的是,该方法用受训ART-KNN网络对新案例分类后根据提出的案例相似性测度来计算相似案例集。对ART-KNN网络的分类性能进行测试,确定了网络的最优相似参量ρ,得到最高平均分类正确率达94.4%。对CFW进行预测,确定了案例相异阈值R的最优范围,得到病株率、病叶率的最优平均预测误差率分别达7.4%、9.3%。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CBR与ART-KNN集成预测方法可为CFW的防治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测数据以及辅助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智能预测 基于案例推理 art—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de-interleaving algorithm of radar pulses based on dual fuzzy vigilance ART 被引量:6
19
作者 JIANG Wen FU Xiongjun CHANG Jiay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303-311,共9页
As a core part of the electronic warfare(EW) system,de-interleaving is used to separate interleaved radar signals. The de-interleav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 ART) is plagued by th... As a core part of the electronic warfare(EW) system,de-interleaving is used to separate interleaved radar signals. The de-interleav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 ART) is plagued by the problems of premature satur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dilemma. This study proposes a dual fuzzy vigilance ART(DFV-ART) algorithm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nd make the following improvements. Firstly, a correc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prevent the network from prematurely saturating;then, the fuzzy vigilance models(FVM) are constructed to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vigilance parameter, reducing the error probability in the overlapping region;finally, a dual vigilanc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performance improving dilemma.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uld improve the clustering accuracy(quantization error dropped60%) and the de-interleaving performance(clustering quality increased by 10%) while suppressing the excessive proliferation of categ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 art) DEINTERLEAVING DUAL VIGILANCE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窗电机噪声测试及特征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辉 许艮 +2 位作者 杨超 李学伟 杨亚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87-92,共6页
汽车天窗电机及其系统对低噪声水平有严格要求,提出天窗电机噪声测试和测试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首先在介绍天窗电机系统组成及噪声水平要求基础上,建立了天窗电机噪声测试平台,应用选择运行法对天窗电机系统进行了噪声测试,获得了系统... 汽车天窗电机及其系统对低噪声水平有严格要求,提出天窗电机噪声测试和测试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首先在介绍天窗电机系统组成及噪声水平要求基础上,建立了天窗电机噪声测试平台,应用选择运行法对天窗电机系统进行了噪声测试,获得了系统各部件噪声贡献的水平。其次,考虑到试验中不同测试位置可能存在着某些特有的噪声频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共振理论(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2,ART-2)的噪声测试信号的处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特征频率提取及融合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额定负载下天窗电机在2个不同位置的噪声测试数据,利用基于ART-2的信号处理方法得到了天窗电机的噪声特征频谱,并与常规平均值法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窗电机的噪声占天窗系统噪声比例大;相比平均值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和可靠的特征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噪声 汽车天窗电机 自适应共振理论 噪声源识别 特征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