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A-稀疏贝叶斯模型的汇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景 汪金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9-1024,共6页
文章基于ARMA模型和稀疏贝叶斯模型,提出了ARMA-稀疏贝叶斯模型,充分利用ARMA模型和稀疏贝叶斯模型在线性模型及非线性模型预测中的优势,将收益率序列分解为线性自相关主体和非线性残差2个部分,然后用ARMA模型对线性自相关主体数据进行... 文章基于ARMA模型和稀疏贝叶斯模型,提出了ARMA-稀疏贝叶斯模型,充分利用ARMA模型和稀疏贝叶斯模型在线性模型及非线性模型预测中的优势,将收益率序列分解为线性自相关主体和非线性残差2个部分,然后用ARMA模型对线性自相关主体数据进行预测估计,用稀疏贝叶斯模型对非线性残差进行预测估计,最后合成人民币兑美元日汇率中间价序列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证明,运用所建模型预测人民币日汇率中间价和上证指数收盘价,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A模型 稀疏贝叶斯模型 arma-稀疏贝叶斯模型 汇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贝叶斯模型与相关向量机学习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国鹏 周欣 余旭初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5-228,共4页
虽然支持向量机在模式识别的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自身固有许多不足之处。相关向量机是在稀疏贝叶斯框架下提出的稀疏模型,模型没有规则化系数,核函数不要求满足Mercer条件。相关向量机不仅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而且还能够得到具... 虽然支持向量机在模式识别的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自身固有许多不足之处。相关向量机是在稀疏贝叶斯框架下提出的稀疏模型,模型没有规则化系数,核函数不要求满足Mercer条件。相关向量机不仅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而且还能够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预测结果。首先介绍了稀疏贝叶斯回归和分类模型,通过参数推断过程,将相关向量机学习转化为最大化边缘似然函数估计,并分析了3种估计方法,给出了快速序列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贝叶斯模型 相关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变量贝叶斯模型的稀疏信号恢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峰 向新 +1 位作者 易克初 熊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该文基于贝叶斯分析的视角,揭示了一类算法,包括使用隐变量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BL),正则化FOCUSS算法以及Log-Sum算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显示,作为隐变量贝叶斯模型的一种,稀疏贝叶斯学习使用第2类最大似然(Type II ML)在隐变量空... 该文基于贝叶斯分析的视角,揭示了一类算法,包括使用隐变量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BL),正则化FOCUSS算法以及Log-Sum算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显示,作为隐变量贝叶斯模型的一种,稀疏贝叶斯学习使用第2类最大似然(Type II ML)在隐变量空间进行运算,可以视作一种更为广义和灵活的方法,并且为不适定反问题的稀疏求解提供了改进的途径。较之于目前基于第1类最大似然(Type I ML)的稀疏方法,仿真实验证实了稀疏贝叶斯学习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隐变量贝叶斯模型 第2类最大似然 稀疏贝叶斯学习 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和稀疏贝叶斯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启升 李存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71-3374,共4页
为了提高复杂多变的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和稀疏贝叶斯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网络流量训练集进行聚类,从而将网络流量训练集划分为若干个子类,然后采用稀疏贝叶斯回归为每个子类建立... 为了提高复杂多变的网络流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和稀疏贝叶斯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网络流量训练集进行聚类,从而将网络流量训练集划分为若干个子类,然后采用稀疏贝叶斯回归为每个子类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具体的网络流量数据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网络流量预测结果,预测误差可以满足网络流量的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仿射传播 稀疏贝叶斯模型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离网DOA估计算法
5
作者 张宇 景鑫磊 蒋忠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改进离网DOA估计算法,以提升非理想测向环境下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时的DOA估计性能,称之为MOGSBL算法。本算法将信号源方位区间进行离散化,得到方位离散网格。为阵列接收信号建立稀疏贝叶斯模型,将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改进离网DOA估计算法,以提升非理想测向环境下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时的DOA估计性能,称之为MOGSBL算法。本算法将信号源方位区间进行离散化,得到方位离散网格。为阵列接收信号建立稀疏贝叶斯模型,将网格节点修正量设为模型超参数。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迭代更新网格节点修正量,使更新后的网格节点更接近真实源信号方位。为了检验MOGSBL算法的性能,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实验,并将MOGSBL算法的DOA估计结果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进行对比。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快拍数时,MOGSBL算法均能清晰分辨方位很接近的两个信号源,角度分辨率明显高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随着信噪比和快拍数的增加,4种算法的RMSE均逐渐减小。但MOGSBL算法的RMSE明显低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且RSBL算法、OGSBL算法优于L1-SVD算法。实验还分析了方向测试范围的离散网格节点数对DOA估计的影响,发现细密的离散网格可以提高DOA估计精度,但DOA估计的计算量会增加。且在任意网格节点数时,相比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本文的MOGSBL算法均具有最低的RMSE和最短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离网模型 稀疏贝叶斯学习 网格更新 角度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的鬼成像重构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学林 朱荣 郭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8-191,214,共5页
传统的相机系统使用物体透射或从物体反向散射的光在胶片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上形成图像,鬼成像系统则使用分离的光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获得图像而且无需记录图像本身,在遥感、医学和显微成像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鬼成像... 传统的相机系统使用物体透射或从物体反向散射的光在胶片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上形成图像,鬼成像系统则使用分离的光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获得图像而且无需记录图像本身,在遥感、医学和显微成像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鬼成像系统存在大尺寸图像重构存储要求高难以实现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的鬼成像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一个大尺寸的目标图像等分成若干个小尺寸图像块,然后再利用贝叶斯学习模型对每一个小图像块进行压缩感知重构求解,最后通过合并每一个小图像块的重构结果,得到最终的大目标重构图像。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块稀疏贝叶斯的鬼成像重构算法可以明显提升图像重构速度及重构质量,并且在日常条件下也可以快速有效地重构大尺寸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贝叶斯模型 压缩感知 鬼成像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离格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绪虎 金序 +3 位作者 侯玉君 徐振华 田雨 张群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4-143,共10页
为提高阵列信号处理运算速率,改善其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离格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 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实值变换,将向量化后的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转化到实数域,结合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和网... 为提高阵列信号处理运算速率,改善其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离格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 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实值变换,将向量化后的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转化到实数域,结合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和网格演化的思想,在迭代过程中使网格从初始的均匀网格自适应地演化为非均匀网格,通过网格更新和网格裂变交替迭代使演化后的网格点逐渐逼近真实信源方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与传统压缩感知类方法相比,减小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率,且具有更高的方位估计精度和方位分辨能力,在少快拍和低信噪比情况下,改进方法性能提升的优势更明显。湖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DOA)估计 离网格模型 实值变换 网格演化 变分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模型的视频恢复方法研究
8
作者 朱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
结合压缩感知的稀疏表示理论和贝叶斯模型,提出一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快速有效的视频信息查询和视频恢复的方法。根据最小l1范数重构数据信息的要求,方法利用贝叶斯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稀疏特性对视频分类和特征提取,达到恢复视频信... 结合压缩感知的稀疏表示理论和贝叶斯模型,提出一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快速有效的视频信息查询和视频恢复的方法。根据最小l1范数重构数据信息的要求,方法利用贝叶斯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稀疏特性对视频分类和特征提取,达到恢复视频信息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比较主成成份分析和随机投影算法,该文的实现方法具有更好的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 贝叶斯模型 压缩感知 视频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的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称光 邓彬 +2 位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秦玉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41-2947,共7页
传统ISAR稀疏成像主要针对独立散射点散射系数的重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下目标散射点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区域或块的形式存在,在该情形下利用常用的稀疏重构算法并不能完全地刻画块状目标的真实结构,因此该文考虑采用块稀疏重构... 传统ISAR稀疏成像主要针对独立散射点散射系数的重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下目标散射点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区域或块的形式存在,在该情形下利用常用的稀疏重构算法并不能完全地刻画块状目标的真实结构,因此该文考虑采用块稀疏重构算法进行目标散射系数重建。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和变分推理的重构方法(VBGS),包含了稀疏贝叶斯学习(SBL)方法中参数学习的优点,其利用分层的先验分布来表征未知信号的稀疏块状信息,因而相对于现有的恢复算法能够更好地重建块稀疏信号。该方法基于变分贝叶斯推理原理,根据观测量能自动地估计信号未知参数,而无需人工参数设置。针对稀疏块状目标,该文结合压缩感知(CS)理论将VBGS方法用于ISAR成像,仿真实验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成像结果,适合于具有块状结构的ISAR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稀疏模型 压缩感知 稀疏贝叶斯模型和变分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模型的盲近场通信感知一体化算法
10
作者 袁正道 崔建华 +2 位作者 刘飞 孙鹏 王忠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7-3516,共10页
在6G通信系统中,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菲涅尔区逐步扩展,现有的远场通信假设会引入严重的能量扩散,即角度域不再稀疏.近场通信利用球面波前进行建模,其信道模型与用户到达基站的角度和距离相关,在通信的同时可以估计角度和距离,实现通信... 在6G通信系统中,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菲涅尔区逐步扩展,现有的远场通信假设会引入严重的能量扩散,即角度域不再稀疏.近场通信利用球面波前进行建模,其信道模型与用户到达基站的角度和距离相关,在通信的同时可以估计角度和距离,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本文针对近场环境下ISAC问题,提出了基于极坐标的近场模型,通过非均匀网格划分将ISAC转化为稀疏估计问题,进而提出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型和消息传递算法的ISAC算法,同时完成活跃用户检测、位置感知和通信.此外,所提算法采用差分调制,在通信和感知中无需利用导频,即可实现盲ISAC,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均匀区域划分和文献现有方法,本文提出的ISAC算法可获得更高的感知精度和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非均匀网格模型 稀疏估计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分类器的汽车车型识别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旭东 钱玮 +1 位作者 高隽 方廷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39-1841,共3页
稀疏贝叶斯方法在处理分类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并且使用较少的核函数,介绍了一个实时的车型识别系统.它 以每点色彩信息的高斯混合模型来实现对视频图像的背景估计,从而实现对汽车的检测;利用稀疏贝叶斯分类器对检测到的汽 车进行... 稀疏贝叶斯方法在处理分类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并且使用较少的核函数,介绍了一个实时的车型识别系统.它 以每点色彩信息的高斯混合模型来实现对视频图像的背景估计,从而实现对汽车的检测;利用稀疏贝叶斯分类器对检测到的汽 车进行车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稀疏贝叶斯分类器不仅具有支持向量机的性能,而且比SVM使用更少的按函数.实验取得了 较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运动目标检测 稀疏贝叶斯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有时序结构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水声目标DOA估计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彪 朱志慧 戴跃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3-698,共6页
现有的基于CS-MMV(Compressed Sensing-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模型的DOA估计一般都假定信号源为独立同分布(i.i.d),算法建立在信号的空间结构上进行分析,而当处理具有时序结构的源信号时表现出性能和鲁棒性差的问题,为此该文提... 现有的基于CS-MMV(Compressed Sensing-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模型的DOA估计一般都假定信号源为独立同分布(i.i.d),算法建立在信号的空间结构上进行分析,而当处理具有时序结构的源信号时表现出性能和鲁棒性差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具有时序结构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的DOA算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阶自回归过程(AR)来描述具有时序结构的水声信号,将信号源的时间结构特性充分应用到DOA估计模型中,然后采用针对多测量矢量的稀疏贝叶斯学习(Muti-vectors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算法重构信号空间谱,建立多重测量向量中恢复未知稀疏源的信号的CS(Compressed Sensing)模型,最终完成DOA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算法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估计精度的特点,且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MMV模型 DOA估计 时序结构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复数稀疏信号恢复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伟 唐伟民 +1 位作者 王犇 雷舒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9-1423,共5页
该文利用复数稀疏信号的时域相互关系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算法(CTSBL)。该算法利用复数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量具有相同的稀疏结构的特点,提升估计信号的稀疏程度。同时将多个测量信号间的内部结构信息引入到了信号恢复中,使原始的多... 该文利用复数稀疏信号的时域相互关系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算法(CTSBL)。该算法利用复数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分量具有相同的稀疏结构的特点,提升估计信号的稀疏程度。同时将多个测量信号间的内部结构信息引入到了信号恢复中,使原始的多测量稀疏信号恢复问题转变为单测量块稀疏信号恢复问题,使恢复性能得到了提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CTSBL算法相较于目前的针对复数信号的多测量矢量贝叶斯压缩感知(CMTBCS)算法和块正交匹配追踪算法(BOMP)在估计精度上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信号恢复 多矢量测量模型 稀疏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型的SC-FDE系统低复杂度稀疏信道估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忠勇 郭秋歌 +1 位作者 王法松 袁正道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6-1111,共6页
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接收机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贝叶斯稀疏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广义平均场(GMF)推理方法结合贝叶斯分层先验模型得到。在GMF推理方法中,使用辅助函数来等效未知变量的联合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然后对辅助函数进... 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接收机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贝叶斯稀疏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广义平均场(GMF)推理方法结合贝叶斯分层先验模型得到。在GMF推理方法中,使用辅助函数来等效未知变量的联合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然后对辅助函数进行因子分解,通过对待估计的稀疏向量的辅助函数进行不同大小的分块来实现降低复杂度的目的,而原始的高复杂度算法(SC-VMP-3L)是所提出的算法的特例。最后,将GMF推理方法用于频域均衡中。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估计精度和误码率方面,所提出的算法性能与SC-VMP-3L算法的性能接近,且明显优于传统的正交匹配追踪(OMP)稀疏信道估计方法。在复杂度方面,与SC-VMP-3L算法相比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分层模型 单载波频域均衡 消息传递算法 稀疏信道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哲 顾淑音 +1 位作者 南炳炳 李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65-1369,共5页
针对自然信号、图像中的丰富时序结构会影响基于多观测向量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性能,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构造了一种新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采用概率性方法,利用正定矩阵模型化数据间的时序结构对图像中的时序结构进行建模,并将... 针对自然信号、图像中的丰富时序结构会影响基于多观测向量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性能,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构造了一种新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采用概率性方法,利用正定矩阵模型化数据间的时序结构对图像中的时序结构进行建模,并将其统一在多观测向量模型中,进而通过贝叶斯规则和对超参量的估计,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的最大后验估计.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对其进行了图像融合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单观测向量模型下的压缩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能有效降低所需的采样数量,且对多类图像都表现出更优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压缩图像融合 稀疏贝叶斯学习 多观测向量模型 时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SM模型进行稀疏表示的SAR图像降斑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碧容 蔡倩 +1 位作者 孔莹莹 周建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7-1467,共11页
针对SAR图像降斑过程中会产生过平滑现象及相干斑的滤除不彻底等问题,提出了稀疏结构符合高斯比例混合(Gaussian Scale Mixture,GSM)模型的SAR图像降斑算法。根据贝叶斯原理以及相干斑的统计特性推导该算法的数学模型,在块匹配过程中使... 针对SAR图像降斑过程中会产生过平滑现象及相干斑的滤除不彻底等问题,提出了稀疏结构符合高斯比例混合(Gaussian Scale Mixture,GSM)模型的SAR图像降斑算法。根据贝叶斯原理以及相干斑的统计特性推导该算法的数学模型,在块匹配过程中使用概率而不是欧式距离进行权重衡量,根据图像块之间的结构相似度,可以有效区分同质区与异质区,并得到图像块的较优均值估计。使用PCA字典学习方法对每个图像块进行子字典训练,实现同步稀疏编码(Simultaneous Sparse Coding,SSC),数学模型的求解利用迭代正则化方法。分别使用合成场景SAR图像及真实场景SAR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相比于目前已提出的PPB算法、SAR-BM3D算法及FANS算法,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等效视数,在滤除相干斑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局部结构特性与纹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比例混合模型 同步稀疏编码 SAR图像降斑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性视觉对抗贝叶斯个性化排序推荐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广丽 卓建武 +3 位作者 许广鑫 李传秀 吴光庭 张红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8,共9页
传统推荐模型存在数据稀疏、鲁棒性较低问题,且未能有效挖掘异构特征间的深层语义。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性视觉对抗贝叶斯个性化排序(correlation visual adversarial Bayesian personalized ranking,CVABPR)推荐模型。首先,基于Mov... 传统推荐模型存在数据稀疏、鲁棒性较低问题,且未能有效挖掘异构特征间的深层语义。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性视觉对抗贝叶斯个性化排序(correlation visual adversarial Bayesian personalized ranking,CVABPR)推荐模型。首先,基于MovieLens数据集中的电影标题,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爬取对应电影海报图像,构建全新多模态数据集MovieLens–100k–WMI和MovieLens–1M–WMI。其次,基于SENet模型提取一组具有互补性的异构特征,准确描述电影海报图像。然后,改进聚类典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深入挖掘异构SENet特征间的聚类典型相关性特征;基于该相关性特征优化视觉贝叶斯个性化排序模型,精准刻画待推荐电影。最后,在推荐模型中加入扰动因子,通过对抗学习来增强推荐模型鲁棒性,使推荐更稳定,生成高质量推荐结果。为验证CVABPR模型,在多模态数据集上完成实验,结果表明:CVABPR模型在这两个数据集上都有效,在MovieLens–100k–WMI数据集上,其推荐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较最强基线提升3.802%;在MovieLens–1M–WMI数据集上,其推荐的MAP指标较最强基线提升4.609%。CVABPR模型优于主流基线。消融分析实验表明:相比聚类典型相关性,对抗学习在推荐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数据稀疏度更高的MovieLens–1M–WMI数据集上,CVABPR模型能获得更大幅度性能提升,数据稀疏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且异构特征间的深层语义也得以充分利用,CVABPR模型已具备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稀疏 推荐模型 贝叶斯个性化排序 对抗学习 聚类典型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加权模型的局部判别跟踪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丹丹 孙怡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6-234,共9页
为提高视觉跟踪中目标模型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加权的局部判别跟踪方法,在贝叶斯推论框架下进行目标跟踪。利用多个局部判别稀疏模型表示目标,根据每个局部模型在表达目标表观时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将目标建模为多个局部模型的加... 为提高视觉跟踪中目标模型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加权的局部判别跟踪方法,在贝叶斯推论框架下进行目标跟踪。利用多个局部判别稀疏模型表示目标,根据每个局部模型在表达目标表观时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将目标建模为多个局部模型的加权组合以减弱表观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在跟踪中选择与目标模型最相似的候选区域作为跟踪结果,通过遮挡检测减轻遮挡对跟踪的影响,并对目标模型进行在线更新以避免漂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目标表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证跟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目标建模 表观变化 模型更新 稀疏表示 贝叶斯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酉变换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离格DOA估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阳 陈俊丽 杨广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7-182,共6页
针对传统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SBL)在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信号到达角(DOA)估计有效性的问题,提出基于酉变换的实数域稀疏贝叶斯学习(RV-OGSBL)的快速离格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均匀线阵的实际接收信号通过构造增广矩阵作为DOA估计的... 针对传统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SBL)在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信号到达角(DOA)估计有效性的问题,提出基于酉变换的实数域稀疏贝叶斯学习(RV-OGSBL)的快速离格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均匀线阵的实际接收信号通过构造增广矩阵作为DOA估计的处理信号,然后利用酉变换将估计模型从复数域转化到实数域,进一步在实数域下将离格模型与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相结合迭代处理实现DOA估计,获得较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RV-OGSBL方法不仅能保持传统SBL算法的性能,而且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低信噪比和低快拍数的情况下,算法运行时间降低约50%,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的DOA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角估计 酉变换 奇异值分解 离格模型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网格自适应多源定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游康勇 杨立山 +2 位作者 刘玥良 郭文彬 王文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50-2157,共8页
多源定位是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该文针对目标偏离初始网格点引起的基不匹配问题,构建具有Laplace先验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提出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网格自适应多源定位算法AGMTL。本质上,AGMTL实现了稀疏信号重建和网格自适应定位... 多源定位是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该文针对目标偏离初始网格点引起的基不匹配问题,构建具有Laplace先验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提出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网格自适应多源定位算法AGMTL。本质上,AGMTL实现了稀疏信号重建和网格自适应定位字典的学习。仿真结果表明,AGMTL通过网格自适应调整,在定位误差,估计可靠性,抗噪性能上均远远优于传统的压缩感知定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定位 压缩感知 网格自适应模型 稀疏贝叶斯学习 Laplace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