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4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去噪的ARIMA-LSTM混合模型及对股票价格指数的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娄磊 刘璐 +1 位作者 刘先俊 施三支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由于传统ARIMA模型只对数据线性部分有非常好的拟合效果,而LSTM模型对非线性数据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基于误差补偿的思想,给出了基于小波去噪的ARIMA-LSTM混合模型,并用此模型来对我国上证指数每日收盘价格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单独使... 由于传统ARIMA模型只对数据线性部分有非常好的拟合效果,而LSTM模型对非线性数据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基于误差补偿的思想,给出了基于小波去噪的ARIMA-LSTM混合模型,并用此模型来对我国上证指数每日收盘价格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单独使用ARIMA模型和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ARIMA-LSTM混合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股指预测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价格指数 小波去噪 arima-lstm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构建:以室性心动过速病因诊断为例
2
作者 王敏 胡兆 +3 位作者 徐晓巍 郑思 李姣 姚焰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1,共8页
目的构建一个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诊断。方法检索2018—2023年心律失常疾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医学文献作为知识源,并回顾性收集2013—202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室性... 目的构建一个融合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决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诊断。方法检索2018—2023年心律失常疾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医学文献作为知识源,并回顾性收集2013—202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作为数据集。采用基于知识规则的方法构建临床路径作为知识驱动模型;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构建VT病因诊断三分类机器学习模型,并选取其中的最佳模型作为数据驱动模型代表;以临床路径为基本框架,将机器学习模型以自定义运算符的形式嵌入临床路径的决策节点中,作为混合模型。评价上述3种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结果共纳入3部临床实践指南作为知识驱动模型的知识源;收集了1305条患者数据作为数据集,构建了5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最佳。混合模型采用知识驱动的决策思维,分别将XGBoost模型嵌入2层分类的决策节点中。3种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如下:知识驱动模型为80.4%、79.1%和79.7%;数据驱动模型分别为88.4%、88.5%和88.4%;混合模型分别为90.4%、90.2%和90.3%。结论融合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混合模型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且混合模型的所有决策结果均基于循证证据,这更接近临床医生的实际诊断思维。未来需更严格地验证混合模型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 混合模型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温度场更新的钢框架结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
3
作者 蔡新江 刘超 +1 位作者 施涵远 毛小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 为提高抗火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精度,结合模型更新技术,进行基于温度场更新的抗火混合模拟研究,建立火灾下两层两跨钢框架模型,识别试验子结构中实测的温度参数,更新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受火情况相同部分的单元节点温度,以此提高混合模拟中数值子结构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根据试验子结构的数据更新模型温度场并且进行结构抗火分析,计算得到的耐火极限、极限应力状态与整体结构模拟较为吻合,耐火极限时间误差为7%,极限状态应力误差为1%。因此,文中所提方法较为可靠,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结构抗火混合试验方法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结构抗火 混合模拟 模型更新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油藏地质体CO_(2)利用与封存代理模型研究
4
作者 芮振华 邓海洋 胡婷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t模型以其高效的计算效率已成为一种理想的代理模型,然而现有的GPSNet模型难以准确捕获复杂的相行为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专用于组分模拟的comp-GPSNet模型,通过标准失配最小化方法和基于伴随的梯度优化算法对comp-GPSNet模型进行训练,以拟合从高分辨率模拟中获取的井响应数据。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到PUNQ-S3油藏中,全面评估复杂条件下comp-GPSNet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omp-GPSNet模型在单井和区块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精度,CO_(2)利用率和封存率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16%和3.13%。该模型为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提供了一个稳健的代理框架,以推动油田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mp-GPSNet 混合物理数据驱动 代理模型 组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和高斯混合模型在复合电能质量分类中的应用
5
作者 于燕平 方林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分类方法。首先,对8种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计算原始信号和前3阶本征...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分类方法。首先,对8种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计算原始信号和前3阶本征模态函数的分形特征,并分析其分布;然后,运用GMM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3种分形特征能区分大多数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但对与暂降复合的扰动信号区分能力较差;GMM能较好地对复合电能扰动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特征分布一致,甚至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能质量扰动 分形特征 经验模态分解 高斯混合模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东北红松树高-胸径关系
6
作者 李欣宇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3 位作者 王娟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8,共11页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据随机分为建模数据(80%)和检验数据(20%)。对常见的15个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将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胸径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最优广义模型。同时,引入样方水平的随机效应,分别构建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并评价两个固定效应模型与两个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精度。使用检验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平均水平预测(FPA)、混合模型的总体平均响应预测(MPA)和主体响应预测(MPS)3种预测类型进行比较。此外,对混合模型在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抽胸径最小和抽取平均木(胸径接近平均值的样本)4种抽样方案下的预测精度和样本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Prodan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841、3.335 m、2.492 m),加入林分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高和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更高(R2、RMSE、MAE分别为0.914、2.449 m、1.816 m)。引入样方随机效应后,模型的精度显著提升(基础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61、1.652 m、1.231 m,广义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58、1.719 m、1.288 m)。(2)通过检验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均表现为MPA>FPA>MPS,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总体优于基础模型。(3)4种抽样方案中,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表现最佳,当抽取8株时,预测能力最优;在实际应用中,考虑人工成本与经济成本,抽取5株平均木测量树高以估计随机参数的方法亦合理可行。【结论】将林分因子和样方效应引入基础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红松树高-胸径模型的精度,采用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预测精度更高。本研究探讨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下红松树高与胸径的关系,为精准预测东北主要建群种红松树高值以及后续实地调查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树高-胸径模型 广义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抽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研究综述
7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者对土体电阻率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总结得到了多种土体电阻率理论模型。由于土石混合料的电阻率特性及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在土体电阻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石混合料的导电机理,对已有的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及其局限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混合介质的导电原理,为土石混合料电学传导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电化学理论,单相介质的电导性已有成熟的理论,而多相介质体的导电模型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改进中;已有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可分为串-并联模型与区域统计模型,区域统计模型多为经验公式,应用方便,但模型的普适性仍需提高,串-并联模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将导电介质简化为串并联排列仍有别于土石混合料复杂的内部结构组成,模型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石混合 电阻率模型 串-并联模型 区域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
8
作者 周敬博 李克行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在空间碎片威胁评估中的碰撞概率计算方面,传统的计算方法分为是否考虑航天器与空间碎片速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且两种情况中考虑的物体初始位置速度不确定性的方差均较小,在物体轨道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算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面对... 在空间碎片威胁评估中的碰撞概率计算方面,传统的计算方法分为是否考虑航天器与空间碎片速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且两种情况中考虑的物体初始位置速度不确定性的方差均较小,在物体轨道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算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面对航天器与空间碎片相对运动过程为非线性的问题且初始不确定性较大情况下精确碰撞概率计算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运用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近似航天器与空间碎片轨道的不确定性传播过程,根据传播结果进行碰撞概率计算.二体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在相对运动过程为非线性的情况中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在物体初始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计算精度优于其他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误差传播 高斯混合模型 无迹变换 碰撞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辨识
9
作者 梅长林 成佳媛 续秋霞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9,共21页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其常值系数的Bootstrap检验方法。进一步将估计和检验方法推广到多类型系数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的辨识。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与现有的二步估计相比对空间变系数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有关检验方法对辨识特殊类型系数具有满意的检验功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假设检验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10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黏滞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实时更新的FCC产品产率预测混合建模
11
作者 薛腾方 周华 魏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43,共12页
针对流化催化裂化(FCC)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难以适应反应过程中工况和原料变化等情况,基于代理模型所获取的模拟数据建立预测FCC产品产率的混合模型。该模型利用机器学习实时更新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避免了纯数据驱动模型可解释性较... 针对流化催化裂化(FCC)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难以适应反应过程中工况和原料变化等情况,基于代理模型所获取的模拟数据建立预测FCC产品产率的混合模型。该模型利用机器学习实时更新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避免了纯数据驱动模型可解释性较差问题,弥补了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适配难的不足。结果表明,该混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主要产品柴油、汽油和液化气的产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小于2%。此外,在FCC原料性质波动、装置中关键参数检测信号含有噪声时,混合模型依旧保持较好的预测性能,其预测主要产品柴油、汽油和液化气的产率MAPE仍保持小于2%。由此说明所建立的混合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与鲁棒性,可为工业装置设计及操作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 产率预测 混合模型 集总动力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GLS模型的应用和简化
12
作者 杜庆灿 韩丁 周鹏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文章在保持广义西格摩德(Generalized Logistic Sigmoidal,GLS)模型适用性的前提下,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固定部分模型参数能提高该模型的便捷性和应用价值,分别采用沥青混合料存储、存储和耗散、动态模量的实验数据建立3种残差拟合函数... 文章在保持广义西格摩德(Generalized Logistic Sigmoidal,GLS)模型适用性的前提下,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固定部分模型参数能提高该模型的便捷性和应用价值,分别采用沥青混合料存储、存储和耗散、动态模量的实验数据建立3种残差拟合函数,并比较3种函数采用不同位移因子构建各类主曲线的差异性。当沥青混合料采用GLS模型时,建立方法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级,并基于65组实验数据获取可固定的参数值。结果表明:对沥青混合料,GLS模型适合采用残差函数Fit-E_(dyn)和位移因子Kaelble;参数λ和β可以固定;拟合精度要求不高时,参数γ也可以固定。该研究得到的简化GLS模型可用于进一步分析较少的模型参数与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广义西格摩德(GLS)模型 主曲线 位移因子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形式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媛 王甫志 +4 位作者 马梦园 黄嘉璐 王军 赵建飞 梁忠民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VMR)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常用水文模型,但其数学形式为一阶差分代数方程,求解时不可避免引入数值误差,影响模型精度。为了有效控制数值求解误差,推导了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微分方程,建立了微分形式的垂向混合产...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VMR)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常用水文模型,但其数学形式为一阶差分代数方程,求解时不可避免引入数值误差,影响模型精度。为了有效控制数值求解误差,推导了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微分方程,建立了微分形式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ODE-VMR),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ODE-VMR的理论正确性。蒙阴流域应用示例表明,ODE-VMR可有效降低数值误差,提升模拟精度,成果可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水文模型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数值求解误差 差分/微分形式水文模型 蒙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14
作者 魏秋红 吴秋华 +1 位作者 李慧亮 王春 《大学化学》 202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具体化的指导方案,本文遵循ADDIE (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模型中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结合“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 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具体化的指导方案,本文遵循ADDIE (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模型中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结合“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框架,并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中进行了教学实践,阐释了ADDIE模型中五个阶段的详细步骤。该建设方案步骤明晰、易于应用,不仅指导了我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还可为其他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一流课程 ADDIE模型 无机及分析化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普拉斯混合模型的航迹抗差关联方法
15
作者 韦春玲 吴孙勇 +1 位作者 刘锦新 余润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1,共9页
针对组网雷达系统误差与上报目标不完全一致等复杂环境下的航迹关联鲁棒性问题,基于非刚性点集配准理论提出了一种航迹邻域结构信息与拉普拉斯混合模型(Laplace Mixture Model, LMM)相结合的关联方法。首先利用更鲁棒的拉普拉斯混合模... 针对组网雷达系统误差与上报目标不完全一致等复杂环境下的航迹关联鲁棒性问题,基于非刚性点集配准理论提出了一种航迹邻域结构信息与拉普拉斯混合模型(Laplace Mixture Model, LMM)相结合的关联方法。首先利用更鲁棒的拉普拉斯混合模型对被视为异常点的非共同探测目标的航迹进行建模,然后定义局部相似性测度计算航迹邻域结构的相似性来决定拉普拉斯分量的权重,并通过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算法求解拉普拉斯混合模型的闭合解。最后利用经典分配法对E步获取的后验概率矩阵进行航迹关联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如不同系统误差、检测概率、目标分布密度等情况时均有较高的关联正确率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网雷达系统 航迹关联 拉普拉斯混合模型 局部相似性测度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
16
作者 李启明 张鹏飞 +1 位作者 喻泽成 余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7-295,共9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承载力传统预测模型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不足且无法合理描述不确定性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核函数相加性和自动相关性,构造出一种新... 针对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承载力传统预测模型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不足且无法合理描述不确定性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核函数相加性和自动相关性,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然后,结合高斯过程回归原理和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建立了RC柱的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进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了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超参数;最后,基于91组剪切破坏RC柱的试验数据,通过与传统核函数形式和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核函数相比,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的确定性预测指标均方根误差R_(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_(AE)分别降低约16%和19%,概率性预测值指标负对数预测密度N_(LPD)和平均标准化对数损失M_(SLL)分别降低约15%和23%;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_(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_(AE)分别降低约38%和39%;根据所提出的概率模型能够建立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和置信区间,从而合理描述抗剪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并校准分析传统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 高斯过程回归 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LSTM模型的GNSS高程时间序列预测
17
作者 胡增明 李晓强 +1 位作者 黄明翔 张弯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针对ARIMA和LSTM单一模型预测GNSS高程时间序列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用ARIMA-LSTM混合模型预测GNSS高程时间序列。分析了ARIMA-LSTM模型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其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 针对ARIMA和LSTM单一模型预测GNSS高程时间序列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用ARIMA-LSTM混合模型预测GNSS高程时间序列。分析了ARIMA-LSTM模型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其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GNSS高程时间序列预测中,相比于ARIMA和LSTM任何一个单一模型,ARIMA-LSTM模型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高程时间序列 ARIMA模型 LSTM模型 arima-lstm模型 实验验证 预测精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厂混合澄清槽动态模型仿真构建
18
作者 杨佳煜 朱凌佳 +1 位作者 李晓薇 杨庆彧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后处理厂混合澄清槽工艺过程动态模型仿真构建方法,建立了混合澄清槽的萃取计算模型,根据设备参数、萃取参数和初始化参数获得的静态设备模型,对静态设备模型求解,得到混合澄清槽的运行仿真数据。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混... 本文提出了一种后处理厂混合澄清槽工艺过程动态模型仿真构建方法,建立了混合澄清槽的萃取计算模型,根据设备参数、萃取参数和初始化参数获得的静态设备模型,对静态设备模型求解,得到混合澄清槽的运行仿真数据。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混合澄清槽的运行状况,以预测混合澄清槽生产运行趋势,对后处理工厂生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澄清槽 动态模型 后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及预测模型
19
作者 翟晓成 杜旭锋 +3 位作者 张天荣 李伟 张素珍 李萍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9-27,34,共10页
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掺入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会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从而缩短了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以改性沥青SMA-13为研究对象,对温拌再生改性沥青SMA-13的路用性能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现象学法预测温拌再生改... 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掺入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会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从而缩短了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以改性沥青SMA-13为研究对象,对温拌再生改性沥青SMA-13的路用性能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现象学法预测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1)为满足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和疲劳性能需求,建议在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将RAP掺量控制在40%以下;2)基于传统的现象学法不能准确预测疲劳寿命,经温度T修正后,可提高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 沥青路面回收料 路用性能 疲劳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渗透性能模型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娟 艾宏儒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结合无机填料的优异选择性和聚合物基质的卓越渗透性,展现出超越传统聚合物膜的气体分离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用于预测混合基质膜的有效介质(EMA)渗透模型,讨论了其基本假设和局限性。通过对渗透模型预测值与实验...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结合无机填料的优异选择性和聚合物基质的卓越渗透性,展现出超越传统聚合物膜的气体分离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用于预测混合基质膜的有效介质(EMA)渗透模型,讨论了其基本假设和局限性。通过对渗透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这些模型在预测MMMs渗透性能时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模型发展的方向,旨在为高性能气体分离膜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数学模型 有效介质法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