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方通过上调肠道雌激素受体改善绝经后ApoE^-/-小鼠脂代谢异常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庆海 马猛华 +4 位作者 余夕潮 毕云慧 张伟薇 张彧涵 卞慧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1-666,674,共7页
目的应用双侧卵巢去势的ApoE^-/-小鼠建立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模型,探究六味地黄方(LW)能否通过调节肠道雌激素受体改善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方法正常饮食的C57/B6小鼠为对照组(n=6),高脂饮食并接受假手术的ApoE^-/-小鼠为假手术对照组(n=6)... 目的应用双侧卵巢去势的ApoE^-/-小鼠建立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模型,探究六味地黄方(LW)能否通过调节肠道雌激素受体改善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方法正常饮食的C57/B6小鼠为对照组(n=6),高脂饮食并接受假手术的ApoE^-/-小鼠为假手术对照组(n=6),高脂饮食并接受双侧卵巢去势的的ApoE^-/-小鼠为模型组(n=6),模型小鼠接受4.5 g/kg(n=6)或9.0 g/kg(n=6)的六味地黄方治疗90 d。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酸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损伤,油红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堆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空肠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ABCG5、ABCG8、PI3K p110β及p-AKT的表达水平,免疫化学染色检测小鼠空肠NPC1L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空肠NPC1L1、ABCG5及ABCG8的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方可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0.01);同时,六味地黄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肝脏脂质损伤和脂肪堆积(P<0.05~0.01)。六味地黄方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空肠内降低的ERα和ERβ水平(P<0.05~0.01)。六味地黄方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空肠中NPC1L1的表达水平(P<0.05),并上调ABCG5和ABCG8的表达水平(P<0.01)。六味地黄方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空肠内PI3K p110β及p-AKT的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六味地黄方可以显著改善绝经后ApoE^-/-小鼠脂代谢异常,其机制与六味地黄方调节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和外排有关。上调肠道雌激素受体表达和肠道PI3K/AKT信号可能是六味地黄方调节肠道胆固醇吸收和外排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APOE^-/-小鼠 六味地黄方 脂代谢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脉康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介导脂质代谢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家瑞 丁春晓 +4 位作者 管仲莹 刘晶 陈巍 高静 庞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予常规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灌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予56、28、14 g/kg心脑脉康水煎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检测小鼠肝脏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及肝组织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ABCG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内皮下泡沫细胞增多,肝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内皮下泡沫细胞减少,肝细胞排列较整齐,脂肪变性不同程度减轻,心脑脉康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心脑脉康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和肝组织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脉康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转运 PPARγ/LXRα/ABCA1通路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白芍联合BM-MSCs移植对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肝脏炎症及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凝 王钰涵 +7 位作者 王昕 杨芳丽 王馨 左小宁 秦英 夏艳青 韩金孝 田利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目的观察当归-白芍药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肝脏炎症及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西式饮食联合四氯化碳复合诱导法制备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当归-白芍药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肝脏炎症及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西式饮食联合四氯化碳复合诱导法制备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白芍组、BM-MSCs组和当归-白芍+BM-MSCs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按分组予相应干预,连续4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含量及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RT-qPCR检测肝细胞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p65 mRNA表达;分离肝脏原代细胞,行体外CpG ODN 2216诱导刺激,提取细胞上清液,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伴肝细胞坏死和胶原沉积,形成假小叶;血清ALT、AST、TBil、TG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肝组织HGF含量下降,IL-1β、TNF-α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TLR9、MyD88、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升高(P<0.05),CpG ODN 2216诱导后肝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白芍+BM-MSCs组小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减少,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当归-白芍组和BM-MSCs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轻度好转;除BM-MSCs组血清TG含量外,各干预组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当归-白芍组及BM-MSCs组比较,当归-白芍+BM-MSCs组相关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白芍联合BM-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NASH相关肝硬化小鼠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其机制与下调TLR9/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功能,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改善肝脏炎症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白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TLR9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丸对KKay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以及PI3K-Akt-FOXO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源 吴悠 +2 位作者 吴丽丽 秦灵灵 刘铜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滋肾丸水提物对于糖尿病小鼠降糖效果及该药对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21只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滋肾丸高剂量组和滋肾丸低剂量组,每组7只;7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滋肾丸高剂量组予2...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滋肾丸水提物对于糖尿病小鼠降糖效果及该药对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21只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滋肾丸高剂量组和滋肾丸低剂量组,每组7只;7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滋肾丸高剂量组予2.8 g/(kg·d),滋肾丸低剂量组予1.4 g/(kg·d),模型组、正常组予等体积蒸馏水。观察每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最后一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qPCR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叉头框蛋白1(forkhead box O1,FOXO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CK)基因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和糖原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ing, PAS)观察肝脏病理情况和糖原分布。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滋肾丸高剂量组和滋肾丸低剂量组小鼠FBG、HOMA-IR、OGTT曲线下面积明显下降,肝脏形态学改变部分减少,脂滴减少,糖原分布增加,FOXO1、PEPCK、G6pase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滋肾丸高剂量组GCK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肾丸对于KKay小鼠降糖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降低FOXO1、PEPCK、G6pase的转录水平,提高GCK的转录水平,从而抑制糖异生,促进糖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丸 小鼠 肝胰岛素抵抗 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张崇昊 马畅 +2 位作者 李志强 伍钢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6-176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S组小鼠在饮用水中添加DSS(终浓度为4%)制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并计算疾病活跃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DSS饮用至第8天,所有小鼠采血后剖检,量取结肠长度,取结肠组织等样品。进行如下试验:1)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2)ELISA法检测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及结肠组织中Ang1-7和AngⅡ的含量;3)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2,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质膜膜泡关联蛋白(plasmalemma vesicle associated protein, PLVAP)的表达;4)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ACE2、ACE与PLVAP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以及Ang1-7、AngⅡ和VEGF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成功建立了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DAI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极显著缩短(P<0.01)和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表现肛门明显出血,结肠组织中PLVAP和VEGFA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CE2和ACE表达均极显著上调(P<0.01),Ang1-7和AngⅡ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4)相关性分析显示,ACE2、ACE的表达变化和PLVAP表达变化呈正相关,Ang1-7、AngⅡ含量变化与VEGFA含量变化也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DSS致小鼠结肠炎症过程中小鼠结肠血管屏障受损,结肠局部RAS均处于激活状态,ACE/AngⅡ通路的激活占优势,提示:AngⅡ参与了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的损伤过程。通过激活ACE2或过表达ACE2,增强其对AngⅡ的降解作用以缓解肠-血屏障的损伤,可能是治疗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新的思路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肠血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韩有溪 马荣辉 +2 位作者 艾秀清 朱相露 王义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EGFR-TKI)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方法取部分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LL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EGFR-TKI)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的影响。方法取部分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LL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干预,辐照组给予4 Gy的辐照量,2 Gy/min,每次辐照2 min,24 h后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B21D1、TMEM173、TBK1、IRF3、IRF5、IRF7、IFNAR1、IFNAR2、MX1、MX2、IFIT1、IFIT mRNA。将100μL对数生长期LLC1细胞悬液注射至小鼠腹股沟处皮下,制备双侧皮下荷瘤模型,将成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 Gy组、EGFR-TKI组、8 Gy+EGFR-TKI组,每组3只。对照组不干预;8 Gy组给予8 Gy辐照3次,定位辐照小鼠左边瘤体;EGFR-TKI组给予EGFR-TKI灌胃1 mg/g,给药3次;8 Gy+EGFR-TKI组既进行辐照又给药干预。干预17 d后取小鼠右侧瘤体。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GAS、STING、p-STING、Ⅰ型干扰素(IFN-1)蛋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肿瘤微环境相关蛋白CD4、CD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钙网蛋白(CRT)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辐照组LLC1细胞MB21D1、TMEM173、TBK1、IRF3、IRF5、IFNAR1、IFNAR2、MX1、MX2、IFIT1、IFIT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IRF7 mRNA相对表达量低(P<0.05)。干预17 d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肿瘤体积小、肿瘤重量低、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且8 Gy+EGFR-TKI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EGFR-TKI组cGAS、STING、p-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 Gy组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GAS、p-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8 Gy+EGFR-TKI组cGAS、STING、p-STING、IFN-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8 Gy+EGFR-TKI组比较,8 Gy组和EGFR-TKI组cGAS、IFN-1、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EGFR、Foxp3、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8 Gy组比较,8 Gy+EGFR-TKI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EGFR、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EGFR-TKI组比较,8 Gy+EGFR-TKI组CD4、CD8、MH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EGFR、Foxp3、CR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EGFR-TKI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肺癌小鼠放疗远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抑制剂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远隔效应 放射治疗 免疫微环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氏葡萄球菌致小鼠乳房炎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志杰 何永刚 +7 位作者 王萌 王靖雷 李天昊 杨晓晴 王立斌 余四九 崔燕 潘阳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探讨迪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devriesei)致病性及TNF-α和IL-1β炎性因子在乳腺中的表达特征。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qPCR等方法,对36只泌乳期雌鼠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IL-1β与TNF-α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 探讨迪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devriesei)致病性及TNF-α和IL-1β炎性因子在乳腺中的表达特征。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qPCR等方法,对36只泌乳期雌鼠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IL-1β与TNF-α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乳腺炎性细胞浸润、腺泡萎缩和细胞脱落坏死。免疫组化、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两者的表达均在第5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结果表明S.devriese可引起小鼠乳腺炎,其中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最初促进炎症,但随后转变为低浓度的抗炎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了解S.devriese的致病性演变及其引起奶牛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迪氏葡萄球菌 乳腺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Ps和DEHP联合暴露通过NO/iNOS/NF-κB通路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9
作者 艾婧竹 徐世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78-4689,共12页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联合暴露通过NO/iNOS/NF-κB通路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EC)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CCK-8法测定的PS-MPs和DEHP对MCEC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将MCEC分为5...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联合暴露通过NO/iNOS/NF-κB通路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EC)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CCK-8法测定的PS-MPs和DEHP对MCEC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将MCEC分为5组:对照组、PS-MPs组、DEHP组、联合组和抑制组,各组MCEC分别用培养基及含有200μg/L PS-MPs、100μmol/L DEHP、200μg/L PS-MPs+100μmol/L DEHP、200μg/L PS-MPs+100μmol/L DEHP+5 nmol/L硼替佐米(PS-341)的培养基处理24 h后,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NO含量及iNOS活性,通过MDC法检测自噬小体,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以及NO/iNOS/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S-MPs和DEHP均可抑制MCEC的活力,且IC 50分别为2315μg/L和147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PS-MPs、DEHP、联合组细胞中NO含量、iNOS活性及NO/iNOS/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DC法与免疫荧光染色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P<0.05),MCEC的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S-341可显著缓解PS-MPs和DEHP对MCEC暴露引起的上述检测指标的变化。【结论】联合暴露于PS-MPs和DEHP可激活iNOS,使NO含量激增,上调NO/iNOS/NF-κB通路,从而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NO/iNOS/NF-κB通路 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EC)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高琼 臧云鹏 刘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体重18~22 g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每组20只。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经3-甲基吲哚...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体重18~22 g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每组20只。嗅觉障碍组、嗅觉训练组经3-甲基吲哚诱导建立嗅觉障碍模型,以小鼠200 s内未找到鼠料颗粒为嗅觉障碍模型建立成功。嗅觉训练组接受嗅觉训练,雾化吸入4种嗅素(玫瑰精油、柠檬精油、丁香精油、桉叶油醇),每种持续吸入30 min,2次/d,同时给予对照组、嗅觉障碍组等量蒸馏水雾化处理,三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三组觅食时间及嗅上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嗅觉障碍组建模后及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均长于建模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训练组建模后及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长于建模前,训练1、2、4、周后短于建模后,训练2、4周后短于训练1周后,训练4周后短于训练2周后,且嗅觉训练组训练1、2、4周后觅食时间短于同期嗅觉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嗅觉障碍组嗅觉标记蛋白阳性细胞数、嗅上皮细胞总数、嗅上皮厚度低于对照组,嗅觉训练组高于嗅觉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觉训练能够缩短嗅觉障碍小鼠觅食时间,改善嗅上皮功能,从而促进嗅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小鼠 3-甲基吲哚 嗅觉训练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慢性哮喘小鼠血清TGF-β、IL-4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黄丽娟 董德兴 谢剑露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慢性哮喘小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探索1,25-(OH)_(2)D_(3)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BALA/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慢性哮喘小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探索1,25-(OH)_(2)D_(3)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BALA/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维生素D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维生素D组小鼠检疫3 d正常后分别于第1 d、第14 d背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混合液100μg﹝OVA 100μg+氢氧化铝1 mg+磷酸盐缓冲液(PBS)0.05 mL/只﹞,构建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建模。维生素D组在第21 d予1,25-(OH)_(2)D_(3)腹腔注射(100 ng/只,共18次),30 min后予1%OVA雾化吸入(隔天1次,共18次);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0 min后予1%OVA雾化吸入(隔天1次,共18次)。第55 d收集标本,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测验各组的血清TGF-β、IL-4水平。结果:维生素D组的血清TGF-β、IL-4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维生素D组和模型组的血清TGF-β、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慢性哮喘小鼠血清中TGF-β与IL-4呈正相关(r=0.856,P<0.05)。结论:1,25-(OH)_(2)D_(3)可降低慢性哮喘小鼠的血清TGF-β、IL-4水平,从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1,25-(OH)_(2)D_(3)通过降低血清TGF-β、IL-4水平而抑制Th1/Th2失衡,进而抑制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_(3) 慢性哮喘 小鼠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IL-6和MCP-1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宋珂 侯彦宏 +8 位作者 苏都娜 杨会 白云绮 李慧 娄利霞 赵一舟 吴爱明 图雅 聂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高脂饲料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14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阿托伐他汀,2.57 mg·kg^(-1)),四妙勇...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高脂饲料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14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阿托伐他汀,2.57 mg·kg^(-1)),四妙勇安汤高剂量组(34.9 g·kg^(-1))、四妙勇安汤中剂量组(23.14 g·kg^(-1))和四妙勇安汤低剂量组(11.61 g·kg^(-1)),分别灌胃给药12周,同时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12周。采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形态,并测量主动脉内膜厚度(IT)、中膜厚度(MT)、血管管腔面积(LA)、粥样斑块面积(PA)、内中膜厚度比(IT/MT)、管腔狭窄率(PA/LA);采用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明显提高,HDL-C明显降低,PA、IT及IT/MT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能够明显降低ApoE^(-/-)小鼠主动脉PA、IT及IT/MT(P<0.01),并明显降低IL-6及MCP-1表达(P<0.01、P<0.05),但对血脂水平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四妙勇安汤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不依赖血脂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病理 白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水提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丽美 鲍志烨 +3 位作者 黄幼异 黄伟 张亚囡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48,72h,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设定半夏水提组分82.5 g.kg-1、70.1 g.kg-1、59.6 g.kg-1、50.7 g.kg-1、43.1 g.kg-1、36.6 g.kg-1 6个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给蒸馏水,于给药后4h按上述方法测定血清ALT、AST及肝组织镜检。结果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62.5 g.kg-1的半夏水提组分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4h,持续约48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水提组分在给药后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水提组分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水提组分后,肝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脂肪变性以及部分点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单次给予半夏水提组分可造成小鼠肝毒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小鼠 肝毒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在小鼠肾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薄双玲 田鹤 +2 位作者 阎丽菁 赵宽 马太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小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AQP-1与肾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7、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4、40、...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小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AQP-1与肾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7、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4、40、70d小鼠肾小管内AQP-1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QP-1在E14d髓质部位发育中的小管即有表达,之后主要表达在近端小管、髓袢降支细段的管腔膜和侧基底膜,生肾区则无阳性表达。图像分析和体视学测量显示随着胚龄的增加,AQP-1在肾小管表达逐渐增强后趋于稳定;免疫印迹法显示AQP-1在肾脏的表达量在P 7d达到高峰后趋于稳定。结论 AQP-1在肾小管的发育过程中存在时空性表达,对肾小管的发育和成熟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干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MMP-1、MMP-9及TIMP1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七一 韩旭 +4 位作者 夏卫军 赖仁胜 陈晓虎 郭宏敏 赵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模型组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的机理。方法将40只ApoE(-/-)小鼠...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模型组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的机理。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不同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模型组小鼠血清MMP-1、MMP-9和TIMP1水平的观察,比较分析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冠状AS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机理。结果通心络胶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P1水平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通心络胶囊中剂量组小鼠血清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抑制血管重构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ApoE(-/-)小鼠 冠状AS MMP-1 MMP-9 TIMP1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晓洁 邢成锋 +7 位作者 魏刚 刘柳芳 欧斯健 罗明 张龙开 蒋梅 陈志辉 严慕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索β-细辛醚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各10只。均采用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大豆油,β-细辛醚800、700、600、500、400 mg/kg组分别给予800、700、600、500、400 mg/kg的β-细辛醚;... 目的探索β-细辛醚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各10只。均采用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大豆油,β-细辛醚800、700、600、500、400 mg/kg组分别给予800、700、600、500、400 mg/kg的β-细辛醚;灌胃容积均为40 mL/kg。观察小鼠灌胃后和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对各组死亡小鼠及时解剖、给药后14 d处死存活小鼠解剖,取心、脑、肝、肾行病理检查。结果给药后15 min各药物组相继出现眼睑闭合、运动失调、震颤、抽搐等症状;随药物剂量增加,症状加重;给药后48 h,400 mg/kg组无死亡者;500 mg/kg组死亡1例,600 mg/kg组死亡7例,700 mg/kg组死亡9例,800 mg/kg组全部死亡。β-细辛醚LD50为577.0 mg/kg,95%CI上限是619.9 mg/kg,下限是529.4 mg/kg。400 mg/kg组1只病理检查示肝细胞水肿、门管区炎细胞浸润;500 mg/kg组1只左肾表面呈轻度凹凸不平,病理检查未见异常。600mg/kg、700 mg/kg及800 mg/kg组死亡小鼠病理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小鼠β-细辛醚灌胃后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及自主神经;其毒性靶器官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辛醚 药物毒性 半数致死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胃黏膜组织NF-κB和IκB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璇 伍参荣 +2 位作者 王小娟 施花锦 刘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小鼠胃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ylori菌液灌胃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灭幽汤组、三九胃泰... 目的探讨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小鼠胃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ylori菌液灌胃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灭幽汤组、三九胃泰组、丽珠胃三联组,除模型组每日予生理盐水外,其余组分别予灭幽汤、三九胃泰、丽珠胃三联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胃黏膜组织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的病理组织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胃黏膜细胞胞浆有少量NF-κB蛋白表达,胞核内无表达,而模型组NF-κB主要位于细胞核内。与模型组比较,灭幽汤组明显抑制胃组织细胞内NF-κB的核移位,灭幽汤组IκBα的磷酸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对降低IκBα的磷酸化程度,抑制NF-κB蛋白表达,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幽汤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及MCP-1、N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俊萍 毛美娇 +2 位作者 陈富荣 章怡祎 刘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病理形态及病灶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50只6周龄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病理形态及病灶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50只6周龄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10只6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至第12周龄时,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及冠心康高(3.456 g/mL)、中(1.728 g/mL)、低剂量组(0.864 g/mL),继续给予高脂饲料,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8周后,取主动脉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处MCP-1、NF-κB的表达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管腔面积(LA)大、血管内膜厚度(IMT)薄、斑块面积(PA)小、纤维肌性成分(FS)少、脂质中心面积(CA)小、最小纤维帽厚度(FCT)薄、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PA/LA)小、脂质中心面积与斑块面积之比(CA/PA)小、脂质中心面积与纤维肌性成分之比(CA/FS)大,MCP-1和NF-κB平均光密度值小(P<0.05)。冠心康高剂量组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冠心康低、中、高剂量组之间比较不存在量效关系,但以冠心康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冠心康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减少MCP-1、NF-κB的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康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形态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核因子-κ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黄伟 张亚囡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 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4h、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4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6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醇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2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48 h;给药2 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何首乌水提组分剂量在(5.5~30.75)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8.5~24.5)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不同组分 小鼠 肝毒性 “量--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小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分布及对IL-2水平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石玉祥 闫金坤 王雪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18-320,共3页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小鼠连续灌服枸杞多糖7d后,显微镜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量和分布变化及测定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枸杞多...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小鼠连续灌服枸杞多糖7d后,显微镜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量和分布变化及测定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枸杞多糖小鼠的肠黏膜IEL数量和GC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IL-2水平升高。证实枸杞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小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小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