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C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体外激活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俊英 李柏青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抗原递呈细胞APC在结核杆菌Mtb低分子多肽抗原体外激活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中的作用。方法用平皿粘附和尼龙毛柱纯化法,从PBMC中分离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然后分别与纯化的T细胞共育在Mtb抗原的刺激下,观察γδ+T细胞的增殖效应... 目的探讨抗原递呈细胞APC在结核杆菌Mtb低分子多肽抗原体外激活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中的作用。方法用平皿粘附和尼龙毛柱纯化法,从PBMC中分离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然后分别与纯化的T细胞共育在Mtb抗原的刺激下,观察γδ+T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Mtb低分子多肽抗原在激活γδ+T细胞时,需要单核细胞、B细胞等APC的存在但APC并不起摄取、加工、递呈抗原的作用。结论γδ+T细胞具有与γδ+T细胞不同的独特抗原识别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激活 结核杆菌 抗原递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肿瘤免疫到器官移植免疫
2
作者 周古翔 李一萱 郑瑾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免疫逃逸现象。深入探讨和比较肿瘤免疫逃逸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对于制定合理的免疫耐受诱导策略、提高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肿瘤免疫 器官移植免疫 免疫逃逸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3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揭示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越星 陈超 +8 位作者 徐晔 范玉玺 郑新国 罗秋琳 汤周琦 张和栋 李腾芳 彭龙开 代贺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798,共10页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方法将BALB/c小鼠的心脏移植到C57BL/6J小鼠腹腔内,术后5 d(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提取并流式分选心脏移植物中的CD45+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以心脏移植物中的DC和B细胞的亚...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方法将BALB/c小鼠的心脏移植到C57BL/6J小鼠腹腔内,术后5 d(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提取并流式分选心脏移植物中的CD45+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以心脏移植物中的DC和B细胞的亚群为主要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在心脏移植后变化趋势、抗原提呈能力及其与T细胞之间的胞间通讯情况。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差异分析佐证细胞亚群特异性功能和细胞亚群注释可信度。结果生发中心样B细胞(GC-L B)是急性排斥反应期心脏移植物中增幅最大、比例高达87%的B细胞亚群,经典DC(cDC)2是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间唯一大量增多的DC亚群,占44%,是心脏移植后与T细胞的胞间通讯中占据最高通讯强度的DC亚群;单核样DC(moDC)与记忆性B细胞(MBC)是未心脏移植中T细胞输入信号的主要发出者,而在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期中,转变为cDC2与GC-L B;其中MBC与GC-L B分别是心脏移植前后的主要T细胞输入信号来源。结论在未移植心脏和移植心脏指向T细胞的胞间通讯中,与DC相比,B细胞均占据更高的通讯数量和权重,推测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B细胞的抗原提呈活动比DC更加活跃,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抗原提呈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细胞测序 急性排斥反应 细胞通讯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反应载体疫苗在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莎莎 王晨 +3 位作者 路冉 刘俸君 李俊 王斌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9,共16页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T细胞可以在机体发生感染后分化成不同的效应T细胞群,它们可以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关于效应T细胞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对于设计能够引发基于T细胞免疫的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病毒(例如HIV、HCM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发都侧重于T细胞类疫苗,在所有疫苗种类中,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载体疫苗具有显著优势。许多来源的载体,包括病毒载体、细菌载体和核酸载体,它们在抗原提呈能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此外,还总结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的策略,包括确定适当的抗原提呈途径和载体递送途径、确保生物安全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疫苗的载体、各种载体疫苗的优缺点等,尤其是mRNA疫苗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苗载体的技术进步将会加速新型疫苗的研发,并且能促进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疫苗载体 免疫 抗原提呈 传染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毒素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欢 尚国富 +3 位作者 欧沙 洪亮 曾柱 胡祖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2-865,871,共5页
真菌毒素是病原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污染多种农作物,通过食物链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菌毒素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包括神经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但其免疫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树突状细胞(DCs)作为功能... 真菌毒素是病原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污染多种农作物,通过食物链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菌毒素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包括神经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但其免疫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树突状细胞(DCs)作为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发现真菌毒素能够影响DCs的内吞作用、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以及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本文旨在综述真菌毒素对DCs免疫应答的影响,为后续研究阐明真菌毒素的免疫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免疫毒性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小鼠DC2.4细胞成熟及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海波 李海文 +1 位作者 张兆林 骆发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3-439,共7页
抗原提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激活特异免疫系统的唯一机制。丝胶蛋白已被证实具有提高天然性免疫的作用。为探讨丝胶蛋白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丝胶蛋白增强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丝胶... 抗原提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激活特异免疫系统的唯一机制。丝胶蛋白已被证实具有提高天然性免疫的作用。为探讨丝胶蛋白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丝胶蛋白增强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丝胶蛋白对DC2.4细胞增殖、成熟度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丝胶蛋白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丝胶蛋白能明显提高成熟DC2.4细胞表面分子MHCⅡ和CD86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发现丝胶蛋白能促进DC2.4细胞增殖,最佳丝胶蛋白浓度为1 mg/mL以内;且可显著促进DC2.4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用模式抗原OVA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发现丝胶蛋白处理组小鼠血清中的IgG和IgG1抗体含量分别比PBS空白组高30%~40%。综上,丝胶蛋白可能通过促进DC2.4细胞成熟,增强DC2.4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并进一步刺激T细胞增殖,促进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结果为丝胶蛋白的现代免疫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DC2.4细胞 抗原提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文刚 于益芝 +6 位作者 曲迅 刘书逊 王闻雅 张明徽 唐玲 厉永建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4-134,共1页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诱导小鼠骨髓DC发育的过程中 ,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 ,观察DC生成情况 ,并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DC比较共刺激分子、Ⅱ类分子、黏附分子的表达 ,刺激同种T细...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诱导小鼠骨髓DC发育的过程中 ,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 ,观察DC生成情况 ,并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DC比较共刺激分子、Ⅱ类分子、黏附分子的表达 ,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 ,以及抗原提呈功能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 :经小鼠黑色素细胞瘤B16和肺癌细胞 3LL的分泌上清培养后 ,DC表达共刺激分子CD4 0 ,CD86,CD80 ,和黏附分子CD5 4的水平下降 ;分泌Th1细胞因子IL 12的水平也降低 ;并且DC的抗原提呈功能和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下降。上述肿瘤细胞均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 10。结论 :在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性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细胞 抗原提呈 免疫耐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5-MUC1/HSP65抗体免疫复合物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淑萍 包木胜 +2 位作者 高新 于永利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5免疫复合物与 HSP6 5 - MU C1抗原或 HSP6 5抗体相比较 ,能够显著地活化树突状细胞 ,使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CD86的表达显著上调 ,为激活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 ,这一结果说明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同时 ,加入免疫复合物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 6和 TNFα分泌量明显增加。结论 :免疫复合物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 ,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呈递 树突细胞 抗原抗体复合物 交叉递呈 免疫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红刚 朴炳奎 +2 位作者 林洪生 熊露 花宝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干预体外培养体系中DC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血PBMC诱导分化成熟DC的诱导培养体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M-CSF)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干预体外培养体系中DC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血PBMC诱导分化成熟DC的诱导培养体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M-CSF)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DC,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干预成熟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表面分子表达,及其对DC分泌IL-12水平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肺瘤平膏可上调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膜分子MHC-Ⅱ、CD80、CD83、CD86及CD40的表达,并促进DC分泌IL-12水平,其方中扶正部分的作用不容忽视。结论:在扶正培本治则指导下的肺瘤平膏能够调节DC抗原递呈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肺瘤平膏 抗原递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1
作者 上官文姬 沈惠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其中,哮喘与免疫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哮喘的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致敏阶段,与T细胞激活关系密切,B7/CD28和CD69在这一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其中,哮喘与免疫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哮喘的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致敏阶段,与T细胞激活关系密切,B7/CD28和CD69在这一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第二期为慢性过敏性炎症阶段,TH1/TH2失衡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此阶段的主要原因,在哮喘发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第三期为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构阶段,是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和死亡原因。针对不同阶段分析哮喘与免疫关系,将为深入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免疫学 T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荷H22肝腹水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郝习 赵明耀 +3 位作者 杨红艳 黄幼田 郑智敏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荷H22肝腹水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0只,分成4组(n=10),腹腔注射200μL的H22肝腹水瘤细胞(106mL-1),24h后分别以5、10或20mg/(kg·d)的LBP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小鼠成瘤期和生存期...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荷H22肝腹水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0只,分成4组(n=10),腹腔注射200μL的H22肝腹水瘤细胞(106mL-1),24h后分别以5、10或20mg/(kg·d)的LBP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小鼠成瘤期和生存期。另取40只,随机分成4组(n=10),同上处理,连续喂养14d后处死小鼠,分别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分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CD11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白介素12(IL-12)P40的表达;诱导培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MTT法检测分别以4组小鼠骨髓DC致敏的T淋巴细胞对H22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LBP可延缓荷瘤小鼠的成瘤期,延长其生存期(χ2=28.808和35.410,P均<0.001);提高其胸腺指数和脾指数(F=262.396和126.976,P均<0.001);使骨髓DCCD86、CD11a和IL-12P40的表达升高(F=3122.694,1469.946和252.590,P均<0.001);DC致敏的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增强(F=122.539,P<0.001)。结论:LBP可以促进荷H22肝腹水瘤小鼠骨髓DC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肿瘤免疫 小鼠 H22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雪涛 张明徽 +2 位作者 章卫平 刘海军 孙黎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用IL-2基因修饰DC,增强DC介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方法: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的变化,FACS分析IL-2基因修...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用IL-2基因修饰DC,增强DC介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方法: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的变化,FACS分析IL-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DC中 IFN-γ mRNA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IL-2基因修饰后,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和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提呈功能。结果:经IL-2基因修饰后,DC表面的伪足增多、变长;其表面与抗原提呈相关的免疫分子Ia、B7-1、B7-2和CD40的表达明显上调;il-2基因修饰的DC(DC-IL-2)中表达IFN-γ mRNA;CD-IL-2不但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而且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提呈功能亦明显增强。结论:IL-2基因修饰DC,能促进DC的发育,上调DC表面与抗原提呈相关的免疫分子,增强了DC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树突状细胞 基因修饰 生长发育 抗原提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脐血CD34^+干细胞体外扩增的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其T细胞刺激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学军 曹雪涛 +4 位作者 马施华 章卫平 鞠佃文 于益芝 陈国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从人骨髓造血前体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测定其表型及T细胞刺激活性.方法:采用Mini-MACS分离技术,从正常人骨髓、脐血分离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hTNF-α,hIL-3诱导培养2周,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从人骨髓造血前体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测定其表型及T细胞刺激活性.方法:采用Mini-MACS分离技术,从正常人骨髓、脐血分离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hTNF-α,hIL-3诱导培养2周,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细胞的表面表型及细胞内IL-12的表达,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扩增DCs的T细胞刺激活性.结果:从正常人骨髓、脐血分离得到高纯度(>90%)的CD34^+造血干细胞,经重组hGM-CSF,hTNF-α的共同诱导培养,扩增得到大量DCs,加人hIL-3可以进一步增加DCs产量;FACS检测表明,扩增的DCs表达HLA-DR,CD40,CD54,CD80,CD86分子,细胞内有hIL-12的P35,P40亚基的表达;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生成的DCs相比,由CD34^+干细胞扩增的DCs具有更强的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人CD34^+干细胞体外经诱导培养,可以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s,从而为进一步开展DC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刺激活性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小鼠IL-12的表达及其在免疫失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志宏 陆江阳 +2 位作者 王晓虹 杨毅 佟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物模型 ,用Powervision法行脾脏IL 12p40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IL 12 p40和IL 12 p70的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在MODS病程早期和晚期的“两次打击”中 ,小鼠脾脏与血清中IL 12p40含量显著增高 ,IL 12p70相对减少 ,同时伴有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结论 MODS小鼠发生免疫抑制可能与免疫器官中抗原提呈细胞高表达IL 12p40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树突状细胞对CD8^+T细胞的旁位活化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杰 石玮 +3 位作者 边海霞 王若 张丽 王家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树突状细胞活化CD8+T细胞的机制。方法: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从淋巴结T细胞制...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树突状细胞活化CD8+T细胞的机制。方法: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从淋巴结T细胞制备CD8+T细胞,利用负载灭活FMDV的MoDCs与CD8+T细胞共培养,以FMDV+MoDCs+淋巴结T细胞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小时后再负载灭活FMDV,并与CD8+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FMDV+MoDCs+CD8+T细胞和FMDV+MoDCs,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在共培养9小时,CD8+T细胞的IFN-γ释放量约为淋巴结T细胞IFN-γ释放量的1/6,随后,淋巴结T细胞和CD8+T细胞均产生少量IFN-γ。用灭活FMDV负载被lactacystin和氯喹处理的DCs与CD8+T细胞共培养后9~12小时,CD8+T细胞产生IFN-γ显著减少,在共培养24小时,IFN-γ释放显著增多,并在36小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灭活FMDV的MoDCs可以活化淋巴结T细胞,而且,还可通过非MHCⅠ和非MHCⅡ类分子依赖途径激活CD8+T细胞,此即旁位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口蹄疫病毒 抗原提呈 旁位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C与黑色素瘤细胞融合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CTL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和成 吴尚辉 +5 位作者 黄柏英 祝斌 顾焕华 罗学滨 熊壮 Weisan Che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探讨HLA-A2-的黑色素瘤细胞与HLA-A2+的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体外诱导Me-lan-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交叉抗原递呈的能力。方法:用PEG法将黑色素瘤细胞与DC融合,在含GM-CSF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条件下继续培养24~4... 目的:探讨HLA-A2-的黑色素瘤细胞与HLA-A2+的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体外诱导Me-lan-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交叉抗原递呈的能力。方法:用PEG法将黑色素瘤细胞与DC融合,在含GM-CSF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条件下继续培养24~48h,然后将融合细胞与Me-lan-A特异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细胞内细胞素染色法检测其诱导CTL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的活化率。结果:从异体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在GM-CSF及IL-4条件下培养6d后,未成熟的DC能表达一定的CD80,CD83,CD86,HLA-DR和HLA-ABC等共刺激分子,而经TNF-浕,PGE-2及CD40L诱导成熟的DC,则这些分子的表达进一步上调。融合细胞体外活化Melan-A特异性T细胞的效率为16.72%±4.26%,阴性对照为0.21%±1.84%,阳性对照为28.60%±5.67%。融合细胞活化的CTL能有效地溶解HLA-A2的黑色素瘤细胞。结论:HLA-A2-的黑色素瘤细胞与HLA-A2+阳性的DC融合肿瘤疫苗,能在体外有效地交叉递呈MHC-I限制性肿瘤抗原,并诱导Melan-A特异性的CTL和有效地杀伤黑色素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黑色素瘤 细胞融合 CTL 抗原递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体——免疫治疗中的“特洛伊木马” 被引量:4
18
作者 牟丹蕾 贾战生 白雪帆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胞外体是源于多种真核细胞的多泡体,通过后者与质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膜性小囊泡,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由抗原提呈细胞分泌的胞外体富集MHCI/II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70和热休克蛋白90等多种生物活... 胞外体是源于多种真核细胞的多泡体,通过后者与质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膜性小囊泡,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由抗原提呈细胞分泌的胞外体富集MHCI/II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70和热休克蛋白90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于一身,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在体内外免疫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胞外体的基本特征、生产纯化方法及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亚细胞疫苗在抗肿瘤和抗病毒免疫中的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体 免疫治疗 抗原呈递细胞 疫苗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家族成员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亮 董家勇 +3 位作者 刘芳 王全兴 丁国善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0,共4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TIM)基因被发现表达于小鼠染色体11B1.1。TIM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可参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某些TIM分子存在着多种配体,对T细胞具有双重作用;...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TIM)基因被发现表达于小鼠染色体11B1.1。TIM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可参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某些TIM分子存在着多种配体,对T细胞具有双重作用;TIM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新靶点;TIM与调节性T细胞(Tregs)相关性研究为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就TIM家族成员的免疫调节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 免疫调控 抗原呈递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和顺铂诱导下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树突细胞提呈功能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勤梅 吴霞 +2 位作者 王颖 葛海良 狄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紫杉醇、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后能否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交叉提呈并促进免疫应答。方法: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紫杉醇、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后能否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交叉提呈并促进免疫应答。方法: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6d后将DC和经紫杉醇联合顺铂在体外诱导发生凋亡的人卵巢癌细胞株共同培养,并以冻融细胞共培养DC组和单独DC组作对照,共培养4h后,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培养组DC的分化和成熟程度。结果: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可被DC有效吞噬,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组DCs的表达及成熟度均明显增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以促进DC的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树突状细胞 细胞凋亡 抗原提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