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混合营养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慕琦 王乙橙 +1 位作者 晏鹏 陈猷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24-3734,共11页
本文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混合营养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工程意义.研究表明,AnAOB的混合营养代谢受C/N比、有机物浓度和种类等因素影响.然而,不同AnAOB菌种代谢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酸盐、丙酸盐等)的代谢速... 本文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混合营养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工程意义.研究表明,AnAOB的混合营养代谢受C/N比、有机物浓度和种类等因素影响.然而,不同AnAOB菌种代谢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酸盐、丙酸盐等)的代谢速率和微观机制分析尚不清晰.近年来,先进的^(13)C同位素标记技术(DNA-SIP)和单细胞技术为深入揭示AnAOB吸收和代谢小分子有机物的途径提供了新手段.多组学联合分析显示,AnAOB通过还原性乙酰辅酶A途径固定无机碳,并具备利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甲酸盐代谢、乙酸盐代谢、丙酸盐代谢及三羧酸循环等多条小分子有机物代谢途径,但具体机制仍存在争议.未来研究可以聚焦于AnAOB混合营养代谢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机制、内源有机物利用策略及小分子有机物同化能力,以优化AnAOB的富集与脱氮性能,拓展其在复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氧化细菌(Anaob) 混合营养代谢 无机碳固定 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 小分子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系统中全程氨氧化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赫梓轩 陈诗 +2 位作者 徐一峰 梁川州 彭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6-2557,共12页
完全氨氧化细菌(comammox)的发现为污水处理系统硝化工艺提质增效提供了全新思路.它的代谢途径与功能基因具备实现污水高效脱氮减碳的潜力.但如何实现comammox的高效富集尚无定论,comammox在硝化工艺运行中对氨氮去除与氧化亚氮(N_(2)O... 完全氨氧化细菌(comammox)的发现为污水处理系统硝化工艺提质增效提供了全新思路.它的代谢途径与功能基因具备实现污水高效脱氮减碳的潜力.但如何实现comammox的高效富集尚无定论,comammox在硝化工艺运行中对氨氮去除与氧化亚氮(N_(2)O)产生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探究.综述了高效富集comammox的技术手段,并探讨了环境底物浓度、溶解氧、运行工艺和温度等因素对comammox选择性富集的影响.以氯酸盐作为comammox的专性抑制剂,结合1-辛炔,构建双抑制剂实验体系,能够阐明污水处理系统内comammox的硝化贡献与N_(2)O释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氧化细菌(comammox) 硝化作用 污水处理 N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酸性条件游离亚硝酸耦合氨氧化细菌强化降解磺胺甲恶唑
3
作者 冯梓恒 王秉政 +4 位作者 田晓宇 胡昊星 方佳丽 仲慧赟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13-5226,共14页
探究了不同活性氮中间体(RNIs)(NO、NH_(2)OH、游离亚硝酸(FNA))对磺胺甲恶唑(SMX)的转化及弱酸性条件下FNA对氨氧化细菌(AOB)去除SMX(1~5mg/L)的影响.结果表明,FNA对SMX具有明显去除作用,pH值是最显著影响因素.弱酸性条件(pH=6~7)下,FN... 探究了不同活性氮中间体(RNIs)(NO、NH_(2)OH、游离亚硝酸(FNA))对磺胺甲恶唑(SMX)的转化及弱酸性条件下FNA对氨氧化细菌(AOB)去除SMX(1~5mg/L)的影响.结果表明,FNA对SMX具有明显去除作用,pH值是最显著影响因素.弱酸性条件(pH=6~7)下,FNA耦合AOB共代谢对SMX的去除率达80.0%,且未对氨氧化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氨单加氧酶(AMO)含量受到轻微抑制,羟胺氧化还原酶(HAO)含量则先减后增;AOB菌属Nitrosomonas的丰度由56.4%降至0.7%,而后恢复至14.7%,Comamonas、Thermomonas的丰度也显著增加,有利于氨氧化性能的维持与SMX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细菌 共代谢 游离亚硝酸 磺胺甲恶唑 强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露星 蒋先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共11页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是全球氮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近十年来基于现代分子生态技术的发展,NOB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NOB的碳氮代谢途径及多样性远远超过...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是全球氮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近十年来基于现代分子生态技术的发展,NOB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NOB的碳氮代谢途径及多样性远远超过以往的认知,如NOB不仅可以氧化亚硝酸盐,也可以氧化尿素、氨以及氰酸盐获取能量;丰富了NOB与环境因素的响应及生态位分化特征的研究,其中Nitrospira更偏好于低氧的贫营养环境,中温的富营养环境更有利于Nitrobacter的生存;对NOB Nitrospira与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 Nitrospira)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初步探索,二者虽然同属于Nitrospira谱系并且都具备亚硝酸盐氧化能力,但comammox Nitrospira对亚硝酸盐的亲和力较低而对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主要分布在低氨的寡营养生境,而NOB Nitrospira对亚硝酸盐有较高亲和力,主要分布在低亚硝酸盐环境。本文基于上述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与总结,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土壤环境或许可以成为NOB研究的新切入点;迫切需要探究缩短NOB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结合分子生态技术揭示NOB代谢多样性的实际依据以及NOB在碳氮循环中的真正贡献;探究NOB在代谢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新机制,为揭示和预测NOB在环境中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 代谢多样性 全程氧化细菌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全程及半程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秀丽 马瑞 蒋先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半程氨氧化微生物中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影响。在重庆紫色土区域采集林地、旱地... 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半程氨氧化微生物中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影响。在重庆紫色土区域采集林地、旱地及水田土壤,测定土壤硝化势和亚硝酸盐氧化势,分析土壤硝化活性;采用定量PCR技术分析Comammox、AOA及AOB的丰度,通过克隆测序技术分析Comammox两个分支clade A和clade B的群落组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omammox与半程氨氧化微生物AOA、AOB类似,广泛分布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紫色土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紫色土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存在差异,AOA amoA基因的丰度在林地中达到最大值,为8.26×10^(7)拷贝数/g,比旱地高出1个数量级;而AOB则更适应水田土壤环境,其丰度达到1.38×10^(7)拷贝数/g,分别是林地和旱地的38.4倍和3.4倍。全程氨氧化细菌的两个分支分别在林地和水田中达到最大丰度值,其中clade A在林地中的丰度达到1.85×10^(8)拷贝数/g,clade B在水田中的丰度达到1.48×10^(7)拷贝数/g。在紫色土中,全程氨氧化细菌归属于Nitrospira inopinata。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OB与土壤硝化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lade A与硝化势呈显著负相关(p<0.05),clade B与亚硝酸盐氧化势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AOB和全程氨氧化细菌可能是紫色土硝化作用的主要推动者。综合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紫色土全程氨氧化细菌及半程氨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化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紫色土 硝化作用 全程氧化细菌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典型母质发育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俎诗佩 彭德元 +3 位作者 王振华 刘毅 秦红灵 张俊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6,共9页
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土易地置土长期定位试验,以广东英利(YL,发育于玄武岩风化物)、江西鹰潭(YT,发育于第四纪红黏土)和湖南桃源古市(TYG,发育于河流冲积物)3种母质发育稻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 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土易地置土长期定位试验,以广东英利(YL,发育于玄武岩风化物)、江西鹰潭(YT,发育于第四纪红黏土)和湖南桃源古市(TYG,发育于河流冲积物)3种母质发育稻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得3种土壤的理化性质、硝化速率,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种群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土壤硝化速率除分蘖期外,均表现为:YT>YL>TYG。YL与YT土壤中AOA数量占主导地位,AOA/AOB比值分别在0.72~3.05、0.98~1.52;TYG土壤中AOB数量占主导地位,AOA/AOB比值在0.21~0.75。群落组成方面,不同母质土壤间AOA、AOB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种土壤AOA优势菌属各不相同,AOB优势菌属均为Nitrosospira。冗余分析表明,pH和可溶性有机碳是造成AOA、AOB群落结构差异的核心因子。综上,在环境背景均统一的前提下,不同母质发育稻田土壤理化性质之间依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氨氧化微生物AOA、AOB的丰度以及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母质 稻田土壤 氧化细菌 氧化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氨氧化细菌筛选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勇 江兴龙 +1 位作者 黄秋溶 杨若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6-1244,共9页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水质或尾水中氨氮的高效快速降解,开展了氨氧化细菌的筛选优化及其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从池塘活性淤泥中,主要通过应用格里斯试剂显色反应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异养硝化作用的氨氧化细菌NH-1,开展了16S rDNA分子...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水质或尾水中氨氮的高效快速降解,开展了氨氧化细菌的筛选优化及其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从池塘活性淤泥中,主要通过应用格里斯试剂显色反应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异养硝化作用的氨氧化细菌NH-1,开展了16S rDNA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药敏和溶血性的安全性试验;氨氮降解条件优化及工厂化养殖尾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菌株NH-1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仅对亚胺培南表现出耐药性其他抗生素敏感,且为γ型溶血菌株不产生溶血素;以葡萄糖为碳源、水温24.9°C、pH 8.1、C/N 9.1和接种量0.7%的实验室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24 h对养殖尾水的氨氮降解率为96.3%;工厂化鳗鲡养殖尾水处理应用实验中,水力停留时间24 h对氨氮降解率为95.9%。表明菌株NH-1能安全高效降解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氨氮,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 氧化细菌 硝化作用 养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T脱氮除磷系统中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氨氧化细菌(AOB)的菌群结构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敏 曾薇 +1 位作者 李博晓 王向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7,共7页
采用MUCT(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手段实现短程硝化,并在短程硝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分别采用功能基因ppk1和amo A作为遗传标记对MUC... 采用MUCT(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手段实现短程硝化,并在短程硝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分别采用功能基因ppk1和amo A作为遗传标记对MUCT工艺短程阶段的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氨氧化细菌(AOB)的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ppk1功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UCT工艺中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分支具有多样化,共包含IID、IIC、IIF 3个进化枝。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以TypeⅡ型为主,其中分支Acc-IID占克隆文库的94.3%,是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中的优势菌属。证实了在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条件下,Acc-IID为除磷的主要承担者。分支Acc-IIF的出现可能与反应系统保持较高温度有关。amo 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AOB序列属于Nitrosomonas europaea lineage。通过低溶解氧和短HRT建立的短程是N.europaea lineage成为AOB中优势菌属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短程反硝化条件下MUCT反应器中的优势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AOB分别为IID和N.europaea lineage,其丰度和菌群结构是影响污水生物除磷和硝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MUCT ppk1 AMOA 氧化细菌(aob) 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任洁昕 陈帅民 +3 位作者 刘剑锋 王立春 吕艳杰 王永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65-675,共11页
氨氧化作为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在土壤氮素转化、作物氮素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确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可为秸秆高效还田、减少化肥投入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设置了秸秆不还田... 氨氧化作为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在土壤氮素转化、作物氮素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确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可为秸秆高效还田、减少化肥投入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设置了秸秆不还田且不施N(S0)、秸秆半量(7.5 t/hm^(2))还田且不施N(S1/2)、秸秆全量(15.0 t/hm^(2))还田且不施N(S1)、无秸秆还田配施N 200 kg/hm^(2)(S0N)、秸秆半量(7.5 t/hm^(2))还田配施N 200 kg/hm^(2)(S1/2N)、秸秆全量(15.0 t/hm^(2))还田配施N 200 kg/hm^(2)(S1N)等6个处理,探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和N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氮素含量以及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玉米籽粒产量较无秸秆还田有所降低,产量降低主要与穗粒数减少有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氮素含量。同时可看出,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AOA-amoA基因拷贝数和群落Shannon指数,但会降低AOB群落Shannon指数;施氮则提高了AOB-amoA基因丰度,且增加了以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为代表的氨氧化细菌相对丰度;其中AOB-amoA基因拷贝数与玉米产量相关程度最高(r=0.55,P<0.05)。综上认为,AOA和AOB丰度和群落结构对秸秆和氮肥响应方式不同,二者配合显著增加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有利于玉米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 氮肥 产量 土壤氧化微生物 氧化细菌 氧化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10
作者 孙鲁沅 刘佳 +4 位作者 冯蒙蒙 刘晗 马停停 陈晓芬 林永新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7-869,共13页
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土壤氮素有效性,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水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下,紫云英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CK)作为对照,... 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土壤氮素有效性,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水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下,紫云英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CK)作为对照,分别设置紫云英还田(G)、施用100%化肥(C)、紫云英还田+100%化肥(GC),紫云英还田+化肥减量20%(GCT20)处理。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各处理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完全氨氧化菌(Comammox Nitrospira)分支A(Clade A)、分支B(Clade B)功能基因丰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还田可提升红壤水稻土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而单施化肥对其无显著影响。土壤AOA和Clade B基因丰度在各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这两类氨氧化微生物对化肥氮和绿肥氮的响应均较弱。然而,单施化肥或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均可显著提高AOB和Clade A基因丰度,但仅紫云英还田处理对AOB和Clade A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表明AOB和Clade A对化肥氮更敏感,而对绿肥氮的响应相对较小。此外,所有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均呈成熟期、孕穗期、分蘖期依次降低的趋势,表明水稻的生长和氧气浓度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生育期是影响水稻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关键因素,但在同一生育期,紫云英还田对AOB和Clade A丰度的提升作用远低于化肥,绿肥可能更有利于氮素的保留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水稻土 绿肥 氧化古菌 氧化细菌 完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氧化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机制及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研究进展
11
作者 耿宏 任峻明 +1 位作者 周文明 孟晗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7,共10页
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在水处理系统的生物脱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硝化过程中的氨氧化是脱氮的限速步骤,其能够将低价态的氨氮转化为高价态的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对氮的去除起着关键作用。综述了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 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在水处理系统的生物脱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硝化过程中的氨氧化是脱氮的限速步骤,其能够将低价态的氨氮转化为高价态的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对氮的去除起着关键作用。综述了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完全氨氧化菌(Comammox)这3类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系统发育、反应动力学、代谢路径、产N_(2)O机理和来源识别及其在水处理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分布,并对其在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应用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提出未来应针对AOA、AOB、Comammox富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条件优化、三者之间的竞争和结合及其在水处理系统中的生态位分布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古菌 氧化细菌 完全氧化 生物脱氮 生态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同位素示踪法量化寡营养盐海域痕量氨氧化速率
12
作者 张伟杰 万显会 +4 位作者 徐敏 马玉 刘丽 祝依凡 高树基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8-1778,共11页
氨氧化过程决定海洋氮素形态,产生并释放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是海洋氮循环的核心路径之一.准确测量海洋氨氧化速率,是深入理解海洋氮循环动力过程的关键环节.然而,受限于海洋中总体低氨氮、低速率的特点,极大限制海洋尤其是寡营养盐海域... 氨氧化过程决定海洋氮素形态,产生并释放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是海洋氮循环的核心路径之一.准确测量海洋氨氧化速率,是深入理解海洋氮循环动力过程的关键环节.然而,受限于海洋中总体低氨氮、低速率的特点,极大限制海洋尤其是寡营养盐海域氨氧化速率的量化,亟需采用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方法提高对于痕量氨氧化速率的探测能力.本研究利用海水中低亚硝酸盐浓度的特点,通过适量添加亚硝酸盐,结合^(15)N-NH_(4)^(+)标记培养,采用叠氮还原法测定培养前后NO_(2)^(−)的同位素比值(δ^(15)N-NO_(2)^(−))增量来计算氨氧化速率,大幅降低了氨氧化速率的检出限,获得了夏季南海北部海水氨氧化速率垂直分布剖面.水柱氨氧化速率为低于检出限至133.524 nmol·L^(−1)·d^(−1).通过反硝化细菌法测定NO_(2)^(−)+NO_(3)^(−)(NO_(x)^(−))的δ^(15)N-NO_(x)^(−)值来计算氨氧化速率对比实验发现两方法结果一致,证实了本方法的可靠性.相较于反硝化细菌法,叠氮还原法测试氨氧化速率平均检出限0.002 nmol·L^(−1)·d^(−1)显著低于反硝化细菌法平均检出限0.018 nmol·L^(−1)·d^(−1),从而大幅提升了对于寡营养盐海域氨氧化速率的探测能力.利用该方法更低检测限、且相较于细菌还原法更易于操作的特点,有望提升对于寡营养盐海域氨氧化和氮循环的探测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氧化速率 叠氮还原法 反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宇 叶贺 +7 位作者 武振丹 岳梅 黄利东 图纳热 尚星玲 李硕 黄开春 红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57-5765,共9页
为研究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的影响.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梯度,副区为0(N0/CK),30(N30),50(N50)和100(N100)kg/(hm^(2)∙a)4个氮素梯度... 为研究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的影响.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梯度,副区为0(N0/CK),30(N30),50(N50)和100(N100)kg/(hm^(2)∙a)4个氮素梯度共12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AOB主要来源于norank_d__Bacteria、unclassified_k__norank_d__Bacteria及亚硝基螺旋菌属.自然降雨下,随施氮量增加,土壤AOB-氨单加氧酶(amoA)基因拷贝数升高,减雨处理下AOB-amoA基因拷贝数在N50处理显著增高,而AOB-amoA基因拷贝数在N100处理显著下降,表明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区N50处理为土壤AOB数量的阈值.增雨促进了Alpha多样性增加,并且通过主坐标分析表明氮素添加后,土壤AOB群落结构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是驱动土壤AOB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变化 荒漠草原 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氨氧化细菌对旱地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4
作者 赵宏飞 王晓凌 +3 位作者 曹佳伟 于浩 周里桔 田诗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371,共9页
[目的]为探究接种异养氨氧化细菌(HAOB)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干旱易发地区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以HAOB菌株S2_8_1为试验菌株,玉米为植物材料,设置接种HAOB菌株不灌溉(DI)、不灌溉对照(DCK)、接种HAOB菌株灌溉... [目的]为探究接种异养氨氧化细菌(HAOB)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干旱易发地区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以HAOB菌株S2_8_1为试验菌株,玉米为植物材料,设置接种HAOB菌株不灌溉(DI)、不灌溉对照(DCK)、接种HAOB菌株灌溉(WI)、灌溉对照(WCK)4个处理。[结果]旱地玉米接种HAOB菌株后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和光合速率增强,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及产量提高(p<0.05)。DI和WI 2个处理各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和收获期的产量均显著高于DCK和WCK,特别是在DI处理中。在降雨不足的2022年和降雨充裕的2023年,DI的玉米产量均超过DCK和WCK 2个处理,与DCK的玉米产量相比提高24.98%以上,在2023年,DI的产量甚至与WI相当,超出WCK的产量11.29%以上。HAOB菌株提高水分利用效率,DI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DCK提高4.84%以上,WI相比WCK提高3.06%以上。DI和WI相比,根际土壤硝化速率接近,产量上也很接近,但DI不需要灌溉且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将HAOB菌株应用到旱地农业中提高玉米产量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旱地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路径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氧化细菌 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根际土壤硝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FISH研究食细菌线虫对氨氧化细菌(AOB)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海峰 李大明 +5 位作者 陈小云 刘满强 郑金伟 焦加国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413-5421,共9页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取食与反馈之间的关系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接种原位的食细菌线虫和微生物群落模拟土壤真实环境,采用CARD-FISH方法来观察食细菌线虫的不同取食密度下,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数量...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取食与反馈之间的关系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接种原位的食细菌线虫和微生物群落模拟土壤真实环境,采用CARD-FISH方法来观察食细菌线虫的不同取食密度下,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数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土壤食细菌线虫对AOB数量的影响及AOB的反馈强度。结果表明:与单独接种细菌的处理(SB)相比,接种食细菌线虫显著地增加了土壤中AOB的数量,3个不同线虫接种密度处理中AOB数量表现为接种20条g-1干土的处理(SBN20)>接种10条g-1干土的处理(SBN10)>接种40条g-1干土的处理(SBN40)。由于过度取食,SBN40处理中AOB的数量在培养了14d后低于SB处理,且在第28天时显著低于SB处理。接种食细菌线虫显著增加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表明食细菌线虫促进了N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矿化作用增强使得硝化作用的底物NH4+-N显著增加可能是AOB数量显著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FISH 氧化细菌数量(aob) 细菌线虫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草海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和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
16
作者 徐霞 李怡 张晓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明贵州草海表层沉积物中氮循环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为研究湖泊沉积物氮循环机理和开展湖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不同季节草海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 【目的】探明贵州草海表层沉积物中氮循环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为研究湖泊沉积物氮循环机理和开展湖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不同季节草海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同时测定沉积物、间隙水及上覆水体理化因子,分析各环境因子对AOA amoA和AOB amoA的分布影响。【结果】AOA amoA和AOB amoA基因丰度分别为7.81×103~4.11×106 copies/g和3.50×10^(2)~8.11×10^(4) copies/g,amoA拷贝数在各采样区域差异显著,具有空间分布特征,湖岸带AOA amoA与AOB amoA基因丰度较低。草海沉积物中AOA/AOB为2.3~181.4。草海沉积物整体有机质含量为65.57~436.30 g/kg,总磷为3.870~5.640 g/kg,全氮为0.585~1.252 g/kg;间隙水氨氮和硝酸盐氮浓度分别为0.283~2.082 mg/L和0.007~0.060 mg/L。【结论】AOA在草海氨氧化过程发挥主要作用。AOA amoA基因丰度受有机质和总氮影响,AOB amoA基因丰度受溶解氧和总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沉积物 氧化细菌 氧化古菌 实时荧光定量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对自养氨氧化细菌的抑制作用
17
作者 冯倩倩 夏茹婷 +1 位作者 梅洪 程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32-6340,共9页
以铜绿微囊藻FACHB-1027和自养氨氧化细菌(AOB)Nitrosomonas eutropha CZ-4、Nitrosomonas nitrosa WH-1为研究材料,探索铜绿微囊藻对AOB的抑制效应,用透析袋试验确定了抑制物的分子量范围,用GC-MS分析了抑制物质成分.结果表明:铜绿微... 以铜绿微囊藻FACHB-1027和自养氨氧化细菌(AOB)Nitrosomonas eutropha CZ-4、Nitrosomonas nitrosa WH-1为研究材料,探索铜绿微囊藻对AOB的抑制效应,用透析袋试验确定了抑制物的分子量范围,用GC-MS分析了抑制物质成分.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两种AOB氨氧化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0.7%和89.4%,说明铜绿微囊藻能通过非氨氮竞争的方式显著抑制AOB的氨氧化活性;铜绿微囊藻培养物经截留分子量为200Da的透析袋处理后,透过液对AOB氨氧化活性的抑制率为86.9%,透过液中的5,5-2甲基恶唑烷2,4二酮对AOB氨氧化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4‰~0.8‰,说明铜绿微囊藻能够分泌小分子物质来抑制A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铜绿微囊藻 氧化细菌 抑制 5 5-2甲基恶唑烷2 4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细菌定殖对漂浮植物大薸去除水中锰和氨氮的影响
18
作者 陈学敏 唐艳葵 +4 位作者 尹涓涓 蒋齐明 黄锦孙 姚秋艳 张超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59-64,共6页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水中锰和氨氮含量、植物对锰的转运的变化来研究MOB定殖对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殖OS和WLS01后大薸生物量增长比例分别达到31.29%和25.81%,远高于未定殖组,同时增强了其光合作用。但定殖MOB后的大薸根部出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细菌 植物促生长潜力 漂浮植物 大薸 锰污染 微生物-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肥对华北平原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亚东 张明才 +3 位作者 胡君蔚 张凯 胡跃高 曾昭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6-3646,共11页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麦季表层(0—20 cm)土壤总细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土壤总细菌、AOB和AOA数量分别在每克干土5.74×10~9—7.50×10~9、8.89×10~6—2.66×10~7和3.83×10~8—7.78×10~8之间。不同施氮量土壤AOA数量均高于AOB数量,AOA/AOB值在81.72—14.38之间。增施氮肥显著显著提高AOB数量(P<0.05),对总细菌和AOA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CK相比,处理N1、N2和N3中AOB数量分别提高了0.64、1.50和1.99倍。增施氮肥显著改变了AOB和AOA的群落结构,且不同施氮量处理中AOB群落结构差异更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施氮肥小麦土壤AOB主要为Nitrosospira属类群,分布在Cluster 3的两个分支中;AOA分布在Cluster S的4个分支中。相关性分析显示,AOB数量与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和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OA数量与硝态氮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显著改变华北平原地区碱性土壤AOB数量与群落结构,该地区小麦土壤中AOB比AOA对氮肥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氧化细菌 氧化古菌 丰度 群落结构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盐度对氨氧化细菌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宇坤 王淑莹 +2 位作者 董怡君 顾升波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70,共6页
含盐废水的硝化过程常常出现亚硝酸盐积累,Na Cl盐度对氨氧化菌(AOB)活性的影响与动力学特性并不清楚.采用高浓度氨氮污水富集培养AOB,并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对富含AOB的污泥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表明AOB占细菌总数比例为(55... 含盐废水的硝化过程常常出现亚硝酸盐积累,Na Cl盐度对氨氧化菌(AOB)活性的影响与动力学特性并不清楚.采用高浓度氨氮污水富集培养AOB,并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对富含AOB的污泥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表明AOB占细菌总数比例为(55±7)%.污泥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为(0.92±0.13)g N/(g VSS·d).用此污泥考察了Na Cl盐度对AOB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10g/L时AOB的动力学参数(KNH3、Ko).试验结果表明,与盐度为0g/L时的AOB活性相比,盐度为15g/L时的AOB活性降低了37%;盐度为30g/L时降低了85%.盐度为10g/L时,AOB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为(0.62±0.03)g N/(g VSS·d),底物半饱和常数KNH3值为(7.62±0.13)mg/L,氧的半饱和常数Ko值为(0.39±0.04)mg/L,其中KNH3测定值高于ASM2模型推荐值.Na Cl盐度对AOB的抑制降低了最大比氨氧化速率,对底物(NH4+-N)传递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废水 动力学 氧化细菌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