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P2P网络中实现Anycast通信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喃 钱焕延 唐振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62-4664,4668,共4页
为了解决Anycast通信模型的扩展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P2P网络中的Anycast通信模型。以Pastry网络为实例,详细讨论与分析了在P2P网络中实现Anycast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并且详细阐述了Anycast通信模型在Pastry网络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在仿真... 为了解决Anycast通信模型的扩展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P2P网络中的Anycast通信模型。以Pastry网络为实例,详细讨论与分析了在P2P网络中实现Anycast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并且详细阐述了Anycast通信模型在Pastry网络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在仿真环境中,实现了此模型与RFC1546定义的Anycast通信模型,并且比较了两个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anycast通信模型 anycast 组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ycast通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华健 唐家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作者提出了对应用层地址进行分层的方法以及对各层地址进行分配的算法 ,建立了以管理者模块为基础的通信模型 ,从而解决了Anycast的规模性问题。
关键词 域名服务器 anycast通信模型 IP地址 网络地址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喃 唐振民 钱焕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扩展了原有IPv6中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概念,此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它很好地实现了k-Anycast组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此外,在本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树... 扩展了原有IPv6中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概念,此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它很好地实现了k-Anycast组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此外,在本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树节点处理,这样使得k-Anycast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布在k-Anycast树节点之间从而得到高效的处理。在IPv6模拟环境下,将k-Anycast模型应用到CDN技术中,实验数据证明,k-Anycast模型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也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带宽,充分证明了k-Anycast通信模型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k-anycast通信模型 权值 节点 多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ycast通信模型在P2P网络中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王晓喃 徐江 程宏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998-7002,共5页
为了解决Anycast通信模型扩展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P2P(Peer-to-Peer)网络中的Anycast通信模型。以Pastry网络为实例,详细论证了利用Pastry网络的区域特性能够实现Anycast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并且详细阐述了Anycast通信模型在Pastry网络中... 为了解决Anycast通信模型扩展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P2P(Peer-to-Peer)网络中的Anycast通信模型。以Pastry网络为实例,详细论证了利用Pastry网络的区域特性能够实现Anycast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并且详细阐述了Anycast通信模型在Pastry网络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在仿真环境中,我们实现了此模型,实验数据表明Anycast消息基本可以被路由到与源节点距离最接近的Anycast组成员,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anycast通信模型 路由表 叶子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k-Anycast通信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德民 钱焕延 +1 位作者 严筱永 王晓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3-37,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基站多源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Anycast技术的路由协议,研究了多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最大生命期问题。首先根据数据能耗和数据流量守恒建立混合整型非线性规划模型,考虑到该数学模型为NP-hard问题,将其进一步...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基站多源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Anycast技术的路由协议,研究了多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最大生命期问题。首先根据数据能耗和数据流量守恒建立混合整型非线性规划模型,考虑到该数学模型为NP-hard问题,将其进一步转化为非线形规划模型,求解到达所有基站的链路,取最优k条链路为路由通路,根据链路生命周期分配数据流量,达到平衡能量消耗的目的,最终实现最大化最小生命期。实验仿真表明,该通信模型可以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anycast 多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6
作者 王晓喃 唐振民 钱焕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针对任播(Anycast)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在IPv6模拟环境下,扩展了原有IPv6中的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的k-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实现了k-Anycast对象动态加入和离开,并且不受物理位置的限... 针对任播(Anycast)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在IPv6模拟环境下,扩展了原有IPv6中的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的k-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实现了k-Anycast对象动态加入和离开,并且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此外,在该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对象处理,这样使得k-Anycast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布在k-Anycast对象之间从而得到高效处理。在IPv6模拟环境下,将k-Anycast模型应用到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中,实验数据证明:k-Anycast模型的应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有效节省了网络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协议 通信 信息论 可扩展性 IPV6 任播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解决Anycast扩展局限性的一种通信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喃 钱焕延 钟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8-31,共4页
IPV6以两种方式提供Anycast服务:一种是将Anycast组成员限制在共享一个地址前缀的特殊拓扑区内;另一个是将Anycast地址表示的共享某个特性的结点组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地方,这种方式使得路由表会随全球Anycast组数成比例增长,从而构成了A... IPV6以两种方式提供Anycast服务:一种是将Anycast组成员限制在共享一个地址前缀的特殊拓扑区内;另一个是将Anycast地址表示的共享某个特性的结点组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地方,这种方式使得路由表会随全球Anycast组数成比例增长,从而构成了Anycast的可扩展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Pastry基础之上的Anycast通信模型,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Anycast现存的扩展性问题,同时此模型也实现了Anycast树自身信息与请求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本文同时也深入分析和讨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并论证它可以支持大规模的Anycast组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anycast PASTRY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通过应用层实现Anycast服务的通信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楠 钱焕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在应用层实现Anycast服务的通信模型,此通信模型不仅解决了Anycast服务的扩展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IP层实现Anycast服务所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如路由表膨胀、TCP通信失败等,分析和讨论了该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并且根... 提出了一种在应用层实现Anycast服务的通信模型,此通信模型不仅解决了Anycast服务的扩展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IP层实现Anycast服务所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如路由表膨胀、TCP通信失败等,分析和讨论了该通信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并且根据实验数据对本通信模型的服务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anycast ICMPV6 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实现Anycast服务的一种通信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楠 钱焕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79,共5页
为解决IPv6提供任播(Anycast)服务时存在的扩展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采用DNS域名分层技术以及以Anycast组成员提供网络服务的TRT以及RTT等参数做为度量单位的Anycast通讯方式,不仅解决了Anycast的扩展局... 为解决IPv6提供任播(Anycast)服务时存在的扩展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采用DNS域名分层技术以及以Anycast组成员提供网络服务的TRT以及RTT等参数做为度量单位的Anycast通讯方式,不仅解决了Anycast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同时也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注销,以及Anycast组成员信息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最重要的是此模型可以支持大规模的Anycast组的建设。该模型在IPv6模拟环境下的实验数据充分论证了其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播 单播 路由器 总体应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bile IPv6技术解决Anycast扩展局限性的一种通信模型
10
作者 王晓楠 唐振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34-3436,共3页
在移动IP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Anycast通信模型,此通信模型不仅解决了Anycast扩展局限性问题,同时也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注销,以及Anycast成员信息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深入分析和讨论了该方案的... 在移动IP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Anycast通信模型,此通信模型不仅解决了Anycast扩展局限性问题,同时也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注销,以及Anycast成员信息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深入分析和讨论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在IPv6模拟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论证此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anycast 移动IP 转交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Anycast的一种加权通信模型
11
作者 王晓喃 钱焕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106,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Anycast 加权通信模型.此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应用层和 IP 层实现 Anycast 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如扩展性以及客户与服务器通信失败等等,本文对该 Anycast 的加权通信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Anycast 加权通信模型.此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应用层和 IP 层实现 Anycast 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如扩展性以及客户与服务器通信失败等等,本文对该 Anycast 的加权通信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anycast Unicast 路由器 加权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兆心 方滨兴 +1 位作者 张宏莉 姜春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9-47,共9页
通过对SIP协议安全性的深入研究,结合PKI技术、数字时间认证技术、数字证书及SI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借鉴原有的协议流程制定了新的呼叫建立子协议,重新制定了注册子协议和漫游注册子协议,增加了时... 通过对SIP协议安全性的深入研究,结合PKI技术、数字时间认证技术、数字证书及SI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借鉴原有的协议流程制定了新的呼叫建立子协议,重新制定了注册子协议和漫游注册子协议,增加了时间同步子协议和密钥协商子协议,并在实际环境下对该模型进行时间延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提高SIP网络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否认性和新鲜性的同时所带来毫秒级的时间延迟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SIP 安全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实时通信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冯冬芹 廖智军 +1 位作者 金建祥 褚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1-894,共4页
在以太网上层增加实时通信协议,可以改善以太网的确定性和实时性问题。这里在交换式以太网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实现实时通信的实时通信模型——令牌/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型。
关键词 以太网 实时通信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xWorks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皓 伍云 周志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2,13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VXWORKS 通信模型 虚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OM网络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中锋 徐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0-122,共3页
DICOM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医学数字成象和通信标准。通过分析DICOM协议模型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种DICOM网络通信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开发了DICOM网络通信库,编写了相应的DICOM网络应用程序,成功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DICOM协议 网络通信模型 面向对象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同步实时授课的多媒体通信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均 李人厚 +1 位作者 郑庆华 倪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15,共4页
针对基于IP网的同步实时授课系统在多媒体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实时授课中多媒体通信的四元组结构模式,基于此模式,建立了同步实时授课系统的多媒体通信模型,论述了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如组播数据跨网段传输机制... 针对基于IP网的同步实时授课系统在多媒体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实时授课中多媒体通信的四元组结构模式,基于此模式,建立了同步实时授课系统的多媒体通信模型,论述了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如组播数据跨网段传输机制和镜头焦点交互机制,并对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估。该模型已在基于IP网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RealClass中得到应用和验证,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实时授课 通信模型 组播 多点控制单元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P的软件人通信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忠贵 叶斌 +1 位作者 曾广平 涂序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8-191,共4页
对比了两种常用智体通信语言KQML和FIPA-ACL,确定软件人的通信语言采用FIPA-ACL,从而实现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智体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即相互通信和交流信息。同时提出了软件人通信层次结构和交互模型。然而,目前FIPA消息不能穿越防火... 对比了两种常用智体通信语言KQML和FIPA-ACL,确定软件人的通信语言采用FIPA-ACL,从而实现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智体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即相互通信和交流信息。同时提出了软件人通信层次结构和交互模型。然而,目前FIPA消息不能穿越防火墙,极大地制约了不同Agent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提出使用简单对象存取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作为新的传输协议,该协议可以穿越防火墙FIPA-ACL的规范,但未完整地涉及安全问题,因此同时通过扩展SOAP解决软件人通信的安全问题,从而达到可靠的安全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人 多智体系统 通信模型 分布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Agent的通信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中 王惠芳 +1 位作者 黄永忠 郭金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2年第11期9-11,77,共4页
在分布式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通信是合作的基础,但Agent技术综合了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多种领域的成就,应用面广,所以通信机制多种多样,非常灵活。分析了Agent系统中最常用的3种通信模型及其优缺点、适用领域,介绍... 在分布式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通信是合作的基础,但Agent技术综合了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多种领域的成就,应用面广,所以通信机制多种多样,非常灵活。分析了Agent系统中最常用的3种通信模型及其优缺点、适用领域,介绍了几种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方式的实例,讨论了软件Agent通信中的安全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AGENT 通信模型 CORBA 消息传递 元组空间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布/订阅通信模型改进及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童晓阳 廖国栋 王晓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4-68,共5页
为解决变电站间隔层数据快速与可靠传输的问题,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多种传输类型和传输模式,提出了对工业实时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加以改进,融合了请求/应答的事务型服务、发布/订阅的数据型服务两种需求。研... 为解决变电站间隔层数据快速与可靠传输的问题,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多种传输类型和传输模式,提出了对工业实时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加以改进,融合了请求/应答的事务型服务、发布/订阅的数据型服务两种需求。研究了改进型发布/订阅的流控制模型和实现机制,将变电站数据分成一次性和周期性两类发布数据,阐述了数据发送与接收的有序化控制、有选择重发等方法和策略的实现,给出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订阅 通信模型 变电站自动化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接口综合的层次化通信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力 边计年 +2 位作者 熊志辉 李思昆 陈吉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03-1808,共6页
以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YH-PBDE为基础,提出一个逐层细化的层次化通信模型.该模型遵循计算与通信相分离的设计原则,分为系统、虚部件和实部件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的接口通过映射和细化两种方式实现;同时,基于该模型阐述了一种... 以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YH-PBDE为基础,提出一个逐层细化的层次化通信模型.该模型遵循计算与通信相分离的设计原则,分为系统、虚部件和实部件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的接口通过映射和细化两种方式实现;同时,基于该模型阐述了一种新颖的虚实部件接口综合算法流程,为不同知识产权核之间的平滑通信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该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不同核之间的自动集成,使复用技术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设计 层次化通信模型 接口综合 知识产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