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2(597T/C)基因多态性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韦素珍 薛超 +4 位作者 廖蕴华 赖彦妃 吴春香 何林檩 龚爱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并使用PCR-RFLP方法对TLR2-597T/C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2 597T/C存在3种基因型,TT、TC及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55%、40.00%、5.4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55%、25.45%;200例健康人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00%、40.50%、3.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25%、23.75%;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V组3种基因型间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资料分析显示AAV组3种基因型小血管炎活动指数及慢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西汉族人群中,TLR2-597T/C多态性可能与其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但可能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TLR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EB病毒感染致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曦涌 姚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14-1015,共2页
关键词 EB病毒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急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过敏性紫癜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
3
作者 刘艳华 王宏安 +1 位作者 王银萍 张守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67-3267,共1页
患者女,60岁,因“四肢、躯干皮肤散在瘀斑瘀点3个月余,加重伴浮肿、不能平卧1周”于2014年9月入院。患者3个月余前因四肢、躯干皮肤散在瘀斑瘀点,突出皮面,至某医院查肾功能:肌酐230μmol/L。尿常规:蛋白(2+),隐血(3+)。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误诊 不能平卧 肾功能 尿常规 患者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03-1604,998,共2页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以小、中型脉管的血管炎和血清ANCA阳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自身流行病特点,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以肾脏与肺脏受累为突出表现,治疗分阶段。本文就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然 汪东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30-31,共2页
目的 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性肺炎的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 ,提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0月~ 2 0 0 4年 3月在我院住院经实验室测检ANCA均为阳性患者 7例 ,有多次胸部X线照片 ,4例有CT扫描 ,2例行肾穿刺... 目的 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性肺炎的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 ,提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0月~ 2 0 0 4年 3月在我院住院经实验室测检ANCA均为阳性患者 7例 ,有多次胸部X线照片 ,4例有CT扫描 ,2例行肾穿刺活检。结果  7例患者均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经治疗 2~ 6周后6例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消失 ,1例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属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脏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 ,其肺部影像表现并无特异性改变 ,对有肺脏受累的多系统损害的病人 ,特别是有咯血者 ,要想到本病的可能 ,及时确诊 ,临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 ,病情在短期内即有显著好转 ,预后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一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学伟 周伟 +2 位作者 程圣英 张智敏 张五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78-778,共1页
关键词 小血管 anca 首发症状 相关性 消化道内窥镜检查 急性 龙胆泻肝丸 解热镇痛药 消化道肿瘤 体重减轻 痰中带血 十二指肠 病理报告 直肠黏膜 关节痛 入院前 出血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共患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双胞胎一对报告
7
作者 马晨曦 刘久煜 +3 位作者 朱一辉 张沛 高春林 夏正坤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5-620,627,共7页
儿童期发病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s)是一组以产生ANCA为特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儿童原发性 AAVs 比较罕见。一般认为,AAVs的发生与免疫失调、环境及感染等因素相关,其很少在家族中聚集发生。本文报道了一对共患A... 儿童期发病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s)是一组以产生ANCA为特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儿童原发性 AAVs 比较罕见。一般认为,AAVs的发生与免疫失调、环境及感染等因素相关,其很少在家族中聚集发生。本文报道了一对共患AAVs的双胞胎姐妹。姐姐于9岁时因“贫血20余天,尿检异常3天”就诊后,确诊为ANCA相关血管炎、ANCA相关性肾炎。妹妹在姐姐诊断后进行了尿常规筛查,发现也存在血尿和蛋白尿,并进一步确诊。2例患儿的疾病分型和分级均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和经治后的疾病转归也有很大差异。其中,姐姐肾脏病理表现为ANCA相关性肾损害合并免疫复合物沉积,表现为较差的肾脏结局;而妹妹经治疗后肾功能已恢复。后续外显子测序未发现与疾病相关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 anca相关性 双胞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及激活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谢杨眉 钟永 +1 位作者 陈金彪 张和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9-477,共9页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患者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情况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LTBI激活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AA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患者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情况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LTBI激活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AA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LTBI组和非LTBI组,根据LTBI组是否发生活动性结核病(ATB)将患者分为ATB组和非AT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特征。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AV患者LTBI激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02例AAV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4.0(53.0,71.0)岁,男性169例(55.96%),IGRA阳性率为24.17%(73例)。LTBI组患者肾功能不全比例高于非LTBI组(79.45%VS 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BI组年龄为62.0(53.5,72.0)岁,男性44例(60.27%),11例(15.07%)发生ATB,非LTBI组发生4例(1.75%)。LTBI组患者中,ATB组与非ATB组患者在日均糖皮质激素量、年龄、肾功能不全、中性粒细胞、血肌酐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均糖皮质激素量、日均糖皮质激素量>11.75 mg/d、年龄、年龄>65岁,血肌酐≥150μmol/L,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均糖皮质激素量>11.75 mg/d(OR=10.14,95%CI:1.30~79.01),年龄>65岁(OR=0.08,95%CI:0.01~0.85)是LTBI激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AV患者LTBI感染率高,日均激素量>11.75 mg/d是AAV患者LTBI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可能因接受较低剂量的免疫抑制治疗而获益,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anca相关血管 潜伏结核 结核 危险因素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巯咪唑诱发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相关性血管炎的文献分析
9
作者 曹谨谨 凌亚 +3 位作者 曹秀芳 周志伟 张倢 陈蓉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诱发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甲巯咪唑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从...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诱发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甲巯咪唑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1日,描述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合计患者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8~79岁,平均年龄为(47.79±23.47)岁。4例在服药1年内发生,9例在服药2~12年内发生,1例在服药后24年发生。ANCA相关性血管炎累及肾脏8例、累及皮肤和肺部5例、累及视力及累及心脏各2例。所有患者均停用甲巯咪唑,2例患者未经治疗自动好转,1例患者经过抗感染后好转,其他病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甲巯咪唑诱发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较为罕见,患者起病时间较长,主要累及皮肤、肾脏、肺部、视力等多系统/器官,临床医生应注意药源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原发性血管炎相鉴别,及时停药。出现严重脏器损伤时,及时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相关性血管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吴锶凯 徐文杰 +5 位作者 王健 黄美春 杨光钊 敖炜群 魏福全 茅国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2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51例AA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RCT表现分为AAV合并ILD(AAV-ILD)...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2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51例AA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RCT表现分为AAV合并ILD(AAV-ILD)组15例与AAV未合并ILD(AAV-NILD)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胸部CT表现及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V合并ILD相关危险因素;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AAV-ILD组肺部受累症状明显,中位发病年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AV-ILD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AAV-NILD组(Log rank,χ~2=4.331,P=0.037);年龄>65岁为AAV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HR=6.446,95%CI 1.380~30.113,P=0.018)及肺部蜂窝影(HR=6.302,95%CI 1.174~33.817,P=0.032)是AAV合并ILD患者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AV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如以肺部受累为主时要警惕合并ILD可能,尤其是老年患者;吸烟及出现肺部蜂窝影是AAV合并ILD患者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表达基因及潜在治疗靶点
11
作者 钭张琪 杨华 +2 位作者 张彬娥 张旭珍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2,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键表达基因,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在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04948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AAV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基因数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键表达基因,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在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04948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AAV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基因数据库Gene Card、NCBI、KEGG和OMIM中下载COVID-19相关基因;将这两种疾病的基因簇取交集,以获取AAV和COVID-19的重叠基因(co-DEGs)。对co-DEGs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co-DEGs进行蛋白互作分析,Cytoscape软件用于构建并可视化互作网络,其插件MCODE和Cyto Hubba分别用于关键基因的筛选。最后,对关键基因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在AAV的基因表达谱中,共鉴定385个DEGs,包括161个上调基因和224个下调基因;四个基因数据库中共有4434个与COVID-19相关的基因;两者取交集共鉴定得到45个与AAV和COVID-19相关的关键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o-DEGs与白细胞游走、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通路密切相关。最后,基于多种算法得到潜在候选基因CCR1、CCR2、MMP9、CASP1以及CD163,并发现这些基因都具有较高地诊断价值。结论:本研究表明CCR1、CCR2、MMP9、CASP1、CD163可能是诊断AAV和COVID-19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 新型冠状病毒肺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2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69,共1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可累及机体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威胁患者生命。目前针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手段较为局限,深入理解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可累及机体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威胁患者生命。目前针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手段较为局限,深入理解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对于寻找新型治疗靶点开发新型治疗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而ANCA相关性血管炎动物模型在帮助阐述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多器官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验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并肾损害患者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蕴华 王成玉 +3 位作者 薛超 伍巧源 霍冬梅 黎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两步法,对23例AASV并肾损害患者及5例对照组肾组织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ASV肾小球、肾小管VEGF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并且无血管袢坏死病变组AASV肾小球VEGF表达高于有血管坏死病变组;部分患者肾间质浸润炎细胞有VEGF表达;(2)AASV肾小球VEGF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5(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ASV并肾损害患者肾小球、肾小管VEGF的表达均增高;(2)AASV患者年龄越大,肾小球VEGF表达越多;(3)血管炎活动程度越高,肾小球VEGF表达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皮生长因子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KL-6、DD及CRP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立明 卢晓霞 +5 位作者 张倩 黄家翌 宫阳阳 张皓承 刘宇晗 余建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AAV-IL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例AAV-ILD患者、42例AAV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用免疫比浊法... 目的:探讨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AAV-IL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例AAV-ILD患者、42例AAV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KL-6和DD浓度,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浓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分析结果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AV-ILD组血清KL-6和CRP水平显著高于AAV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p-ANCA和c-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KL-6诊断AAV-ILD的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963,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KL-6、DD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799和0.840(P<0.05)。KL-6、DD和CR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价值。结论:血清KL-6、DD及CRP对AAV-IL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 间质性肺病 KL-6 DD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及IgG4检测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陈浩 顾爱萍 +4 位作者 展富琴 冯萍 顾昊宇 何春燕 杨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IgG及IgG4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gG4在AA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AAV患者血清48例为患者组,同期健康人血清2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IgG4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IgG浓度,船式ELISA法检...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IgG及IgG4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gG4在AA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AAV患者血清48例为患者组,同期健康人血清2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IgG4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IgG浓度,船式ELISA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MPO)和抗蛋白酶3抗体(anti-PR3)浓度,两组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比较用LSD-t检验,两组间指标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AV患者组血清IgG4浓度为(1.17±0.58)g/L,IgG4/IgG为(10.12±6.6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ANCA相关性AAV和PR3-ANCA相关性AAV患者组的血清IgG4浓度及IgG4/IgG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个亚型之间的IgG4表达没有差异(P>0.05),ANCA浓度与IgG4浓度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AV或其亚型患者的IgG4浓度及IgG4/IgG均有明显升高,但与ANCA的类型及其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IgG4联合ANCA检查有助于AAV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IgG4相关疾病 anca相关性血管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危象、自身免疫性三系减少合并丙硫氧嘧啶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蕾 张会娟 +3 位作者 秦贵军 王守俊 齐蕾 张雯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02,共3页
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之一。目前关于PTU引起继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报道越来越多。国外研究[1]显示:超过20... 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之一。目前关于PTU引起继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报道越来越多。国外研究[1]显示:超过20%服用PTU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可出现 ANCA 阳性,其中10%~20%的甲亢患者可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国内有研究[2]显示:服用PTU的甲亢患者ANCA阳性率可达22.6%。现将2013年7月30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的1例甲状腺危象、自身免疫性三系减少合并PTU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危象 自身免疫性三系减少 丙硫氧嘧啶 anca相关性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家菊 魏有东 +2 位作者 曹笃 周婵娟 谢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008-2008,2015,共2页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vasculitis,AAV)通常以肾脏损害及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也可累及全身皮肤、关节、肌肉、胃肠道、神经系统等,但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十分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anca 血管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维佳 黄俊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肾损伤组,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含量。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蛋白酶3(PR3)-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ES)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低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的CKD分期越高、蛋白尿越明显,血清中CECs、vWF、ES、VCAM-1的含量越高,TM、eNOS的含量越低(P<0.05)。结论: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抗LAMP-2抗体、AECA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的含量异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以用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 自身抗体 内皮损伤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行双重血浆置换二级滤器高压力的护理应对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健萍 张静 +1 位作者 朱亚梅 杨家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418-2420,共3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时降低二级滤器跨膜压(TMP)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肾内科12例确诊为ANCA相关血管炎伴肾功能不全病人,隔天进行双重血浆置换,每例行2~4次...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时降低二级滤器跨膜压(TMP)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肾内科12例确诊为ANCA相关血管炎伴肾功能不全病人,隔天进行双重血浆置换,每例行2~4次,共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30次,进行自身对照,传统方法为对照组,改良方法为试验组,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先后顺序随机。二级滤器TMP压力大于300 mmHg时,运用生理盐水500 mL冲洗降低二级滤器TMP压力,观察两组双重血浆置换完成情况。[结果]两组各完成13例次,两组治疗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滤器入口、出口处分别连接Y型管进行改良,方便在二级滤器TMP压力高时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可有效降低二级滤器TMP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相关性血管 TMP压力 改良Y型管 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痹”理论探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病机及治疗
20
作者 卢姝妍 李桓 +1 位作者 杜萌萌 周全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4-1148,共5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常随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多累及肺、肾、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其表现同中医“五脏痹”证候相似。本文以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多脏器受累与中医“五脏痹”症候的相...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常随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多累及肺、肾、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其表现同中医“五脏痹”证候相似。本文以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多脏器受累与中医“五脏痹”症候的相关性为基,根据各脏临床表现不同分别从“肺痹、肾痹、脾痹、肝痹、心痹”论治,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并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和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痹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 整体观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