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物载体填料富集Anammox菌群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
1
作者 董剑 黄凯文 +5 位作者 李爱民 何艳华 陈敏 宋联 王硕 李激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04-111,123,共9页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改善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效果,以期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工程化应用的难度。【方法】研究对比了这些新型填料与传统的聚丙...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改善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效果,以期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工程化应用的难度。【方法】研究对比了这些新型填料与传统的聚丙烯和聚乙烯填料在Anammox系统中的性能,通过监测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效率、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评估填料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新型填料显著提升了Anammox菌群的富集速度和脱氮效率。特别是紫砂基填料组,其出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1.35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10.92 mg/L,总氮去除率高达93.93%,脱氮速率和脱氮负荷分别提升了20.93%和30.61%。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紫砂基填料使Candidatus_alysiosphaera菌属的相对丰度从26.26%提升至64.75%。此外,高盐度和难降解有机物如甘油三酯对Anammox菌的富集效率和稳定运行有负面影响,而重金属元素钴和锰的影响较小。【结论】研究表明,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能有效改善Anammox系统的启动和运行,尤其是紫砂基填料在提高脱氮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为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高氨氮废水 快速启动 脱氮性能 微生物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mmox反应器运行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崇俭 郑平 +1 位作者 金仁村 陈建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厌氧氨氧化UBF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高负荷工况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稳定性较差。当容积负荷超过反应器的最大转化潜能时,反应器性能恶化。厌氧氨氧化反应是致碱反应,引起反应器内pH值长期维持在8.50~9.05,超出...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厌氧氨氧化UBF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高负荷工况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稳定性较差。当容积负荷超过反应器的最大转化潜能时,反应器性能恶化。厌氧氨氧化反应是致碱反应,引起反应器内pH值长期维持在8.50~9.05,超出了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最适pH范围(6.70~8.30),直接抑制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和代谢,导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失稳。pH值过高引起反应器内游离亚硝酸浓度(FNA)降低至(1.9±4.3)×10-5^(2.2±2.5)×10-5mg.L-1,低于Anammox菌FNA半速率常数(KS,FNA),会造成亚硝酸"饥饿"。pH升高还可引起游离氨浓度(free ammonia,FA)升高至178.1 mg.L-1,超过了Anammox菌FA半抑制常数KI,FA,严重抑制Anammox菌的生长和代谢,并加剧反应器性能恶化以致失稳并且不能自行恢复。反应器性能失稳后,应及时用清水从反应器内洗出残余基质,反应器功能可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稳定性 游离氨 游离亚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条件下ANAMMOX反应及其在HABR反应器中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利军 杨凤林 张兴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8-343,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减轻水体氮素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用无纺布填料进行了ANAMMOX细菌的培养和富集,并通过批武实验研究了DO存在时ANAMMOX反应的可行性及其在HABR反应器中的运行性能.实验结果... 为了深入研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减轻水体氮素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用无纺布填料进行了ANAMMOX细菌的培养和富集,并通过批武实验研究了DO存在时ANAMMOX反应的可行性及其在HABR反应器中的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发生ANAMMOX反应,反应器中同时存在好氧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协同作用.D0浓度为1.0~6.47mg/L时,ANAMMOX细菌活性较低,NH4^+-N和NO2^--N降解速率分别为1.52mg/(L·h)和1.83mg/(L·h);当D0浓度小于1.0mg/L时,ANAMMOX细菌活性升高,降解速率分别达到3.40mg/(L·h)和3.98mg/(L·h).ANAMMOX工艺可以在HABR反应器中实现,受D0、温度等因素的影响,TN去除负荷较低,只有0.01kg/(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DO 无纺布填料 HABR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氨的厌氧氧化(ANAMMOX ) 被引量:7
4
作者 沈耀良 赵丹 黄勇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9-24,共6页
介绍了废水单级脱氮技术—ANAMMOX工艺的原理、特点,并就该工艺研究和应用的最新 进展—SHARON工艺、SHARON-ANAMMOX联用工艺、SBR作为ANAMMOX反应器的处理效能进 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厌氧氧化 生物脱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OD对Anammox-UASB反应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申慧彦 张宇 +2 位作者 姚亮 余丽 李卫华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研究进水COD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性能的影响,搭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以葡萄糖为碳源,结合荧光光谱表征反应器出水组分的改变。结果表明,进水COD≤60 mg/L时,Ana... 为研究进水COD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性能的影响,搭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以葡萄糖为碳源,结合荧光光谱表征反应器出水组分的改变。结果表明,进水COD≤60 mg/L时,Anammox反应没有受到影响;COD=80 mg/L时,Anammox和反硝化共同作用,有利于去除TN;COD≥100 mg/L时,TN去除率开始下降,异养反硝化菌为优势菌,Anammox反应受到抑制;进水COD继续提高,将导致Anammox反应失败。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平行因子、荧光区域积分分析表明,Anammox正常运行时,出水类蛋白物质相对稳定;Anammox反应受到进水高浓度COD影响时,出水类蛋白物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厌氧氨氧化 脱氮性能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联合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启动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凯 王淑莹 +2 位作者 朱如龙 苗蕾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36-2143,共8页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脱氮难的问题,采用短程硝化SBR联合厌氧氨氧化SBR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SBR经过50 d驯化和培养,其最终出水亚硝态氮质量浓度维持在500 mg/L左右,短程硝化率稳定在98%以上。为了消除过高亚硝态氮对厌氧氨...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脱氮难的问题,采用短程硝化SBR联合厌氧氨氧化SBR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SBR经过50 d驯化和培养,其最终出水亚硝态氮质量浓度维持在500 mg/L左右,短程硝化率稳定在98%以上。为了消除过高亚硝态氮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压氧氨氧化SBR由传统的操作模式改为反应期间连续进水间歇沉淀和出水,其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20 h。在配水驯化期,进水亚硝质量浓度由60 mg/L提升至395 mg/L,总氮容积去除速率由0.10 kg/(m3.d)提升至0.75 kg/(m3.d);驯化结束后,逐步掺入渗滤液,在实验的第156天,进水中的亚硝态氮全部由好氧SBR的出水提供。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中难降解的COD未对厌氧氨氧化菌产生抑制作用,少量的反硝化作用反而提高了系统总氮的去除率,此时,系统的总氮容积去除速率为0.76 kg/(m3.d),进水COD、亚硝态氮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95,390,295 mg/L,出水CDO、亚硝态氮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46,1.3和0.6 mg/L;在不添加任何碳源的条件下,总氮去除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SBR 厌氧氨氧化 脱氮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铁离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黎 胡筱敏 +1 位作者 姜彬慧 黄永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3-1756,共4页
研究通过投加厌氧氨氧化污泥,待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考察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10 d的连续培养,发现Fe2+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合成并且增加其基质代谢,当溶液中Fe2+浓度为0.085 mmol/L(4.76 mg... 研究通过投加厌氧氨氧化污泥,待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考察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10 d的连续培养,发现Fe2+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合成并且增加其基质代谢,当溶液中Fe2+浓度为0.085 mmol/L(4.76 mg/L)时,氨氮转化率维持在90%以上;添加Fe2+可以增加厌氧氨氧化菌亚铁血红素含量.此时样品中亚铁血红素C含量达到0.143μmol/mg,是同期对照反应器的2.04倍.通过SEM电镜发现当Fe2+浓度为0.085 mmol/L时,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与形态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铁离子 血红素含量 SEM 亚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银华 马悦欣 +2 位作者 刘长发 朱学惠 朱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0-506,共7页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 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 KSU-1、Candidatus Jettenia 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生物膜 PCR—DGGE 细菌多样性 厌氧氨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勇有 雒怀庆 陈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以厌氧污泥为种泥 ,采用UASB反应器初步完成了厌氧氨氧化 (ANAMMOX)菌的培养与驯化 .在实验进行的 10 0多天里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70 .9%和 78.6 % ;到实验后期的 4 0天 ,两者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4 0 .6 %和 5 6 .6 ... 以厌氧污泥为种泥 ,采用UASB反应器初步完成了厌氧氨氧化 (ANAMMOX)菌的培养与驯化 .在实验进行的 10 0多天里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70 .9%和 78.6 % ;到实验后期的 4 0天 ,两者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4 0 .6 %和 5 6 .6 % .进水碱度 (以CaCO3计 )以 30 0mg/L较为合适 ,此时 pH值在 7.4~ 8.2之间 ,适合ANAM MOX菌的生长 .另外 ,计算表明 ,正常的ANAMMOX反应应该处于较强的氧化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脱氮 氧化还原电位 污水处理 细菌培养 活性活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碳源环境下的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勇有 梁辉强 +1 位作者 朱静平 闫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19,142,共5页
通过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研究了在有机碳源环境下COD/NH4^+ -N比、pH值以及NO2^- -N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碳源环境下,厌氧氨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同时存在;适宜的COD/NH4^+ -N比值范围在0-1.57之间;适宜... 通过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研究了在有机碳源环境下COD/NH4^+ -N比、pH值以及NO2^- -N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碳源环境下,厌氧氨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同时存在;适宜的COD/NH4^+ -N比值范围在0-1.57之间;适宜的pH值范围应该在6.02-8.50之间,最适pH值为8.00;为了得到较好的脱碳和脱氮效果,在初始COD值为300mg/L时,初始NO2^- -N浓度不宜超过500mg/L,否则会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氨氧化 反硝化 有机碳源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湿地氮循环系统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阮晓红 张瑛 +1 位作者 黄林楠 敖静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6期1-7,共7页
从湿地植物根区微环境研究出发,分析了湿地系统氮循环中微生物效应及其湿地植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微生态系统功能。指出在湿地系统氮循环中的微生物过程(包括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异化作用等)是氮降解的主要过程,植物对营养物质的直... 从湿地植物根区微环境研究出发,分析了湿地系统氮循环中微生物效应及其湿地植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微生态系统功能。指出在湿地系统氮循环中的微生物过程(包括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异化作用等)是氮降解的主要过程,植物对营养物质的直接去除所占比例很小,但植物的生理特性从不同途径影响不同氮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厌氧氨氧化过程是一种氮素转化的新途径,能同时将两种氮污染物(氨氮和亚硝酸氮)转化成气态氮,从而高效地减缓氮污染问题。好氧/厌氧界面在湿地植物根区微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及有关研究成果,说明了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过程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根区 微环境 氮循环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稳定性及其模糊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1 位作者 胡宝兰 陈旭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127,共7页
采用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构型的反应器对不同类型的冲击负荷具有不同的效应,基质浓度冲击下反应器的稳定性参数值是水力负荷冲击下的1.68~5.44(... 采用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构型的反应器对不同类型的冲击负荷具有不同的效应,基质浓度冲击下反应器的稳定性参数值是水力负荷冲击下的1.68~5.44(平均为2.9)倍;ANAMMOX反应器的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明显强于抗基质浓度冲击能力;不同构型的反应器对同一类型的负荷冲击也有不同的响应;颗粒污泥床的抗基质浓度;中击能力最强,生物膜反应器次之,厌氧序批式反应器(SBR)最弱;SBR的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最强.颗粒污泥床次之,生物膜反应器最弱.模糊综合评价表明,颗粒污泥床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最强,生物膜反应器次之,SBR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运行稳定性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志宏 李小明 +2 位作者 廖德祥 曾光明 杨麒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47-52,共6页
该文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机理、微生物基础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厌氧氨氧化在废水生物脱氮方面的应用前景。着重提出了厌氧氨氧化在污泥颗粒化技术中的实现的可能机理。
关键词 生物脱氮 厌氧氨氧化 全程自养脱氮 厌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基质浓度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晓雪 彭永臻 +1 位作者 徐竹兵 杨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45-4451,共7页
超过100 d的反应器启动时间制约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高上升流速的培养方式,在低基质反应质量浓度条件下(氨氮与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与26 mg/L),启动厌氧氨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 超过100 d的反应器启动时间制约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高上升流速的培养方式,在低基质反应质量浓度条件下(氨氮与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与26 mg/L),启动厌氧氨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试验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时间为60 d,系统稳定运行期,平均总氮去除负荷(以N计)达到4.3 kg·m^-3·d^-1,氨氮与亚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3%与98.8%。在启动过程中,红褐色颗粒污泥快速形成,当系统运行至100 d时,反应器内79.3%的污泥粒径处于0.5-0.9 mm之间。通过定量PCR,对厌氧氨氧化菌在UASB反应器中的富集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器中为非均匀分布,反应器底部厌氧氨氧化细菌浓度较高,厌氧化细菌的基因拷贝数达到1.28×10^11个/g MLV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快速启动 颗粒污泥 低基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实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建清 方宏达 +4 位作者 杨春霖 高培卿 鞠高良 施建臣 郑维翔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污泥作为种泥,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脱氮进行3个月的连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氨氮具有去除效果,且去除率呈上升趋势,月均去除率第1个月为13.1%,第2... 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污泥作为种泥,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脱氮进行3个月的连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氨氮具有去除效果,且去除率呈上升趋势,月均去除率第1个月为13.1%,第2个月为27.9%,第3个月上升至39.8%.显微镜检验表明,种泥结构松散,启动运行3个月后,污泥密实且具有良好的颗粒性状;从色泽上比较,种泥为灰色,启动后的污泥略显红色,可见实验过程培养出了厌氧氨氧化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氨氮 厌氧氨氧化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值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曦 崔莉凤 +1 位作者 杜兵 司亚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和pH值时,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的最佳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80.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温度 PH值 总氮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勇有 梁辉强 雒怀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97,共5页
为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采用含氮模拟废水,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d、总氮容积负... 为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采用含氮模拟废水,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d、总氮容积负荷(以N计) 为0.4318kg/(m3·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平均为80.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3.9%和99.8%,平均为81.2%和85.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摩尔比)为1:(1.387±0.024),反应器内主要发生厌养氨氧化反应,说明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是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一条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生物脱氮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丹 邓良伟 +4 位作者 杨浩 李淑兰 张国治 樊战辉 陈闯 《中国沼气》 2011年第4期3-8,共6页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时,存在着能耗高、脱氮效果差、需要补充碳源、投加碱等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因具有不需供给有机碳源、无需供氧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时,存在着能耗高、脱氮效果差、需要补充碳源、投加碱等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因具有不需供给有机碳源、无需供氧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厌氧氨氧化工艺优点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因素(温度、pH值、溶解氧、有机物、基质抑制),重点介绍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难点,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脱氮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涛涛 李冬 +3 位作者 邱文新 曾辉平 刘涛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解低温(15.0~16.5℃)稳定运行的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微生物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稳定运行的两个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SEM结果显示,陶粒填料反应... 为了解低温(15.0~16.5℃)稳定运行的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微生物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稳定运行的两个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SEM结果显示,陶粒填料反应器(B1)内丝状菌较多,球形细菌分布密度较低,而火山岩填料反应器(B2)没有发现丝状菌,球形细菌分布密集.DGGE结果表明,B1与B2反应器微生物种类有所差别,种群相似性为68.1%,B2反应器内细菌丰度更高,但两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细菌种类相同.通过细菌及ANAMMOX菌16S rRNA克隆测序,鉴定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细菌为Candidatus Kueneniastuttgartiensis.采用火山岩填料生物滤池反应器形式,并富集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有助于厌氧氨氧化工艺在较低温度(15.0~16.5℃)条件下稳定运行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生物滤池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细菌群落沿层分布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涛涛 李冬 +4 位作者 刘涛 邱文新 蔡言安 许达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7-853,共7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14.9~16.2℃)稳定运行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内上(140~190 cm)、中(60~140 m)、下(10~60 cm)3部分细菌群落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 通过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14.9~16.2℃)稳定运行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内上(140~190 cm)、中(60~140 m)、下(10~60 cm)3部分细菌群落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氨氮、亚氮在反应器中部呈比例地去除,总氮去除负荷达2.4 kg/(m3.d);类似ANAMMOX菌的球形细菌主要分布在反应器中部;生物滤柱上部细菌多样性最高,中部其次,下层细菌多样性最低,细菌群落结构沿层变化是适应生物滤柱沿层氮素变化的结果;生物滤柱不同滤层分布着同一种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与好氧氨氧化菌(AOB),克隆测序鉴定ANAMMOX菌为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AOB为Nitrosomonas sp.ENI-11;AOB的存在能够消耗进水中的微量溶解氧,为反应器创造厌氧环境,有利于生物滤柱中部富集较多的ANAMMOX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滤池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