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赤霉素对甘蓝型油菜同源异型突变系AMS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耀文 李少钦 +4 位作者 郑磊 张彦峰 张文学 李殿荣 尚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连续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对甘蓝型油菜同源异型无花瓣突变系(AMS)叶面喷施赤霉素(GA3)可明显改变AMS的开花性状,提高柱头外露率、花蕾质量、雌蕊长度和雌蕊质量;明显提高AMS植株生长速率,促进抽薹开花,使主花序的角果数明显增加;不同喷施... 连续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对甘蓝型油菜同源异型无花瓣突变系(AMS)叶面喷施赤霉素(GA3)可明显改变AMS的开花性状,提高柱头外露率、花蕾质量、雌蕊长度和雌蕊质量;明显提高AMS植株生长速率,促进抽薹开花,使主花序的角果数明显增加;不同喷施浓度的试验表明在蕾薹期喷施1700 mg/kg,2200 mg/kg的处理效果较好;不同喷施浓度和时期的交互试验表明:喷施浓度和时期间存在交互作用,相同浓度处理在蕾薹期的喷施效果优于显蕾期,在同一时期内喷施2200 mg/kg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综合比较在蕾薹期喷施2200 mg/kg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突变) 开花性状 赤霉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2 位作者 戚存扣 浦惠明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6,21,共4页
近等基因系是研究作物性状表现与功能的重要材料。利用高代群体分离法 ,育成了 2对无花瓣油菜近等基因系 ,即NIL -PL0 1和NIL -APL0 1及NIL -PL0 2和NIL -APL0 2。近等基因系间除花瓣存在差异外 ,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基本一致 ,NIL -PL0 2... 近等基因系是研究作物性状表现与功能的重要材料。利用高代群体分离法 ,育成了 2对无花瓣油菜近等基因系 ,即NIL -PL0 1和NIL -APL0 1及NIL -PL0 2和NIL -APL0 2。近等基因系间除花瓣存在差异外 ,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基本一致 ,NIL -PL0 2和NIL -APL0 2具有浅紫色叶片和茎秆标记。NIL -PL0 1和NIL -APL0 1品质性状为双低 ,NIL -PL0 2和NIL -APL0 2为中芥高硫。利用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扩增结果表明 ,NIL -PL0 1和NIL -APL0 1之间多态性差异较小 ,遗传同质性达 98.6 % ,该材料正用于筛选与无花瓣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 近等基因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品系雄蕊雌化不育系的发现和遗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文学 李殿荣 +1 位作者 田建华 杨翠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1998年在自选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株系中发现了一种突变不育株,进而育成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简称AMS).经连续4年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是一种雄性器官雌性化而引起的新的不育现象,其植株形态特征与无花瓣相同.用来自... 1998年在自选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株系中发现了一种突变不育株,进而育成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简称AMS).经连续4年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是一种雄性器官雌性化而引起的新的不育现象,其植株形态特征与无花瓣相同.用来自国内外不同品种(系)和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549份材料配制了779个杂交组合,全部恢复育性.2002和2003年收获的100个杂交组合有29份较对照(秦优7号杂交种)增产5.7%~23.5%,达显著水平.该突变不育株与可育株测交,后代不育和可育符合1:1的遗传分离模式,经对AMS测交、杂种自交,表明不育性很可能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性状 雄蕊心皮化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4 位作者 戚存扣 浦惠明 陈玉卿 陈新军 高建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比较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无花瓣品系在花蕾、花萼、雌蕊长度上与有花瓣品系无差异,汉雄蕊长度有所下降;无花瓣品系因缺少花瓣,花蕾重量仅为有花瓣品系的55.89%,但花萼、雄蕊、雌蕊重量差异不大,... 比较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无花瓣品系在花蕾、花萼、雌蕊长度上与有花瓣品系无差异,汉雄蕊长度有所下降;无花瓣品系因缺少花瓣,花蕾重量仅为有花瓣品系的55.89%,但花萼、雄蕊、雌蕊重量差异不大,其中花萼和雄蕊重量略有下降,而雌蕊重量则上升。无花瓣品系花器官各部分与有花瓣品系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瓣缺失上,而花萼、雄蕊、雌蕊、花粉、柱头和蜜腺等形态均无明显差异,因此,该油菜花瓣缺失类型可能与拟南芥等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瓣 无花瓣 近等基因 花器官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海峰 瞿利英 +5 位作者 孟倩 张搏 黄伟男 许婷 康文霞 董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40,共7页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三隐性核不育 白花突变 遗传模式 选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瑞茂 陈大伦 +1 位作者 李敏 汤晓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2001年春以2287A×沪油12组合的F1为母本,无瓣品系NF001为父本组配复交组合F1,并以此为基础经过6年7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较稳定的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NF011AB。其群体无瓣株率达99.6%~100%,全无瓣花百分率达96... 2001年春以2287A×沪油12组合的F1为母本,无瓣品系NF001为父本组配复交组合F1,并以此为基础经过6年7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较稳定的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NF011AB。其群体无瓣株率达99.6%~100%,全无瓣花百分率达96.3%~98.4%,花瓣度仅为0.5~1.3。不育株率为48.5%~51.7%,不育性稳定。芥酸含量为0.3%~0.6%,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1.8~23.5μmol/(g.饼),含油量43.2%~46.3%,种子蛋白质含量23.4%~25.3%。其不育株死蕾率为11.2%~17.8%,闭花率达29.3%~32.2%,能正常开放的花仅占50%~58.7%。不育株(A株)结实指数仅为1.76,比可育株(B株)低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无花瓣油菜 隐性核不育 两型 闭蕾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黄化转绿型突变系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耀文 关周博 +4 位作者 李少钦 侯君利 董育红 张文学 田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9,共13页
为解析甘蓝型油菜光合生理特性,以稳定遗传的黄化转绿型突变系和近等系为材料,对多种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发育,突变系与近等系的LPL、SPL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分别由70.34%、67.40%缩减为0.07%、0.17%;... 为解析甘蓝型油菜光合生理特性,以稳定遗传的黄化转绿型突变系和近等系为材料,对多种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发育,突变系与近等系的LPL、SPL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分别由70.34%、67.40%缩减为0.07%、0.17%;突变系叶绿素含量的增长速率比近等系高156.62%~727.03%、118.72%~7400.00%。突变系主要光合器官的4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低于近等系。突变系叶片与角果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量子效率、光呼吸速率、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均显著高于近等系。突变系的LPL、SPL、SS的羧化效率均极显著低于近等系。突变系叶片的初始荧光、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极显著高于近等系。突变系SS的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极显著高于近等系。突变系与近等系间LPL、SPL、SS的光合面积差异分别由(前期)25.85%、24.23%、14.15%逐步缩减为(后期)无差异。突变系的叶片数、角果数、株高、生物学产量仅在个别阶段显著低于近等系。在成熟期,突变系的分支部位、主花序长度显著低于近等系,而突变系的主花序角果数则显著高于近等系。甘蓝型油菜黄化转绿型突变系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利用价值的新型油菜叶色突变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化转绿型突变 光合特性 比较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发现与选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瑞茂 李敏 +1 位作者 李风华 汤晓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9-12,F0003,共5页
1998年春在有性杂交组合940×中双821Y的F2群体中发现缺辩植株,之后通过兄妹交、自交连续进行了4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无辩性状稳定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常规优质品系NF001。其群体无辩基因外显率达100%,全无辩花率达98.6%~100%... 1998年春在有性杂交组合940×中双821Y的F2群体中发现缺辩植株,之后通过兄妹交、自交连续进行了4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无辩性状稳定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常规优质品系NF001。其群体无辩基因外显率达100%,全无辩花率达98.6%~100%,无辩度达99.6%~100%,芥酸含量1%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5.3~28.6μmol/g饼,含油量40%左右,蛋白质35.8%~37.1%,是一个具有特异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育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 同源四瓣 无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与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小力 李殿荣 +1 位作者 王灏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1-565,共5页
以无花瓣和有花瓣姊妹系油菜为材料,结合近等基因系法和集群分离法这两种分子标记策略,对184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与控制花瓣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S352-580,并通过无花瓣品系和有花瓣品种对所得标记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性状 RAPD标记 集群分离法 近等基因 基因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艳花 姚艳梅 杜德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8,共7页
为扩大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白菜型亲本保持系Ageva、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及相应不育系105A、8个新型甘蓝型保持系B1~B8(105B×Ageva的种间杂种回交后代)及相应不育系A1~A8、4个甘... 为扩大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白菜型亲本保持系Ageva、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及相应不育系105A、8个新型甘蓝型保持系B1~B8(105B×Ageva的种间杂种回交后代)及相应不育系A1~A8、4个甘蓝型恢复系R1~R4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分析保持系与恢复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用R1~R4与甘蓝型保持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表现,并对甘蓝型保持系相应不育系进行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调查。结果表明:保持系B1、B2、B3、B4、B5和B8与恢复系R1~R4的遗传距离均大于105B与这些恢复系的遗传距离;新型甘蓝型保持系与恢复系所配组合中,有22个组合(占总组合数的68.8%)的单株产量均高于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与恢复系R1~R4所配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新型不育系A1、A3的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与105A接近,存在花瓣张开度大、结实性较好的新不育系材料。结论认为,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应用潜力大,表现在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遗传差异大,所配组合产量高,所对应的不育系结实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导入 花瓣张开度 结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无花瓣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碧云 伍晓明 +3 位作者 陆光远 高桂珍 许鲲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以两种不同类型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与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根据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D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APT02无花瓣性状... 以两种不同类型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与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根据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D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APT02无花瓣性状由两对主效隐性基因和一对隐性修饰基因控制;白菜型油菜突变体AM032无花瓣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无花瓣性状的遗传都不存在母体细胞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花瓣缺失突变 无花瓣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紫叶性状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淑娟 汤银华 +3 位作者 刘建鸿 肖丽思 朱浩 李海渤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4期40-41,44,共3页
以甘蓝型油菜紫叶突变体构建的近等基因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光合作用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光合作用特性方面,近等基因系中3种叶色单株的A-Ci曲线及光响应曲线呈现出高度相似的变化趋势;三者的Pn(净光合速率)虽然有一些差异但并不显著,具... 以甘蓝型油菜紫叶突变体构建的近等基因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光合作用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光合作用特性方面,近等基因系中3种叶色单株的A-Ci曲线及光响应曲线呈现出高度相似的变化趋势;三者的Pn(净光合速率)虽然有一些差异但并不显著,具体表现在紫叶单株的P_n高于其他两种叶色单株,而绿叶、浅紫叶单株之间的Pn也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甘蓝型油菜紫叶突变体可以作为良好的指示性状运用于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紫叶突变 近等基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
13
《农家致富》 2015年第17期19-19,共1页
盐油杂3号是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该品种苗期叶色深葱绿,叶缘锯齿,叶柄较长,叶裂数2~3对。缺刻较深,越冬半直立。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形态复瓦。
关键词 油菜品种 杂交种 核不育 半冬性 甘蓝型 花瓣 叶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学报》第37卷2011年总目次
14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I0001-I0022,共22页
关键词 QTLS Jun 冬小麦 冬麦 小麦品种() 作物遗传育种 超级稻 SSR 产量形成 陆地棉 高原棉 甘蓝型油菜 研究简报 高产夏玉米 水稻叶片 突变 突变 《作物学报》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