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诺苷通过AMPKα/PGC-1α/GLUT4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霞 张铁军 封亚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0-995,共6页
目的: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索莫诺苷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 目的: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索莫诺苷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M);对照加药组(DM+莫诺苷);模型组(I/R+DM);加药组(I/R+DM+莫诺苷)。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0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SOD和MDA水平。蛋白印迹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AMPKα1、PGC-1α和GLUT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左心室收缩压(LVSP)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药组MAP、HR和LVSP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变小(P<0.05)。同时,莫诺苷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组织病变。模型组Mb、CK-MB和c Tn I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Mb,CK-MB和c Tn I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药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且,模型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药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另外,模型组AMPKα1、PGC-1α和GLUT4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AMPKα1、PGC-1α和GLUT4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莫诺苷通过激活AMPKα/PGC-1α/GLUT4通路减轻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心肌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ampkα/pgc-1α/glut4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玛咖改善大鼠中枢疲劳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姚文环 周雯 +4 位作者 李亚轩 李子尧 张静 吕实波 李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尾等多种方式反复刺激大鼠制造中枢疲劳大鼠模型。玛咖连续灌胃35 d后,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和大鼠海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并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能够增加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P<0.05或P<0.01),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能够缩短中枢疲劳大鼠逃逸潜伏期(P<0.05)、增加站台穿越次数(P<0.05)、升高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大鼠悬尾挣扎时间(P<0.05),同时能升高CAT活性(P<0.01)、增加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AMPK和核呼吸因子1(NRF1)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PGC-1α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2.4 g/kg)SIRT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玛咖可以改善中枢疲劳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PGC-1α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中枢疲劳 ampk/SIRT1/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3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补中方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改善COPD肺脾气虚证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
4
作者 张璐 丁焕章 +6 位作者 许浩燃 陈珂 许博文 杨勤军 吴迪 童佳兵 李泽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9-976,共8页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中方低剂量组(SQBZ-L)、参芪补中方中剂量组(SQBZ-M)、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SQBZ-H)、氨茶碱组(APL),10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脂多糖气道滴注、香烟烟熏联合番泻叶浸液灌胃构建COPD模型,参芪补中方组和氨茶碱组分别于第50天进行参芪补中方和氨茶碱灌胃,2次/d,连续灌胃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WST-1法、比色法、TBA法、JC-1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ROS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P-AMPKα、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P<0.01),SOD活性、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DA水平和ROS平均荧光强度显著提高(P<0.01),线粒体损伤加重,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补中方各剂量组与氨茶碱组能有效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损伤(P<0.05,P<0.01),提高SOD活性、ATP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降低MDA含量和ROS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上调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与氨茶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补中方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参芪补中方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生物发生 ampk/SIRT1/pg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5
作者 敖宇 张旭阳 +3 位作者 唐聃 刘公伟 黄丹 蔡治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4-1203,共10页
目的探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HIRI组、HIRI+AMPK激动剂AICAR组(HIRI+AICAR)、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 目的探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HIRI组、HIRI+AMPK激动剂AICAR组(HIRI+AICAR)、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组(HIRI+SR-18292)和HIRI+AICAR+SR-18292组,每组8只。于术前分别经腹腔注射AICAR(500 mg/kg)或SR-18292(32 mg/kg)干预大鼠,采用无创血管夹阻断法构建HIRI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探针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RT-PCR检测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AMPKα、p-AMPKα、mTOR、p-mTOR、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IRI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升高,SOD和ATP水平降低(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mTOR/mTOR蛋白比值升高(均P<0.05)。与HIRI组比较,HIRI+AICAR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降低,SOD和ATP水平升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均P<0.05)。联合SR-18292干预可明显逆转AICAR对HIRI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结论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参与调节AMPK激动剂介导的HIRI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MTOR pgc- 线粒体生物合成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庞伊婷 麻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模型组及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模型组及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0和40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游泳至力竭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抗疲劳指标以及肝组织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指标,AMPKα和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磷酸化AMPKα(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运动模型组相比,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延长,血清尿素氮、乳酸、皮质酮以及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减少,血清睾酮以及肝组织糖原、钠钾ATP酶、钙镁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AMPK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GC-1αmRNA及p-AMPKα、PGC-1α蛋白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菟丝子多糖可提升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大鼠的运动能力,且该作用与抗疲劳、增加能量物质储备、抑制氧化应激及活化AMPK/PGC-1α信号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多糖 运动能力 抗疲劳 氧化应激 ampk/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记汤通过激活AMPK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认知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丽玲 胡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6-1915,共10页
目的:探讨强记汤对D-半乳糖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3组小鼠背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连续8... 目的:探讨强记汤对D-半乳糖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3组小鼠背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连续8周,以建立衰老相关的认知损伤模型。强记汤组给予强记汤水煎液(24.96 g·kg^(-1)·d^(-1))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 g·kg^(-1)·d^(-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20 mL·kg^(-1)·d^(-1)),连续灌胃4周,每天1次。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小鼠的学习记忆力;Fluoro-Jade B(FJB)染色观察海马区受损的神经元;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ATP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的AMPKα(p-AMPKα-Thr17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NRF2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或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驻留时间及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FJB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FJB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透射电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中线粒体损伤减轻,且线粒体的长度和面积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组织线粒体ATP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p-AMPKα-Thr172、SIRT1、PGC-1α、NRF1、NRF2和TFAM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强记汤可通过激活AMPK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认知障碍、神经元损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记汤 衰老 认知 线粒体 ampkα/SIRT1/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PGC-1α通路探讨芪参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李佳凝 袁蓉 +2 位作者 蒲菁菁 先小乐 常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84-3788,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心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颗粒组(2.352 g/kg)和福辛普利组(4 mg/kg),另设假手术组。连续给药12周后,...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心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颗粒组(2.352 g/kg)和福辛普利组(4 mg/kg),另设假手术组。连续给药12周后,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 BNP、LDH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PGC-1α、CD36、CPT-1、FABP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射血分数(EF)降低(P<0.01),血清NT-pro BNP、LDH水平升高(P<0.01),心肌组织的肌丝排列紊乱,核固缩暗染,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AMPK、PGC-1α、CD36、CPT-1、FABP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颗粒组和福辛普利组EF值升高(P<0.01),血清NT-pro BNP、LDH水平降低(P<0.01),心肌排列变得规律,细胞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得到减轻,心肌组织AMPK、PGC-1α、CD36、CPT-1、FABP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芪参颗粒能够改善脂肪酸转运和氧化,恢复心肌能量代谢,显著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其调控AMPK/PGC-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颗粒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能量代谢 ampk/pg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钊 闫阮玉 +5 位作者 吴洪雨 黄恺 沈丽 陶艳艳 刘成海 彭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CollagenⅠ和SirT1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和p53水平。结果CCl4染毒2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和IL-12p70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表达下降,p53表达增多(P<0.05)。CMCS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IL-6、MCP-1、TNF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四氯化碳(CCl4) 肝纤维化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通过调控LKB1/AMPK/PGC⁃1α信号通路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张莹 欧阳灿玥 +5 位作者 陈兰英 袁蓓欣 崔宏伟 谢欣序 刘鹏 刘荣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2-2551,共10页
目的研究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 mg/kg)和葛根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 目的研究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 mg/kg)和葛根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边小块脂肪组织。手术后2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每周6 d,连续灌胃给药16周。第16周末,通过PowerLab检测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M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_(max))];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葡萄糖(Glu)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水平;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 4)、乳酸脱氢酶A(LDHA)、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α)、酰基辅酶A-羧化酶(ACC)、肝激酶B1(LKB 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酶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LKB1、p-AMPK/AMPK、PGC-1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异黄酮组SBP、DBP、MBP、LVSP、LVMP降低(P<0.05,P<0.01),-dp/dt_(max)升高(P<0.05,P<0.01);去卵巢所致大鼠心肌纤维溶解、间隙增宽及炎性浸润情况得到改善;LDH、CK活性降低(P<0.05);心肌组织ATP水平升高(P<0.05,P<0.01);TC、TG、LDL-C及Glu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GLUT4、LDHA、CPT-1α、ACC、LKB1、AMPK、PGC-1αmRNA表达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LKB1、p-AMPK/AMPK、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调控LKB1/AMPK/PGC-1α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去卵巢 心肌损伤 LKB1/ampk/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莉 罗鹏 +3 位作者 周田田 李燕 谢红艳 吕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厄贝沙坦低...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按30、60 mg/kg剂量灌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测量大鼠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模型评估指数(HOMA-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基(PI3Kp85)、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p-AKT)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BP、FBG、FINS和HOMA-IR升高(P<0.05),IRS-1、PI3Kp85、p-AKT和GLUT4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低、高剂量上述指标均发生逆转(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改善高血压合并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缓解免疫抑制大鼠的疲劳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佳萍 谢琳琳 +2 位作者 王鹤霖 迟晓星 张东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缓解免疫抑制大鼠的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与金雀异黄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腹腔...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缓解免疫抑制大鼠的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与金雀异黄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 mg/kg m_(b),连续3 d,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金雀异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0、20、40 mg/kg m_(b)金雀异黄素,阳性对照组灌胃贞芪扶正颗粒3.125 g/kg m_(b),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花生油。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力竭游泳时间;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中p-AMPK、SIRT1、PGC-1α和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补充GEN后极显著延长了大鼠力竭游泳时间(P<0.01);与免疫抑制模型相比,高剂量GEN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CK活力(P<0.05)和LDH活力(P<0.01),极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IgG、TNF-α质量浓度(P<0.01),同时显著提高大鼠骨骼肌中p-AMPK、SIRT1、PGC-1α和PPAR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GEN具有缓解免疫低下大鼠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骨骼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及改善大鼠运动耐力、能量产生及免疫调节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疲劳 免疫抑制 ampk/SIRT1/pgc-信号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治疗中的潜力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春辉 张在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29,共5页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层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代谢缺陷和体内稳态失衡导致ALS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已知磷酸...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层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代谢缺陷和体内稳态失衡导致ALS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已知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在细胞水平感受能量代谢状态,并在调节机体能量稳态和自噬方面起重要作用。AMPK激活SIRT1,使下游的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活化因子1α(PGC-1α)等去乙酰化激活,从而提高线粒体生物合成水平。因此,AMPK/SIRT1协同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机制极有可能是ALS治疗的潜力靶点。本综述,我们首先回顾了能量代谢缺陷和线粒体异常在AL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简要介绍AMPK/SIRT1/PGC-1α通路在ALS中作为治疗途径的潜力,以及如何靶向调控该信号通路使之成为ALS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线粒体 能量代谢 ampk/SIRT1/pgc-通路 靶向药物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汤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龙清华 朱麒行 +4 位作者 麦合丽娅·艾斯卡尔 鞠馨慧 雷仕东 王号天 王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6-1262,共7页
目的 以APP/PS1小鼠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研究酸枣仁汤(SZRD)对AD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APP/PS1组、SZRD低剂量组(L-SZRD)、SZRD高... 目的 以APP/PS1小鼠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研究酸枣仁汤(SZRD)对AD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APP/PS1组、SZRD低剂量组(L-SZRD)、SZRD高剂量组(H-SZRD),10只C57BL/6JNju小鼠设为对照组(WT)。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硫黄素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区老年斑;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Aβ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区线粒体形态;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中ATP和ROS的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中AMPK、p-AMPK-ThrK172、SIRT1、PGC-1α、NRF1、NRF2、TFAM的表达。结果 与APP/PS1组比较,L-SZRD和H-SZRD能有效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区老年斑和Aβ沉积,改善线粒体结构损伤,增加海马中ATP含量,减少海马中ROS表达,增加海马中p-AMPK-ThrK172、SIRT1、PGC-1α、NRF1、NRF2、TFAM的表达。结论 SZRD可改善AD小鼠认知损伤、老年斑沉积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痴呆小鼠 线粒体功能障碍 ampk/SIRT1/pgc-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格列汀通过激活AMPK/PGC-1α/TFAM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璐 钱宇池 +4 位作者 倪文静 卢宇欣 李巍 潘艳 陈卫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53-2060,共8页
目的探究利格列汀是否能够通过激活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AMPK/PGC-1α/TFAM)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线粒体生物合成。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抽选... 目的探究利格列汀是否能够通过激活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AMPK/PGC-1α/TFAM)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线粒体生物合成。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抽选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喂养普通饲料;剩下的予以4周高脂高糖饮食+45mg/kg1%STZ腹腔注射法造模,总计成功16只,将其随机分为DKD模型组(DKD组)、利格列汀干预组(DKD+Linagliptin组),每组8只,继续予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DKD+Linagliptin组用5g/L羧甲基纤维素钠配置2mg/mL的利格列汀5mg/(kg·d)给予大鼠灌胃12周,NC组、DKD组大鼠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干预结束后将大鼠处死,留取腹主动脉血液和肾脏组织进行检测。检测血糖、肝功能及脂代谢情况;行HE、PAS、Masson、天狼猩红染色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损害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和胶原蛋白Ⅰ(COLⅠ)表达变化;检测组织细胞膜电位变化和ATP酶含量明确线粒体损伤情况;Western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TFAM表达变化。结果与DKD组相比,利格列汀治疗后,血糖水平(P<0.01)、蛋白尿(P<0.05)显著降低,肾脏病理、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TGF-β1、FN、COLⅠ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且ATP酶含量上升(P<0.0001),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P-AMPK/AMPK、PGC-1α、TFAM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DKD中,利格列汀具有降低尿白蛋白,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PGC-1α/TFAM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糖尿病肾脏疾病 线粒体生物合成 ampk/pgc-1α/TFAM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慢性间歇低氧下CB1R/AMPK/PGC-1α信号通路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调控作用
16
作者 胡梓璇 赵莉 +5 位作者 穆素芳 窦占军 王佩佩 段玉婷 熊阳 王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5-1193,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及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及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6 h CIH组、18 h CIH组和18 h CIH+AM251(CB1R拮抗剂)组,间歇低氧仓中制备CIH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Tracker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CB1R、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和PGC-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6 h CIH组活性氧轻度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线粒体明显增多,CB1R、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18h CIH组细胞凋亡增加,活性氧显著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线粒体碎片化显著增多,CB1R表达显著增多,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18 h CIH组相比,18 h CIH+AM251组细胞凋亡和活性氧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线粒体碎片化显著减少,CB1R表达显著降低,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CB1R可作为CIH介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氧 心肌细胞 线粒体 CB1R/ampk/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调节C2C1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可 吴丽丽 +5 位作者 秦灵灵 胡玉立 吴悠 张程斐 张秀媛 刘铜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85-2890,共6页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并从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含2%马血清的高糖培养基(DMEM)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肌管细胞后,用0....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对棕榈酸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并从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含2%马血清的高糖培养基(DMEM)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肌管细胞后,用0.5 mmol/L棕榈酸诱导培养16 h建立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藤茶总黄酮(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50μg/mL、80μg/mL)对C2C1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将C2C12细胞诱导成熟的肌管细胞分为正常组(NC)、高糖模型组(DM)和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GH、AGM、AGL),检测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藤茶总黄酮对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藤茶总黄酮浓度在50μg/mL时,细胞成活率最高。据C2C12细胞活性检测,得到用于后续细胞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浓度分别为80μg/mL、50μg/mL、30μg/mL。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显著提升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藤茶总黄酮可改善C2C1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C2C12细胞 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代谢探讨红景清肺方对PM_(2.5)诱导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鑫 胡万利 张胜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I0002,I0003,共6页
目的探究红景清肺方对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_(2.5))诱导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M_(2.5)模型组、中药等效组、中药二倍组。中药各组预给药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 目的探究红景清肺方对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_(2.5))诱导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M_(2.5)模型组、中药等效组、中药二倍组。中药各组预给药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持续2 d给予0.02 mg·μL^(-1)浓度PM_(2.5)混悬液滴鼻制备小鼠肺损伤模型。末次染毒24 h后取肺组织样本,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Na^(+)-K^(+)-ATP酶(Na^(+)-K^(+)-ATPase)、Ca^(2+)-Mg^(2+)-ATP酶(Ca^(2+)-Mg^(2+)-ATPase)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PGC-1α、TFAM、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_(2.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病理损伤明显,肺组织中ATP、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显著降低(P<0.01),AMPK、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及PGC-1α、Nrf1、TFAM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与PM_(2.5)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肺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中药二倍组中ATP含量升高(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中药等效组三者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组AMPK、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及PGC-1α、Nrf1、TFAM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景清肺方可提高肺组织内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上调AMPK/PGC-1α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减轻线粒体损伤和功能障碍,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有效改善肺组织能量代谢,从而减轻PM_(2.5)对肺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红景清肺方 肺损伤 能量代谢 线粒体 ampk/pg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倩 张静月 +7 位作者 刘昀阁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0,共9页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来自于葡萄和其他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一直是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类型和组成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来自于葡萄和其他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一直是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类型和组成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白藜芦醇对于骨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同时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分子逐渐被确定。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总结白藜芦醇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综述microRNA、AMPK/SIRT1/PGC-1α、脂联素及FoxO1信号通路在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今后靶向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肌纤维类型转化 信号通路 ampk/SIRT1/pgc-信号通路 Fox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下丘脑MC4R缓解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
20
作者 李燕 张好好 +3 位作者 任艳琦 冯李慧 王有琴 郑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第8期1467-1476,共10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缓解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chow,NC)组、HF组、HF+Met组和HF+Met+SHU9119[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缓解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chow,NC)组、HF组、HF+Met组和HF+Met+SHU9119[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MC4R)拮抗剂]组,每组10只,SHU9119连续注射10 d,Met连续干预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表达和活性、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及数量,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中第60~120 min平均葡萄糖输注率(average glucose infusion rate from 60 to 120 min,GIR60-120)和骨骼肌2-脱氧葡萄糖摄取(2-deoxyglucose uptake,DGU)评估系统及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骨骼肌AMPK/SIRT1表达及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活性降低(P<0.05),线粒体氧化能力标志物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活性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下降(P<0.05),且GIR60-120和DGU显著减低(P<0.05)。Met干预后,HF+Met组大鼠骨骼肌AMPK/SIRT1表达和活性较HF组显著增强(P<0.05),骨骼肌线粒体ROS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GPX与MnSOD活性升高(P<0.05),线粒体CS活性和mtDNA拷贝数也显著增加(P<0.05),同时GIR60-120和DGU均显著提高(P<0.05)。侧脑室注射MC4R拮抗剂SHU9119后,Met对HF大鼠骨骼肌AMPK/SIRT1通路、线粒体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有益作用被阻断。结论:Met能够上调HF大鼠骨骼肌AMPK/SIRT1的表达和活性,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改善骨骼肌及系统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MC4R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黑皮质素4受体 ampk/SIRT1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