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1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1α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
作者 要睿昕 吕岳 +3 位作者 蒋秋艳 李胜男 冯智豪 宋维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5-1503,共9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高胆固醇模型(model,M)组、M+低剂量(100 mg·kg^(−1)·d^(−1))Cur(low-dose Cur,Cur-L)组和M+高剂量(200 mg·kg^(−1)·d^(−1))Cur(high-dose Cur,Cur-H)组,每组8只。每周记录小鼠体重。饲养18周后收集小鼠血清与肝脏,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计算肝脏指数;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以及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2)使用油酸和胆固醇干预HepG2细胞复制肝细胞损伤模型,将其分为NC组、Cur组、M组和M+Cur组;使用小干扰RNA敲减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探讨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NASH的关系;使用化合物C(compound C,CC)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探讨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的脂滴变化,检测细胞悬液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结果:(1)与M组相比,Cur干预显著降低了NASH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TC、TG、LDL-C、ALT、AST和TNF-α水平,同时小鼠肝脏中的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得到缓解(P<0.05)。(2)不同浓度的Cur干预HepG2细胞可呈浓度梯度增加或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与M组相比,Cur减少了细胞内脂滴,降低了细胞悬液TC、TG、LDL-C、ALT和AST水平(P<0.05)。(3)与NC组相比,M组小鼠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不同浓度Cur干预促进了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以及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4)Cur干预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增加,TNF-α和α-SMA水平降低(P<0.05)。(5)与M组相比,敲减PINK1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降低(P<0.05);CC抑制AMPK后,Cur干预使得p-AMPK(P<0.01)、Sirt1(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0.05)、PINK1(P<0.01)和parkin(P<0.01)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结论:Cur可减轻NASH小鼠肝损伤和油酸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且该过程可能涉及AMPK/Sirt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线粒体自噬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于红红 李芳 +4 位作者 罗瑞熙 俞琦 杨韵琪 岳文鹏 田维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探究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低、中、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AS模型,四妙勇安汤低(10.13 g/kg)... 目的:探究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低、中、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AS模型,四妙勇安汤低(10.13 g/kg)、中(20.25 g/kg)、高(40.5 g/kg)剂量,辛伐他汀片(3 mg/kg)灌胃6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斑块组织自噬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IFN-γ、CRP水平;qRT-PCR检测AMPK、ULK1、p62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标记检测LC3Ⅱ、p-ULK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AMPK、p6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小鼠主动脉斑块明显减少,血清TC、TG、LDL-C、IFN-γ、IL-18、CRP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电镜显示自噬小体增加;诱导了自噬相关因子LC3Ⅱ、AMPK、ULK1表达,抑制了p62表达。结论:四妙勇安汤可诱导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以及抑制IFN-γ、IL-18、CRP的过表达,这可能是四妙勇安汤抗AS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动脉粥样硬化 ampk/ulk1 自噬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枢调枢”理论从AMPK/ULK1介导自噬通路探析背俞指针疗法防治胃食管反流病可行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羽 黄美祯 +4 位作者 潘春曲 刘洪武 卢永祥 谭金晶 谢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67-1671,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以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为临床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缺乏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必然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以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为临床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缺乏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必然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参与了人体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通过抑制或激活其功能,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细胞的信号转导目前已经被应用于中医藏象学的研究中。“以枢调枢”理论为谢胜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探索而来,临床实践已证明了其治疗GERD具有确切疗效。背俞指针疗法可通过纠正脏腑气机失衡的状态,促进任督二脉经气交会而发挥防治GERD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医脏腑学理论,阐述了GERD的中医发病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前期研究提出了从AMPK/ULK1介导自噬通路探析背俞指针疗法防治GERD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枢调枢 胃食管反流病 ampk/ulk1自噬通路 背俞指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AMPK/mTOR/ULK1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6
5
作者 马秀娟 赵艳萌 +3 位作者 王文良 靳晓飞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AMPK/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机制。方法用改良线栓法建造大鼠左侧脑缺血模型,各组大鼠每24 h给药1次,共3次。再灌注72 h后观察大鼠神经损伤情况和脑梗死体积改变;尼氏染色法和TUNEL染色法...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AMPK/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机制。方法用改良线栓法建造大鼠左侧脑缺血模型,各组大鼠每24 h给药1次,共3次。再灌注72 h后观察大鼠神经损伤情况和脑梗死体积改变;尼氏染色法和TUNEL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数量以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和AMPK/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补阳还五汤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减少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抑制AMPK磷酸化活化,解除AMPK对下游mTOR和ULK1的抑制,促进二者磷酸化激活,抑制细胞自噬。AMPK激动剂Metformin提高细胞自噬水平,同时逆转了补阳还五汤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论补阳还五汤介导AMPK/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mpk MTOR ulk1 自噬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通过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自噬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孔露娇 王心 +2 位作者 刘静 郭晓阳 薛明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5,共8页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Hyp)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大鼠肾自噬及AMPK/mTOR/ULK1通路的影响。方法32只6周龄SD大鼠分为正常组(N组)、肾病综合征组(NS组)、金丝桃苷组(Hyp组,60 mg/kg Hyp)、金丝桃苷+AMPK抑制剂组(Hyp+CC组,60 m...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Hyp)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大鼠肾自噬及AMPK/mTOR/ULK1通路的影响。方法32只6周龄SD大鼠分为正常组(N组)、肾病综合征组(NS组)、金丝桃苷组(Hyp组,60 mg/kg Hyp)、金丝桃苷+AMPK抑制剂组(Hyp+CC组,60 mg/kg Hyp+0.2 mg/kg CC),每组8只。除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建立NS模型,模型成功率为75.0%。Hyp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的Hyp,Hyp+CC组给予60 mg/kg的Hyp灌胃和0.2 mg/kg CC腹腔注射,N组和NS组给予等量溶剂,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全自动分析仪检测24 h尿液总蛋白(UT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白蛋白(ALB)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中自噬、足细胞及AMPK/mTOR/ULK1通路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体和足细胞的定位。结果相比于N组,NS组肾小球体积变大、肾小管萎缩或部分消失、基底膜增厚;UTP、BUN、Scr、基底膜厚度、足突宽度及p-AMPK/AMPK比值显著增加(P<0.05),ALB、LC3-Ⅱ/Ⅰ、Beclin-1、Atg5、Atg7、NPHS2蛋白水平、NPHS2、Beclin-1相对荧光强度及p-AMPK/AMPK、p-ULK1/ULK1比值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NS组,Hyp治疗可改善肾小球形态,降低UTP、BUN、Scr、基底膜厚度、足突宽度及p-AMPK/AMPK比值(P<0.05),增加ALB、LC3-Ⅱ/Ⅰ、Beclin-1、Atg5、Atg7、NPHS2蛋白水平、NPHS2、Beclin-1相对荧光强度及p-AMPK/AMPK、p-ULK1/ULK1比值(P<0.05)。相比于Hyp组,Hyp+CC组肾小球体积变大、肾小管萎缩或部分消失、基底膜增厚;UTP、BUN、Scr、基底膜厚度、足突宽度及p-AMPK/AMPK比值显著增加(P<0.05),ALB、LC3-Ⅱ/Ⅰ、Beclin-1、Atg5、Atg7、NPHS2蛋白水平、NPHS2、Beclin-1相对荧光强度及p-AMPK/AMPK、p-ULK1/ULK1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Hyp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ULK1通路促进肾细胞自噬活性,减轻NS大鼠的足细胞损伤等肾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肾病综合征 ampk/mTOR/ulk1通路 自噬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神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马巧琳 范宣强 +6 位作者 胡斌 于冬冬 牛骏崴 赵蓉蓉 王荣荣 崔家禾 冯婉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999,共8页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五神针”组、非穴对照组。“五神针”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非穴对照组在后神聪后5 mm处非穴部位排刺5针。采用悬尾实验检测大鼠造模及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增加(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下降(P<0.05),mTO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Parkin mRNA表达量降低(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五神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疲劳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Parkin、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自噬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针” 慢性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对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夜平 杨芳 +6 位作者 孙鑫 刘洋 李俊儒 王致远 杨蓝鑫 刘彤 张李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3-958,共6页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部悬吊法进行造模,造模时间为5周。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其余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进行灌胃。造模结束后行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含量;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左侧股骨远端形态学变化;双能X线行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检测;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股骨、腓肠肌中线粒体蛋白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较,模型组ALP(P<0.01)降低、TRACP(P<0.01)升高,骨小梁面积、BMD(P<0.01)均下降,提示造模成功。Masson染色提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腓肠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得到缓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与模型组股骨相比ULK1、LC3-Ⅱ/LC3-Ⅰ、FUNDC1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与模型组腓肠肌相比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结论 补肾健脾中医治法对于OP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ULK1/FUNDC1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作用,综合来看补肾健脾法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不相亲 ulk1/FUNDC1通路 线粒体自噬 骨质疏松 补肾健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进 王顺和 +8 位作者 汪兰 胡玲 汪子铃 曾娣 侯吉颖 黄彩虹 杜坤航 王璐 王亚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7-993,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制备脑海马区石蜡切片,进行HE、Nissl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并计数神经元和Nissl小体数量与检测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62、ATG5、ULK1;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CEA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Beclin1、p-AMPK/AMPK、p-mTOR/mTOR与凋亡蛋白p53。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提升;HE、Nissl染色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减少,Nissl小体数量增多;免疫组化显示Rg1与Rap使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蛋白p62表达下降、ATG5与ULK1表达上升;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AhCE活性下降;Western blot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AMPK/AMPK表达增加、p-mTOR/mTOR、p62、p53表达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能有效拮抗D-gal对小鼠脑的致衰老作用,其机制与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D-半乳糖 神经元 衰老 ampk/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激活Sirt1/AMPK自噬通路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骨结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云飞 王会方 +3 位作者 史栋梁 张仲博 任博文 郭中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444,共11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T2DOP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T2DOP组)、低剂量(50 mg/kg)HYP...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T2DOP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T2DOP组)、低剂量(50 mg/kg)HYP(L-HYP)组、高剂量(100 mg/kg)HYP(H-HYP)组和HYP+Sirt1抑制剂EX-527组(100 mg/kg HYP+1 mg/kg EX-527),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NC)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3个月后,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脂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代谢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OCN)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水平;评估骨生物力学特性和骨微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LC3、beclin-1、p62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T2DOP组大鼠的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骨密度(BMD)、骨连接密度(Conn.D)、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FBG、TC、TG、LDL-C、TRACP-5b、CTX-I、骨小梁间隔(Tb.Sp)、p62mRNA表达水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T2DOP组相比,L-HYP组和H-HYP组大鼠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BMD、Conn.D、Tb.N、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 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升高,FBG、TC、TG、LDL-C、TRACP-5b、CTX-I、Tb.Sp、p62 mRNA表达水平、mTOR 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H-HYP组优于L-HYP组(P<0.05);EX-527可消除HYP对自噬的诱导作用,并减弱HYP对T2DOP大鼠骨代谢和骨微结构的改善作用。结论:HYP可缓解T2DOP大鼠的血脂和血糖失调,进而改善骨代谢和骨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金丝桃苷 自噬 Sirt1/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和络方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并激活自噬而减轻糖尿病肾损伤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燚 唐比强 +2 位作者 赵娜 柴可夫 杜月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56-2162,共7页
目的:观察运脾和络方减轻Ⅱ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并从Sirt1-AMPK-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24只,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高脂高糖喂养10周;另设ZL大鼠... 目的:观察运脾和络方减轻Ⅱ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并从Sirt1-AMPK-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24只,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高脂高糖喂养10周;另设ZL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普食喂养10周。10周后留取尿液和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处死大鼠并取材留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Sirt1、AMPK、p-AMPK、LC3和P62蛋白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irt1的mRNA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尿蛋白(UP)、尿白蛋白(U-ALB)和血清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1);Sirt1的mRNA下降(P<0.05),Sirt1、AMPK、p-AMPK和LC3-Ⅱ/-Ⅰ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P6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局灶性纤维化,局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坏死脱落及萎缩,出现管型,肾间质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Sirt1过表达组的FBG明显降低(P<0.01),运脾和络方组的FBG无明显变化(P>0.05),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的SCr和U-ALB均降低(P<0.05);Sirt1的mRNA表达增加(P<0.05),Sirt1、AMPK、p-AMPK和LC3-Ⅱ/-Ⅰ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P6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的肾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运脾和络方可能通过提高Sirt1表达水平,激活AMPK,调节自噬,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运脾和络方 Sirt1/ampk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C6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敏 张瑜 +2 位作者 张岚 刘欣 王新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9-552,563,共5页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Sal B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及自噬标记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含量。结果:Sal B浓...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Sal B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及自噬标记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含量。结果:Sal B浓度达到100μmol/L时能明显抑制细胞活性,因此,选择10、20、50μmol/L三个剂量进行后续试验;Sal B能显著促进C6细胞凋亡和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降低Bcl-2及增殖标记蛋白Ki67的表达水平,并具有量效关系;同时,Sal B能显著促进自噬标记蛋白(Atg5、Atg7、Atg12、Beclin1)的表达,升高LC3Ⅱ/Ⅰ的比值,促进LC3荧光斑点的形成并降低p62的表达水平;此外,Sal B可明显抑制m TOR/Ulk1通路蛋白m TOR的表达,促进Ulk1的表达。结论:Sal B可通过m TOR/Ulk1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胶质瘤 自噬 mTOR/ulk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通过AMPK/SIRT1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冰 赵志轩 +1 位作者 赵玉梅 王久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80-3783,共4页
目的基于AMPK/SIRT1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探讨金丝桃苷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高剂量组,自噬激活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STZ腹腔注射的方式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药... 目的基于AMPK/SIRT1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探讨金丝桃苷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高剂量组,自噬激活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STZ腹腔注射的方式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药28 d后检测小鼠体质量、FBG、FINS,计算HOMA-IR,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Beclin 1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AMPK/AMPK、SIRT1、LC3-Ⅱ/LC3-Ⅰ、p62、Bax、caspase-6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及肝组织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FBG、FINS水平、HOMA-IR及肝组织Beclin 1阳性细胞比例、p-AMPK/AMPK、SIRT1、LC3-Ⅱ/LC3-Ⅰ、Bax、caspase-6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组织中细胞形态不规则、结构不完整,伴有空泡、水肿、坏死现象;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及肝组织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FBG、FINS水平、HOMA-IR及肝组织Beclin 1阳性细胞比例、p-AMPK/AMPK、SIRT1、LC3-Ⅱ/LC3-Ⅰ、Bax、caspase-6蛋白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与金丝桃苷高剂量组比较,自噬激活组小鼠体质量及肝组织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FBG、FINS水平、HOMA-IR及肝组织Beclin 1阳性细胞比例、p-AMPK/AMPK、SIRT1、LC3-Ⅱ/LC3-Ⅰ、Bax、caspase-6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结论金丝桃苷可能通过抑制AMPK/SIRT1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自噬 ampk/SIRT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C1自噬通路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对损伤A549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海滨 曾春晖 +6 位作者 唐木兰 池鑫宇 邓浩健 李雨君 方静 徐浩亮 杨柯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5-180,共6页
为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脂多糖(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MPK/mTORC1自噬通路的影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S高中低浓度组(80、40、20μ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30μg/mL LPS诱导8 h构建A549细胞损伤模... 为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脂多糖(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MPK/mTORC1自噬通路的影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S高中低浓度组(80、40、20μ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30μg/mL LPS诱导8 h构建A549细胞损伤模型,APS干预24 h后,MTT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荧光法检测上清液LDH漏出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含量、MDC法细胞检测自噬体形成情况、自噬双标mRFP-GFP-LC3检测细胞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p-mTOR/mTOR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水平。AMPK抑制剂(CC)干预验证试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PS+APS组、LPS+CC组、LPS+APS+CC组,APS与CC共培养时间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p-mTOR/mTOR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PS使LPS损伤的A549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漏出量、TNF-α含量明显减少,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增加,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加,P62蛋白、p-mTOR/mTOR表达明显下调,LC3-Ⅱ/LC3-Ⅰ表达明显上调;用CC抑制AMPK/mTORC1自噬通路后,APS能够明显上调P62蛋白、p-AMPK/AMPK、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mTOR/mTOR蛋白表达。APS通过激活AMPK/mTORC1自噬通路促进自噬,增强自噬流,发挥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树皮素(APS) 脂多糖(LPS) A549细胞 自噬 ampk/mTORC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艳红 田继华 +3 位作者 杨佳 薛媛 张婷婷 于培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R法检测TNF-α、CD86、iNOS、Arg^(-1)、CD20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TNF-α、IL-6和IL^(-1)0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IL-6和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及LPS组比较,IMD处理可增加AMPK磷酸化水平,增加p-AMPK/AMPK比值;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可导致巨噬细胞发生M1极化,M1型标志分子CD86、TNF-α及iNOS mRNA表达升高,M2型标志分子CD206、Arg^(-1) mRNA表达降低,上调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使M1型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上清中TNF-α、IL-6分泌增加;而IMD处理可抑制LPS诱导的M1极化,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这一作用。结论IMD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M1/M2极化 脂多糖 中介素 ampk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Sirt1信号通路在运动调控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邱守涛 崔迪 +1 位作者 卢健 陈彩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58,271,共5页
Sarcopenia指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逐渐下降的现象,它的发生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Sarcopenia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减少、骨骼肌废用... Sarcopenia指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逐渐下降的现象,它的发生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Sarcopenia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减少、骨骼肌废用、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并与骨骼肌质量控制(蛋白质质量控制和肌纤维数目控制)失衡密切相关。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irt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1)是机体内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可感知体内的能量代谢状态,通过改变下游分子的基因表达或活性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AMPK/Sirt1信号通路通过对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骨骼肌蛋白合成与降解、炎症反应等过程对的调控影响骨骼肌质量与功能,这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中Sarcopenia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增加机体的瘦体重,达到预防和治疗Sarcopenia的目的,但运动所引起的AMPK/Sirt1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下游细胞事件的适应性改变与Sarcopenia的内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AMPK/Sirt1信号通路与骨骼肌蛋白合成、降解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运动调控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运动、AMPK/Sirt1信号通路与Sarcopenia的内在关系,旨为Sarcopenia的运动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ampk/Sirt1信号通路 骨骼肌衰减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骨骼肌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启动因子ULK1的生物学功能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岚 欧阳亮 刘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7-801,共15页
UNC-51样激酶1(ULK1)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哺乳动物中的自噬启动因子,也是酵母中Atg1的同源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ULK1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并阐明了其调控自噬的途径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最新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直... UNC-51样激酶1(ULK1)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哺乳动物中的自噬启动因子,也是酵母中Atg1的同源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ULK1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并阐明了其调控自噬的途径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最新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靶向ULK1调节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开发靶向自噬的新候选药物提供了线索.该文综述了ULK1作为自噬启动因子的复杂生物学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及其潜在的靶向治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51样激酶1(ulk1) 自噬 自噬通路 疾病 小分子化合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酚通过AMPK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脂肪组织炎症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瞩 程明慧 +1 位作者 张劝劝 秦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目的探讨芝麻酚(sesamol,SE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及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对照组和SEM干预组。干预结... 目的探讨芝麻酚(sesamol,SE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及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对照组和SEM干预组。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炎症因子、抗炎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脂肪组织巨噬细胞M1型极化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水平。以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炎症模型并用SEM进行干预,使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进行机制探讨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及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结果体内实验发现,SEM可降低肥胖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IL-6、TNF-α和MCP-1分泌水平,提高IL-10分泌水平,减少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c蛋白表达。体外实验发现,SEM能够激活巨噬细胞AMPK,上调PGC-1α、下调NF-κB表达,降低CD11c、IL-6、TNF-α,升高CD206、IL-10水平,而compound C可以减弱SEM的上述作用。结论SEM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脂肪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酚 肥胖 脂肪组织 炎症 细胞 M1/M2极化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调节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黄菲 张敬 赵俊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10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梓醇(cat)调节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Unc-51样激酶1(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分为control组、SP组(1×10... 目的:初步探讨梓醇(cat)调节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Unc-51样激酶1(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分为control组、SP组(1×10^(8)CFU/ml)、cat低、中、高剂量组(0.5、1、2μg/L)、AICAR组(2μg/L cat+1 mmol/L AMPK激活剂);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eclin-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及AMPK/mTOR/ULK1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相比,SP组A549细胞活力及Bcl-2、P6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自噬荧光强度、IL-6、IL-1β、TNF-α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KL1/UK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P组相比,cat低、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活力、Bcl-2、P6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凋亡率、自噬荧光强度、IL-6、IL-1β、TNF-α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KL1/UK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MPK激活剂AICAR减弱了cat对SP触发的A549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抑制效应。结论:cat可抑制SP诱导的A549细胞自噬和凋亡,该作用可能经由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ampk/mTOR/ulk1 肺泡上皮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晓燕 王建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3-1416,1420,共5页
营养缺乏的主要细胞反应之一是自噬上调。营养相关信号如细胞内氨基酸、ATP和氧含量等与细胞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的平衡密切相关。关键营养敏感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 TORC1)和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AMPK)是营养相关自噬的主... 营养缺乏的主要细胞反应之一是自噬上调。营养相关信号如细胞内氨基酸、ATP和氧含量等与细胞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的平衡密切相关。关键营养敏感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 TORC1)和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AMPK)是营养相关自噬的主要信号通路。细胞内的营养情况通过失调51样激酶(UL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3型催化亚基(VPS34)激酶复合物的协调调节自噬。m TORC1、AMPK、ULK和VPS34之间的广泛交叉和反馈环在自噬诱导和保持细胞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描述细胞内营养状态(氨基酸、糖和氧)发生改变时自噬调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失调51样激酶(ulk1) 单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am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3型催化亚基(VPS34) 氨基酸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