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硫丸调控AMPK/PPARγ/GPAT3信号通路对甲减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曾明星 陈继东 +1 位作者 向楠 邹小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半硫丸调控AMPK/PPARγ/GPAT_(3)信号通路,改善甲减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半硫丸低剂量组、半硫丸高剂量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 目的探讨半硫丸调控AMPK/PPARγ/GPAT_(3)信号通路,改善甲减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半硫丸低剂量组、半硫丸高剂量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10 mg/kg丙硫氧嘧啶4周制备甲减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6周,ELISA法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水平,RT-qPCR法检测肾周脂肪组织PPARγ、GPAT_(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周脂肪组织TSHR、AMPK、PPARγ、GPAT_(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T3、FT4降低(P<0.01),TSH、TG、TC、LDL-C水平升高(P<0.01),肾周脂肪组织PPARγ、GPAT_(3)mRNA表达以及TSHR、PPARγ、GPAT_(3)蛋白表达升高(P<0.01),p-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降低(P<0.01),优甲乐组和联合用药组TG水平降低(P<0.01),半硫丸各组肾周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以及TSHR、PPARγ蛋白表达降低(P<0.01),p-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1),各给药组GPAT_(3)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半硫丸可能通过调控TSHR介导的AMPK/PPARγ/GPAT_(3)信号通路改善甲减导致的脂质紊乱,这种机制与优甲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硫丸 甲减 脂代谢 ampk/pparγ/gp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软化丸调控AMPK/NLRP3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秦合伟 王梦楠 +3 位作者 李彦杰 孙孟艳 高洋 刘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9,I0015-I001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软化丸能否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 目的探讨血管软化丸能否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6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血管软化丸低剂量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和AMPK抑制剂联合组、AMPK抑制剂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8周建造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并于第13周给予不同方法干预,干预6周后取材,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HDL-C)水平,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测定主动脉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酶1(Cleaved-Caspase-1)、Gasdermin D(GSDMD)-N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AMPK、NLRP3蛋白在主动脉根部的分布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主动脉内皮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根部细胞排列紊乱,且脂肪空泡明显,主动脉有明显粥样斑块沉积,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LRP3、Cleaved-Caspase 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和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管软化丸高低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脂紊乱得到改善,主动脉组织及细胞病变程度减轻,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LRP3、Cleaved-Caspase 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血管软化丸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比较,血管软化丸高剂量组焦亡相关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而AMPK抑制剂组与之相反。结论血管软化丸可能通过调控AMPK/NLRP3通路减轻细胞焦亡发挥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软化丸 动脉粥样硬化 ampk/NLRP3信号通路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小明 孙军 +3 位作者 唐永刚 齐立 余智 刘开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大鼠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大鼠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吡格列酮干预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法观察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变化,western-blotting观察大鼠缺血半暗带区P-JAK2、P-STAT3表达的改变。结果PPARγ激动剂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评分,假手术组:0,模型组:(2.3±0.98),生理盐水干预组:(2.4±0.99),吡格列酮15 mg/kg组:(1.5±0.69)(P<0.05);减轻脑细胞坏死程度;降低缺血半暗带区P-JAK2、P-STAT3的表达,两种蛋白分别为假手术组:0、0,模型组:(0.89±0.06)、(0.27±0.03),生理盐水干预组:(0.88±0.05)、(0.28±0.04),吡格列酮15 mg/kg组:(0.23±0.04)、(0.10±0.02)(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激动剂 缺血再灌注损伤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伍明江 张德芹 +2 位作者 李盼 石旭柳 刘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3-960,共8页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当柽柳黄素作用48 h后,高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细胞对Glu的摄取(P<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细胞内TG含量(P<0.05);作用机制显示柽柳黄素具有显著提高AMPK(P<0.01)和降低FAS(P<0.05)基因的表达,能与FAS蛋白具有较好的分子对接,可增加P-AMPK、P-ACC、P-PKB和PPARα和抑制FAS蛋白的表达。该研究说明柽柳黄素可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3T3-L1脂肪细胞对Glu的摄取,降低TG在细胞内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黄素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ampk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溴丙酮酸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自噬失衡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婷 咸郝 +5 位作者 鲍秀蓉 张韩梦 宋宜宁 魏芳 韦颖梅 王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63-1469,共7页
目的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rPA)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 目的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rPA)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FLS来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MTT实验检测TNF-α诱导FLS以及3-BrPA治疗FLS的适宜浓度,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3-BrPA对FLS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JC-1线粒体膜电位实验检测FLS的凋亡情况,mCherry-EGFP-LC3B过表达质粒检测FLS自噬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LS凋亡/自噬相关蛋白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3-BrPA(15μmol·L^(-1))明显抑制了TNF-α(25μg·L^(-1))刺激下FL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还促进FLS凋亡、下调FLS线粒体膜电位并阻断FLS的自噬流。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TNF-α组,3-BrPA上调caspase-3、Bax、P62和p-mTOR/mTOR的表达,下调LC3B、Beclin1、Bcl-2和p-AMPK/AMPK的表达。结论3-BrPA能够在体外调节大鼠FLS凋亡/自噬失衡来抑制其异常活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ampk/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西替尼(OSI-906)通过AMPK/SIRT3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
6
作者 毛雅楠 张侍玉 +3 位作者 李倩 朱家峰 王颖超 张兰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8-1585,共8页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信号通路,探讨林西替尼(OSI-906)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ng Ⅱ组)和OSI...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信号通路,探讨林西替尼(OSI-906)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ng Ⅱ组)和OSI-906干预组(Ang Ⅱ+OSI-906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Ang Ⅱ(2 mg·kg^(-1)·d^(-1))诱导小鼠心肌肥大,持续2周;OSI-906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SI-906(50 mg/kg)灌胃,持续2周。采用HE染色评价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组织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心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OSI-906治疗后小鼠心脏重量指数显著降低(P<0.05);小鼠心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小鼠心肌肥大标志标志物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及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MDA水平表达下调(P<0.01),SOD、CAT和GSH-Px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和SIRT3蛋白表达上调(P<0.05)。在细胞水平,使用AMPK信号的阻断剂Compound C干预新生小鼠心室肌细胞后,心肌细胞的ANP、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OSI-906可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肌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并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3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OSI-906 ampk/SIR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AMPK通路基因突变与鼻咽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彦竹 何倩 +3 位作者 马宏志 张琳 刘峰 韩亚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73,共9页
目的:基因突变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 目的:基因突变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与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二科31例初治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基因测序平台Illumina NextSeq CN500检测治疗前鼻咽部活检组织中288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38个基因的内含子、启动子或融合断点区域,对728个基因的编码区域进行目标区域捕获的高深度测序,并检测肿瘤基因4种变异类型,包括点突变、小片段的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和目前已知的融合基因。31例患者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诱导化学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PI3K-Akt通路突变患者的3年区域无失败生存率(regional failure-free survival,RFFS)及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低于未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P<0.05)。mTOR通路突变患者的3年RFFS及DFS均显著低于未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0,P<0.05)。AMPK通路未突变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显著高于突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K通路突变患者的3年RFFS及DFS均显著低于未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3,P<0.05)。PI3K-Akt/mTOR/AMPK信号通路突变和治疗前EB病毒DNA拷贝数是鼻咽癌患者3年RFF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存在PI3K-Akt/mTOR/AMPK信号通路基因突变的鼻咽癌患者预后较差,应用二代测序对PI3K-Akt/mTOR/AMPK驱动基因和信号通路的检测有望为鼻咽癌基础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PI3K-Akt/mTOR/ampk信号通路 疗效 预后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19/Sirt3介导自噬在脑出血后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敏 王素洁 +1 位作者 李茜 张志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H19(H19)/Sirt3介导自噬在脑出血(ICH)后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胶原酶注射建立ICH小鼠模型。将经氧合血红蛋白(OxyHb)处理的SH⁃SY5Y细胞用作体外ICH模型。含有sh⁃H19的慢病毒载体用于抑制ICH小鼠和培养的SH⁃SY5Y细... 目的探讨lncRNA H19(H19)/Sirt3介导自噬在脑出血(ICH)后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胶原酶注射建立ICH小鼠模型。将经氧合血红蛋白(OxyHb)处理的SH⁃SY5Y细胞用作体外ICH模型。含有sh⁃H19的慢病毒载体用于抑制ICH小鼠和培养的SH⁃SY5Y细胞中的H19表达。在ICH模型建立后48 h,对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mNSS评分,并对病灶体积进行分析,同时分别采用RT⁃qPCR法、Tunel染色和免疫荧光分析损伤组织中H19表达、神经元细胞凋亡和LC3表达。分别采用MTT法测量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自噬相关蛋白和Sirt3/AMPK/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19表达在ICH后和OxyHb处理细胞中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强(P<0.05)。H19敲低降低了ICH模型建立后第2天病灶体积和mNSS评分(P<0.01),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P<0.01),并增强了ICH损伤期间自噬的调节作用。H19敲低增强了暴露于OxyHb的SH⁃SY5Y细胞活力,减少了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H19主要通过调节Sirt3表达和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结论H19在体内外ICH模型中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强。H19敲低可能通过Sirt3/AMPK/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减轻ICH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H19 Sirt3 ampk/mTOR信号通路 脑出血 自噬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探讨运脾化痰通窍方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奕星 刘安琪 +2 位作者 王淑敏 李雪军 姜之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76-3482,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探索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核心靶点及通路,分析“运脾治鼻”理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平台筛选运脾化痰通窍方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探索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核心靶点及通路,分析“运脾治鼻”理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平台筛选运脾化痰通窍方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图,OMIM等数据库检索儿童AH疾病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儿童AH的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最后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单核细胞中SIRT3、AMPK、p-AMPK蛋白表达,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得到运脾化痰通窍方药物相关靶点264个、儿童AH疾病相关靶点33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94个,筛选出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儿童AH核心靶点47个。运脾化痰通窍方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GO富集分析得出运脾化痰通窍方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有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辐射响应等,与该方治疗AH相关的细胞成分有囊泡腔、转录调节因子复合物等,相关靶点治疗AH的功能集中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激酶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于各类炎症通路、细胞凋亡、HI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临床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显示,疗程结束后患者血单核细胞内SIRT3、AMPK、p-AMPK蛋白表达上调(P<0.01),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p-AMPK/AMPK比值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以“运脾治鼻”为指导思想的运脾化痰通窍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儿童AH,其主要机制集中在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SIRT3/AMPK信号通路可能是有效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化痰通窍方 儿童腺样体肥大 网络药理学 临床研究 SIRT3/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丁煌 唐映红 黄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8-1052,共5页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成分自我降解的过程,包括自噬的诱导、自噬体膜的形成、自噬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以及内容物的降解。自噬若适度激活,则促进细胞存活;若过度激活,则可加重细胞损伤,甚至导致细胞裂解和促进细胞死亡。该文主...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成分自我降解的过程,包括自噬的诱导、自噬体膜的形成、自噬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以及内容物的降解。自噬若适度激活,则促进细胞存活;若过度激活,则可加重细胞损伤,甚至导致细胞裂解和促进细胞死亡。该文主要从自噬的形成过程及分子机制、脑缺血后自噬的诱发因素、自噬参与脑缺血的信号转导通路及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脑缺血性损伤及其药物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脑缺血损伤 信号转导通路 PI3K/AKT ampk NF-κB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不同萃取部位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彤 金晨 +4 位作者 熊瑶 程玉瑶 陈康 戴隆程 张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2-698,共7页
目的研究石榴花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35 mg·kg^-1)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二甲双胍、石榴花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4周,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及其他生化指标;测定石榴花各萃取... 目的研究石榴花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35 mg·kg^-1)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二甲双胍、石榴花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4周,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及其他生化指标;测定石榴花各萃取部位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4周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机体氧化损伤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石榴花各萃取部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提高p-Akt、PI3K、Glut4蛋白表达,水部位提取物提高PPARγ蛋白的表达。结论石榴花各萃取部位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和胰岛素抵抗模型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为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水部位提取物还可通过激活PPARγ受体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作用机制 PI3K/AKT信号通路 pparγ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