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AMPK和Hippo糖脂代谢信号通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
1
作者 黄迪 彭辉 +4 位作者 李子义 胡高斌 黄龙 张琦 于庆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1-540,共10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和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获得健脾活血方各药物的活性成分;检索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肝纤维化疾病靶点;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预测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 目的:网络药理学和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获得健脾活血方各药物的活性成分;检索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肝纤维化疾病靶点;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预测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以0.700为标准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实验选取人星状细胞LX-2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使用5ng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和观察组(5 ng TGF-β1诱导+健脾活血方干预),CCK-8法检测中药干预细胞最佳浓度,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肝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结蛋白(Desmin)、胶原蛋白I(Collagen I)表达,WB检测各组AMPK和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114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46个基因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木樨草素、槲皮素、β-谷甾醇、当归素、白桦酸等;核心靶点基因包括TNF、IL-6、PTGS2、TP53、MAPK1、JUN、ESR1等;富集到GO生物过程661个、细胞组分467个、分子功能115个,包括AMPK、TNF、Hippo等KEGG信号通路164条。CCK-8结果表明0.625 mg/mL和1.25 mg/mL健脾活血方干预LX-2细胞增殖最佳;WB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SMA、Collagen I、Desmin、Timp-1表达增高,相比模型组,观察组α-SMA、Collagen I、Desmin、Timp-1表达降低(P<0.05);WB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YAP、p-TAZ和p-AMPK表达降低,YAP、TAZ、AMPK表达升高,相比模型组,观察组p-YAP、p-TAZ和p-AMPK表达增高,YAP、TAZ、AMPK表达降低(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与健脾活血方多成分多靶点干预AMPK和Hippo信号通路等多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ampk/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软化丸调控AMPK/NLRP3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秦合伟 王梦楠 +3 位作者 李彦杰 孙孟艳 高洋 刘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9,I0015-I001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软化丸能否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 目的探讨血管软化丸能否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6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血管软化丸低剂量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和AMPK抑制剂联合组、AMPK抑制剂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8周建造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并于第13周给予不同方法干预,干预6周后取材,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HDL-C)水平,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测定主动脉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酶1(Cleaved-Caspase-1)、Gasdermin D(GSDMD)-N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AMPK、NLRP3蛋白在主动脉根部的分布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主动脉内皮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根部细胞排列紊乱,且脂肪空泡明显,主动脉有明显粥样斑块沉积,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LRP3、Cleaved-Caspase 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和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管软化丸高低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脂紊乱得到改善,主动脉组织及细胞病变程度减轻,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LRP3、Cleaved-Caspase 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血管软化丸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比较,血管软化丸高剂量组焦亡相关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而AMPK抑制剂组与之相反。结论血管软化丸可能通过调控AMPK/NLRP3通路减轻细胞焦亡发挥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软化丸 动脉粥样硬化 ampk/NLRP3信号通路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及其在鸡卵巢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铭丰 单晓雨 +3 位作者 曹正锋 张扬 徐琪 陈国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4,共7页
Hippo信号通路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控制不同物种的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增殖、自我更新、分化和凋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Hippo信号通路可以调控卵泡的激活和生长,对卵泡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参与原始... Hippo信号通路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控制不同物种的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增殖、自我更新、分化和凋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Hippo信号通路可以调控卵泡的激活和生长,对卵泡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参与原始卵泡的激活和卵泡的生长。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Hippo信号通路在鸡卵泡发育中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Hippo信号通路及其与卵巢发育、功能维护和疾病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卵泡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究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王尚嘉 李丹 +1 位作者 卢路艳 程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11 g/kg)组、中剂量当归芍药散(M-当归芍药散,12.22 g/kg)组、高剂量当归芍药散(H-当归芍药散,24.44 g/kg)组、H-当归芍药散+AMPK激动剂AICAR(H-当归芍药散+AICAR,24.44 g/kg当归芍药散+200 mg/kg AICAR)组,每组12只大鼠。观察不同时期卵泡数量;ELISA、HE染色、TUNEL试剂盒、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以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Model组比较,L、M、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H-当归芍药散+AICAR组较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mTOR信号通路 环磷酰胺 当归芍药散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脂肪酸对骡鸭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赵婉芯 陈超 +5 位作者 黄彩云 王梦诗 胡映秀 于暄慈 罗儒唐 李昂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脂肪酸对骡鸭原代肝细胞超微结构、脂质沉积、氧化应激及AM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复合酸(油酸+棕榈酸)进行处理:500μmol/L+250μmol/L、1000μmol/L+500μmol/L、1500μmol/L+750μmol/L和...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脂肪酸对骡鸭原代肝细胞超微结构、脂质沉积、氧化应激及AM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复合酸(油酸+棕榈酸)进行处理:500μmol/L+250μmol/L、1000μmol/L+500μmol/L、1500μmol/L+750μmol/L和2000μmol/L+1000μmol/L,并持续处理36 h构建原代骡鸭肝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结果显示:(1)分离的骡鸭原代肝细胞有丰富糖原颗粒和脂滴的存在。(2)与对照组相比,油酸+棕榈酸浓度为1500μmol/L+750μmol/L时,培养骡鸭原代肝细胞36 h,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脂滴数量显著增加(P<0.05)。(3)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脂肪酸处理的骡鸭原代肝细胞和线粒体均出现明显水肿,脂滴出现聚合,并且膜和嵴的结构受损。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脂滴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上升(P<0.05)。(4)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脂肪酸处理的骡鸭原代肝细胞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肉碱棕榈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量以及AMPK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及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因此,油酸+棕榈酸浓度为1500μmol/L+750μmol/L处理骡鸭原代肝细胞36 h能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有效增加肝细胞脂质沉积,但同时易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细胞模型 脂质沉积与氧化应激 ampk信号通路 骡鸭原代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糖肽激活CAMKK2/AMPK/MCU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衰老
6
作者 刘晓丹 凌晨 +5 位作者 刘璐 蒲静 马海滨 马会明 张文萍 陈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因子。结果CCK-8、EDU、Ki67与DOX组相比,经LbGP治疗可明显提高细胞活力(P<0.05),促进增殖(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阳性面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p21、γH2A.X下降(P<0.05)、pRB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组衰老表型蛋白p21、p53明显减少(P<0.05),pRB升高(P<0.05);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的cyt C和活化的caspase-9明显减少(P<0.05);CAMKK2、pAMPK和线粒体钙稳态调节蛋白MCU水平升高(P<0.05);细胞核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SIRT1、PGC1α/β和ATP5A1明显升高(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LbGP可改善DOX诱导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MKK2/AMPK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钙稳态,提高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为LbGP能够辅助改善卵巢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衰老 CAMKK2/ampk信号通路 线粒体钙稳态 能量代谢 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53/AMPK信号通路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何忆清 王茜 +3 位作者 刘泉 张颖 魏逍萱 杨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来曲唑(1 mg/kg)构建PCOS大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持续12 d。记录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及子宫质量,瑞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动情周期,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及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53、AMPK、mTOR、Beclin 1、LC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53、AMPK、mTOR、Beclin 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升高(P<0.01),子宫质量降低(P<0.05);动情周期紊乱;颗粒细胞减少,囊性卵泡增加;血清LH、LH/FSH、T、AMH水平升高(P<0.05,P<0.01),FSH、E2、P水平降低(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LC3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大鼠卵巢质量降低(P<0.05),子宫质量升高(P<0.05);各动情阶段规律出现;颗粒细胞层数增加,优势卵泡可见;血清LH、LH/FSH、T、AMH水平降低(P<0.05,P<0.01),FSH、E2、P水平升高(P<0.05,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可通过调控p53/AMPK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调节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平衡,促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自噬 p53/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通过调控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8
作者 张亚粉 左振魁 +3 位作者 菅洪磊 王琳 刘天瑞 任兰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8-2205,共8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每组10只,... 目的研究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测量结肠长度和单位结肠质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和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ROS、MDA水平及GSH-Px、SOD活性,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LC3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AMPK、mTOR、p70S6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CMDI评分,单位结肠质量,病理学评分,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mTOR、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肠长度,GSH-Px、SOD活性,LC3水平,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各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DAI评分,CMDI评分,单位结肠质量,病理学评分、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mTOR、p70S6K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长度,GSH-Px、SOD活性,LC3水平,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1),且相关的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可能通过调节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来减轻UC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合理中汤 溃疡性结肠炎 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典Hippo信号通路探索Neu-P11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9
作者 李秀平 蔡世昌 +3 位作者 谢柳 贺娟 陈玲群 孟雯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0,共2页
褪黑素(melatonin,Mel)是主要由松果体释放的一种循环激素,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但其进入人体后,代谢较快,半衰期短,直接药用效果不明显,提取与合成较难,剂量过高还会产生副作用。Neu-P11是一种新式褪黑素非选择性受体激动剂,体外合成... 褪黑素(melatonin,Mel)是主要由松果体释放的一种循环激素,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但其进入人体后,代谢较快,半衰期短,直接药用效果不明显,提取与合成较难,剂量过高还会产生副作用。Neu-P11是一种新式褪黑素非选择性受体激动剂,体外合成容易,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小,能代替褪黑素,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褪黑素 Neu-P11 DM T2DM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路通酸靶向TRAF6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赵薇薇 郑诗成 +4 位作者 张天艺 熊嘉昱 屈祎 柯细松 闫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3-1469,共7页
目的阐明路路通酸(liquidambaric acid,LDA)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ST)、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实验(DARTS)和细胞热转变实验(CETSA... 目的阐明路路通酸(liquidambaric acid,LDA)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ST)、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实验(DARTS)和细胞热转变实验(CETSA)验证LDA与TRAF6的直接结合;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TRAF6敲除的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利用免疫荧光和TOPFlash/Renilla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DA靶向TRAF6调控的Hippo/YAP与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邻位连接实验(PLA)探究LDA调控TRAF6蛋白互作,阐明分子机制。结果在细胞裂解液和活细胞中,验证了LDA与TRAF6的直接结合;LDA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TRAF6依赖的YAP的核转位,抑制TRAF6过表达激活的Wnt信号转导;Co-IP和PLA实验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中TRAF6与YAP及β-catenin形成1个三联复合物,其中TRAF6是三联复合物的关键支架蛋白;LDA破坏了TRAF6的TRAF结构域和YAP,以及YAP与β-catenin的互作。结论LDA通过靶向TRAF6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路路通酸 TRAF6 hippo/YAP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TR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神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马巧琳 范宣强 +6 位作者 胡斌 于冬冬 牛骏崴 赵蓉蓉 王荣荣 崔家禾 冯婉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999,共8页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五神针”组、非穴对照组。“五神针”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非穴对照组在后神聪后5 mm处非穴部位排刺5针。采用悬尾实验检测大鼠造模及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增加(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下降(P<0.05),mTO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Parkin mRNA表达量降低(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五神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疲劳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Parkin、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自噬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针” 慢性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玛咖改善大鼠中枢疲劳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姚文环 周雯 +4 位作者 李亚轩 李子尧 张静 吕实波 李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尾等多种方式反复刺激大鼠制造中枢疲劳大鼠模型。玛咖连续灌胃35 d后,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和大鼠海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并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能够增加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P<0.05或P<0.01),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能够缩短中枢疲劳大鼠逃逸潜伏期(P<0.05)、增加站台穿越次数(P<0.05)、升高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大鼠悬尾挣扎时间(P<0.05),同时能升高CAT活性(P<0.01)、增加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AMPK和核呼吸因子1(NRF1)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PGC-1α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2.4 g/kg)SIRT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玛咖可以改善中枢疲劳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PGC-1α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中枢疲劳 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AP12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迎洪 袁敏 +3 位作者 铁海龙 刘小山 朱长军 熊廷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为了探究AKAP1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细胞恶性行为的特异性作用,并基于枢纽基因(hub-Genes)构建OV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将“ovarian cancer”作为关键词,从GeneCards数据库得到OV相关基因,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 为了探究AKAP1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细胞恶性行为的特异性作用,并基于枢纽基因(hub-Genes)构建OV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将“ovarian cancer”作为关键词,从GeneCards数据库得到OV相关基因,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具有显著差异的OV相关枢纽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OV样本总生存期显著相关的hub-Genes;用LASSO算法构建卵巢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ROC曲线检测该模型对OV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通过SangerBox在线分析AKAP12与OV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细胞转染实现AKAP12过表达后,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①从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8378个OV相关基因,其中82个是在正常组织与OV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的hub-Genes;②成功构建了基于5个hub-Genes(BIRC5、EPCAM、AKAP12、PDGFRA、CLDN4)组成的OV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OV患者的预后情况;③SangerBox在线分析结果表明,AKAP12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更差;④细胞实验证明,AKAP12过表达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抑制细胞的凋亡;⑤过表达AKAP12可显著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明显提高mTOR磷酸化水平.总之,本研究基于5个hub-Genes构建的特征风险模型能有效预测OV患者的预后情况,AKAP12可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诱导OV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抑制OV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预后风险预测模型 AKAP12 ampk/mTO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15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1α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立燕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泽茹 尹庆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6,1152,共6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GE)通过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建立ARDS大鼠模型。将建模后的5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栀子苷(GE)通过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建立ARDS大鼠模型。将建模后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ARDS组、GE低剂量(GE-L,12.5 mg/kg GE)组、GE中剂量(GE-M,25 mg/kg GE)组、GE高剂量(GE-H,50 mg/kg GE)组、GE-H+Compound C(AMPK抑制剂,50 mg/kg GE+250μg/kg Compound C)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干预后,分别取出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检测BALF中炎症因子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MPK/SIRT1/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DS组W/D、IFN-γ、IL-6、TNF-α水平、p-NF-κB p65/NF-κB p65、VCAM-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MPK/AMPK、SIRT1、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不同剂量GE治疗后,W/D、IFN-γ、IL-6、TNF-α水平、p-NF-κB p65/NF-κB p65、VCAM-1表达较ARDS组逐渐降低;p-AMPK/AMPK、SIRT1、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Compound C逆转了GE-H组对ARDS大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GE可以改善ARDS大鼠肺损伤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激活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B10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基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畏 张新鑫 +3 位作者 王广辉 张杰 陈安然 贾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9-1525,共7页
目的探究胸腺素β10(thymosinβ10,TMSB1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促进胃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0例胃癌患者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TMSB10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预后影响。为研究作用机制,通过转染技术、CCK8... 目的探究胸腺素β10(thymosinβ10,TMSB1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促进胃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0例胃癌患者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TMSB10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预后影响。为研究作用机制,通过转染技术、CCK8实验、EDU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实验,糖酵解实验,蛋白印迹实验,观察TMSB10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临床样本免疫组化显示,TMSB10在胃癌中高表达。同时,TMSB1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5)、TNM分期(P<0.01)和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在机制研究中,通过体外实验CCK-8、EDU实验、Transwel实验及糖酵解检测实验发现过表达TMSB10后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糖酵解表型,反之亦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MSB10可能通过上调AMPK/mTOR信号通路调节胃癌的发生。结论TMSB10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糖酵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β10 糖酵解 胃癌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基于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在肝细胞癌中产生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智 周塏 +3 位作者 陈骋 梁贤文 刘路政 武金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480,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大多数HCC患者被诊断出来时已是晚期,通常已丧失良好的手术时机。而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当前H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还可作为术后治...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大多数HCC患者被诊断出来时已是晚期,通常已丧失良好的手术时机。而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当前H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还可作为术后治疗措施,在HCC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索拉非尼是第一个被用于治疗HCC的靶向药物,它可抑制肝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可诱导肝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提高部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据目前研究显示,有50%~60%HCC经治患者对该药物出现了敏感性下降。主要是由于索拉非尼使用后会抑制体内相关信号通路,从而致使耐药的发生,故进一步探索索拉非尼耐药机制,使其逆转索拉非尼耐药对于改善肝癌治疗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索拉非尼通过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与耐药性的产生有着密切联系。并探讨其耐药分子机制,使该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展开,探讨其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以及介导的耐药机制,为索拉非尼治疗肝癌产生耐药性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hippo/YAP信号通路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肝细胞癌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控CaMKKβ/AMPK信号通路介导ICCs细胞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莹 曾毅 +2 位作者 吕文亮 张思依 徐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3-1402,共10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调控CaMKKβ/AMPK信号通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对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ICCs细胞,谷氨酸刺激构建ICCs自噬模型,免疫荧光检测Ca2+水平。将原代...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调控CaMKKβ/AMPK信号通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对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ICCs细胞,谷氨酸刺激构建ICCs自噬模型,免疫荧光检测Ca2+水平。将原代ICCs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柴胡皂苷D组、模型+CaMKKβ抑制剂组、模型+柴胡皂苷D+CaMKKβ抑制剂组。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超微结构,ELISA检测Ghrelin和SP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a2+和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CaMKKβ、p-AMPK、Drp1、MFN2、IP3R和Ry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诱导的模型组ICCs中LC-3Ⅱ荧光表达增强。柴胡皂苷D干预可降低Ca2+浓度,降低CaMKKβ、AMPK和MFN2水平(P<0.01),增加LC-3Ⅱ/Ⅰ、IP3R、RyR、Drp1、Ghrelin和SP水平(P<0.01)。柴胡皂苷D联合CaMKKβ抑制剂STO-609干预后效果更显著。结论柴胡皂苷D可通过CaMKKβ/AMPK信号通路介导Ca2+外流,影响ICCs细胞过度自噬及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功能性消化不良 ICCs自噬 CaMKKβ/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钊 闫阮玉 +5 位作者 吴洪雨 黄恺 沈丽 陶艳艳 刘成海 彭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CollagenⅠ和SirT1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和p53水平。结果CCl4染毒2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和IL-12p70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表达下降,p53表达增多(P<0.05)。CMCS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IL-6、MCP-1、TNF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四氯化碳(CCl4) 肝纤维化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