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PK/ACC/CPT1A信号通路探讨羟基茜草素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1
作者 侯渌茗 李莹 +3 位作者 许嘉鸿 李正鑫 马函琳 陈逸云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96-3101,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茜草素(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通过棕榈酸+油酸(PO,0.5+0.25 mmol/L)或棕榈酸(PA,0.5 mmol/L)诱导AML-12细胞,建立体外细胞脂质沉积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r 20、40、80μmol/L组。CCK8法测定... 目的探讨羟基茜草素(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通过棕榈酸+油酸(PO,0.5+0.25 mmol/L)或棕榈酸(PA,0.5 mmol/L)诱导AML-12细胞,建立体外细胞脂质沉积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r 20、40、80μmol/L组。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水平;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滴沉积情况;RT-qPCR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脂质代谢基因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 1,炎症基因IL-1β、IL-6、TNF-α、CCL5、CXCL 10及AMPK/ACC/CPT1A通路相关基因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AMPKα、AMPKα、p-ACC、ACC、CPT1A蛋白表达。结果0~100μmol/L Pur对AML-12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ML-12细胞尼罗红染色半定量和TG水平升高(P<0.01);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1、IL-1β、IL-6、TNF-α、CCL5、CXCL 10 mRNA表达升高(P<0.01),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比值及CPT1A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ur 40、80μmol/L组细胞尼罗红染色半定量和TG水平降低(P<0.01);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1、IL-1β、IL-6、TNF-α、CCL5、CXCL 10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p-AMPK/AMPK、p-ACC/ACC比值及CPT1A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PK/ACC/CPT1A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茜草素 AML-12细胞 棕榈酸 油酸 脂质沉积 脂代谢 炎症 ampk/acc/cpt1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痹宁II通过AMPK/PGC1α信号通路调控糖酵解而减轻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
2
作者 魏义保 马振源 +5 位作者 刘德仁 胡恩睿 李晓辰 王培民 廖太阳 梅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9-1577,共9页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膝痹宁II(XBN II)调控糖酵解并减轻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KOA组、XBN I...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膝痹宁II(XBN II)调控糖酵解并减轻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KOA组、XBN II组和二甲双胍(Met)组,每组8只。通过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KOA模型。造模后第14天开始,XBN II组大鼠每日予XBN II灌胃1次,Met组隔天予Met腹腔注射1次,共给药4周。采用HE和番红固绿染色评估软骨组织病理并进行Mankin和OARSI评分;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和血清中乳酸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中磷酸化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糖酵解相关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己糖激酶2和乳酸脱氢酶A)、软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因子(II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含血小板应答蛋白基序的解整联蛋白及金属蛋白酶5)及AMPK/PGC1α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KOA组大鼠软骨组织和血清中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软骨组织表面磨损,软骨层结构紊乱,基质淡染,Mankin和OARSI评分显著升高(P<0.05);软骨合成代谢因子及AMPK/PGC1α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软骨分解代谢相关因子及糖酵解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KOA组比较,XBN II组和Met组大鼠软骨组织形态有明显改善,Mankin和OARSI评分显著降低,且上述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XBN II可通过抑制糖酵解有效减轻KOA大鼠软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宁II 膝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糖酵解 ampk/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3
作者 要睿昕 吕岳 +3 位作者 蒋秋艳 李胜男 冯智豪 宋维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5-1503,共9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高胆固醇模型(model,M)组、M+低剂量(100 mg·kg^(−1)·d^(−1))Cur(low-dose Cur,Cur-L)组和M+高剂量(200 mg·kg^(−1)·d^(−1))Cur(high-dose Cur,Cur-H)组,每组8只。每周记录小鼠体重。饲养18周后收集小鼠血清与肝脏,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计算肝脏指数;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以及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2)使用油酸和胆固醇干预HepG2细胞复制肝细胞损伤模型,将其分为NC组、Cur组、M组和M+Cur组;使用小干扰RNA敲减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探讨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NASH的关系;使用化合物C(compound C,CC)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探讨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的脂滴变化,检测细胞悬液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结果:(1)与M组相比,Cur干预显著降低了NASH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TC、TG、LDL-C、ALT、AST和TNF-α水平,同时小鼠肝脏中的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得到缓解(P<0.05)。(2)不同浓度的Cur干预HepG2细胞可呈浓度梯度增加或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与M组相比,Cur减少了细胞内脂滴,降低了细胞悬液TC、TG、LDL-C、ALT和AST水平(P<0.05)。(3)与NC组相比,M组小鼠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不同浓度Cur干预促进了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以及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4)Cur干预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增加,TNF-α和α-SMA水平降低(P<0.05)。(5)与M组相比,敲减PINK1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降低(P<0.05);CC抑制AMPK后,Cur干预使得p-AMPK(P<0.01)、Sirt1(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0.05)、PINK1(P<0.01)和parkin(P<0.01)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结论:Cur可减轻NASH小鼠肝损伤和油酸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且该过程可能涉及AMPK/Sirt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线粒体自噬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玛咖改善大鼠中枢疲劳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姚文环 周雯 +4 位作者 李亚轩 李子尧 张静 吕实波 李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尾等多种方式反复刺激大鼠制造中枢疲劳大鼠模型。玛咖连续灌胃35 d后,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和大鼠海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并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能够增加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P<0.05或P<0.01),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能够缩短中枢疲劳大鼠逃逸潜伏期(P<0.05)、增加站台穿越次数(P<0.05)、升高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大鼠悬尾挣扎时间(P<0.05),同时能升高CAT活性(P<0.01)、增加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AMPK和核呼吸因子1(NRF1)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PGC-1α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2.4 g/kg)SIRT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玛咖可以改善中枢疲劳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PGC-1α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中枢疲劳 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ACC/CPT-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龚美蓉 曹晨 +1 位作者 陈凤丽 孙亦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机制。方法30只刚断乳(3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并设为正常组,另24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周,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机制。方法30只刚断乳(3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并设为正常组,另24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周,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脂肪质量、血脂等相关指标,qPCR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α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AMPK、ACC磷酸化水平和CPT-1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显示肥胖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和血脂均显著降低(P<0.05~0.01);骨骼肌AMPKα1、ACC、C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0.01)。电针使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激活AMPK的活性;ACC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抑制ACC活性;同时提高CPT-1蛋白水平。结论电针可以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并改善其脂肪代谢的紊乱,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骨骼肌组织AMPK/ACC/CPT-1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肥胖大鼠 ampk/acc/cp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6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1α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孙立燕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泽茹 尹庆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6,1152,共6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GE)通过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建立ARDS大鼠模型。将建模后的5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栀子苷(GE)通过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建立ARDS大鼠模型。将建模后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ARDS组、GE低剂量(GE-L,12.5 mg/kg GE)组、GE中剂量(GE-M,25 mg/kg GE)组、GE高剂量(GE-H,50 mg/kg GE)组、GE-H+Compound C(AMPK抑制剂,50 mg/kg GE+250μg/kg Compound C)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干预后,分别取出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检测BALF中炎症因子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MPK/SIRT1/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DS组W/D、IFN-γ、IL-6、TNF-α水平、p-NF-κB p65/NF-κB p65、VCAM-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MPK/AMPK、SIRT1、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不同剂量GE治疗后,W/D、IFN-γ、IL-6、TNF-α水平、p-NF-κB p65/NF-κB p65、VCAM-1表达较ARDS组逐渐降低;p-AMPK/AMPK、SIRT1、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Compound C逆转了GE-H组对ARDS大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GE可以改善ARDS大鼠肺损伤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激活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钊 闫阮玉 +5 位作者 吴洪雨 黄恺 沈丽 陶艳艳 刘成海 彭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CollagenⅠ和SirT1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和p53水平。结果CCl4染毒2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和IL-12p70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表达下降,p53表达增多(P<0.05)。CMCS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IL-6、MCP-1、TNF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四氯化碳(CCl4) 肝纤维化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通过调控LKB1/AMPK/PGC⁃1α信号通路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张莹 欧阳灿玥 +5 位作者 陈兰英 袁蓓欣 崔宏伟 谢欣序 刘鹏 刘荣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2-2551,共10页
目的研究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 mg/kg)和葛根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 目的研究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 mg/kg)和葛根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边小块脂肪组织。手术后2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每周6 d,连续灌胃给药16周。第16周末,通过PowerLab检测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M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_(max))];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葡萄糖(Glu)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水平;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 4)、乳酸脱氢酶A(LDHA)、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α)、酰基辅酶A-羧化酶(ACC)、肝激酶B1(LKB 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酶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LKB1、p-AMPK/AMPK、PGC-1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异黄酮组SBP、DBP、MBP、LVSP、LVMP降低(P<0.05,P<0.01),-dp/dt_(max)升高(P<0.05,P<0.01);去卵巢所致大鼠心肌纤维溶解、间隙增宽及炎性浸润情况得到改善;LDH、CK活性降低(P<0.05);心肌组织ATP水平升高(P<0.05,P<0.01);TC、TG、LDL-C及Glu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GLUT4、LDHA、CPT-1α、ACC、LKB1、AMPK、PGC-1αmRNA表达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LKB1、p-AMPK/AMPK、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调控LKB1/AMPK/PGC-1α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去卵巢 心肌损伤 LKB1/ampk/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伊婷 麻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模型组及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多糖改善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模型组及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0和40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游泳至力竭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抗疲劳指标以及肝组织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指标,AMPKα和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磷酸化AMPKα(p-AMPKα)、AMPKα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运动模型组相比,菟丝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延长,血清尿素氮、乳酸、皮质酮以及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减少,血清睾酮以及肝组织糖原、钠钾ATP酶、钙镁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AMPK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GC-1αmRNA及p-AMPKα、PGC-1α蛋白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菟丝子多糖可提升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大鼠的运动能力,且该作用与抗疲劳、增加能量物质储备、抑制氧化应激及活化AMPK/PGC-1α信号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多糖 运动能力 抗疲劳 氧化应激 ampk/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通过调控AMPK/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慧慧 古丽妮尕尔·安外尔 +6 位作者 高晓峰 王刚 包雅丽 张甜 迪娜·艾尼瓦尔 凌灿 孙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2-1890,共9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ericin,Hy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金丝桃...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ericin,Hy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金丝桃素低剂量给药组(MIRI+L-Hyp组)、金丝桃素高剂量给药组(MIRI+H-Hyp组)以及阳性对照药物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给药组(MIRI+TMZ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再通法建立MIRI模型,通过监测心电图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特征;应用生化试剂盒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应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加剧,心肌梗死面积增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降低,LDH活性、cTnI、MDA以及ROS含量均升高,SOD活性、p-AMPK、Nrf2、HO-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IRI组相比,金丝桃素低、高剂量给药组及阳性对照药物曲美他嗪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及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减少,LVEF及LVFS升高,血清中LDH活性、cTnI、MDA以及ROS含量降低,而SOD活性、p-AMPK、Nrf2、HO-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金丝桃素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调节AMPK/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ampk/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记汤通过激活AMPK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认知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丽玲 胡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6-1915,共10页
目的:探讨强记汤对D-半乳糖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3组小鼠背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连续8... 目的:探讨强记汤对D-半乳糖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3组小鼠背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连续8周,以建立衰老相关的认知损伤模型。强记汤组给予强记汤水煎液(24.96 g·kg^(-1)·d^(-1))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 g·kg^(-1)·d^(-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20 mL·kg^(-1)·d^(-1)),连续灌胃4周,每天1次。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小鼠的学习记忆力;Fluoro-Jade B(FJB)染色观察海马区受损的神经元;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ATP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的AMPKα(p-AMPKα-Thr17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NRF2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或P<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驻留时间及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FJB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FJB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透射电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中线粒体损伤减轻,且线粒体的长度和面积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组织线粒体ATP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强记汤组小鼠海马p-AMPKα-Thr172、SIRT1、PGC-1α、NRF1、NRF2和TFAM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强记汤可通过激活AMPK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认知障碍、神经元损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记汤 衰老 认知 线粒体 ampk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大补元煎防治AD的作用机制及AMPK/SIRT1信号通路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梦杰 龙清华 +3 位作者 曾楚华 刘道忠 王平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2-170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AD模型小鼠给予大补元煎治疗,并验证所发现的核心通路。结果:共筛选出80个有效活性成分和107个疾病作用靶点。大补元煎治疗AD的作用靶点有9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35个。GO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调节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减少AD小鼠的平台潜伏期,并增加小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免疫组化实验(IHC)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核抗原(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IF)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抑制AD小鼠海马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中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大补元煎抗AD的作用机制,并发现大补元煎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改善AD认知损伤、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神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马巧琳 范宣强 +6 位作者 胡斌 于冬冬 牛骏崴 赵蓉蓉 王荣荣 崔家禾 冯婉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999,共8页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五神针”组、非穴对照组。“五神针”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非穴对照组在后神聪后5 mm处非穴部位排刺5针。采用悬尾实验检测大鼠造模及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增加(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下降(P<0.05),mTO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Parkin mRNA表达量降低(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五神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疲劳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Parkin、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自噬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针” 慢性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进 王顺和 +8 位作者 汪兰 胡玲 汪子铃 曾娣 侯吉颖 黄彩虹 杜坤航 王璐 王亚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7-993,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延缓小鼠脑衰老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脑衰老模型组、对照组、Rg1抗衰老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抗衰老组。建模完成后于次日进行各实验指标的检测。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制备脑海马区石蜡切片,进行HE、Nissl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并计数神经元和Nissl小体数量与检测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62、ATG5、ULK1;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CEA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Beclin1、p-AMPK/AMPK、p-mTOR/mTOR与凋亡蛋白p53。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提升;HE、Nissl染色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减少,Nissl小体数量增多;免疫组化显示Rg1与Rap使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蛋白p62表达下降、ATG5与ULK1表达上升;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AhCE活性下降;Western blot表明Rg1与Rap使脑衰老小鼠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AMPK/AMPK表达增加、p-mTOR/mTOR、p62、p53表达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能有效拮抗D-gal对小鼠脑的致衰老作用,其机制与Rg1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D-半乳糖 神经元 衰老 ampk/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AMPK/SREBP-1/ACC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娟 汪胡风 +3 位作者 邓军 周惠芬 万海同 杨洁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p-AMPK、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ACC...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p-AMPK、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予丹红注射液后,肝脏AMPK、SREBP-1和ACC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ACC和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通过增强AMPK的活化,抑制SREBP-1和ACC的活性,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有效降低了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ampk/SREBP-1/acc通路 高脂血症 脂肪酸氧化 脂质分解 脂肪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Sirt1信号通路在运动调控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守涛 崔迪 +1 位作者 卢健 陈彩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58,271,共5页
Sarcopenia指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逐渐下降的现象,它的发生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Sarcopenia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减少、骨骼肌废用... Sarcopenia指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逐渐下降的现象,它的发生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Sarcopenia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减少、骨骼肌废用、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并与骨骼肌质量控制(蛋白质质量控制和肌纤维数目控制)失衡密切相关。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irt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1)是机体内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可感知体内的能量代谢状态,通过改变下游分子的基因表达或活性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AMPK/Sirt1信号通路通过对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骨骼肌蛋白合成与降解、炎症反应等过程对的调控影响骨骼肌质量与功能,这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中Sarcopenia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增加机体的瘦体重,达到预防和治疗Sarcopenia的目的,但运动所引起的AMPK/Sirt1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下游细胞事件的适应性改变与Sarcopenia的内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AMPK/Sirt1信号通路与骨骼肌蛋白合成、降解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运动调控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运动、AMPK/Sirt1信号通路与Sarcopenia的内在关系,旨为Sarcopenia的运动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ampk/Sirt1信号通路 骨骼肌衰减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骨骼肌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明江 张德芹 +2 位作者 李盼 石旭柳 刘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3-960,共8页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当柽柳黄素作用48 h后,高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细胞对Glu的摄取(P<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细胞内TG含量(P<0.05);作用机制显示柽柳黄素具有显著提高AMPK(P<0.01)和降低FAS(P<0.05)基因的表达,能与FAS蛋白具有较好的分子对接,可增加P-AMPK、P-ACC、P-PKB和PPARα和抑制FAS蛋白的表达。该研究说明柽柳黄素可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3T3-L1脂肪细胞对Glu的摄取,降低TG在细胞内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黄素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ampk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9
作者 敖宇 张旭阳 +3 位作者 唐聃 刘公伟 黄丹 蔡治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4-1203,共10页
目的探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HIRI组、HIRI+AMPK激动剂AICAR组(HIRI+AICAR)、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 目的探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HIRI组、HIRI+AMPK激动剂AICAR组(HIRI+AICAR)、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组(HIRI+SR-18292)和HIRI+AICAR+SR-18292组,每组8只。于术前分别经腹腔注射AICAR(500 mg/kg)或SR-18292(32 mg/kg)干预大鼠,采用无创血管夹阻断法构建HIRI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探针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RT-PCR检测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AMPKα、p-AMPKα、mTOR、p-mTOR、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IRI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升高,SOD和ATP水平降低(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mTOR/mTOR蛋白比值升高(均P<0.05)。与HIRI组比较,HIRI+AICAR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降低,SOD和ATP水平升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均P<0.05)。联合SR-18292干预可明显逆转AICAR对HIRI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结论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参与调节AMPK激动剂介导的HIRI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MTOR PGC-1Α 线粒体生物合成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和络方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并激活自噬而减轻糖尿病肾损伤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燚 唐比强 +2 位作者 赵娜 柴可夫 杜月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56-2162,共7页
目的:观察运脾和络方减轻Ⅱ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并从Sirt1-AMPK-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24只,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高脂高糖喂养10周;另设ZL大鼠... 目的:观察运脾和络方减轻Ⅱ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并从Sirt1-AMPK-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24只,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高脂高糖喂养10周;另设ZL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普食喂养10周。10周后留取尿液和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处死大鼠并取材留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Sirt1、AMPK、p-AMPK、LC3和P62蛋白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irt1的mRNA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尿蛋白(UP)、尿白蛋白(U-ALB)和血清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1);Sirt1的mRNA下降(P<0.05),Sirt1、AMPK、p-AMPK和LC3-Ⅱ/-Ⅰ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P6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局灶性纤维化,局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坏死脱落及萎缩,出现管型,肾间质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Sirt1过表达组的FBG明显降低(P<0.01),运脾和络方组的FBG无明显变化(P>0.05),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的SCr和U-ALB均降低(P<0.05);Sirt1的mRNA表达增加(P<0.05),Sirt1、AMPK、p-AMPK和LC3-Ⅱ/-Ⅰ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P6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Sirt1过表达组和运脾和络方组的肾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运脾和络方可能通过提高Sirt1表达水平,激活AMPK,调节自噬,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运脾和络方 Sirt1/ampk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