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黄芩素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庆贵 陈康 +1 位作者 郭召 骞立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WOG组(WOG-L组,50mg/kg)、高剂量WOG组(WOG-H组,100 mg/kg)和高剂量WOG+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OG-H+CC组,100 mg/kg WOG+0.2 mg/kg Compound C),每组12只。Model组、WOG-L组、WOG-H组、WOG-H+CC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大鼠模型。放射性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痂骨密度(BMD)。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对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进行检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HE染色观察骨折处骨痂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折端未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骨小梁较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大,结构紊乱疏松。与Model组相比,WOG-H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有连续性骨痂包绕贯穿于骨折端,髓腔再通,骨折线模糊不清,骨小梁形态较完整。Compound C减弱了WOG对OPF大鼠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结论 WOG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OPF大鼠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1过表达对猪卵巢颗粒细胞中AMP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芳 任守文 +2 位作者 赵为民 付言峰 李碧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构建猪SIRT1基因全长编码区(coding region sequence,CDS)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猪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探讨SIRT1基因过表达对猪卵巢颗粒细胞中AMPK基因的转录及其蛋白活性的影响。测序结果表明,猪SIRT1基因的CDS区全长大小为2 229 bp,与NCB... 构建猪SIRT1基因全长编码区(coding region sequence,CDS)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猪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探讨SIRT1基因过表达对猪卵巢颗粒细胞中AMPK基因的转录及其蛋白活性的影响。测序结果表明,猪SIRT1基因的CDS区全长大小为2 229 bp,与NCBI发布的猪SIRT1基因m RNA序列(EU030283.2)一致;转染p EGFP–C1–SIRT1载体的颗粒细胞中SIRT1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1);p EGFP–C1–SIRT1转染组细胞中,AMPK–α1和AMPK–α2基因的m 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且细胞中AMPKαThr1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原代猪卵巢颗粒细胞中的SIRT1基因过表达使AMPK的表达显著增加,影响AMPK的活性,推测SIRT1可能通过AMPK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激活AMPK及SIRT1减轻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芳卿 杨雯雯 +5 位作者 殷玉杰 张斌 王邦才 窦晓兵 李松涛 朱林文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1-249,共9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采用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细胞通透性染料罗丹明123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蛋白表达。结果:棕榈酸作为肝细胞脂毒性诱导剂可显著降低AML12细胞存活率,加重细胞内脂质沉积,而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其次,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1)。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棕榈酸可显著抑制AMPK及SIRT1蛋白表达(P<0.05),而经过丹酚酸A处理可显著升高棕榈酸抑制的SIRT1及AMPK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丹酚酸A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及SIRT1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脂毒性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酚通过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的自噬和凋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山 王华兵 +1 位作者 刘冲 张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芝麻酚(SEM)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通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Eca109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EM(0、1.5625、3.125、6.25、12.5、25、50、100、200、... 目的:探讨芝麻酚(SEM)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通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Eca109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EM(0、1.5625、3.125、6.25、12.5、25、50、100、200、400μmol/L)分别处理Eca109细胞、人食管上皮细胞HEEpiC 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筛选适宜的SEM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CK组,0μmol/L)、低剂量SEM组(SEM-L组,25μmol/L)、中剂量SEM组(SEM-M组,50μmol/L)、高剂量SEM组(SEM-H组,100μmol/L)、高剂量SEM+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SEM-H+Compound C组,100μmol/L+10μmol/L),所有各组Eca109细胞在对应的药物浓度下处理48 h后,CCK-8法检测Eca10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Eca109细胞内自噬小体,WB法检测Eca109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AMPK、SIRT1、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通过预实验选择SEM实验浓度为25、50、100μmol/L用于正式研究。在SEM处理下,与CK组比较,SEM-L组、SEM-M组、SEM-H组Eca109细胞的增殖水平(24、48 h)和Bcl2、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自噬小体数量、LC3-Ⅱ/LC3-Ⅰ、Beclin-1、BAX、p-AMPK、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与SEM-H组比较,SEM-H+Compound C组Eca109细胞增殖水平(24、48 h)和Bcl2、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和自噬小体数量、LC3-Ⅱ/LC3-Ⅰ、Beclin-1、BAX、p-AMPK、SIRT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SEM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而抑制NF-κB活性来促进Eca109细胞自噬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CA109细胞 芝麻酚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通路 核因子κB通路 细胞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申 陈坤 +2 位作者 赵丹鹏 张红霞 徐国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和自噬抑制组,4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0 mg/kg和厚朴酚、60 mg/kg和厚朴酚及60 mg/kg和厚朴酚,自噬抑制组同时灌胃20 mg/kg氯喹,另设未造模小鼠为对照组,每组16只,灌胃14 d。转棒实验及爬杆实验测试小鼠的行为学功能,TUNEL染色检测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黑质中p-AMPK/AMPK、SIR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LC3-I、beclin-1、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跌落潜伏期显著缩短,爬杆时间显著延长(P<0.05),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及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及p-AMPK/AMPK、SIRT1、LC3-II/LC3-I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呈相反趋势,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自噬抑制组处理后逆转了和厚朴酚的作用(P<0.05)。结论:和厚朴酚能激活自噬,活化AMPK/SIRT1通路,提高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其行为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自噬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amp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