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的高精度姿态轨道控制系统
1
作者 岩田隆敬 川口佳久 王存恩 《控制工程(北京)》 2003年第5期39-54,共16页
计划于2004年发射的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一颗以推进实际应用为主的下一代大型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卫星(图1)。它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绘制高清晰度全色立体地图(1/25000),分辨率达2.5m。
关键词 陆地观测技术卫星 alos 高精度姿态轨道控制系统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 地球观测卫星 星敏感器 高精度指向控制 alos姿态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寅 程月华 +2 位作者 高波 张燕华 徐贵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5-1664,共10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得到综合灰色关联度,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通过数据验证所建体系具有可实现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效能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 熵权法 对地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方法的三体绳系系统末端星体姿态控制
3
作者 张莹 王长青 +2 位作者 ZABOLOTNOV Yuriy ISHKOV Sergei 高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1268,共8页
针对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展开过程星体姿态稳定问题,提出了动力学分析解与控制器设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对三体绳系卫星系统中子星姿态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应用平均方法,获得末端星体姿态振动的解析解,为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化简... 针对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展开过程星体姿态稳定问题,提出了动力学分析解与控制器设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对三体绳系卫星系统中子星姿态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应用平均方法,获得末端星体姿态振动的解析解,为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化简后的动力学方程设计了一种滑模控制律来抑制子星姿态振动,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不仅证明了理论分析解的准确性,还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系统 卫星姿态 平均方法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姿态角稳定装置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研究
4
作者 李旭辉 李旭东 +3 位作者 王建军 程霄霄 聂栋栋 王光彬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116,共7页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工作过程中,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会造成激光扫描点云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后续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时精度降低,因此设计了一种推转式姿态角稳定装置,可实现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的实时补偿。设计的姿态角稳定装置具有非...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工作过程中,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会造成激光扫描点云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后续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时精度降低,因此设计了一种推转式姿态角稳定装置,可实现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的实时补偿。设计的姿态角稳定装置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运动控制特点,为消除其运动耦合关系、提高运动控制精度,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策略对姿态角稳定装置进行解耦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首先,建立了姿态角稳定装置动力学系统的多变量神经网络逆系统模型;其次,采用PID闭环反馈控制器与神经网络逆系统前馈补偿器组合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解耦,改善动态控制性能;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姿态角稳定装置控制精度,并对误差干扰具有优良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姿态角稳定装置 三轴转台 解耦控制 神经网络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樊雯 程月华 +1 位作者 姜斌 刘文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针对执行机构和传感器故障情况,将可重构性的概念引入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并提出可重构性评价方案来分析某一配置下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在轨可重构性。首先,针对线性化系统模型,根据执行机构配置分析故障后系统的可控性及控制能耗,并利... 针对执行机构和传感器故障情况,将可重构性的概念引入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并提出可重构性评价方案来分析某一配置下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在轨可重构性。首先,针对线性化系统模型,根据执行机构配置分析故障后系统的可控性及控制能耗,并利用可控性格兰姆矩阵的最小特征值给出系统的可重构性度量指标。其次,针对某一传感器配置,从系统级的角度分析系统的可观性与可重构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整个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评价方案。最后针对某一配置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说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可重构性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储能及姿态控制一体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宏光 赵华兵 +4 位作者 白越 韩邦成 李正刚 宣明 吴一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的单轴能量存储及姿态控制一体化系统。在同一轴上安装两个反向旋转的飞轮,通过预定的算法,控制两个飞轮的角加速度,可以在日阳期、日阴期及其过渡过程分别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并且在这些过程中保持卫星的姿态不...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的单轴能量存储及姿态控制一体化系统。在同一轴上安装两个反向旋转的飞轮,通过预定的算法,控制两个飞轮的角加速度,可以在日阳期、日阴期及其过渡过程分别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并且在这些过程中保持卫星的姿态不变或按要求实现姿态机动。根据实验对系统进行了适当的简化,推导出了其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了在储、放能的同时实现姿态控制过程的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在储能过程中,轴系控制精度优于3°;在放能过程中,轴系控制精度优于1.2′,换算到百公斤量级卫星的姿态角波动量分别为3.6′和1.5″。结果表明:在消除一些不对称因素(如两个电机结构差异)后,此方法在卫星或其它空间飞行器中同时完成能量交换和姿态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 能量交换 双工能飞轮 一体化系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体系统轨道姿态及机械臂一体化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春岭 袁泉 +1 位作者 张军 王梦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8,共7页
针对在轨服务等新型任务对航天器快速机动能力的大幅提高,研究了卫星基座和机械臂构成的空间多体系统的轨道、姿态和机械臂的一体化控制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空间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退步控制思想,设计了卫星基座、姿态与... 针对在轨服务等新型任务对航天器快速机动能力的大幅提高,研究了卫星基座和机械臂构成的空间多体系统的轨道、姿态和机械臂的一体化控制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空间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退步控制思想,设计了卫星基座、姿态与机械臂一体化控制器,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利用了空间多体系统的所有自由度,相比传统的基座停控或只控制基座姿态而轨道停轨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可同时实现空间大范围的轨道转移、姿态机动,同时利用机械臂对目标进行精确操作控制。通过建立完整的空间多体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器进行仿真,达到了同时进行轨道、姿态及机械臂末端机动的控制目的,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多体系统 机械臂 轨道控制 姿态控制 姿态轨道一体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姿态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8
8
作者 汤亮 贾英宏 徐世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研究使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 (SGCMGs)的空间站的姿态控制。完成空间站在轨三轴稳定飞行模式下的动力学和执行机构的建模。基于最小二乘意义下的伪逆原理设计了 SGCMGs的控制律。对于框架构形的隐奇异 ,采用零运动躲避的算法。同时建... 研究使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 (SGCMGs)的空间站的姿态控制。完成空间站在轨三轴稳定飞行模式下的动力学和执行机构的建模。基于最小二乘意义下的伪逆原理设计了 SGCMGs的控制律。对于框架构形的隐奇异 ,采用零运动躲避的算法。同时建立了框架电机的动力学、干扰和控制器的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SGCMGs构形显奇异和饱和奇异的工程性的判断条件及卸载方法。为了探讨伺服机构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进行了分系统级的仿真。仿真模型中包括了空间环境力矩、敏感器及姿态确定模型。仿真中使用了五棱锥构形的SGCMGs,这种构形具有好的冗余度和大的角动量包络。仿真结果验证了五棱锥构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姿态控制系统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敏感器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状态故障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祁海铭 程月华 +2 位作者 姜斌 陆宁云 邢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具体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配置,在对系统可重构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系统的多状态故障,详细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功能模块故障类型,并按故障等级对系统进行故障状态划分;针对系统故障状态间存在的转移关系,通过Kaplan-Meier估计器和极大... 针对具体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配置,在对系统可重构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系统的多状态故障,详细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功能模块故障类型,并按故障等级对系统进行故障状态划分;针对系统故障状态间存在的转移关系,通过Kaplan-Meier估计器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故障状态间转移概率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Petri网预测模型,并根据蒙特卡洛思想对模型进行大量仿真,从而实现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剩余寿命的离线预测和在线预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系统寿命预测 多故障状态 可重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鲁棒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庆贤 张迎春 +1 位作者 李化义 李葆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针对卫星姿控系统的鲁棒故障诊断问题,在未知输入观测器(UIO)基础上,提出利用非线性未知输入观测器(NUIO)对执行机构和敏感器故障诊断.考虑姿控系统存在外部干扰以及系统不确定性,建立姿控系统非线性模型,设计NUIO对部分干扰和系统不确... 针对卫星姿控系统的鲁棒故障诊断问题,在未知输入观测器(UIO)基础上,提出利用非线性未知输入观测器(NUIO)对执行机构和敏感器故障诊断.考虑姿控系统存在外部干扰以及系统不确定性,建立姿控系统非线性模型,设计NUIO对部分干扰和系统不确定性解耦,令未解耦部分到系统残差H∝范数作为性能指标使之最优,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求解观测器增益矩阵.最后,对执行机构和敏感器发生突变故障和缓变故障进行诊断仿真,结果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系统(ACS) NUIO H∞控制 LMI 鲁棒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浸入与不变原理的四旋翼姿态系统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夏琳琳 丛靖宇 +2 位作者 马文杰 赵耀 刘惠敏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5-700,共6页
针对较大幅度外部不确定扰动下的四旋翼姿态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浸入与不变原理(Ⅰ&Ⅰ)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ABSMC)。首先建立了未知大扰动下四旋翼姿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以横滚角子系统搭建为例,设计并应用了反步法和基... 针对较大幅度外部不确定扰动下的四旋翼姿态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浸入与不变原理(Ⅰ&Ⅰ)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ABSMC)。首先建立了未知大扰动下四旋翼姿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以横滚角子系统搭建为例,设计并应用了反步法和基于趋进率的滑模控制策略。在扰动估计误差流型设计中,融合了Ⅰ&Ⅰ原理,即自适应率的选取实现了误差流型的不变和吸引,确保估计误差收敛到0。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未知扰动情况下,融合Ⅰ&Ⅰ原理方法后,经10 s所测跟踪误差平方的累加和仅为传统ABSMC方法的11.2%,控制精度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 姿态系统 浸入与不变原理 反步法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单轴姿态控制及储能系统 被引量:7
12
作者 白越 吴一辉 韩邦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46-1451,共6页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小卫星的集成化单轴姿态控制及储能系统。用同轴反转安装的双飞轮进行必要的解耦控制,能够实现卫星在日阳期及日阴期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同时对卫星的姿态进行稳定或按照要求调整。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集成化单轴姿态...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小卫星的集成化单轴姿态控制及储能系统。用同轴反转安装的双飞轮进行必要的解耦控制,能够实现卫星在日阳期及日阴期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同时对卫星的姿态进行稳定或按照要求调整。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集成化单轴姿态控制与储能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分析了系统参数对控制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参数优化途径。搭建了单轴姿态控制与储能实验演示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在0~20000r/min转速下进行了储能实验,该过程模拟卫星单自由度旋转气浮转台的控制精度优于1.5^o,折算到百公斤量级卫星的姿态角波动量为1.8’;以20000~10000r/rain的转速进行了放能实验,该过程转台的控制精度优于1.2’,折算到百公斤量级卫星的角度波动量为1.6”,总线电压24V,电压波动量〈1.8%。实验结果表明:单轴姿态控制与储能系统应用于卫星及其它空间飞行器上能够同时完姿态控制和能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 储能与姿态控制一体化系统 双功能飞轮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贾庆贤 张迎春 +1 位作者 陈雪芹 李化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50,共9页
对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PD型学习观测器(Learning observer,LO)的系统故障重构方法。在P型LO的学习算法基础上引入测量输出估计误差的微分项,设计了一种PD型LO,估计卫星姿态角速度和姿态角的同时,快速精确重构卫星执行机构... 对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PD型学习观测器(Learning observer,LO)的系统故障重构方法。在P型LO的学习算法基础上引入测量输出估计误差的微分项,设计了一种PD型LO,估计卫星姿态角速度和姿态角的同时,快速精确重构卫星执行机构故障。给出了所提观测器的稳定性条件,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提出一种系统化PD型LO设计方法。进一步,将所提PD型LO设计扩展用于卫星姿态敏感器故障的快速重构。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微小卫星推力器故障重构和陀螺故障重构,仿真结果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故障重构 学习观测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 被引量:7
14
作者 蒙涛 郁发新 +1 位作者 金仲和 韩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ADCS)半实物仿真是地面模拟卫星在轨运行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检验系统方案以及性能指标。针对皮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可行的姿态控制系统地面半实物仿真方案,利用MATLAB对卫星动力学、卫星运动学进行仿真建模... 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ADCS)半实物仿真是地面模拟卫星在轨运行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检验系统方案以及性能指标。针对皮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可行的姿态控制系统地面半实物仿真方案,利用MATLAB对卫星动力学、卫星运动学进行仿真建模,并模拟输出卫星轨道环境姿态参考矢量(太阳和磁场)供卫星姿态敏感器采集。结合硬件系统完成对皮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解决了皮卫星地面仿真的困难。这种低成本、易实现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可广泛用于其它小卫星ADCS系统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 皮卫星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悬停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小青 黄一敏 孙传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8,共6页
显模型跟踪控制技术以特有的优点,在直升机控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以样例无人直升机为控制对象,为其设计了基于显模型跟踪法的悬停姿态控制器,对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中的显模型模块、逆模型模块及反馈补偿模块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以俯仰通... 显模型跟踪控制技术以特有的优点,在直升机控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以样例无人直升机为控制对象,为其设计了基于显模型跟踪法的悬停姿态控制器,对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中的显模型模块、逆模型模块及反馈补偿模块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以俯仰通道和滚转通道为例,进行了悬停与小速度前飞的数字仿真和非线性仿真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飞行控制系统 悬停控制 姿态控制 显模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飞轮储能/姿态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邦成 房建成 吴一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511-2515,共5页
说明了集成化储能与姿态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由两反转飞轮系统及气浮转台组成的单轴飞轮储能/姿态控制系统的原理实验装置,对姿态与DC总线电压控制进行了解耦,通过各子系统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利用两反... 说明了集成化储能与姿态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由两反转飞轮系统及气浮转台组成的单轴飞轮储能/姿态控制系统的原理实验装置,对姿态与DC总线电压控制进行了解耦,通过各子系统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利用两反转飞轮系统可以实现电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在能量转化的同时实现了气浮转台角度的控制,对于集成化能量与姿态控制系统实验样机的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储能与姿态控制系统 储能飞轮 姿态控制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超颖 沈春林 李丽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 ,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 ,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 ,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 ,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 ,并与 PID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 ,体现了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姿态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 设计 四元数 姿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信息采集用多旋翼无人机姿态稳定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5
18
作者 廖懿华 张铁民 兰玉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8,共11页
农田信息快速采集是精准农业的基础。为快速、高效、准确、节能获取农田信息,该文搭建了多旋翼无人机平台,设计了以STM32F407为主控制器的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了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双闭环... 农田信息快速采集是精准农业的基础。为快速、高效、准确、节能获取农田信息,该文搭建了多旋翼无人机平台,设计了以STM32F407为主控制器的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了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双闭环控制策略,外环为角度反馈,内环为角速度反馈。通过工程凑试法得到合适的PID控制参数。运用专家控制策略改进上述控制方法,使控制参数适应无人机姿态变化。对所设计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进行抗干扰和阶跃响应试验。系统在受到30?横滚与俯仰角干扰后,其对应恢复平衡时间均在3.4 s内,航向角30?干扰后恢复时间在4 s内。系统横滚与俯仰角阶跃响应调节时间在1~2 s内,航向角在3.4 s内。试验结果表明:双闭环PID控制策略实现多旋翼无人机姿态稳定控制,专家控制策略增强无人机的抗干扰能力。在室外农田环境中,无人机能根据指令在1~2 s内快速调整姿态。当姿态受风影响发生倾斜时,陀螺仪测量角速度大于3(?)/s,采用的控制策略能迅速调整电机转速,保持无人机姿态稳定平衡。试验证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控且具有较强抗干扰性,满足多旋翼无人机低空采集农田信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控制系统 姿态控制 飞行试验 PID专家控制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飞行器飞轮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耿云海 崔祜涛 +1 位作者 崔海英 杨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8,共4页
针对带有大型太阳帆板的挠性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假设 ,采用单轴解耦分析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采用极点配置法 ,按照刚体卫星设计系统PID参数 ,利用根轨迹 ,确定按刚体卫星参数设计的系统能使挠性空间... 针对带有大型太阳帆板的挠性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假设 ,采用单轴解耦分析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采用极点配置法 ,按照刚体卫星设计系统PID参数 ,利用根轨迹 ,确定按刚体卫星参数设计的系统能使挠性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具有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推导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式 ,分析挠性空间飞行器主轴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最后 ,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结构 飞行器 姿态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Z-7伴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及在轨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东 朱振才 +3 位作者 张锐 陈宏宇 张静 万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501,共7页
中国SZ-7飞船伴星(BX-1)姿态控制系统已在轨正常运行一年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至2009年10月所有部件工作正常,运行稳定。在轨运行期间伴星控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与同类卫星控制系统相比,伴星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多任... 中国SZ-7飞船伴星(BX-1)姿态控制系统已在轨正常运行一年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至2009年10月所有部件工作正常,运行稳定。在轨运行期间伴星控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与同类卫星控制系统相比,伴星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多任务、高安全性、高机动性等特点,分析并总结伴星姿控系统对于丰富小卫星控制系统设计经验,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后类似小卫星平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神舟七号 姿态控制系统 在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