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分布Pd/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Pd的迁移及其对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振兴 夏春谷 薛群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研究了具有壳层结构的负载型Pd/Al2O3催化剂在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过程中活性组分Pd的迁移现象。测定了生产装置所用新鲜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其中活性组分Pd含量,采用TEM和SEM-EDS方法表征了Pd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在裂... 研究了具有壳层结构的负载型Pd/Al2O3催化剂在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过程中活性组分Pd的迁移现象。测定了生产装置所用新鲜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其中活性组分Pd含量,采用TEM和SEM-EDS方法表征了Pd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在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的工艺过程中,具有壳层结构的负载型Pd/Al2O3催化剂的永久性失活和选择性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活性组分Pd的迁移。Pd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其在催化剂颗粒中的不均匀分布,助金属组分可以限制Pd的迁移,从而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Pd/al2o3催化剂 壳层结构 裂解汽油 选择性加氢 活性组分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e1-x ZrxO2/Al2O3催化剂上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
2
作者 季生福 李成岳 +1 位作者 鲁强 陈标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64-866,共3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r和Ce1-xZrxO2(x=0~1)含量的系列Cr/Ce1-xZrxO2/Al2O3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上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催化反应活性,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eO2和Ce1-xZrxO2对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r和Ce1-xZrxO2(x=0~1)含量的系列Cr/Ce1-xZrxO2/Al2O3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上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催化反应活性,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eO2和Ce1-xZrxO2对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r的质量分数小于6%时,以高分散状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二氧化碳 乙烯 Cr/Ce1-xZrxo2/al2o3催化剂 氧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对CH4-CO2重整Ce-Rh/Al2O3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锐 徐恒泳 李文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31-433,共3页
采用脉冲反应方法考察了一系列Ce-Rh/Al2O3催化剂上CH4裂解积碳和CO2消炭反应性能,并采用TPR,CO2-TPS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助剂的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Rh-CeO2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O2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 采用脉冲反应方法考察了一系列Ce-Rh/Al2O3催化剂上CH4裂解积碳和CO2消炭反应性能,并采用TPR,CO2-TPS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助剂的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Rh-CeO2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O2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而焙烧温度升高使Rh-CeO2和Rh-Al2O3间相互作用增强,对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h/al2o3催化剂 甲烷 二氧化碳 相互作用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g/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曼丽 龚珣 +2 位作者 秦玉才 张晓彤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不同。研究发现,升温前后吸附和脱附CO时,只有Pd⁃Ag/Al2O3⁃LM⁃2催化剂上不存在CO的桥式吸附,且发现随着CO的吸附和脱附温度的升高,HCO_3^-的特征峰强度相对减弱,与此同时HCOO-的吸附特征峰相对增强,两者一致的消长关系说明HCO_3^-在升温的过程中转变为HC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g/al2o3催化剂 原位红外漫反射 Co 吸附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Pd/Al2O3催化剂综合回收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严海军 周玉娟 +3 位作者 徐斌 周华荣 李骞 杨永斌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4,共9页
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回收钯的方法和技术,按回收流程,对预处理、粗提及富集三大部分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粗提工艺。目前三大粗提工艺中,湿法工艺最为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发... 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回收钯的方法和技术,按回收流程,对预处理、粗提及富集三大部分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粗提工艺。目前三大粗提工艺中,湿法工艺最为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湿法工艺中以预处理+配位剂选择性浸出钯的工艺综合效果较佳,其中以湿法氯化法为代表,且已得到工业化应用。但湿法氯化法对于浸出液中钯的后续回收不具优势,且提钯之后的浸出液未得到综合利用。因此,进一步研究出能高效浸出钯、一步法回收浸出液中钯,兼具实现浸出液综合利用的方法是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Pd/al2o3催化剂 钯的回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选择加氢过程中Ni-B/Al2O3催化剂的研究
6
作者 吕慧敏 黄星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74-1075,共2页
镍催化剂中引入元素B来改变活性组分Ni的结构和电子状态,提高催化剂在FCC轻汽油二烯烃选择加氢中的活性,对其制备条件和B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用XRD、TPR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二烯 选择加氢 Ni-B/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对裂解C9一段加氢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孔远 朱玉磊 +2 位作者 刘赟 郭宇栋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9-945,共7页
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噻吩、二丙基硫醚和正丁硫醇对裂解C9一段加氢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采用XPS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硫化物影响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反应条件下,噻吩和二丙基... 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噻吩、二丙基硫醚和正丁硫醇对裂解C9一段加氢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采用XPS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硫化物影响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反应条件下,噻吩和二丙基硫醚影响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原因是硫化物吸附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占据了加氢活性位,降低了反应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的接触机会;正丁硫醇影响Ni/Al2O3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原因是活性金属Ni与正丁硫醇分解生成的H2S反应生成硫化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变为硫化态,同时正丁硫醇和生成的硫醚类硫化物吸附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占据了加氢活性位,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C9 NI/al2o3催化剂 硫化物 失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d/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博合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钯粉制备了纳米Pd/Al2O3催化剂,并在重整后加氢反应中研究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纳米Pd/Al2O3催化剂的其表面排列有序、呈蜂窝状,其载体的内部没有钯存在,而浸渍法所...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钯粉制备了纳米Pd/Al2O3催化剂,并在重整后加氢反应中研究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纳米Pd/Al2O3催化剂的其表面排列有序、呈蜂窝状,其载体的内部没有钯存在,而浸渍法所得的壳型Pd/Al2O3催化剂载体内部有钯的存在。在重整后加氢反应中,纳米Pd/Al2O3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选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d/al2o3催化剂 PD/al2o3催化剂 重整后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助剂对F-T合成Co/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俊岭 任杰 +1 位作者 陈建刚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3,共4页
采用程序升温和原位红外技术对锰改性C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C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锰能够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5+烃选择性,抑制甲烷及低碳烃的生成.XRD和FT-IR结果表明锰助剂的添加能够促进活性相的分... 采用程序升温和原位红外技术对锰改性C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C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锰能够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5+烃选择性,抑制甲烷及低碳烃的生成.XRD和FT-IR结果表明锰助剂的添加能够促进活性相的分散,促进桥式CO吸附位数的增加.H2-TPD表明锰的加入可增加低温吸附氢量,但吸附氢量随锰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钴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可以用锰添加导致的CO吸附态物种的变化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al2o3催化剂 锰助剂 载体 表征 氧化铝负载 催化剂 煤炭 天然气 间接液化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促进的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Cu/ZnO/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新荣 姚成漳 +5 位作者 王路存 曹勇 吴东 孙予罕 戴维林 范康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7-1139,共3页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 short tim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the oxide precursor of a Cu/ZnO/Al2O3 catalyst can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ailor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 short tim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the oxide precursor of a Cu/ZnO/Al2O3 catalyst can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ailor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It is shown by in situ XRD that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microstrain of Cu nanocrystals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catalysts process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310 min, 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enhanced CH3OH conversion as observed on the corresponding samples. The present work also confirms that although the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u is a prerequisite for catalytic activity, it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lone without taking bulk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汽重整 Cu/Zno/al2o3催化剂 微波辐照 微观应变 原位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改性Cu/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新荣 史鹏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研究CeO2改性Cu/Al2O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得到低温活性、氢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Cu/Al2O3催化剂中添加CeO2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eO2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活性表现最佳.在反应温度250℃,水醇摩尔比... 研究CeO2改性Cu/Al2O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得到低温活性、氢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Cu/Al2O3催化剂中添加CeO2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eO2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活性表现最佳.在反应温度250℃,水醇摩尔比为1.0,液体空速为3.28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95.5%,氢气选择性为100%.此外,CeO2通过促进水气转化反应降低了重整气中CO的含量.Cu/CeO2/Al2O3催化剂在2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仍保持在90.0%以上,而Cu/Al2O3催化剂在1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已很快下降.XRD和TPR分析及表面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铜和铈相互作用促进了铜在催化剂表面的高度分散,阻止了铜晶粒团聚、烧结,促使铜晶粒细小化,促进了铜的还原,改善了Cu/CeO2/Al2O3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氢气 水蒸气重整 Cu/al2o3催化剂 Ceo2 改性剂 氢气 制备 二氧化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官能团有机物对MoNiP/Al_2O_3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振辉 彭绍忠 +2 位作者 张学辉 高玉兰 佟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
以Mo和Ni为活性组分、γ-Al_2O_3为载体,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制备了MoNiP/Al_2O_3催化剂。通过H_2-TPR、XRD、原位Raman光谱、CO吸附红外光谱、XPS及HRTEM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以蜡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11.0 MPa、氢... 以Mo和Ni为活性组分、γ-Al_2O_3为载体,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制备了MoNiP/Al_2O_3催化剂。通过H_2-TPR、XRD、原位Raman光谱、CO吸附红外光谱、XPS及HRTEM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以蜡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11.0 MPa、氢油体积比700∶1、反应温度370℃、液态空速1.0 h^(-1)的条件下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特别是氨类有机物,改善了载体氧化铝表面羟基基团的分布,促使更多的Mo物种以八面体配位多核聚钼酸形态存在,并有效削弱了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Mo物种的分散度与硫化度,使催化剂形成更多的"Mo-Ni-S"加氢活性相,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添加氨类有机物的催化剂对蜡油具有更高的芳烃饱和活性、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 有机物 MoNiP/al2o3催化剂 加氢 芳烃饱和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积炭CH_4/CO_2重整用Ni/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基涛 严前古 +2 位作者 陈明旦 万惠霖 蔡启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0-532,共3页
The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wo impregnation methods: common and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 for CH4/CO2 reforming and studied by using TPR, TPD, TPMC(Temperature programmed methane decomposition carbon d... The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wo impregnation methods: common and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 for CH4/CO2 reforming and studied by using TPR, TPD, TPMC(Temperature programmed methane decomposition carbon deposition) and activity test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ke formation of the catalysts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aluminium nitrate) was reduced to one sixth and the dispersion increased by 72.7% in comparison with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mon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i and Al with O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alt promoted catalyst appeared stro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催化剂 积炭 甲烷 三氧化碳重整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纳米碳材料改性Cu/ZnO/Al_2O_3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新荣 王路存 +5 位作者 姚成漳 曹勇 戴维林 范康年 吴东 孙予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25-2127,共3页
A number of nan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s were proposed as new effective promoters for preparing modified Cu/ZnO/Al 2O 3 catalyst system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Compared to t... A number of nan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s were proposed as new effective promoters for preparing modified Cu/ZnO/Al 2O 3 catalyst system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Compared to the catalysts modified by other type of carbon materials, the ACF-promoted catalyst prepared via carbonate-coprecipitation method exhibit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in the low-temperature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ntrinsic high surface area nature of ACF material may favor the generation of modified catalysts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and improved component dispersion, thus leading to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汽重整 制氢 Cu/Zno/al2o3催化剂 纳米碳材料 活性碳纤维(A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l_2O_3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的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卫亚 凌凤香 +3 位作者 沈智奇 郭长友 王丽华 季洪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5-989,共5页
采用水合肼还原Pd/Al_2O_3催化剂增强Pd壳层与载体间的对比度后,使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简单地表征催化剂的Pd壳层厚度。利用超薄切片技术与TEM联用的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Pd分散度,并与传统氢氧滴定法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克服了... 采用水合肼还原Pd/Al_2O_3催化剂增强Pd壳层与载体间的对比度后,使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简单地表征催化剂的Pd壳层厚度。利用超薄切片技术与TEM联用的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Pd分散度,并与传统氢氧滴定法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克服了化学吸附法及普通TEM表征贵金属分散度的不足,可获得幅面更大且厚度可控的试样薄区;Pd/Al_2O_3催化剂切片厚度选择10 nm较适宜;可选择统计600~900个纳米颗粒的样本作为计算分散度的依据。超薄切片与TEM联用及定量方法不仅可得到贵金属原子表面分散度,同时可更直观和全面地评价贵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性质。尤其对于不适合使用氢氧滴定法及常规TEM衬度成像难以区分的金属纳米粒子和载体的体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超薄切片 PD/al2o3催化剂 透射电子显微镜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d/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及其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唐博合金 吕仁庆 项寿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9,共7页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钯粉制备了纳米Pd/Al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反应中考察了其催化...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钯粉制备了纳米Pd/Al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反应中考察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纳米Pd/Al2O3催化剂表面的Pd原子排列有序,表面呈蜂窝状,其载体的内部没有Pd元素,而浸渍法所得的Pd/Al2O3催化剂载体内部有Pd元素;纳米Pd/Al2O3的Pd3d5/2结合能比壳型Pd/Al2O3的Pd3d5/2结合能高;前者XRD谱图中未发现Pd和PdO的特征峰。2种样品的程序升温还原研究表明,纳米Pd和载体Al2O3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在裂解汽油一段加氢选择性反应中,纳米Pd/Al2O3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选择加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d/al2o3催化剂 裂解汽油 一段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硫甲烷化中H_2S浓度对MoO_3/Al_2O_3和CoO-MoO_3/Al_2O_3催化剂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保伟 刘思含 +2 位作者 胡宗元 李振花 马新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551,共7页
在0到12 m L·L-1(体积分数φ=0.00%-1.20%)范围内考察了不同H2S浓度对25%(质量分数,w)Mo O3/Al2O3和5%(w)Co O-25%Mo O3/Al2O3催化剂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Co O-25%Mo O3/Al2O3的甲烷化活性随H2S浓度的增加单调上升,而25%Mo... 在0到12 m L·L-1(体积分数φ=0.00%-1.20%)范围内考察了不同H2S浓度对25%(质量分数,w)Mo O3/Al2O3和5%(w)Co O-25%Mo O3/Al2O3催化剂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Co O-25%Mo O3/Al2O3的甲烷化活性随H2S浓度的增加单调上升,而25%Mo O3/Al2O3对H2S浓度并不敏感.对比这两种催化剂发现,只有在H2S浓度高于0.40%(φ)时,在25%Mo O3/Al2O3中添加Co助剂才会有促进作用;H2S浓度低于0.40%(φ)时,Co助剂会抑制25%Mo O3/Al2O3催化剂的甲烷化活性.分别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表征发现,H2S浓度的改变不会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金属硫化物活性位来影响催化剂的甲烷化性能.耐硫甲烷化反应体系中较高的硫含量下Co助剂才表现出对25%Mo O3/Al2O3催化剂的促进作用.该研究明确了在Mo O3/Al2O3催化剂中添加Co助剂的硫化氢浓度范围,为工业上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硫甲烷化 H2S浓度 Moo3/al2o3催化剂 Co助剂 合成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组分对Cu/ZnO/Al_2O_3催化剂顺酐加氢合成γ-丁内酯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庚 沈伟 徐华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1-794,共4页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添加组分对顺酐加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 2 70℃ ,氢气与顺酐摩尔比 5 5 ,顺酐空速 0 16h- 1 的条件下 ,考察了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ⅥB族、ⅦB族和Ⅷ族金属元素对顺酐加氢催化剂活性...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添加组分对顺酐加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 2 70℃ ,氢气与顺酐摩尔比 5 5 ,顺酐空速 0 16h- 1 的条件下 ,考察了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ⅥB族、ⅦB族和Ⅷ族金属元素对顺酐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了引起活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所有添加组分中 ,Cr是唯一既不影响催化剂活性又能提高γ -丁内酯选择性的助剂 ,但其添加量应不超过 5 % (摩尔分数 ) ;碱金属元素和Mo、Mg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 ;Ba对催化剂加氢活性影响不大 ;添加其它金属元素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虽下降不大 ,但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组分 Cu/Zno/al2o3催化剂 顺酐 加氢合成 Γ-丁内酯 活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Al_2O_3催化剂对FCC汽油硫醚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志兵 柯明 +2 位作者 张君涛 张智平 梁生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9-1274,共6页
针对当前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中的硫醚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利用FCC汽油评价了Mo-Ni/Al_2O_3催化剂的硫醚化反应催化性能,并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和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表明,Mo-Ni/Al_2O_3催化FCC汽油硫醚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压... 针对当前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中的硫醚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利用FCC汽油评价了Mo-Ni/Al_2O_3催化剂的硫醚化反应催化性能,并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和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表明,Mo-Ni/Al_2O_3催化FCC汽油硫醚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压力2.5 MPa、空速4h^(-1)、H_2/油体积比3、反应温度130℃,在该条件下Mo-Ni/Al_2O_3催化FCC汽油硫醚化反应运转600h,硫醇转化率维持在95%以上,二烯选择性加氢率在100%,烯烃未发生加氢现象,辛烷值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醚化反应 二烯烃选择性加氢 辛烷值 Mo-Ni/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Cu-SnO_2/Al_2O_3催化剂上顺酐的选择性加氢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伟京 卢冠忠 毛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91,共4页
在Cu-SnO2/Al2O3催化剂中,研究制备方法对顺酐加氢产物的调控。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SnO2/Al2O3催化剂有较高的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选择性,如使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280°C,顺酐转化率为94.4%,... 在Cu-SnO2/Al2O3催化剂中,研究制备方法对顺酐加氢产物的调控。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SnO2/Al2O3催化剂有较高的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选择性,如使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280°C,顺酐转化率为94.4%,γ-丁内酯选择性为100%;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高的琥珀酸酐选择性,在220°C,顺酐转化率为98.5%,玻珀酸酐选择性为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o2/al2o3催化剂 产物的调控 选择性加氢 顺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