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S法制备Al-7Si-0.5Mg半固态浆料及其组织与性能
1
作者 相立新 慕倩楠 +4 位作者 魏俊钊 张殿平 谷国超 郑洪亮 吕宇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4,共6页
利用改进的气泡搅拌(gas induced semi-solid,GISS)法制备出了晶粒细小均匀、球形度较好的Al-7Si-0.5Mg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了GISS工艺参数中静置时间和中间合金(Al-5Ti-1B)添加量对半固态浆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置时间... 利用改进的气泡搅拌(gas induced semi-solid,GISS)法制备出了晶粒细小均匀、球形度较好的Al-7Si-0.5Mg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了GISS工艺参数中静置时间和中间合金(Al-5Ti-1B)添加量对半固态浆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置时间从85 s延长到271 s,半固态浆料的固相率在0.67~0.77,平均晶粒尺寸由95μm增加到226μm,平均形状因子由0.80降低到0.33。中间合金添加量在0.5wt%~2.0wt%内变化时,在1.5wt%得到的浆料组织最为优异。与传统液态压铸相比,半固态压铸提高了试棒的力学性能,并且经过热处理后,试棒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307 MPa、240 MPa和8.8%。综上,GISS工艺可制备出组织均匀圆整的半固态浆料,并且半固态压铸可改善Al-7Si-0.5Mg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5Mg GISS 半固态压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对原位合成TiB_2/Al-7Si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瑞锋 刘忠侠 +4 位作者 杨明生 张天清 余焕伟 任波 刘栓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8-1554,共7页
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原位反应法制备TiB2/Al-7Si复合材料,利用XRD、SEM、金相显微镜、HV硬度测试和磨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Mg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平均尺寸约为0.5μm,材料的硬度和耐磨... 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原位反应法制备TiB2/Al-7Si复合材料,利用XRD、SEM、金相显微镜、HV硬度测试和磨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Mg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平均尺寸约为0.5μm,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1.5%Mg(质量分数)元素可明显细化TiB2颗粒,且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增强TiB2颗粒的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效果,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改善;过量的Mg元素(3%)会造成TiB2颗粒细化效果的下降,但其硬度和耐磨性能继续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7si复合材料 Mg 微观组织 硬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松 蔡安辉 +1 位作者 周勇 曾纪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7,41,共5页
研究了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对Al-7Si合金具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初生α相的形态与大小发生显著变化,树枝晶消失,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当加入0.036%B时,组织最理想:形态密实、尺寸细小而均匀,同时,合金的综... 研究了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对Al-7Si合金具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初生α相的形态与大小发生显著变化,树枝晶消失,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当加入0.036%B时,组织最理想:形态密实、尺寸细小而均匀,同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抗拉强度提高15%、延伸率提高68%、断面收缩率提高46%,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降低22%和9%,细化后Al-7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 晶粒细化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亚共晶Al-7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丁万武 苟璐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4,共8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Al-Ti-La中间合金,用来细化变质处理亚共晶Al-7Si合金中的α-Al和共晶Si相。研究了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亚共晶Al-7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初生α-Al和共晶Si表现出优异的细... 制备了一种新型Al-Ti-La中间合金,用来细化变质处理亚共晶Al-7Si合金中的α-Al和共晶Si相。研究了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亚共晶Al-7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Al-Ti-La中间合金对初生α-Al和共晶Si表现出优异的细化变质效果。加入0.2%Al-Ti-La,可以使α-Al晶粒尺寸从1460μm减小到230μm,减小了84.25%;二次支晶臂间距从28.55μm减小到15.16μm,减小了46.90%;共晶Si的形貌由粗大的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的短棒状和颗粒状。随着初生α-Al和共晶Si相的细化,Al-7Si合金的抗拉强度从154 MPa增加到175 MPa,增加了13.63%;伸长率从5.83%增加到11.94%,增加了104.80%。断裂方式由穿晶断裂向沿晶断裂转变,合金的塑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al-Ti-La中间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Al-7Si-0.5V-0.3In铸造铝合金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斌 杨金玉 刘丽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77,共3页
采用不同的浇注温度对汽车用Al-7Si-0.5V-0.3In铝合金进行了铸造试验,并进行了强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浇注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与710℃浇注温度相比,760℃浇注温度... 采用不同的浇注温度对汽车用Al-7Si-0.5V-0.3In铝合金进行了铸造试验,并进行了强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浇注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与710℃浇注温度相比,760℃浇注温度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大了12.81%,磨损体积减小了25.46%。Al-7Si-0.5V-0.3In铝合金铸造试样的浇注温度优选为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5V-0.3In铝合金 浇注温度 强度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7Si-0.35Mg-0.1Ti合金压铸工艺模拟优化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文才 丁德华 +1 位作者 王永博 陆叶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57-2370,共14页
研究了微量Sr变质对Al-7Si-0.35Mg-0.1T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再以某汽车用压铸零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0.06%Sr变质Al-7Si-0.35Mg-0.1Ti合金压铸工艺中的浇注温度和压射速度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实验验证。模拟结... 研究了微量Sr变质对Al-7Si-0.35Mg-0.1T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再以某汽车用压铸零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0.06%Sr变质Al-7Si-0.35Mg-0.1Ti合金压铸工艺中的浇注温度和压射速度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为680℃时,合金二次枝晶臂间距更小;随着压射速度的提高(1 m/s、2 m/s、4 m/s),虽卷气现象更明显,卷气部位和数量更多,但气孔尺寸相对较小。压铸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压射速度从1 m/s提高到4 m/s,初生α(Al)相由胞状树枝晶部分转变为球状晶或近球状晶,且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减小;铸件中卷气由大尺寸的气孔转变为小尺寸的缩孔疏松,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同时,铸件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升23.7%和188.5%,且合金断裂机制也由1 m/s时的大尺寸气孔起决定作用的脆性断裂转变为4 m/s时共晶Si相起决定作用的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35Mg-0.1Ti合金 压铸 数值模拟 浇注温度 压射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平波 孙赫阳 +2 位作者 张岩 张杰 李庆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4-92,共9页
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SC)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量(0.3%,0.5%,0.7%,0.9%和1.3%,质量分数,... 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SC)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量(0.3%,0.5%,0.7%,0.9%和1.3%,质量分数,下同)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5)Cu_(0.5)Ti合金添加量的增加,Al-7Si合金中初生α-Al和共晶Si组织被显著细化。与未添加Al_(2.5)Cu_(0.5)Ti中间合金相比,当Al-7Si合金中添加0.9%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后,初生α-Al晶粒尺寸从218μm减小到80μm,二次枝晶间距从25μm减小到9.3μm;共晶Si组织由粗大的针片状细化为短片状和短棒状,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从34.8μm和4μm减小到11.6μm和1.7μm;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84 MPa和9.3%,与未变质合金的力学性能(162 MPa和3%)相比分别提高了13.6%和210%,断裂模式由韧脆混合断裂模式转变为韧性断裂。然而,当Al_(2.5)Cu_(0.5)Ti合金的添加量增加到1.3%时,发生过变质现象,导致Al-7Si合金组织粗化,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Al_(2.5)Cu_(0.5)Ti中间合金 初生Α-AL 共晶si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温度对Al-7Si-2.5Cu-0.3Mg铝合金活塞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峰 方雅 杨一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94-97,共4页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进行了Al-7Si-2.5Cu-0.3Mg铝合金活塞的锻造,并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45℃提高至505℃、终锻温度从335℃提高至395℃,试样的磨损体积和单位面积质量增...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进行了Al-7Si-2.5Cu-0.3Mg铝合金活塞的锻造,并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45℃提高至505℃、终锻温度从335℃提高至395℃,试样的磨损体积和单位面积质量增加均先减小后增大,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均先提升后下降。475℃始锻和380℃终锻锻造试样的磨损体积和单位面积质量增加最小。Al-7Si-2.5Cu-0.3Mg铝合金活塞试样的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475℃始锻温度、380℃终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2.5Cu-0.3Mg铝合金 活塞 锻造温度 高温磨损性能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Sm对Al-7Si-0.3Mg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董衍蘅 贾志宏 +4 位作者 温柏杨 刘莹莹 刘庆 吴俊子 高斯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9-488,共10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研究不同含量稀土Sm对Al-7Si-0.3Mg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元素之后,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相比基础合金的明显减小...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研究不同含量稀土Sm对Al-7Si-0.3Mg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元素之后,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相比基础合金的明显减小;稀土Sm可以显著细化片层状的共晶硅,Sm元素主要形成Al2Si2Sm相。从能量角度,Sm可优先与P形成SmP相,可能会抑制AlP相的形成,减弱其促进共晶硅形核的效能。随着Sm元素含量的增加,Al-Si共晶反应的过冷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3Mg铝合金 稀土Sm 微观组织 细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Sr加入量对Al-7Si合金变质效果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莹 杨刚 刘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98,共4页
研究了不同Sr加入量对Al-7Si合金的变质效果。运用热分析法和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铝硅合金冷却曲线的特征值(共晶生长温度T_(EG)、未变质合金与变质合金共晶温度之差ΔT_(EG)、共晶生长时间t_(EG))和合金变质效果的关系。结果表... 研究了不同Sr加入量对Al-7Si合金的变质效果。运用热分析法和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铝硅合金冷却曲线的特征值(共晶生长温度T_(EG)、未变质合金与变质合金共晶温度之差ΔT_(EG)、共晶生长时间t_(EG))和合金变质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ΔT_(EG)大于5℃,t_(EG)〈120 s时,Al-7Si合金的变质效果良好。本文中最佳的Al-10Sr变质剂加入量为0.06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 SR变质 热分析 变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分析的Al-7Si-1.5Cu-0.5Mg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跃文 侯击波 +1 位作者 毛红奎 刘洪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42,145,共5页
示差热(DSC)分析通常用于合金相变温度点的确定。针对Al-7Si-1.5Cu-0.5Mg合金,将DSC吸收峰面积与θ相(Al_(2)Cu)的数量相联系,并辅之以SEM+EDS对DSC分析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00℃下固溶4 h后DSC吸收峰面积从铸态的0.6 J/g降低至0.1 ... 示差热(DSC)分析通常用于合金相变温度点的确定。针对Al-7Si-1.5Cu-0.5Mg合金,将DSC吸收峰面积与θ相(Al_(2)Cu)的数量相联系,并辅之以SEM+EDS对DSC分析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00℃下固溶4 h后DSC吸收峰面积从铸态的0.6 J/g降低至0.1 J/g,且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吸收峰面积无明显变化,与扫描电镜下对θ相溶解检测结果一致。均说明了在500℃下保温4 h后Al_(2)Cu基本溶入基体中,达到了良好的固溶效果。证明了示差热(DSC)可用于检测相的固溶程度,亦证明其具有进一步应用于热处理工艺制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1.5Cu-0.5Mg合金 示差热(DSC) 固溶处理 Al_(2)Cu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和Er-Zr含量对Al-7Si-0.3Mg合金共晶组织的变质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连涛 黄晖 +1 位作者 王为 于海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61,65,共5页
采用复合添加Er、Zr元素变质处理了Al-7Si-0.3Mg合金,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和Er、Zr元素添加量来变质合金中粗大的针片状共晶硅相。采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Er、Zr元素对Al-7Si-0.3Mg... 采用复合添加Er、Zr元素变质处理了Al-7Si-0.3Mg合金,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和Er、Zr元素添加量来变质合金中粗大的针片状共晶硅相。采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Er、Zr元素对Al-7Si-0.3Mg合金中共晶硅相的变质作用,并探讨了Er、Zr复合变质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0.15wt%Er和0.15wt%Zr时,合金中的共晶硅相得到明显细化,不同的冷却速率也能显著改变共晶硅相形貌。当冷却速率为250~300℃/s并添加0.25wt%Er和0.25wt%Zr时,合金中共晶硅相变质为细小的纤维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Zr合金 al-7si-0.3Mg合金 共晶硅 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Y复合变质对Al-7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小健 吉卫喜 +2 位作者 钱陈豪 刘书明 沈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降低锶(Sr)变质Al-7Si合金熔体的含氢量和解决单添加稀土钇(Y)导致合金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利用测氢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WDW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导电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Sr-Y复合变质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 为降低锶(Sr)变质Al-7Si合金熔体的含氢量和解决单添加稀土钇(Y)导致合金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利用测氢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WDW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导电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Sr-Y复合变质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Sr-Y复合变质不仅能降低合金熔体含氢量,还具有细化α-Al相和变质共晶Si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率。当添加0.05%Sr+0.15%Y复合变质剂时,熔体含氢量仅为0.12 mL/(100g Al),合金α-Al相高度细化为致密的等轴晶或椭圆晶,共晶Si从粗大的板片状和纤维状转变为细小的颗粒状。T6热处理后的合金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导电率达到了296 MPa、10.2%和41.7%IACS,比单独Sr变质分别提高了10%、21%和7%,其拉伸断口表面呈现大量细小密集的韧窝,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属于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Y 复合变质 al-7si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变质对Al-7Si-0.35Mg合金中富铁相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小健 宁萌 +3 位作者 周文军 黄浩 沈坚 姚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改善合金中富铁相的形貌以降低其危害性,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WDW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研究稀土Y对Al-7Si-0.35Mg合金中富铁相组织形貌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亦对稀土Y变质富铁相的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稀... 为改善合金中富铁相的形貌以降低其危害性,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WDW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研究稀土Y对Al-7Si-0.35Mg合金中富铁相组织形貌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亦对稀土Y变质富铁相的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稀土Y能促进富铁相异质形核和抑制其长大,并使其由粗大的块状、针片状转化为细小纤维状、球状;当添加稀土Y的质量分数为0.3%时,变质效果最佳,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84 MPa和5.2%,比未添加稀土分别提高36%和58%;拉伸断口呈现大量致密、均匀韧窝的特征,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其断裂方式为塑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Y 变质 al-7si-0.35Mg 富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和Ti细化变质Al-7Si合金磨削加工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童 李小松 +1 位作者 蔡安辉 阳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高精度数控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粗糙度轮廓仪和Kistler测力仪进行磨削加工试验,研究了B和Ti细化变质Al-7Si合金磨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削参数下,B和Ti细化变质Al-7Si合金磨削力比未细化变质合金磨削力大,磨削表面粗糙度... 采用高精度数控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粗糙度轮廓仪和Kistler测力仪进行磨削加工试验,研究了B和Ti细化变质Al-7Si合金磨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削参数下,B和Ti细化变质Al-7Si合金磨削力比未细化变质合金磨削力大,磨削表面粗糙度比未细化变质合金表面粗糙度小;随着磨削深度从4μm增至20μm,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整体上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工件移动速度从2m/min增至10m/min,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也增大;细化变质处理后合金磨削表面沟痕相对较浅,分布均匀,表面缺陷少。细化变质处理可以明显改善Al-7Si合金的磨削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细化变质 磨削力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7Si合金热分析曲线识别与熔体细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小春 李言祥 王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热分析冷却曲线模式识别方法,用以评估Al-7Si合金的细化效果.采用冷却曲线凝固段(由大量初晶形核温度到大量共晶形核温度)作为标识,利用数据库建立冷却曲线与晶粒尺寸(细化处理效果)间的关系,通过冷却曲线模式识别结合数... 介绍了一种新的热分析冷却曲线模式识别方法,用以评估Al-7Si合金的细化效果.采用冷却曲线凝固段(由大量初晶形核温度到大量共晶形核温度)作为标识,利用数据库建立冷却曲线与晶粒尺寸(细化处理效果)间的关系,通过冷却曲线模式识别结合数据库的方式测评Al-7Si合金的细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表征冷却曲线间相似性的综合偏差值Ω趋近于0时,晶粒尺寸间的差向0收敛.在一定的凝固条件下,待测熔体的细化处理效果可通过数据库中与待测熔体的冷却曲线最相近曲线所对应的细化处理效果来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热分析冷却曲线 熔体细化处理 晶粒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溶处理对亚共晶Al-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万武 陈建超 +3 位作者 田旭东 王昊 安家志 余海存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7,共10页
铸态的亚共晶Al-Si合金中,粗大的α-Al晶粒和针片状共晶Si是造成其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Al-Ti-La和Nd细化变质后的Al-7Si合金进行了不同条件的固溶处理,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和时间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l-7Si... 铸态的亚共晶Al-Si合金中,粗大的α-Al晶粒和针片状共晶Si是造成其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Al-Ti-La和Nd细化变质后的Al-7Si合金进行了不同条件的固溶处理,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和时间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l-7Si合金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二次枝晶臂间距(SDAS)逐渐增大,共晶Si尺寸逐渐减小,并且共晶Si由长条状和纤维状向短棒状转变。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共晶Si的演变过程为:长条状→短棒状→粒状→粗化长大。当固溶温度为535℃、固溶时间为3 h时,合金的显微硬度为62.5 HV,相比于铸态提升了10.5%,极限抗拉强度(UTS)和断裂延伸率(El)由铸态的170.2 MPa和11.1%提升至174.0 MPa和13.1%,分别提升2.2%和18.0%,断口的解理平台小且出现大面积韧窝,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固溶处理 SDAS 共晶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Ti-4.35La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其细化变质效果
18
作者 丁万武 田旭东 +4 位作者 陈建超 安家志 余海存 魏振鹏 杨成亮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60,共13页
通过SEM、XRD和DSC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究Al-3Ti-4.35La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细化变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50℃下,保温4 min时... 通过SEM、XRD和DSC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究Al-3Ti-4.35La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细化变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50℃下,保温4 min时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以块状形态均匀分布在基体中,且其含量最高为20.78%,长宽比为2.33;向Al-7Si合金中添加0.2%Al-3Ti-4.35La中间合金后,其α-Al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共晶Si的平均尺寸及长宽比分别由未添加的18.33μm、8.91μm、6.6下降至13.88μm、6.12μm、4.1,且粗大的片状共晶Si向棒状转变,具有良好的细化变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Ti-4.35La合金 Ti_(2)Al_(20)La 细化变质 al-7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l-0.7Si-1.2Mg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强 曾燮榕 +2 位作者 谢盛辉 邹继兆 李志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采用二次热压法制备Gr质量分数为10%~25%的Gr/Al—0.7Si-1.2Mg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组织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快速率升温的热压法可有效防止石墨铝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有害界面反应,得到组织均匀... 采用二次热压法制备Gr质量分数为10%~25%的Gr/Al—0.7Si-1.2Mg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组织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快速率升温的热压法可有效防止石墨铝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有害界面反应,得到组织均匀且致密的石墨铝基复合材料.Gr/Al—0.7Si-1.2Mg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降低,在较大载荷时,可形成完整的石墨润滑膜,不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磨擦系数趋于一致,达到0.17.石墨含量高的复合材料容易形成润滑层,所以摩擦系数在较低载荷下就能达到最小值.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对磨损率的影响较大,接近理论密度的复合材料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能保持较低的磨损率。最低可达到0.5×10^-3~2.1×10^-3mm^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l-0.7si-1.2Mg复合材料 二次热压 摩擦系数 磨损率 石墨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12.7Si-0.7Mg合金脉冲M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长树 王东 +3 位作者 张朝威 赵刚 赵骧 左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采用进口ER4047作为填充焊丝对Al-12.7Si-0.7Mg合金热挤压板材实施脉冲MIG直缝对焊.利用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定及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获得了外观和内部质量良好的... 采用进口ER4047作为填充焊丝对Al-12.7Si-0.7Mg合金热挤压板材实施脉冲MIG直缝对焊.利用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定及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获得了外观和内部质量良好的焊缝,焊接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180 MPa,达到基材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2.7si-0.7Mg合金 脉冲MIG焊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