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支持下AGNPS模型在太湖流域典型圩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远 张永春 +1 位作者 张龙江 范学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1-765,共5页
由于平源河网区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导致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不易实行,使数学模型方法在这一领域体现出一定优势,相关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利用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建立了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基础数据库... 由于平源河网区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导致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不易实行,使数学模型方法在这一领域体现出一定优势,相关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利用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建立了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字图件,并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和整理技术提取AGNPS模型所需的坡度、坡形、坡长等重要空间参数和属性参数,全面、系统地利用AGNPS模型对平原河网区地表径流量和氮、磷流失负荷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相关程度较高,因而该模型在太湖典型平原河网区非点源污染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非点源污染 agnps模型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PS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玉斌 郑粉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AGNPS模型是美国研发的用于模拟小流域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和预测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的计算机模型。介绍了AGNPS模型的结构、输入输出变量、适用范围,概述了AGNPS模型在美国、欧洲、澳洲和我国南方地区的应用结果。
关键词 agnps模型 模型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AGNPS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闫胜军 郭青霞 +2 位作者 闫瑞 赵富才 李洋旸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3-19,25,共8页
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定量化研究土壤侵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基于过程的Ann AGNPS模型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进行模拟,以5场次暴雨径流量及泥沙量评价... 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定量化研究土壤侵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基于过程的Ann AGNPS模型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进行模拟,以5场次暴雨径流量及泥沙量评价模型适用性。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地表径流,模拟相对误差为-21.46%-2.26%,确定性系数R2为0.99,Nash-Sutcliffe系数为0.99。模型对泥沙模拟精度较低。对岔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坡耕地上,尤以核桃树与玉米间种的坡耕地流失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泥沙模拟 ANN agnps模型 土壤侵蚀 适用性评价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PS模型在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孟春红 赵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32,共5页
九龙江是龙岩、漳州和厦门3市的饮用水源,同时该流域又是近海流域。目前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AGNPS模型是美国研制的、专用于模拟小流域土壤侵蚀、养分... 九龙江是龙岩、漳州和厦门3市的饮用水源,同时该流域又是近海流域。目前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AGNPS模型是美国研制的、专用于模拟小流域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和预测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的计算机模型。在九龙江上游遴选了一个典型农业流域——五川流域,将AGNPS模型全面、系统地引入到五川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模拟研究中。利用流域实测的数据,验证了AGNPS模型在该流域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相关程度较高,该模型可以用于南方丘陵区小流域氮、磷流失的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川流域 农业非点源 agnps模型 污染负荷 氮磷的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NPs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春荣 秦东 +1 位作者 张明月 姜交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85-489,493,共6页
利用离子溅射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金薄膜,并通过抗坏血酸活化的方法实现了银纳米粒子(AgNPs)在金薄膜表面的自组装,得到Au/AgNPs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检验了复合SERS基底的活性,结果表明复合SER... 利用离子溅射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金薄膜,并通过抗坏血酸活化的方法实现了银纳米粒子(AgNPs)在金薄膜表面的自组装,得到Au/AgNPs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检验了复合SERS基底的活性,结果表明复合SERS基底具有优异的性能,增强因子达到2.5×10^(9)。Au与AgNPs的双共振耦合作用,显著增强了复合SERS基底的活性,相比于自组装的AgNPs基底,其SERS强度提高了7倍。这种基底为低浓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nps 自组装 双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度对GOD-AgNPs异质体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吴雪梅 刘珍杰 +2 位作者 马士禹 张云艳 陈邦林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20,共2页
因纳米颗粒(NPs)有特殊的表面效应,葡萄糖氧化酶(GOD)可以有效地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形成异质体。对纳米颗粒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其中纳米颗粒不同覆盖度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实验研究成果并不... 因纳米颗粒(NPs)有特殊的表面效应,葡萄糖氧化酶(GOD)可以有效地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形成异质体。对纳米颗粒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其中纳米颗粒不同覆盖度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实验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设计了不同覆盖度的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度 GOD ag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GNPS模型模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子轩 《海河水利》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AGNPS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和明尼苏达州污染控制局共同开发的评价和预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计算机模型,是面向事件的分布式参数模型。采用该模型,根据密云水库上游土门西沟小流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拟合了模型运行参数... AGNPS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和明尼苏达州污染控制局共同开发的评价和预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计算机模型,是面向事件的分布式参数模型。采用该模型,根据密云水库上游土门西沟小流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拟合了模型运行参数。选用1997年7月31日的一次降雨数据,通过调整流域内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用地比例,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非点源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ps模型 非点源污染 土壤侵蚀 径流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the Data Required by AGNPS 被引量:1
8
作者 于苏俊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ffer a good means of collecting and manipulating the data required to assess conservation practices. A method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ost of the data ...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ffer a good means of collecting and manipulating the data required to assess conservation practices. A method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ost of the data required by the agricultural non point source (AGNPS) erosion model is put forward from three sources: (1) files with contour lines from topographic maps, (2) soil mapping units from soil surveys, and (3) land cover from land sat TM image class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emote sensing 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ING ag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AgNPs/UV531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防护性能分析
9
作者 张海霞 贾琳 闫晓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4,共6页
为制备具有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功能的纳米纤维膜,文章在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加入纳米银颗粒(AgNPs)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纯PAN和PAN/AgNPs、PAN/AgNPs/UV531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分析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红外... 为制备具有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功能的纳米纤维膜,文章在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加入纳米银颗粒(AgNPs)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纯PAN和PAN/AgNPs、PAN/AgNPs/UV531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分析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红外光谱、防电磁辐射性能、紫外线防护性能和紫外线吸收性能。结果表明:AgNPs和UV531的加入没有改变PAN的大分子结构;将质量分数分别为1.2%、0.5%的AgNPs和UV531加入纯PAN溶液中,制备得到的PAN/AgNPs/UV531复合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较小且分布较均匀,防电磁辐射功能和紫外线防护功能优良,可用于开发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纳米纺织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PAN) 纳米银颗粒(agnps) 紫外线吸收剂UV531 防电磁辐射 防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水体系纳米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10
作者 范璐璐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张智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65-271,共7页
采用溶液化学法,以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银水溶液为前驱体,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通过调控温度和水的加入量,在乙二醇-水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球形银纳米颗粒(AgNPs)。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 采用溶液化学法,以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银水溶液为前驱体,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通过调控温度和水的加入量,在乙二醇-水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球形银纳米颗粒(AgNPs)。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清透射电镜(HRTEM)对AgNPs的光学性质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采用平板浇注法测定了不同尺寸AgNP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和乙二醇/水体积比,可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不同尺寸的AgNPs。Ag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ps 溶液化学法 抗菌性能 平板浇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化附着纳米银的聚醚砜抗菌膜的制备以及其在罗非鱼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树良 赵奕辉 +3 位作者 黄惠华 董浩 何其 吴炜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5,共8页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细菌侵染导致的腐烂变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抗菌包装来提高罗非鱼的保鲜效果。通过用浓硫酸将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材料磺化并将其作为膜基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细菌侵染导致的腐烂变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抗菌包装来提高罗非鱼的保鲜效果。通过用浓硫酸将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材料磺化并将其作为膜基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热重法(thermal analysis,TG)和接触角(contact angle,CA)分析结果表明,磺化改性后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和表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将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嵌合到膜材料中合成磺化聚醚砜-银纳米颗粒(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silver nanoparticles,SPES-AgNPs)抗菌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等方法分析该抑菌膜的表征,通过Ag^(+)释放实验测定其安全范围,并采用抗菌环实验测定该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改性后的SPES材料与AgNPs结合良好,AgNPs在膜上平均尺寸约为10~100 nm。Ag^(+)释放实验显示,SPES-AgNPs膜的Ag^(+)释放量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SPES-AgNPs膜可以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李斯特菌及大肠杆菌,其平均抑制率达到85%以上。将SPES-AgNPs膜用于罗非鱼的保鲜,所有样品在(1±0.1)℃的冷冻箱贮存18 d,通过定期对菌落总数、厌氧菌落总数、嗜冷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以及k值进行测定,并以感官评分为基础对罗非鱼样品新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膜能够延缓鱼肉样品保存时在化学、微生物和感官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提高罗非鱼的贮存品质并延长其保质期,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产品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agnps 抗菌膜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纳米银复合薄膜制备及其在生鲜面叶的保鲜应用
12
作者 张艳平 王申丽 任顺成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00,共9页
以聚乙烯醇(PVA)和蒸馏水为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比例(0%、1%、2%、4%)纳米银(AgNPs)的PVA/AgNPs复合薄膜,并对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和抑菌性进行表征测试,选择合适的薄膜应用于生鲜面叶保鲜,研究其对生鲜... 以聚乙烯醇(PVA)和蒸馏水为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比例(0%、1%、2%、4%)纳米银(AgNPs)的PVA/AgNPs复合薄膜,并对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和抑菌性进行表征测试,选择合适的薄膜应用于生鲜面叶保鲜,研究其对生鲜面叶品质的影响。发现4%的PVA/AgNPs薄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阻隔性和抑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11.67±0.29)mm。因此选用含量为4%的PVA/AgNPs薄膜来保鲜生鲜面叶,测定生鲜面叶在4℃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添加量为4%的PVA/AgNPs薄膜,能够明显延缓生鲜面叶中菌落总数的增长,较好的维持生鲜面叶贮藏过程中的色泽、pH和酸度,显著降低生鲜面叶的蒸煮损失,提高生鲜面叶的品质,且生鲜面叶中银的迁移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综上所述,PVA/AgNPs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能够有效维持生鲜面叶的品质,延长贮藏时间,为面制品保鲜包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agnps薄膜 抗菌 面叶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icon-based dielectric elastomer with amino-complexed hybrids towards high actuation performance
13
作者 Zhengxing Dai Qingqing Liu +4 位作者 Xiaodong Qi Nan Zhang Ting Huang Jinghui Yang Yong Wang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76-586,共11页
For improving 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 at low electric fields of dielectric elastomers,achieving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εr)and low modulus(Y)simultaneously has been targeted in the past decades,but there are few w... For improving 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 at low electric fields of dielectric elastomers,achieving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εr)and low modulus(Y)simultaneously has been targeted in the past decades,but there are few ways to accomplish both.In contrast to the classical strategies such as incorporating plasticizers or ceramic to prepare the silicon-based dielectric elastomers,here,blending an amino-complexed hybrid(polyethyleneimine(PEI)-Ag)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elastomer is reported a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tailor theεr and Y.PEI-Ag not only exhibits excellent dielectric enhancement properties but also minimizes the PDMS crosslinking through amino-complexed reaction between PEI and Pt catalysts.The prepared dielectric elastomers have aεr of 7.2@10^(3)Hz and Y of 1.14 MPa,leading to an actuation strain of 22.27%at 35 V/μm.Hence,incorporating such novel hybrids based on dual amino-complexed effect on both matrix and particles sufficiently promotes the actuated performance of dielectric elast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composites Dielectric property Electro-mechanical behaviour ag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对单偶氮染料的催化降解作用
14
作者 孙艳美 燕子红 +2 位作者 章聚宝 王飒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83-92,共10页
以硝酸银为前躯物,伽师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了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JM-AgNP)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伽师瓜皮提取液的pH值和质量浓度、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JM-AgNP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 以硝酸银为前躯物,伽师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了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JM-AgNP)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伽师瓜皮提取液的pH值和质量浓度、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JM-AgNP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JM-Ag-NP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究了JM-AgNP对单偶氮染料的催化降解性能及机理。研究得到的JM-AgNP最佳合成工艺为:伽师瓜皮提取液pH值为11.5,硝酸银溶液浓度为7 mmol/L,伽师瓜皮提取液质量浓度为5 g/L,反应时间为150 min,反应温度为90℃。所形成的JM-Ag-NP近似为圆球形,粒径在9~46 nm之间。在(CH3COO)3BHNa还原作用下,经过15 min反应时间,JM-AgNP对酸性橙7(AO7)和酸性红13(AR13)染料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48%和88.16%。研究结果可为银纳米颗粒的绿色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瓜皮 银纳米颗粒(AgNP) 单偶氮染料 催化降解 绿色合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平台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苏俊 高平平 何政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3-596,共4页
开发了一种运算法自动地生成AGNPS模型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 ,并把模拟结果转换成GIS文件格式 ,利用遥感软件和开发的程序 ,从 3个来源生成AGNPS模型需要的数据 ,包括来自于地形地貌图的数字化文件、土壤调查图集的数字化土壤分类图和地... 开发了一种运算法自动地生成AGNPS模型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 ,并把模拟结果转换成GIS文件格式 ,利用遥感软件和开发的程序 ,从 3个来源生成AGNPS模型需要的数据 ,包括来自于地形地貌图的数字化文件、土壤调查图集的数字化土壤分类图和地球资源卫星TM图像的植被覆盖分类图件 ;一旦生成了需要的GIS文件 ,格式转换软件能把GIS文件转换为AGNPS要求的表格文件格式 ;最后把AGNPS所有输出结果转换成GIS文件格式 ,以便用于进一步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GIS 模型法 agnps模型 农业污染 文件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土壤酶活性对纳米银颗粒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君 黄娟 +2 位作者 彭程 曹冲 闫春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分析纳米银颗粒(AgNPs)暴露对人工湿地的负面效应,选取几种典型土壤酶(脱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分别探究不同浓度(0,50,100,200μg/L) AgNPs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gNPs暴露下,土壤脱氢酶活性... 为分析纳米银颗粒(AgNPs)暴露对人工湿地的负面效应,选取几种典型土壤酶(脱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分别探究不同浓度(0,50,100,200μg/L) AgNPs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gNPs暴露下,土壤脱氢酶活性受抑制程度最明显且具有浓度效应,浓度为200μg/L的AgNPs对脱氢酶造成长期抑制;脲酶、中性磷酸酶受抑制程度较低,AgNPs暴露时间的增加使酶活性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中低浓度(50,100μg/L) AgNPs对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的影响程度不大,但高浓度(200μg/L) AgNPs的长期作用会使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整体而言,人工湿地不同土壤酶对AgNPs的响应不同,且随着接触时间延长,AgNPs对土壤酶的负面效应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agnps) 土壤酶活性 人工湿地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刺激黄孢原毛平革菌去除诺氟沙星
17
作者 丁文东 崔康平 郭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3-538,共6页
纳米银(AgNPs)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给天然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环境中AgNPs的剂量大小可能影响微生物的行为,表现出对抗生素的生物降解或抑制。文章研究不同剂量AgNPs刺激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诺氟沙星(NO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高剂量... 纳米银(AgNPs)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给天然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环境中AgNPs的剂量大小可能影响微生物的行为,表现出对抗生素的生物降解或抑制。文章研究不同剂量AgNPs刺激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诺氟沙星(NO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高剂量的AgNPs(60.00μmol/L)后,NOR的去除率从对照组的58%降低到13%,而低剂量AgNPs(0.10μmol/L)可以刺激细胞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性酶活性,从而提高NOR的去除率达到73%,而银离子仅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48 nm的AgNPs比76 nm的AgNPs对NOR的生物去除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agnps) 黄孢原毛平革菌 诺氟沙星(NOR) 毒物兴奋效应 剂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小麦条锈菌的抗菌效应研究
18
作者 邓仕良 张丕文 杨宇衡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0期58-60,共3页
以小麦条锈病感病品种"铭贤169"幼苗为材料,在接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CYR32前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麦叶面进行不同浓度的纳米银(AgNPs)药剂处理,以接种13d后的产孢率和产孢抑制率考查纳米银对小麦条... 以小麦条锈病感病品种"铭贤169"幼苗为材料,在接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CYR32前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麦叶面进行不同浓度的纳米银(AgNPs)药剂处理,以接种13d后的产孢率和产孢抑制率考查纳米银对小麦条锈菌的抗菌效应。结果表明,纳米银可显著抑制小麦条锈菌CYR32在小麦幼苗叶片上产孢。在0.5~4μg/mL的4个浓度水平中,0.5μg/mL AgNPs对小麦条锈菌的抑制率最高;在接种前1 d,接种后4 d、8 d和12 d的4个喷药时间中,接种后第4 d喷药对小麦条锈菌的抑制作用整体上最好。总的来说,纳米银试剂有良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具有开发成新型杀菌剂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agnps) 小麦条锈菌CYR32 抗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球状光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CA125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丽惠 林路秀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86,共5页
金纳米粒子(AuNP)和银纳米粒子(AgNP)受到光子作用发出强烈的散射光,在暗场显微镜中可观察到清晰的单纳米粒子图像。以金纳米粒子耦合抗体分子作为球状传感器核心,银纳米粒子作为抗原标记物,构建微型球状光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结果显示,... 金纳米粒子(AuNP)和银纳米粒子(AgNP)受到光子作用发出强烈的散射光,在暗场显微镜中可观察到清晰的单纳米粒子图像。以金纳米粒子耦合抗体分子作为球状传感器核心,银纳米粒子作为抗原标记物,构建微型球状光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结果显示,在暗场显微镜中观察到抗体耦合的金纳米粒子为金黄色光点,银纳米粒子为绿色光点。当溶液中癌抗原CA125浓度为35 U/mL时,银纳米粒子耦合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金黄色的暗场图像转变成绿色,散射光强度增强至68720,表明通过暗场显微镜观察传感器的颜色变化可定量检测生物分子。该光学免疫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CA125 金纳米粒子(AuNP) 银纳米粒子(AgNP) 抗原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楚品品 蒋智勇 +3 位作者 李春玲 勾红潮 李艳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56-4363,共8页
【目的】研究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为PRRSV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0.1875、0.375... 【目的】研究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为PRRSV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0.1875、0.375、0.75、1.5、3、6、12μg/mL AgNPs处理Marc145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评估AgNPs对Marc145细胞毒性,确定其安全浓度。通过显微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毒滴度测定、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体外抗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效果。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对PRRSV的直接灭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AgNPs对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PRRSV(0.0001~0.1)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的影响,以及PRRSV感染Marc145细胞3、6、12、18和24 h后加入AgNPs对Marc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gNPs对Marc145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5μg/mL,0.375、0.75、1.5μg/mL AgNPs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0.375、0.75、1.5μg/mL AgNPs均对PRRSV起一定灭活作用。AgNPs对不同MOI的毒株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同时间(3、6、12、18、24 h)加入AgNPs对PRRSV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AgNP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灭活以及抑制病毒的黏附、入侵和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agnp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抗病毒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