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杆菌介导的稻瘟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1
作者 李爽 张淑梅 +3 位作者 田缘 潘钰 刘伟 闫更轩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以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为试验材料,通过PCR获得GFP基因,构建pBarg-GFP-BARAmp重组载体,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含GFP基因的稻瘟病菌菌株,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转化条件。稻瘟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最佳转化条件:O... 以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为试验材料,通过PCR获得GFP基因,构建pBarg-GFP-BARAmp重组载体,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含GFP基因的稻瘟病菌菌株,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转化条件。稻瘟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最佳转化条件:OD_(600 nm)为0.38(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为28.2℃、共培养时间为2.12 d,转化效率为280.00×10~(-5)。PCR鉴定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转化的稻瘟病菌GFP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和野生型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GFP基因 建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属AFLP分析体系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国礼 曹有龙 +2 位作者 安巍 赵建华 周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以枸杞属种质资源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 I/EcoR I以及T4DNA连接酶的浓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适于枸杞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的用量为300-40... 以枸杞属种质资源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 I/EcoR I以及T4DNA连接酶的浓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适于枸杞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的用量为300-400ng,酶切体系中Mse I和EcoR I各加入3U,T4 DNA连接酶加入2.0U,采用酶切与连接在同一体系中一步完成,其酶切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5h。与22℃连接过夜。并对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的效果进行了检测,以引物M+CAC/E+AGG构建了枸杞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该图谱扩增带多,多态性强,且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aflp 反应体系 aflp的优化与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尹晗琪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以10份烟草种质资源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Ⅰ/EcoRⅠ以及T4DNA连接酶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以及其反应体系的组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适于烟草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 以10份烟草种质资源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Ⅰ/EcoRⅠ以及T4DNA连接酶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以及其反应体系的组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适于烟草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的用量为400ng,酶切体系中MseⅠ和EcoRⅠ各加入4U,T4DNA连接酶加入2.8U,采用酶切与连接在同一体系中一步完成,其酶切连接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7h。并对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的效果进行了检测,以引物E-ACT/M-CAC构建了烟草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该图谱扩增带多,多态性强,且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aflp 分析体系 建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大玮 李煜 +1 位作者 周玮 李周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4,共7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合杜仲的AFLP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其遗传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杜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合杜仲的AFLP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其遗传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杜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结果】模板DNA的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500 ng,酶切时间6 h,连接反应时间6 h,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30倍。同时筛选出E-AAG+M-CAA,E-AAG+M-CAT,E-AAG+M-CTA,E-AAG+M-CTG,E-ACA+M-CAA,E-ACA+M-CTA,E-ACC+M-CTG共7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结论】经重复验证,建立的AFLP反应体系适用于杜仲的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aflp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雷娜 李景富 +1 位作者 李烨 许向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番茄为材料,通过对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番茄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结果表明,用于反应的DNA采用CTAB法提取较好,酶切的基因组DNA以100 ng为宜,酶切-连接采用一步法,37℃条件下进行,反应... 以番茄为材料,通过对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番茄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结果表明,用于反应的DNA采用CTAB法提取较好,酶切的基因组DNA以100 ng为宜,酶切-连接采用一步法,37℃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0 h,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以30倍为宜,采用优化好的体系,29对引物组合在两份供试材料均可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带纹60~100条。本研究为番茄的分子标记克隆及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aflp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欢 赵桂琴 +1 位作者 耿小丽 刘翠茹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4-89,共6页
在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研究燕麦Avena sativa遗传多样性过程中,从引物筛选、酶切连接、扩增条件、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燕麦AFLP最适反应体系为:800 ng/μL DNA用10U EcoRⅠ和4 U MseⅠ在37℃7 h,65℃4 h温浴... 在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研究燕麦Avena sativa遗传多样性过程中,从引物筛选、酶切连接、扩增条件、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燕麦AFLP最适反应体系为:800 ng/μL DNA用10U EcoRⅠ和4 U MseⅠ在37℃7 h,65℃4 h温浴双酶切;16℃下连接过夜;预扩增取连接产物1μL,10μmol/L预扩引物各0.6μL,10×buffer 2μL,dNTPS 2μL,ddH2O补平至20μL;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50 ng/μL EcoRⅠ、MseⅠ选扩引物各0.8μL,总体系20μL进行选择性扩增。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且多态性高的燕麦AFLP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aflp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AFLP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连莲 魏志刚 杨传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9,共5页
以不同白桦个体为材料,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体系,并用E2+M4... 以不同白桦个体为材料,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体系,并用E2+M4引物对不同白桦个体进行了扩增,得出优化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模板DNA的质量浓度为0.094g/L和0.086g/L,符合AFLP分析中的双酶切要求;酶切反应时间为2h15min;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2h;预扩增PCR的退火温度设为60℃。银染结果表明:扩增信号强,无背景干扰,条带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aflp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丹百合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家军 于海涛 +1 位作者 王志刚 周俐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2-127,F0003,共7页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试材,改良CTAB法提取DNA,通过对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筛选,初步建立适合卷丹百合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卷丹百合基因组DNA符合AFLP分析要求;最佳...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试材,改良CTAB法提取DNA,通过对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筛选,初步建立适合卷丹百合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卷丹百合基因组DNA符合AFLP分析要求;最佳酶切时间为37℃酶切8 h;16℃连接过夜;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为宜。利用该体系筛选出12对能获得稳定、清晰扩增图谱的引物组合,为卷丹百合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aflp 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科伟 杨学玲 +3 位作者 王述彬 刘金兵 潘宝贵 陈劲枫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3,8,共4页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材料,通过对影响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因素,如提取DNA的方法、酶切与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以及电泳和染色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了经优化的适合于辣椒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采...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材料,通过对影响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因素,如提取DNA的方法、酶切与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以及电泳和染色条件等的研究,建立了经优化的适合于辣椒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采用该体系,对辣椒进行AFLP分析,能够得到清晰稳定的分子标记图谱,为今后利用AFLP技术进行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aflp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彦彦 唐文煜 +2 位作者 邢世岩 谭洪才 王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1,共5页
以6个银杏种质为试材,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银杏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优化的关键因素为:①模板DNA的质量:经多次抽提纯化,将DNA沉淀挑出,而不采用离心方法,获得高纯度的DNA;②酶切时DNA模板为300 ng,反... 以6个银杏种质为试材,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银杏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优化的关键因素为:①模板DNA的质量:经多次抽提纯化,将DNA沉淀挑出,而不采用离心方法,获得高纯度的DNA;②酶切时DNA模板为300 ng,反应时间为6 h;③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10 h;④预扩模板即连接产物最佳用量为1μl;⑤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aflp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蛸AFLP分子标记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龙岗 杨建敏 刘相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8,共6页
本研究构建了短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DNA提取、双酶切反应、连接反应、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反应和银染等步骤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种适于短蛸AFLP技术分析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浓度为200 ng/μL... 本研究构建了短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DNA提取、双酶切反应、连接反应、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反应和银染等步骤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种适于短蛸AFLP技术分析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浓度为200 ng/μL;酶切体系中,MseI和EcoR I各加入5 units,缓冲液使用MseI buffer Tango,反应时间为3-4 h;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12 h;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20倍。该体系的构建为AFLP技术在短蛸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短蛸 反应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手密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许辉 段维兴 +5 位作者 刘新龙 杨海霞 高轶静 罗霆 宋焕忠 张革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2-557,共6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割手密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为割手密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广西割手密GXS87-16、GXS85-30、GXS79-9、GXS96、GXS112、GXS212为材料,利用改良SDS法提取DNA,并用EcoRⅠ和MseⅠ酶切,... 【目的】建立和优化割手密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为割手密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广西割手密GXS87-16、GXS85-30、GXS79-9、GXS96、GXS112、GXS212为材料,利用改良SDS法提取DNA,并用EcoRⅠ和MseⅠ酶切,连接接头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预扩增反应和选择性扩增反应的主要成分如Mg2+、模板DNA、引物、dNTP、Taq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样品DNA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seⅠ各3U于PCR仪过夜可完全酶切。经正交设计优化,较佳的预扩增体系包含0.4μLdNTPs(20mmol/mL),1.6μLMg2+(25mmol/mL),2.0μLEcoRⅠ-P(5pmol/mL),2.0μLMseⅠ-P(5pmol/mL),1UTaq酶(1U/μL),DNA模板稀释10倍;选择性扩增体系包含0.4μLdNTPs(20mmol/mL),0.8μLMg2+(25mmol/mL),1.0μLEcoRⅠ-AAG(6pmol/mL),1.0μLMseⅠ-CAG(6pmol/mL),3UTaq酶(1U/μL),DNA模板稀释20倍。以对优化反应体系扩增获得的PCR产物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后,可获得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结论】建立的割手密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具有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特点,可为构建割手密高密度遗传图谱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aflp 改良SDS法 正交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cDNA-AFLP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锦 李庄 +1 位作者 宋蓓 刘孟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1,共6页
建立了枣(Ziziphus jujuba Mill.)cDNA-AFLP分析的优化体系和反应程序。提取获得的总RNA以人工合成的Oligo(dT)18为引物,利用鼠源反转录酶(M-MLV RT)合成cDNA第1链,合成双链c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识别6个碱基位点)与MseⅠ(识别4... 建立了枣(Ziziphus jujuba Mill.)cDNA-AFLP分析的优化体系和反应程序。提取获得的总RNA以人工合成的Oligo(dT)18为引物,利用鼠源反转录酶(M-MLV RT)合成cDNA第1链,合成双链c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识别6个碱基位点)与MseⅠ(识别4个碱基位点)酶切,酶切连接后,使用与接头序列互补的预扩引物对cDNA片段池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cDNA池定量至1 ng/μL,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优化得到的选扩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5μL模板,2μL 10×PCR buffer,2μL MgCl2(25 mmol/L),EcoRⅠ特异性引物(50 ng/μL)1μL,MseⅠ特异性引物(50 ng/μL)1μL,10 mmol/L dNTP0.4μL,5 UTaqDNAPolymer-ase 0.12μL。选扩程序: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65℃退火30 s(每个循环降0.7℃),72℃延伸1 min,13个循环;94℃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1 min,31个循环;72℃7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aflp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瑞 黄河勋 +4 位作者 于远 陈清华 林毓娥 梁肇均 程志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7,26,共4页
以印度南瓜矮生等基因系yd为材料,从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对酶切、连接、预扩、选扩反应体系及银染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建立高效稳定的南瓜AFLP反应体系,即反应体系为DNA模板量500 ng、37℃酶切5 h、连接3 h、预扩产物稀释50倍及Mg2+1.5 m... 以印度南瓜矮生等基因系yd为材料,从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对酶切、连接、预扩、选扩反应体系及银染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建立高效稳定的南瓜AFLP反应体系,即反应体系为DNA模板量500 ng、37℃酶切5 h、连接3 h、预扩产物稀释50倍及Mg2+1.5 mmoL/L、dNTP 0.19 mmoL/L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aflp 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国香 陈忠林 +3 位作者 郑文玲 关正军 吴忆宁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55,共6页
为建立和优化适合于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基因组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以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为研究材料,对AFLP反应体系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用于酶切的基因组DNA的纯度(OD260/... 为建立和优化适合于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基因组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以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属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为研究材料,对AFLP反应体系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用于酶切的基因组DNA的纯度(OD260/OD280)和质量分别为1.8~1.9和50~100 ng之间为宜;限制性内切酶(EcoRI/MseI)组合的最佳酶切用量和酶切时间分别为EcoRI(2.0μL)/MseI(0.7μL)和3 h;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对比显示,利用EcoRI-A/MseI-G、EcoRI-G/MseI-A、EcoRI-G/MseI-C、EcoRI-T/MseI-A、EcoRI-T/MseI-C、EcoRI-T/MseI-G和EcoRI-T/MseI-T 7个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选扩出的条带稳定、清晰、无背景干扰,能够很好地反映哈尔滨产乙醇发酵细菌间DNA指纹图谱的多态性分布,为构建发酵产氢细菌AFLP图谱和种间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产氢发酵细菌 优化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南瓜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智媛 屈淑平 崔崇士 《中国瓜菜》 CAS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以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为试材,通过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了稳定的南瓜AFLP反应体系。优化后的体系能扩增出稳定条带,可用于基因定位、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为南瓜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理... 以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为试材,通过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了稳定的南瓜AFLP反应体系。优化后的体系能扩增出稳定条带,可用于基因定位、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为南瓜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aflp 反应体系 优化与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AFLP银染分析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永田 王兴娥 +1 位作者 赵惠燕 陈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为研究材料,以AFLP技术为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对影响麦长管蚜AFLP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如DNA的提取质量、酶切与连接、扩增条件、引物选择、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处理,构建了麦长管... 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为研究材料,以AFLP技术为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对影响麦长管蚜AFLP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如DNA的提取质量、酶切与连接、扩增条件、引物选择、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处理,构建了麦长管蚜AFLP银染技术体系。酶切与连接分步进行,预扩增与选择性扩增同体系完成。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性和多态性高的麦长管蚜AFLP条带。该体系的构建为蚜虫种间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aflp 分子标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明磊 詹玉丝 +1 位作者 陈晓 樊红杰 《辣椒杂志》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时间是6h最为合适,预扩增产物适宜稀释倍数在30~50倍时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aflp反应体系 优化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兔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19
作者 东金华 樊新忠 +4 位作者 董辉 乔西波 孙宗国 吴红超 徐凯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40-1143,共4页
以法国伊普吕肉兔的6个品系、新西兰、加利福尼亚兔共8个种群为试材,建立了肉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效果进行了确立。由72种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5种引物组... 以法国伊普吕肉兔的6个品系、新西兰、加利福尼亚兔共8个种群为试材,建立了肉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效果进行了确立。由72种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5种引物组合,建立了肉兔的AFLP指纹图谱。条带清晰可辨,扩增信号强,无背景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aflp 分析体系 建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艳红 廖维连 +4 位作者 蒋文明 杨得胜 宋迟 洪瑾芳 刘道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91-95,共5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根据GenBank中DEV UL6基因序列,设计了微滴数字PCR(ddPCR)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DEV的dd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57.1... 为快速、准确检测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根据GenBank中DEV UL6基因序列,设计了微滴数字PCR(ddPCR)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DEV的dd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57.1℃退火温度下,当引物浓度为1.50µmol/L,探针浓度为0.45µmol/L时,病毒拷贝数浓度达到最大,为332 copies/µL;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7 copies/µL,且对非鸭瘟病原均仅扩增出阴性微滴,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EV dd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可用于低DEV含量样品的检测及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微滴数字PCR 方法建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