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modulation with dual-mode vortex beam for security transmission
1
作者 ZHU Changju SONG Maozhong +1 位作者 DANG Xiaoyu ZHU Qiu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108-1118,共11页
A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modulation(DM)technology with dual-mod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beam is proposed for physical-layer security of the rela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tracking transmission.The elevat... A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modulation(DM)technology with dual-mod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beam is proposed for physical-layer security of the rela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tracking transmission.The elevation and azimuth of the vortex beam are modulated into the constellation.which can form the digital waveform with the encoding modulation.Since the signal is direction-dependent,the modulated waveform is purposely distorted in other directions to offer a security technology.Two concentric uniform circular arrays(UCAs)with different radii are excited to generate dual vortex beams with orthogonality for the composite signal,which can increase the demodulation difficulty.Due to the phas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beam,the constellation at the desired azimuth angle will change continuously within a wavelength.A desired single antenna receiver can use the propagation phase compensation and an opposite helical phase factor for the signal demodulation in the desired direction.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OAM-DM scheme offers a security approach with direction sensitivity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al modulation(DM)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 physical-layer security directional sensi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ISC-V平台的安全高效固件可信平台模块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王杰 王鹃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5-2395,共11页
可信平台模块(TPM)作为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可信启动和远程认证等安全功能。然而,当前RISC-V平台普遍缺乏TPM支持,限制了其在嵌入式和云计算场景中的安全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RfTP... 可信平台模块(TPM)作为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可信启动和远程认证等安全功能。然而,当前RISC-V平台普遍缺乏TPM支持,限制了其在嵌入式和云计算场景中的安全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RfTPM——一种面向RISC-V平台的固件可信平台模块(fTPM)架构,无需额外硬件单元或安全扩展即可提供等效的安全功能。针对执行隔离、可信启动、高效通信和安全时钟等关键挑战,在RfTPM中,该文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基于RISC-V物理内存保护(PMP)机制的内存隔离以及结合DRAM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与Flash锁定的静态数据保护、基于延迟度量扩展的可信启动机制、基于动态权限交换页的高效通信机制以及基于RISC-V硬件计时器的细粒度安全时钟。该文构建了RfTPM的原型系统,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在Genesys2 FPGA平台模拟的Rocket Core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RfTPM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在大多数TPM命令处理中有比较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平台模块 固件可信平台模块 RISC-V 可信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桥和含能材料的信息储存介质自毁模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娄文忠 李志鹏 +1 位作者 冯恒振 李明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9-587,共9页
针对高安全等级信息储存介质硬件层面的防护,开展了基于半导体桥(SCB)和含能材料的低驱动能量自毁模块的研究.建立了SCB等离子体发火、能量传递、含能材料点火的数学模型并完成了理论计算,利用COMSOL搭建SCB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并校核其性... 针对高安全等级信息储存介质硬件层面的防护,开展了基于半导体桥(SCB)和含能材料的低驱动能量自毁模块的研究.建立了SCB等离子体发火、能量传递、含能材料点火的数学模型并完成了理论计算,利用COMSOL搭建SCB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并校核其性能,搭建了试验平台并进行SCB与含能材料发火性能测试的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含能自毁模块具有优良的发火性能,能在5 V充电电压的激励下,起爆SCB桥区并使桥区温度能在18μs内达到2700 K,从而激发0.43 mg叠氮化铜在50μs内起爆产生爆轰波.含能自毁模块能够完成能量的传递并摧毁目标信息储存介质,有效避免信息储存介质关键信息被窃取,保证了信息储存介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技术 自毁模块 半导体桥 含能材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电状态一致性的电池组双层动态均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宁 张骞 +1 位作者 李相俊 马少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0-2423,共14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考虑SOC一致性的电池组双层动态均衡方法。首先,采用耦合电感与Flyback变换器搭建均衡系统双层架构,建立电池组端电压、均衡电流及占空比间的关联特性。... 针对储能系统中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考虑SOC一致性的电池组双层动态均衡方法。首先,采用耦合电感与Flyback变换器搭建均衡系统双层架构,建立电池组端电压、均衡电流及占空比间的关联特性。为提高电池组的供能可靠性,系统引入故障切除功能,通过改变开关阵列导通状态实现故障电池组的快速切除;其次,考虑增补电池组剩余容量较大问题,利用传统最值法改进的双层极值法,以荷电状态(stage of charge,SOC)作为均衡目标变量,对增补电池组进行快速放电均衡;最后,设计充放电及静置均衡实验,对比传统最值法,分析常态及故障切除后电路的均衡速度与均衡效率。结果表明,提出的双层均衡方法可以将均衡速度提升约10%,且故障切除后电路的均衡效率最高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组 荷电状态 耦合电感 故障切除 双层均衡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腰荷接入的主网安全调度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竺炜 杨子琦 +2 位作者 祁俊辉 肖魏 唐颖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风功率波动性大,日前预测准确性较差,导致大型风电消纳与电网安全鲁棒性的矛盾。提出一种风电“腰荷”出力接入的自动调频调度方法,以减少弃风量且提高风电功率大幅波动下的主网在线安全性。首先,为提高日前风功率神经网络预测的收敛性... 风功率波动性大,日前预测准确性较差,导致大型风电消纳与电网安全鲁棒性的矛盾。提出一种风电“腰荷”出力接入的自动调频调度方法,以减少弃风量且提高风电功率大幅波动下的主网在线安全性。首先,为提高日前风功率神经网络预测的收敛性,提出时序矩阵奇异值分解的多样本数据预处理方法;其次,为得到与日前风功率预测相关的腰荷出力计划曲线,采用多项式回归拟合及基准功率偏差,得到相关性较大的光滑曲线;然后,为减小在线风功率骤减导致的频率偏差,设定调频机组自动调频的“启动”曲线族;最后,为保持自动调频后主网有功潮流分布合理并提高功角安全性,采用等效功角最小的优化模型,得到各调频机组出力增量的最优分配方案。算例验证该调度方法的可行性,对减少大型风电的弃风并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 腰荷出力接入 自动调频 优化调度 主网功角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跳转向量的隐性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通信方法
6
作者 刘芳 黄珂婷 +1 位作者 侯宇 冯永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55,共11页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变信号的特性,使信号的统计特性多样化,从而有效地保障通信信息安全。为解决单参数WFRFT通信抗扫描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单参数WFRFT为切入点,深入研究...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变信号的特性,使信号的统计特性多样化,从而有效地保障通信信息安全。为解决单参数WFRFT通信抗扫描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单参数WFRFT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单参数分数域的形成机理,分析其潜在的微观特征和暗特征,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跳转向量的隐性WFRFT通信方法(Implicit WFRFT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jump vector,IWVJ)。利用调制阶数与星座图的关系,建立了跳变矩阵和跳变向量,并以此制定了控制规则。此外,通过跳变向量控制获得动态调制阶数,从而达到安全通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IWVJ方法对授权接收机具有较高的反变换解调相似度和较低的误码率,相比于具有普适扫描能力的非授权接收机性能更优。同时对解调阶数误差、基础调制阶数和跳转频率等参数的设置给出了适用的建议,使IWVJ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通信系统,为具有抗干扰、抗截获和抗欺骗能力的保密通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 调制阶数 安全通信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研究
7
作者 周雪芳 王飞 +3 位作者 杨国伟 毕美华 许蒙蒙 胡淼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7,共10页
针对现有混沌保密光通信系统时延特征隐藏所需反馈增益系数较大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首先,由全光反馈产生光混沌并将其耦合至2个电光相位混沌反馈环中。然后,通过相位调制的方式... 针对现有混沌保密光通信系统时延特征隐藏所需反馈增益系数较大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光混沌注入双环电光相位反馈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首先,由全光反馈产生光混沌并将其耦合至2个电光相位混沌反馈环中。然后,通过相位调制的方式实现信息与混沌载波的非线性耦合并参与混沌载波的生成。最后,在检测端通过光混沌同步实现信号的解密。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系统中混沌信号的复杂度、时延特征隐藏、同步性、鲁棒性和通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在较小的反馈系数时具有较高的复杂度且时延特征得到较好的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保密通信 光混沌 光反馈 双反馈环 相位调制 时延特征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样校验和编译优化的车载MCU安全启动方案
8
作者 张平 余卓平 张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6-184,共9页
随着网联技术的发展,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黑客可将恶意软件刷入车载微控制单元(MCU),实现恶意控制车辆或窃取重要信息的目的。针对上述攻击场景,需在车载MCU中加入安全启动功能进行防护,以保证只有合法的软件能被运行。为此,本... 随着网联技术的发展,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黑客可将恶意软件刷入车载微控制单元(MCU),实现恶意控制车辆或窃取重要信息的目的。针对上述攻击场景,需在车载MCU中加入安全启动功能进行防护,以保证只有合法的软件能被运行。为此,本文对当前主流车载MCU安全启动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它们在安全性、稳定性、低耗时方面的性能表现和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低耗时性能提出优化方案,最后通过搭建实物系统对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抽样校验和编译优化的方案可以在满足低耗时要求的同时保护尽可能多的重要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单元 硬件安全模块 消息认证码 链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驱动四元数旋转三维星座加密的WFRFT通信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浩洋 孟庆微 +1 位作者 贠彦直 王西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1-2541,共11页
针对现有一维混沌映射序列分布不均和映射参数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一维逻辑正弦混沌映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混沌驱动四元数旋转三维星座加密的多参数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Chaos driven Quaternion Rotation 3D constellat... 针对现有一维混沌映射序列分布不均和映射参数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一维逻辑正弦混沌映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混沌驱动四元数旋转三维星座加密的多参数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Chaos driven Quaternion Rotation 3D constellation Encrypted-Multiple Parameters Weighted-typ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CQR3DE-MPWFRFT)通信方法。Logistic映射和Sine映射耦合,提出L-S混沌映射,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三维星座调制。通过L-S混沌映射产生的混沌密钥驱动生成四元数,对生成的三维星座图进行旋转加密。进行多参数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Multiple Parameters Weighted-typ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MPWFRFT)之后,完成数字调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混沌映射参数范围更大,随机性更好;所设计的CQR3DE-MPWFRFT方法利用L-S混沌驱动四元数实现了二维星座到三维星座的旋转加密,其星座点与传统调制相比星座空间更大,相较于MPWFRFT方法系统误码率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即使窃听方密钥只有10-15的差异,仍然无法完成窃听,能够提高信息在物理层的传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调制 四元数 混沌加密 物理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加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国庆 闵锐 +4 位作者 李兴泉 张海平 赵方 邵理阳 沈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8,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倾斜光纤光栅的双通道加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大量减少数据采集量,还可以对自由空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我们的方案可以采用低带宽和低成本的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倾斜光纤光栅的双通道加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大量减少数据采集量,还可以对自由空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我们的方案可以采用低带宽和低成本的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降低了数据采集量和数据通信的成本。同时,本方案采用了一种倾斜角度为45°的倾斜光纤光栅同时作为空间光发射器、空间光侧面衍射器件和偏振敏感器件,加强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了系统体积,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经实验表明,利用频率为1 GHz和3 GHz的正弦射频信号进行3.9 m的数据传输,在时域和频域的数据压缩比为16%和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栅 自由空间光通信 调制 光学安全和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防领域的模块化本体重用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燕 连彬 +2 位作者 韩钰 鲍泰梁 赵继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80,共8页
针对独立本体在安防领域中存在的本体复杂度高与本体重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本体重用算法。为确定子模块间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应用分布式描述逻辑(Distributed Description Logic,DDL)语言构建安防领域模块化本体。在此基础上,... 针对独立本体在安防领域中存在的本体复杂度高与本体重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本体重用算法。为确定子模块间概念的上下位关系,应用分布式描述逻辑(Distributed Description Logic,DDL)语言构建安防领域模块化本体。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保守扩充理论的模块化本体重用算法,实现模块化本体的模块抽取和重用。在已构建的本体库中对该算法进行评估,提高了重用本体所占被重用目标本体的比重,减少了本体重用模块抽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减轻被重用目标本体复杂度,有效实现模块化本体的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防领域 模块化本体 本体重用 保守扩充理论 分布式描述逻辑 模块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技术的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安全传输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小婧 李娟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3,共6页
为了提高对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出基于NB-IoT技术的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安全传输技术。构建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的NB-IoT信道结构模型,采用载波激活模式(SAPs)实现对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载波调制和... 为了提高对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出基于NB-IoT技术的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安全传输技术。构建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的NB-IoT信道结构模型,采用载波激活模式(SAPs)实现对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载波调制和抗干扰抑制,构建混合映射方案实现对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映射加密设计,将索引调制技术引入到光纤传感器节点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结合用奇偶校验的方式实现对光纤传感器节点的信道分配和传输比特率定位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光纤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的安全加密性能较好,传输预测误差最高值仅为-2.0,并且传输误码率最高为0.20×10^(-10),均值仅为0.17×10^(-10),测试抗干扰能力时,信噪比达到了49.8 dB,提高了光纤传感器节点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技术 光纤传感器 节点 信息安全传输 载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广义空间调制的安全传输方案研究
13
作者 尚萍萍 谢忠会 +2 位作者 黄敏 郑文超 万相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 GSM)的方案来实现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 PLS)传输。首先,从发射端发...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 GSM)的方案来实现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 PLS)传输。首先,从发射端发出信号后,对RIS反射单元进行分组,然后利用GSM激活不同的RIS反射单元组将信号反射到接收端,同时在发射信号中加入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 AN),扩大合法用户和窃听者信道间的差异,减少信息泄露,保证传输的安全性。此外,本方案通过RIS协作实现GSM传输额外索引比特,可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最后,对系统误码率和保密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合法接收端的误码率,还能有效提升系统传输的安全性。与传统方案相比,当误码率为10-3时,信噪比大约有2.2 dB的性能增益;在信噪比为20 dB时,平均保密速率提升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广义空间调制 人工噪声 物理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灵活资源的物理层无线通信安全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媛媛 李尼格 +1 位作者 陈牧 刘京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5-752,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发电的普及,可以实现电力和信息双向传输的分布式灵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信息网络通过运营无线专网实现无线互联.由于物理层的脆弱性以及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物理层安全技术.而传统的物...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发电的普及,可以实现电力和信息双向传输的分布式灵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信息网络通过运营无线专网实现无线互联.由于物理层的脆弱性以及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物理层安全技术.而传统的物理层加密技术的混沌系统初始条件安全性无法保证.针对上述问题,为分布式灵活资源信息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物理层安全方案.该方案不仅减轻了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而且增强了混沌系统的初始条件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主要贡献包括提出一种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即利用低通滤波和滑动窗口增强信道互易性,累积分布函数进行量化,以及用哈希函数实现密钥协商和隐私放大.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的物理层加密方案,利用之前生成的密钥,通过Arnold变换和陈氏混沌理论对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进行加密.仿真结果显示,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案对信道特征的处理增强了信道的互易性,后续得到的密钥通过了NIST随机性测试.同时,采用混沌理论的加密方案使得窃听者得到的比特不一致率维持在0.5,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灵活资源 陈氏混沌系统 调制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安全约束下受端电网直流最大传输容量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思嘉 李鸿鑫 +1 位作者 文云峰 程维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98-4607,I0046,I0045,共12页
高比例新能源和大容量直流馈入使受端电网同步电源开机容量持续下降,系统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弱化,频率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规划和运行中,有必要纳入频率安全约束,分析受端电网可承载的直流最大传输容量(totaltransfer capacity,TTC... 高比例新能源和大容量直流馈入使受端电网同步电源开机容量持续下降,系统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弱化,频率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规划和运行中,有必要纳入频率安全约束,分析受端电网可承载的直流最大传输容量(totaltransfer capacity,TTC)。为有效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和频率安全风险防控双重目标,计及施加快速频率控制的电化学储能、风电等多元异质资源,构建了一种考虑频率安全约束的受端电网直流最大传输容量评估模型,通过优化开机方案和多类型资源出力,求取满足各时段预想故障频率指标要求的直流TTC。针对暂态频率偏差约束的高度非线性特征,采用一种融合自适应分段和自适应合并策略的拟合方法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基于改进的IEEE RTS-79系统开展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传输容量 直流 频率安全 惯量支撑 一次调频 受端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软件密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李森 韦宇星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9-775,共7页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数据成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和持续创新的推动力.因此,如何为终端接入提供安全通道、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又具备抵抗量子计算等新兴攻击技...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数据成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和持续创新的推动力.因此,如何为终端接入提供安全通道、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又具备抵抗量子计算等新兴攻击技术的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应对这一挑战,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量子技术的软件密码模块,重点阐述了量子软件密码模块的设计及实现,重点包括整体架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接口对接,并对量子软件密码模块进行了测试验证,该模块采用量子密码与经典密码融合的方式为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等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密码 量子密码 数据安全 密码模块 保密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可信平台模块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焕国 李晶 +1 位作者 潘丹铃 赵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9-1278,共10页
如何有效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可信平台模块对于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可信平台模块是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并不能满足嵌入式系统特有的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 如何有效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可信平台模块对于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可信平台模块是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并不能满足嵌入式系统特有的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嵌入式环境的新型嵌入式可信平台模块(embedded trusted platform module,ETPM).作为嵌入式可信平台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线仲裁提高了ETPM的控制能力,增强了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对称密码引擎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对称密码运算效率;系统备份恢复增强了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除此之外,ETPM还能够支持嵌入式平台的星型信任度量模型.这一设计已经在可信PDA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嵌入式可信平台模块是实用、高效、可靠、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可信计算 嵌入式系统 可信平台模块 嵌入式系统可信平台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中信息安全加密模块设计 被引量:30
18
作者 左高 方金国 +2 位作者 向驰 于伟 石文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4-138,共5页
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终端的安全防护、升级改造大都通过更换终端设备硬件板卡的方式实现,改造过程中需要对配电终端所在区域停电。设计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信息安全加密模块,通过在配电终端前加装该模块,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安全防... 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终端的安全防护、升级改造大都通过更换终端设备硬件板卡的方式实现,改造过程中需要对配电终端所在区域停电。设计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信息安全加密模块,通过在配电终端前加装该模块,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改造,且不需对改造区域断电,也无需对终端设备进行其他硬件改造和软件配置。介绍了加密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硬件功能,描述了加密模块对遥控命令报文的信息完整性检测与时间戳校验过程,及对配电主站的身份认证过程。模块实现了对遥控报文的完整性保护和主站的身份鉴别,能满足对配电终端的信息安全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模块 安全防护 身份认证 SM2加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范围上的同态加密机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向广利 陈莘萌 +1 位作者 马捷 张俊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2-14,共3页
安全多方计算、电子投票等领域需要用到同态加密技术,但现有的同态加密技术最好的成果是整数范围内同态加密机制,并且运算仅限于加密和乘法,这将限制同态加密技术的应用。文章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类模运算,在类模运算的基础上将同态... 安全多方计算、电子投票等领域需要用到同态加密技术,但现有的同态加密技术最好的成果是整数范围内同态加密机制,并且运算仅限于加密和乘法,这将限制同态加密技术的应用。文章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类模运算,在类模运算的基础上将同态加密扩展到实数范围上,运算也扩展到加、减、乘、除四种常见的算术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秘密同态 类模运算 同态加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系统内核级安全审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贾春福 徐伟 郑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5,共3页
LKM(LoadableKernelModules-可加载内核模块)技术是Linux系统为了扩充系统功能而提供的一种机制。该技术已经被黑客用于系统入侵,同样也可以利用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文章在分析了现行Linux安全审计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 LKM(LoadableKernelModules-可加载内核模块)技术是Linux系统为了扩充系统功能而提供的一种机制。该技术已经被黑客用于系统入侵,同样也可以利用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文章在分析了现行Linux安全审计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LKM技术的Linux系统内核级安全审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 操作系统 内核级安全审计 计算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