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MS模型在复杂地形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刚 王里奥 +2 位作者 张军 袁辉 崔志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2-46,共5页
应用新一代的大气扩散模型(ADMS模型)预测重庆某个复杂地形区域的H2S地面浓度,并分别将其与导则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DMS模型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是有效的,在复杂地形上应用相比导则模型能够获得较... 应用新一代的大气扩散模型(ADMS模型)预测重庆某个复杂地形区域的H2S地面浓度,并分别将其与导则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DMS模型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是有效的,在复杂地形上应用相比导则模型能够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可应用到重庆的大气污染预测及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扩散模型 adms模型 导则模型 复杂地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MS模型在电厂脱硫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姣姣 张天 +1 位作者 蒋昌潭 安贝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ADMS模型拥有山区模块,适宜于重庆特殊的地形条件。文章应用ADMS模型预测和评估重庆市某大型火电厂GGH取消前后对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论证取消GGH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取消GGH系统将使烟气抬升高度降低108 m,... ADMS模型拥有山区模块,适宜于重庆特殊的地形条件。文章应用ADMS模型预测和评估重庆市某大型火电厂GGH取消前后对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论证取消GGH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取消GGH系统将使烟气抬升高度降低108 m,近地表大气污染物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相对于各污染物年均、日均标准浓度限值,其升高值的贡献都不超过0.1%,取消GGH系统不会对主城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在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取消GGH系统将使近地表二氧化硫日均浓度有明显的升高,总体升高9.7%,但平均升高值只占二氧化硫日均浓度标准限值的0.63%,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取消GGH系统,可提高脱硫设施的运行率,进而减少因脱硫设施故障而可能增加二氧化硫排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s模型 GGH系统 模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M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峰 赵越 伯鑫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区域最大浓度、各关心点平均浓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DMS模型的地表粗糙度、项目所在位置、最小M-O长度3个参数的敏感性,并确定了区域最大浓度所对应的参数条件,以期为模型应用、预测复核及技术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adms模型 参数敏感性分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S-Urban的锦州城区SO_2环境容量测算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春艳 赵永华 +1 位作者 张洪林 蒋林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以利用新一代城市大气扩散模型系统(ADMS-Urban)模拟的二氧化硫浓度为基础,测算锦州市城区空气中SO2环境容量.通过建立锦州市城区SO2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扩散模型,模拟不同污染物排放量的环境质量状况,同时结合环境规划的实际做相应... 以利用新一代城市大气扩散模型系统(ADMS-Urban)模拟的二氧化硫浓度为基础,测算锦州市城区空气中SO2环境容量.通过建立锦州市城区SO2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扩散模型,模拟不同污染物排放量的环境质量状况,同时结合环境规划的实际做相应的削减计划,使各功能区控制目标分别达到国家一类区、二类区标准,从而确定锦州市城区大气中SO2实际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表明,锦州市城区大气SO2实际环境容量为45 52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s-urban软件 排放清单 SO2模拟 环境容量 控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MS模型解析城区总悬浮颗粒物来源 被引量:5
5
作者 沙维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以污染源排放数据为基础,应用ADMS-城市扩散模型模拟分析了鞍山市尘各污染源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来自污染源的浓度贡献值占总量的52%;二次尘及外来尘浓度贡献占48%;矿山开采二次尘的浓度贡献占16%;鞍钢炼铁厂的浓度贡献占19... 以污染源排放数据为基础,应用ADMS-城市扩散模型模拟分析了鞍山市尘各污染源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来自污染源的浓度贡献值占总量的52%;二次尘及外来尘浓度贡献占48%;矿山开采二次尘的浓度贡献占16%;鞍钢炼铁厂的浓度贡献占19.6%;鞍钢化工总厂浓度贡献占5.6%;供暖锅炉浓度贡献占9.3%。低、中、高架源浓度贡献百分比分别为68.1%、29.0%、2.9%。低架源吨排放量浓度贡献为高架源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排放清单 adms模型模拟 污染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厌氧生物转化甲烷数学模型与进展
6
作者 林梓晴 李惠平 +1 位作者 王曦 谢丽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2-1048,共7页
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可以利用H_(2)实现CO_(2)转化为甲烷,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转型。综合了各类基于生物化学动力学、传质动力学等机理的CO_(2)耗氢产甲烷数学模型,并按照序批式和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分类阐述。Gompertz模型和Logi... 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可以利用H_(2)实现CO_(2)转化为甲烷,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转型。综合了各类基于生物化学动力学、传质动力学等机理的CO_(2)耗氢产甲烷数学模型,并按照序批式和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分类阐述。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s模型主要应用于序批反应,BioModel和ADM1模型主要应用于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由于不同反应条件的生化反应过程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仅靠数学模型描述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具有局限性。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解析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有望赋能数值模拟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耗氢产甲烷 数学模型 BioModel ad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在纳米颗粒内暴露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
7
作者 张皓真 于棋 +5 位作者 韩东晖 吴烨 齐耀辉 林诗颖 黄河 汪光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21,共15页
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环境暴露及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忧虑。纳米颗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并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因此准确预测其生物分布和毒代动力学过程至关... 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环境暴露及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忧虑。纳米颗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并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因此准确预测其生物分布和毒代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生理毒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toxicokinetic,PBTK)模型为评估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统称ADME)以及毒性效应等过程提供了系统性的描述。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PBTK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模型构建中ADME特性的定量描述、模型框架、参数确定及验证方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纳米颗粒的理化特性纳入有限、缺乏环境因子相关参数、通用性模型处于起步阶段。最后,对纳米颗粒PBTK模型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生理学的毒代动力学模型 admE特性 毒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简介 被引量:16
8
作者 左剑恶 凌雪峰 顾夏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介绍了 2 0 0 2年 2月国际水质学会 (IWA)推出的厌氧消化 1号模型 (ADM1)。该模型主要描述了厌氧消化中的生化和物化过程 ,共涉及厌氧体系中的七大类微生物、19个生化动力学过程、3个气液传质动力学过程 ,共有 2 6个组分和 8个隐式代数... 介绍了 2 0 0 2年 2月国际水质学会 (IWA)推出的厌氧消化 1号模型 (ADM1)。该模型主要描述了厌氧消化中的生化和物化过程 ,共涉及厌氧体系中的七大类微生物、19个生化动力学过程、3个气液传质动力学过程 ,共有 2 6个组分和 8个隐式代数变量 ,能够对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较好的预测和模拟。ADM1还提供了开放的建模平台以及与活性污泥模型 (ASM)的接口 ,可广泛应用于对各种厌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1号模型 厌氧消化 数学模型 adm1 动力学模型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S和线性规划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被引量:49
9
作者 肖杨 毛显强 +1 位作者 马根慧 李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基于ADMS-Urban和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了浓度-排放量反推模式,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污染气象特征出发,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件,结合虚拟点源法测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以北京市通州区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污染气... 基于ADMS-Urban和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了浓度-排放量反推模式,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污染气象特征出发,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件,结合虚拟点源法测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以北京市通州区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污染气象特征等信息,在环境质量目标约束条件下,应用该方法测算出通州区的SO2环境容量为41 311 t/a;但其空间分布极为不均,主要分布于建成区以外的乡镇,建成区的环境容量较小.由于通州区SO2排放主要集中在采暖期的建成区,尽管全区的SO2年排放量远小于其环境容量,但是仍然在建成区造成了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s-urban 线性规划 反推模式 大气环境容量 北京市通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lterra种群发展模型的ADM算法与行为分析
10
作者 周志强 文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9期4900-4903,共4页
针对Volterra种群发展模型,设计用于计算级数解的ADM迭代算法,同时运用Pade逼近分析种群增长曲线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实验表明ADM算法和Pade逼近成为分析种群增长态势的得力工具。在种群发展行为特征方面得到了与R.D Small等人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Volterra种群发展模型 级数解 adm仿真算法 PADE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艳忠 张冰 周雪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2,100,共5页
国际水协(IWA)于2002年正式推出了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厌氧工艺建模和模拟的通用平台,促进厌氧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ADM1在许多方面得到扩展,如包含硫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产气及其释放的扩展等,这使A... 国际水协(IWA)于2002年正式推出了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厌氧工艺建模和模拟的通用平台,促进厌氧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ADM1在许多方面得到扩展,如包含硫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产气及其释放的扩展等,这使ADM1更趋于完善。ADM1与其他污水处理数学模型结合的应用以及在分布参数模型中的应用是当前该模型应用的主要方面。有机物发酵的复杂性以及数量众多的模型动力学参数和组分都极大限制了该模型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数学模型 adm1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针铁矿强化乙酸产甲烷过程的ADM1模型修正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慧敏 王进 +2 位作者 张勋 钟成 岳正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464,共10页
为探究针铁矿对乙酸产甲烷途径的调控作用,利用ADM1模型(厌氧消化1号模型)对添加针铁矿的产甲烷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引入氧化还原介质作为新变量,模拟SAO (syntrophic acetate oxidation,互营乙酸氧化)过程中的种间电子转移,进而建立... 为探究针铁矿对乙酸产甲烷途径的调控作用,利用ADM1模型(厌氧消化1号模型)对添加针铁矿的产甲烷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引入氧化还原介质作为新变量,模拟SAO (syntrophic acetate oxidation,互营乙酸氧化)过程中的种间电子转移,进而建立包含DIET (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过程的ADM1修正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各产甲烷途径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c(乙酸)分别为12和20 mmol/L时,添加40~2 000 mg/L针铁矿明显提高了乙酸体系的产甲烷速率.②修正的ADM1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针铁矿强化乙酸产甲烷过程.③12、20 mmol/L乙酸体系的敏感性参数km_Xst(最大比乙酸氧化速率)校准值分别从1.02、1.46升至1.76、2.03,km_DIET(最大比电子消耗速率)校准值分别从0.78、1.48升至2.44、3.99,表明添加针铁矿提高了互营体系的种间电子传递速率.修正的ADM1模型对各产甲烷途径贡献的计算结果显示,针铁矿对DIET过程的强化作用与其添加量呈正相关,添加2 000 mg/L针铁矿试验组〔c(乙酸)为12 mmol/L〕中DIET和SAO产甲烷的贡献率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了117.99%和130.73%.研究显示,修正的ADM1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针铁矿对乙酸产甲烷过程的强化作用,并且能用于评价各产甲烷途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1模型 互营乙酸氧化(SAO)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 甲烷 针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准的ADM1模型在中试规模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拟合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小川 陈琴 +5 位作者 周亶 储小雪 颜家兴 樊德强 蒋东云 农以宁 《中国沼气》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文章针对中试规模农村生产生活有机废弃物的厌氧消化过程,利用MATLAB进行ADM1模型的拟合仿真研究。结合投料方式,通过校准kLaCH_(4),kLaH_(2),kLaCO_(2)值,模拟序批式混合有机质厌氧消化过程中CH_(4),CO_(2)的产量。得到的累积产气量模... 文章针对中试规模农村生产生活有机废弃物的厌氧消化过程,利用MATLAB进行ADM1模型的拟合仿真研究。结合投料方式,通过校准kLaCH_(4),kLaH_(2),kLaCO_(2)值,模拟序批式混合有机质厌氧消化过程中CH_(4),CO_(2)的产量。得到的累积产气量模型拟合度较好,R^(2)高于0.98。对CH_(4)和CO_(2)的单日产气量,以及由此计算得出的CH_(4)和CO_(2)浓度比值,也进行了拟合并讨论模型校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1模型 拟合 参数校准 厌氧消化 养殖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M1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慕浩然 胡玉瑛 +2 位作者 胡腾方 韦天豪 邱志宏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06-2710,2716,共6页
首先总结了废水ADM1模型中生化反应过程和物化反应过程特征,对基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特性的ADM1模型优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ADM1模型在模型结构、动力学方程、抑制函数和化学计量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最后总结... 首先总结了废水ADM1模型中生化反应过程和物化反应过程特征,对基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特性的ADM1模型优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ADM1模型在模型结构、动力学方程、抑制函数和化学计量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最后总结现有模型存在的缺陷,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餐厨垃圾 adm1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交和双交组合加性-显性-母体效应的遗传模型及豪特卡罗模拟分析 被引量:63
15
作者 许自成 朱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根据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按照三交和双文组合方式的交配设计,分别提出了分析 作物三交和双交组合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母体效应的遗传模型(ADM模型),给出了不同环境下各 世代群体的遗传效应分量。应用MINQUE(... 本文根据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按照三交和双文组合方式的交配设计,分别提出了分析 作物三交和双交组合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母体效应的遗传模型(ADM模型),给出了不同环境下各 世代群体的遗传效应分量。应用MINQUE(1)法对包括不同世代的三交和双交组合的ADM模型进行 了蒙特卡罗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亲本和三(双)交F_1两个世代分析三(双)交组合的ADM模型 时,即可获得方差分量的无偏估计值和遗传效应的无偏预测值;采用包括单交F_1在内的三个世代联合 分析时,更有利于提高显性等遗传效应方差分量的估算效益。最后讨论了利用单交组合预测三交和双 交组合遗传表现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 双交 adm模型 遗传效应 作物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比调控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杰 刘和 +2 位作者 殷波 马惠君 刘宏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03-3309,共7页
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ADM1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估计,经敏感性分析,确定了Monod最大比吸收速率、半饱和值、产物对底物的产率等3种参数对产酸速率具有较大影响.应用修正后的动力学参数对ADM1模型在不同C/N比调控下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结... 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ADM1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估计,经敏感性分析,确定了Monod最大比吸收速率、半饱和值、产物对底物的产率等3种参数对产酸速率具有较大影响.应用修正后的动力学参数对ADM1模型在不同C/N比调控下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结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产酸数据和实测数据误差较小,说明修正后的ADM1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污泥厌氧发酵中C/N比条件对产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厌氧发酵 C/N比 改进粒子群算法 ad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ADME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凌 刘洪涛 +2 位作者 马红 刘勇 郝大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从中医的研究角度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框架、范围和方法论特点,并以PBPK和PBPD研究为实例,详述了系统生物学方法论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和进展,阐明了系统生物学是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中医药是中医整体辩证理论指导... 本文从中医的研究角度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框架、范围和方法论特点,并以PBPK和PBPD研究为实例,详述了系统生物学方法论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和进展,阐明了系统生物学是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中医药是中医整体辩证理论指导下的复杂体系,拟乘系统生物学之势将面对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然而中药ADME性质的阐明将成为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石,从而将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有力地衔接起来。本文中同时简略地综述了作者研究组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结果表明中药的早期ADME性质研究方法将是揭开中药之谜并过渡到系统生物学水平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admE 中药 PBP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D/1D及1D/2D耦合水动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倩倩 苏炯恒 +1 位作者 梅胜 许明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实现高速率、精细化的洪涝模拟,以丹麦R市A区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比较基于GIS空域建模技术及SWMM水动力耦合的1D/1D(双一维)排水模型与基于MIKE URBAN的1D/2D(—维管流和二维洪涝)耦合排水模型,对研究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暴雨洪... 为实现高速率、精细化的洪涝模拟,以丹麦R市A区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比较基于GIS空域建模技术及SWMM水动力耦合的1D/1D(双一维)排水模型与基于MIKE URBAN的1D/2D(—维管流和二维洪涝)耦合排水模型,对研究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暴雨洪涝模拟及评估比较.研究两种模型的建模过程、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描述两种模型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D/1D排水模型可实现地表淹没的拓展分析,同时确保较高的稳定度和运算速度,且在较低重现期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适用于大尺度、应急管理且模拟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情景;1D/2D排水模型能实现地表积水的双向流动计算,具有良好的精细度,但其信息处理和计算时间较长,适用于计算环境和模拟精度要求较高的情景。研究结果将为不同情景、不同尺度的洪涝模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模拟 SWMM 双一维模型 MIKE urban 二维模型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洪模型在排水系统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小兰 喻海军 +3 位作者 杨滨 马建明 穆杰 吴滨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针对成都市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以成都市某片区为例,运用IFMS/Urban软件构建城市雨洪模型,分析该片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近远期解决方案。采用构建好的一二维耦合模型分析评估方案实施前后片区的淹没范围、淹没... 针对成都市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以成都市某片区为例,运用IFMS/Urban软件构建城市雨洪模型,分析该片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近远期解决方案。采用构建好的一二维耦合模型分析评估方案实施前后片区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及河道行洪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期方案实施后片区防洪能力由现状的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远期方案实施后片区洪涝问题可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城市雨洪模型 IFMS/urban 排水系统 一二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和MIKE Urban耦合的湖区平原城市内涝模拟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朱颖蕾 于永强 +3 位作者 俞芳琴 刘俊 朱世云 花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7-181,185,共6页
通过构建MIKE21和MIKE Urban耦合模型,将调蓄设施和强排泵站纳入考虑,对岳阳市地下管网与陆面漫流进行耦合计算,得到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暴雨产生的共12种情景下的内涝情形。结果表明:岳阳市内涝主要影响范围为内湖周边地势低矮处,模拟... 通过构建MIKE21和MIKE Urban耦合模型,将调蓄设施和强排泵站纳入考虑,对岳阳市地下管网与陆面漫流进行耦合计算,得到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暴雨产生的共12种情景下的内涝情形。结果表明:岳阳市内涝主要影响范围为内湖周边地势低矮处,模拟出的内涝点与研究区主要积水点分布情况一致;模型模拟结果合理可靠,可为湖区平原城市内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湖区平原城市 内涝模拟 MIKE21模型 MIKE urb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