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AD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张锋 王红对 +1 位作者 张中起 高法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7,共13页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豆中的研究仍有限。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HMMER3.0、MCScanX、MEGA 11等工具,对大豆AD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豆中的研究仍有限。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HMMER3.0、MCScanX、MEGA 11等工具,对大豆AD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及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从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8个ADF基因,命名为GmADF1—GmADF18,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117~169 aa,分子量为13.80~19.49 kDa,理论等电点在5.13~7.93之间,均为亲水性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蛋白保守基序呈现高度一致性,基因外显子数目为2个或3个。染色体定位显示这18个ADF基因分布于13条染色体,其中10号染色体上的最多(3个)。共线性分析检测到25对大豆ADF旁系同源基因,其进化主要受纯化选择驱动。系统进化树将大豆ADF蛋白分为5个亚族,与野生大豆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分析揭示大豆ADF基因具有大量胁迫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暗示其可能参与多种胁迫响应。蛋白互作网络显示大豆ADF蛋白与肌动蛋白及含POZ结构域的蛋白互作,可能参与细胞骨架动态调控。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部分基因在花、根、种子等器官中高表达;胁迫表达分析显示,GmADF8、GmADF14、GmADF16在盐、干旱及淹水胁迫下显著上调,而GmADF5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下受抑制。qRT-PCR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盐和干旱胁迫下大豆ADF基因的表达特征,GmADF2在盐胁迫早期响应上调表达,GmADF2和GmADF8在干旱胁迫早期响应上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大豆ADF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adf基因家族 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