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Complexity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GUO Shuxia SONG Yang +1 位作者 GAO Ying HAN Qianj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Performance of the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ACM)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retriev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which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iques relying on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 Performance of the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ACM)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retriev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which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iques relying on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Earlier analysis of methods of pilot-aid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CM systems were relatively little.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CSI prediction using th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channel estimator for an ACM system.To solve the two problems of MMSE:high computational operations and oversimplified assumption,we then propose the Low-Complexity schemes(LC-MMSE and Recursion LC-MMSE(R-LC-MMSE)).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Mean Square Error(MSE) are presen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Both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LC-MMSE performs close to the wellknown MMSE estimator with much lower complexity and R-LC-MMSE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of MMSE estimation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ow-complexity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Satellite-to-Ground Communic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Shiqi Zhang Guoxin Yu +2 位作者 Shanping Yu Yanjun Zhang Yu Zh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2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evelops rapidly due to its global coverage and is unrestricted to the ground environ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nd TCP/IP network, a satellite-to-ground link has a more ex...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evelops rapidly due to its global coverage and is unrestricted to the ground environ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nd TCP/IP network, a satellite-to-ground link has a more extensive round trip time(RTT) and a higher packet loss rate,which takes more time in error recovery and wastes precious channel resource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 is a coding method that can alleviate bit error and packet loss, but how to achieve high throughput in the dynamic network environment is still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spired by the deep learn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gnal-to-noise ratio(SNR) based adaptive coding modul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can maximize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ensur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satellite-to-ground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where the channel state changes rapidly. We predict the SNR using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network that considers the past channel status and real-time global weather. Finally, we use the optimal matching rate(OMR) to evaluate 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method quantitatively.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LSTM-ba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prediction algorithms significantly in mean absolute error(MAE). Moreover, it leads to the least spectrum wa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ain los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设计与验证
3
作者 石雷 罗清华 +1 位作者 窦骄 李琪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针对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既要保证通信可靠性又要提高传输效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星间链路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动态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在不同链路质量下的高效传输,构建了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框架,并建立星间链路通信信道知识库,通... 针对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既要保证通信可靠性又要提高传输效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星间链路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动态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在不同链路质量下的高效传输,构建了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框架,并建立星间链路通信信道知识库,通过自适应编码调制引擎,优化选择出最佳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在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以及链路带宽不受限/受限条件下,仿真平台对自适应通信系统选取的编码调制方案、通信速率以及通信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星间链路通信系统采用的固定编码调制通信方法,文章提出的自适应编码调制通信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系统通信量,可以为星座系统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的在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链路 自适应 编码 调制 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技术在卫星通信IP网互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习良 周锦标 赵乾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8-1604,共7页
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根据信噪比自适应改变编码和调制方式,可将链路余量自动转换为链路传输能力,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解决卫星通信中IP化传输对电路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进行IP网互联的方... 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根据信噪比自适应改变编码和调制方式,可将链路余量自动转换为链路传输能力,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解决卫星通信中IP化传输对电路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进行IP网互联的方案,通过对DVB-S2_ACM与VersaFEC_ACM两种不同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了VersaFEC_ACM技术在岸船卫星通信IP网互联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工作过程。链路计算与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使岸船间原有的1 024 kb/s电路带宽利用率提高95%,同时抗信道衰落的余量提高6 dB,能够提高卫星通信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可用度。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IP网 自适应编码调制 频谱效率 系统可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M系统的LC-MMSE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5
作者 郭淑霞 宋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论述了应用于AC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针对MMSE信道估计算法复杂性高、运算量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LC-MMSE算法,并在给定的多径衰落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C-MMSE算法与MMSE算法相比,在均方误差为10-3时性能接近,... 论述了应用于AC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针对MMSE信道估计算法复杂性高、运算量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LC-MMSE算法,并在给定的多径衰落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C-MMSE算法与MMSE算法相比,在均方误差为10-3时性能接近,且算法复杂性相对较低;与SVD算法相比,具有1~2 dB的性能增益,有效地提高了MMSE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与调制 信道估计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链路设计与性能优化
6
作者 张虎 吕弦 《电视技术》 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深入探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链路的设计原理和性能优化方法,以及抗干扰、多波束覆盖等技术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方面的应用。分析卫星链路预算、调制编码技术及多址接入方式等关键因素,提出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链路优化方案。该方案利用信... 深入探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链路的设计原理和性能优化方法,以及抗干扰、多波束覆盖等技术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方面的应用。分析卫星链路预算、调制编码技术及多址接入方式等关键因素,提出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链路优化方案。该方案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动态调整传输参数,有效提高链路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参数方案相比,该方案在不同信道条件下可将链路容量提升1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链路预算 自适应编码调制 多址接入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通信中的ACM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涛 张健 刘爱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2,共4页
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的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新标准(DVB-S2)应用到宽带卫星通信网中,将极大提升系统吞吐量,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式业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ACM的控制机制并提出其编码调制方案的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乎不... 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的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新标准(DVB-S2)应用到宽带卫星通信网中,将极大提升系统吞吐量,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式业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ACM的控制机制并提出其编码调制方案的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乎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该方案可以大幅降低ACM机制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通信 自适应编码调制 DVB-S2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B-S2 ACM技术中的信噪比估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富银 张白愚 黄焱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6-109,共4页
为了在DVB-S2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中实现对信道信噪比的精确、高效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分解的数据辅助类信噪比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宽的信噪比范围内,该算法的性能优于数据辅助类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经典... 为了在DVB-S2系统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中实现对信道信噪比的精确、高效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分解的数据辅助类信噪比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宽的信噪比范围内,该算法的性能优于数据辅助类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经典的基于子空间分解的ED算法,估计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非常适合在DVB-S2系统ACM技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数据辅助 信噪比估计 子空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技术在DVB-S2IP单播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映月 黄焱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研究并阐述了DVB-S2系统交互式应用中IP单播采用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介绍了ACM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给出采用ACM的IP单播系统流程。
关键词 DVB-S2标准 IP单播 自适应编码及调制 可变长编码及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卫星移动链路ACM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亮 宋高俊 田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3-2067,共5页
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由于信道时变特性以及巨大的往返传输延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卫星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分量满足近似互易性的特点,本文... 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由于信道时变特性以及巨大的往返传输延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卫星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分量满足近似互易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在满足平均发射功率和平均比特错误率的约束条件下,导出了最优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和功率分配方法.提出的方法克服了现有自适应方法的局限性,同时,通过频谱效率性能的仿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自适应编码调制 莱斯阴影模型 传输延迟 部分信道信息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MA的联合自适应B-ACK与ACM的MAC协议
11
作者 王智宇 王科翔 刘畅 《航空电子技术》 2021年第3期30-36,共7页
采用自适应块确认(B-ACK)减轻频繁握手造成的长延时,通过自适应编码和调制(ACM)来克服吞吐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联合自适应B-ACK和ACM的MAC协议,根据误包率变化,自适应地调整节点接入网络的策略,从而解决现阶段航空... 采用自适应块确认(B-ACK)减轻频繁握手造成的长延时,通过自适应编码和调制(ACM)来克服吞吐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联合自适应B-ACK和ACM的MAC协议,根据误包率变化,自适应地调整节点接入网络的策略,从而解决现阶段航空无线协同网络存在的吞吐量低和延迟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块确认 自适应编码和调制 时分多址 延时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高通量卫星通信水利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刚 张宏宇 +2 位作者 李朝纲 温特 柴凌云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6期46-54,70,共10页
水利行业近年来开始在水利监测、抢险救援、超视距数据传输等领域应用Ka高通量卫星通信,但也面临降雨衰减较大等挑战。Ka高通量卫星通信在克服降雨衰减方面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适应编码调制、极低信噪比通信2种技术,采用卫星链路预算... 水利行业近年来开始在水利监测、抢险救援、超视距数据传输等领域应用Ka高通量卫星通信,但也面临降雨衰减较大等挑战。Ka高通量卫星通信在克服降雨衰减方面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适应编码调制、极低信噪比通信2种技术,采用卫星链路预算方法对2种技术在潘家口水库的抗雨衰能力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采用上述技术的通信系统抗雨衰能力仅为0.5 dB,降雨发生后通信很快中断;采用上述技术的通信系统抗雨衰能力最高可达20.0 dB,可在25 mm/h的雨强场景中保持通信不中断。因此,需要选择自适应编码调制范围和极低信噪比通信能力优秀的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开展Ka高通量卫星通信水利应用,以增强卫星通信可靠性,支撑水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高通量卫星 卫星通信 水利应用 降雨衰减 自适应编码调制 极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状态智能预测的星地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13
作者 季铄 孙耀华 彭木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在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场景中,针对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依赖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非实时反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层回声状态网络的信道状态预测模型,并根据该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智能选择机制,即发送端基于信道预测结果选择适应当... 在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场景中,针对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依赖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非实时反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层回声状态网络的信道状态预测模型,并根据该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智能选择机制,即发送端基于信道预测结果选择适应当前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仿真验证表明,基于信道预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链路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信道状态预测 自适应调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M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琳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期187-189,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LTEM)系统在通信环境、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公共无线通信系统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调制编码技术已无法满足系统性能要求。文章针对LTE-M应用场景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AMC技术的优化方案。经过测试证明,该方案解决...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LTEM)系统在通信环境、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公共无线通信系统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调制编码技术已无法满足系统性能要求。文章针对LTE-M应用场景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AMC技术的优化方案。经过测试证明,该方案解决了由于信号质量变化太快以及信号频繁抖动所带来的调制编码等级不准确问题,保证了在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以及时延,大大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编码 LTE-M 调制编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通信的基站调制性能提升与测试方法
15
作者 孔瑞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该文探讨了5G基站调制性能的提升策略及其测试方法。提升策略涉及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方案、改善线性和非线性预失真技术、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以及波束成形与调制技术的协同优化等方面。在测试方法部分,详细介绍了误码率测试、信噪... 该文探讨了5G基站调制性能的提升策略及其测试方法。提升策略涉及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方案、改善线性和非线性预失真技术、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以及波束成形与调制技术的协同优化等方面。在测试方法部分,详细介绍了误码率测试、信噪比测试和调制误差比测试等测试手段,并提出了实时动态测试环境的建立、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多维度综合性能评估及高精度同步技术的应用等改进策略,以适应5G技术的发展需求。这些改进旨在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基站性能评估,确保5G网络运行的高效与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调制性能提升 信号处理优化 自适应调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能效优化研究
16
作者 董国权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文章主要深入研究低功耗通信系统中传输能效的优化问题。探讨系统级建模、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算法改进以及网络协议优化等方面内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传输功率控制和网络协议优化的综合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 文章主要深入研究低功耗通信系统中传输能效的优化问题。探讨系统级建模、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算法改进以及网络协议优化等方面内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传输功率控制和网络协议优化的综合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低功耗通信系统的传输能效和稳定性,为低功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提供一种优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通信 传输能效优化 自适应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B-S2的遥感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佳鹏 黄普明 陈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2,共9页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二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通...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二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通过链路计算与信噪比估计两种方法得出自适应系统与非自适应系统相比在数据传输中性能提升很大,其中固定降雨备余量情况下通过链路计算得出自适应系统传输的数据量是非自适应系统的1.66倍,而基于动态信道模型的信噪比估计方法使得系统性能提升更加显著,传输的数据量是非自适应系统的8.14倍;最后对影响ACM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估计误差和延时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移位门限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信噪比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延时则需要对信道状态的预测来减小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数据传输 遥感卫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及其在WCDMA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路 牛凯 吴伟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0,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DPA)中使用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自适应调制 编码系统 码分多址 W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杜思深 王晓川 杨宁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1期14-15,18,共3页
主要介绍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原理,讨论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几个有代表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未来的发展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GPRS 无线局域网 DVB-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黄金分割法的自适应调制无线网络跨层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军辉 田静秀 李秀萍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570,共5页
提出一种通过最优化网络的目标误包率来降低丢包率的方法.物理层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数据链路层采用有限长数据缓冲区,并改变了原有网络中固定的目标误包率值.在不同的网络参数,如网络的信噪比、功率、带宽、包到达率等条件下,考察... 提出一种通过最优化网络的目标误包率来降低丢包率的方法.物理层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数据链路层采用有限长数据缓冲区,并改变了原有网络中固定的目标误包率值.在不同的网络参数,如网络的信噪比、功率、带宽、包到达率等条件下,考察网络的丢包率随目标误包率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并根据黄金分割法寻找最佳的目标误包率,使得丢包率达到最小,即网络吞吐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跨层设计 黄金分割法 有限长缓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