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利用VSC-HVDC提高发电机阻尼的新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蔓 陆继明 +1 位作者 毛承雄 胡兆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67,共6页
在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可以利用直流系统的功率调制来提高交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文章在建立含有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VSC-HVDC混合功率调制方法来提高发电机阻尼,该方法利用Bang-bang控制原理设... 在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可以利用直流系统的功率调制来提高交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文章在建立含有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VSC-HVDC混合功率调制方法来提高发电机阻尼,该方法利用Bang-bang控制原理设计混合调制信号,并将其加入到常规的PI调节器中。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混合调制信号可以增强系统的阻尼并有效地抑制振荡,能够改善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混合系统 VSC-HVdc 发电机阻尼 BANG-BANG控制 混合调制 PI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禹澜 廖凯 +1 位作者 杨健维 何正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89-5099,I0062,共12页
由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端口特性难以解析描述,从而导致含多PET和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时难以生成雅克比矩阵,为此,提出基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构建等效受控源对,以解耦... 由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端口特性难以解析描述,从而导致含多PET和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时难以生成雅克比矩阵,为此,提出基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构建等效受控源对,以解耦PET多端口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获得适用于潮流计算的PET解耦模型。其次,通过合理划分控制模式,以反映不同端口控制模式对PET各部分潮流计算方程与潮流计算次序的影响,从而获得不同控制模式下的PET潮流计算方程。然后,推导计及端口控制模式、多PET协调控制方式的含PET多运行场景的配电网潮流方程。最后,以端口电压和功率为解耦变量,通过交替迭代算法实现含多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以IEEE33节点拓展构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为例,将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基于详细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分布式能源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潮流计算 交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耀辉 宋智强 +3 位作者 赵化时 许建中 贾秀芳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3-1572,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多类型直流线路占比的逐步提升,调度系统与异构平台间的潮流数据交换需求明显增大,亟需研究新形态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问题。该文从拓扑转换、网络拓扑分析、设备建模以及数据生成策略4个主要步骤,实现含... 随着电力系统中多类型直流线路占比的逐步提升,调度系统与异构平台间的潮流数据交换需求明显增大,亟需研究新形态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问题。该文从拓扑转换、网络拓扑分析、设备建模以及数据生成策略4个主要步骤,实现含交直流系统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CIM/XML)数据到潮流计算输入数据的转换。首先,该文从设备间开关拓扑的角度,进行深度优先算法(depth first search,DFS)搜索和设备拓扑拼接,实现开关/节点模型到母线/支路模型的转换;其次,在筛选出活拓扑岛、剔除不带电设备后,着重分析了CIM/XML中换流器建模对交直流节点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直流节点选取规则和具备普适性的直流数据生成策略。最后,以某地调度500kV及以上交直流网络导出的CIM/XML数据为算例,潮流计算结果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量测数据比对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XML 交直流混联系统 深度优先算法 拓扑转换 潮流计算数据生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互联变流器新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文 李沛阳 +2 位作者 程志平 王义 随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0-59,共10页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可以通过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实现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的功率互济。针对孤岛模式下IC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和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的电流控制方案存在惯性小、动态性能... 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可以通过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实现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的功率互济。针对孤岛模式下IC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和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的电流控制方案存在惯性小、动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新型控制策略。首先,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微分量,提出了改进的VSG控制方法,以提升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然后,在IC的电流环,提出了固定时间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接着,在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中引入了功率二次控制,实现了系统电压和频率恢复。最后,基于远宽StarSim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搭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新型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交直流微电网子系统间功率互济,提升了系统的惯性和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互联变流器 功率互济 虚拟同步机控制 滑模控制 二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6
5
作者 丁明 田龙刚 +2 位作者 潘浩 张雪松 周金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共8页
为解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功率波动、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直流侧源荷比相对较大光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在蓄电池的平抑作用下,直流侧光伏发电以恒定的功率通过交流侧并入大电网,提高直流侧光伏利... 为解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功率波动、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直流侧源荷比相对较大光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在蓄电池的平抑作用下,直流侧光伏发电以恒定的功率通过交流侧并入大电网,提高直流侧光伏利用率。孤岛运行时,蓄电池作为平衡节点,和双向AC/DC变换器一起维持整个系统的电压、频率稳定,并实现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案。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系统功率波动、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运行切换、孤岛运行向并网运行切换进行了仿真验证,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平抑系统功率波动,维持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光伏发电 蓄电池储能 功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的交直流混合中压配电网功率–电压协调控制 被引量:53
6
作者 张璐 唐巍 +2 位作者 梁军 李根 蔡永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067-6075,共9页
针对城市配电网负荷密度高、电网增容空间有限及缺乏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灵活调节手段的现状,该文对交直流混合中压配电网结构及其功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将2条交流线路改造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方案,给出了相应电压源换流... 针对城市配电网负荷密度高、电网增容空间有限及缺乏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灵活调节手段的现状,该文对交直流混合中压配电网结构及其功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将2条交流线路改造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方案,给出了相应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结构及其调节方式,基于该方案提出了一种功率–电压协调控制方法用以消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根据节点电压将配电网运行分为正常和风险两种状态,在不同状态下建立了换流器功率控制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正常状态下以降低损耗为目标,在风险状态下以调压为目标,实现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采用具有精英保留策略、自适应交叉率和变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换流器的功率调节能力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抑制分布式电源的波动使节点电压保持平稳。同时,分析了正常状态与风险状态电压临界值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直流配网 电压源换流器 功率–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的高压直流极闭锁判据 被引量:22
7
作者 任祖怡 左洪波 +6 位作者 吴小辰 黄河 陈松林 刘志 周剑 王新宝 孙光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4,共4页
交直流并联运行电网中直流极闭锁后引起的安全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正确判别直流极闭锁是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直流极闭锁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指出稳定控制装置必须正确、快速地判出不同形式的... 交直流并联运行电网中直流极闭锁后引起的安全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正确判别直流极闭锁是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直流极闭锁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指出稳定控制装置必须正确、快速地判出不同形式的直流极闭锁。通过研究直流极闭锁的电气量特征以及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动作行为,提出了可靠的直流极闭锁综合判据,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介绍中国南方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核心部分——高肇直流输电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进一步论述了研究直流极闭锁判据及直流极闭锁后稳定控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极闭锁 安全稳定控制 交直流混联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双极闭锁故障下提高暂态电压稳定性策略探讨 被引量:26
8
作者 白岩 陈辉祥 王仲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3-96,共4页
南方电网2015年将形成多条直流输电线路并联交流电网的局面。文中对直流输电的严重故障——双极闭锁故障进行了深入的仿真研究。分析了由此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从原理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计算证实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南方电网2015年将形成多条直流输电线路并联交流电网的局面。文中对直流输电的严重故障——双极闭锁故障进行了深入的仿真研究。分析了由此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从原理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计算证实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新的保留故障直流线路处的电容器组的策略,以提高故障下的暂态稳定性。通过仿真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双极闭锁 滤波器 无功补偿 南方电网 交直流并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吕思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接入对系统动态频率特性的影响;其次,在风光零发方式下,基于"最小欠切原则",制定了适应不同故障类型的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一步,在风光大发方式下,按"优先切风光"原则对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轮次替代,制定了3种计及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改进方案,并结合宁夏电网对所提改进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最后,采用风光出力腰发方式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直流闭锁 高频切机 轮次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电压稳定问题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莫琦 张尧 +1 位作者 武志刚 郭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0,95,共5页
基于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方式数据,使用BPA暂态仿真程序研究了切机和直流功率快速提升等措施对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实际系统中暂态电压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快速切除足够容量的合适机组是保持系统电压暂态稳定的有... 基于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方式数据,使用BPA暂态仿真程序研究了切机和直流功率快速提升等措施对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实际系统中暂态电压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快速切除足够容量的合适机组是保持系统电压暂态稳定的有效手段。直流功率的提升速率要考虑到系统的无功状况选取适当值。暂态电压偏低是由于功角剧烈摆动引起的,而系统无功的不足会恶化电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互联系统 直流紧急功率提升 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的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丽敬 吴鸣 +3 位作者 杨景熙 李蕊 张海 吕志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6,共9页
电压暂降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测的电能质量问题.交直流微电网和交直流配电的发展,使交直流互联方式下交流电网电压稳定问题更加复杂.针对电压暂降治理,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交直流互联方法.根... 电压暂降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测的电能质量问题.交直流微电网和交直流配电的发展,使交直流互联方式下交流电网电压稳定问题更加复杂.针对电压暂降治理,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交直流互联方法.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光伏发电和电池储能等直流分布式系统,能自主地参与到对交流电网电压的调节中,从而维持交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设计并搭建了额定功率为120kVA的仿真平台,对上述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能确保交流母线电压在电网电压暂降早期不会出现较高幅值的跌落,并在电网电压暂降故障排除后较快地恢复其额定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 电压暂降 虚拟同步机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的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史经奎 卜飞飞 +2 位作者 黄文新 胡育文 李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DSWIG)的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能同时输出稳定的变速、变频交流电和高压直流电。系统采取标量型瞬时转差频率控制策略。实验采用一台18k W的双绕组发电机验证了该发电方案的可行性。实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DSWIG)的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能同时输出稳定的变速、变频交流电和高压直流电。系统采取标量型瞬时转差频率控制策略。实验采用一台18k W的双绕组发电机验证了该发电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该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能够在1∶3的宽转速范围内稳定恒功率运行,且具有优秀的动、静态品质。例如,交流输出电压在突加、突卸100%额定负载时,恢复时间小于10ms,大大低于美军标70ms的规定。初步研究成果表明,基于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的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能够为机载、车载等独立电源场合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发电系统 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 瞬时转差频率控制 电力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联络线功率振荡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关欣 余向阳 南海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4-1571,共8页
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会对交流联络线产生不同的冲击,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对交流联络线影响的数学机理和不同过程中影响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因素。结果表明:直流再启... 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会对交流联络线产生不同的冲击,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对交流联络线影响的数学机理和不同过程中影响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因素。结果表明:直流再启动时间越长引发的功率振荡越大,合理配置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可以有效抑制该类型振荡;直流闭锁时功率大范围转移造成的区域阻尼下降是导致交流联络线功率发散振荡的原因,切机与PSS配合对直流闭锁造成的功率振荡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直流重启动和闭锁的过程中,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励磁调节器增益越大,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衰减就越快;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对直流再启动造成的功率波动影响不明显,但直流闭锁后,较小的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易导致联络线功率等幅振荡。研究结果对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直流再启动 直流闭锁 联络线 阻尼比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多馈入直流对广东电网运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超 杨雄平 +2 位作者 向丽玲 王一 李扬絮 《广东电力》 2010年第7期22-26,共5页
针对广东电网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直流通道故障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东电网各直流逆变站的短路比计算,分析了广东电网作为直流受端系统的强度;其次,通过对发生单重和多重故障时的暂态稳定计算,研究了作为多回直流受... 针对广东电网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直流通道故障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东电网各直流逆变站的短路比计算,分析了广东电网作为直流受端系统的强度;其次,通过对发生单重和多重故障时的暂态稳定计算,研究了作为多回直流受端系统的广东电网在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运行稳定性问题。分析认为:广东电网属于强系统,电网的主要稳定问题是暂态电压问题。提出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紧急切除线路高抗、保留直流故障线路处电容器组等策略以提高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直流双极闭锁 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华电网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齐以涛 彭慧敏 +2 位作者 杨莹 周海锋 潘学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6,共6页
研究特高压交直流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三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量化分析软件FASTEST,仿真分析了特高压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直流闭锁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 研究特高压交直流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三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量化分析软件FASTEST,仿真分析了特高压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直流闭锁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流双极闭锁导致系统失稳时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结果表明:三华电网直流受端附近线路故障对直流系统影响最大;除严重危及直流系统的故障外,同一省区内故障点短路电流越大,故障对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影响越大。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 直流闭锁 临界机群 直流功率支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自适应交流过电压保护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焦在滨 金吉良 +1 位作者 行武 王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1-2547,共7页
针对目前交直流混联电网交流过电压保护与直流系统控制保护策略之间缺乏有效配合的问题,以直流系统发生单极闭锁导致功率骤降为例,考虑交流滤波器的动作策略,分析了单极闭锁后交流侧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交直流混联系... 针对目前交直流混联电网交流过电压保护与直流系统控制保护策略之间缺乏有效配合的问题,以直流系统发生单极闭锁导致功率骤降为例,考虑交流滤波器的动作策略,分析了单极闭锁后交流侧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自适应交流过电压保护新方案。该方案在直流系统单极闭锁等功率骤降情况下,综合考虑一次设备的耐压水平,在不改变原有交流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能够自适应调整过电压保护的时间定值,躲过交流滤波器组的切除时间,避免由于过电压保护误动带来的负荷损失;而当交流系统扰动引起过电压时,过电压保护能够按照原有的动作逻辑正确动作,保证设备安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加强了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继电保护之间的配合,对保证交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单极闭锁 过电压保护 自适应保护 功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交直流混联电网特性及最小开机方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晖 楼伯良 +3 位作者 华文 赵一琰 黄弘扬 卓谷颖 《陕西电力》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随着受端电网直流馈入规模不断提升,交直流系统耦合紧密、动态无功支撑下降,容易引发连锁故障。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浙江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征,首先分析了宾金、灵绍特高压直流近区交互特性,总结得到影响直流换相失败的关键故障,并根据... 随着受端电网直流馈入规模不断提升,交直流系统耦合紧密、动态无功支撑下降,容易引发连锁故障。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浙江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征,首先分析了宾金、灵绍特高压直流近区交互特性,总结得到影响直流换相失败的关键故障,并根据短路电流贡献值排序得到支撑换流站的关键机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近区最小开机计算方法,用以预防交流电网严重故障连锁导致的直流闭锁,并通过BPA仿真算例验证。本文相关研究结论已用于实际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证明可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电网 交直流混联 换相失败 直流闭锁 最小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下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间的强动态交互过程及其传播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226-7234,共9页
该文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下的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首先建立了VSG控制子系统作为反馈环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分析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产生条件,论证其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提出... 该文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下的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首先建立了VSG控制子系统作为反馈环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分析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产生条件,论证其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提出混联电力系统在强动态交互过程下的稳定性判据。然后,研究上述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路径,得出VSG控制子系统与剩余子系统间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路径包含直流线路和交流线路两部分,其中直流系统的下垂控制参数会对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提出通过断开交流线路、采用较小的下垂系数来阻断、抑制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并通过设定合理的VSG控制参数进一步破坏其产生的条件,避免由于VSG接入引起的强动态交互过程及其对稳定性的潜在威胁,提升VSG控制下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VSG控制的三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算例中,采用模式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验证上述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强动态交互过程 模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网接口变换器广义直流电动势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宇新 夏文彬 +4 位作者 施凯 杜怿 徐培凤 陈煜洋 刘梦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9-199,共11页
随着“双高”特征日趋明显,农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源荷呈现多电力电子化,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BIC)的低惯性和阻尼问题较为突出。针对此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直流电动势(generalized direct curre... 随着“双高”特征日趋明显,农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源荷呈现多电力电子化,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BIC)的低惯性和阻尼问题较为突出。针对此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直流电动势(generalized direct current electromotive force,G-DCEMF)的BIC控制策略。采用虚拟电阻对直流和交流子网间有功功率的缺额或盈余状态进行判定,根据判定结果通过BIC对功率进行分配控制,在多BIC并联运行时也更易实现功率分配。通过虚拟电感来提高惯性,以减少交流母线频率或交直流子网电压波动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抗干扰特性和动态性能。分析虚拟电阻和虚拟电感的取值,讨论电阻和电感参数影响控制效果的规律。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G-DCEMF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混合微电网初始状态:直流母线电压为0.75 kV,交流母线频率为50 Hz,系统在额定状态下运行。在运行时间t=1.5 s时,投入0.1 MW的交流负载。分别取虚拟电感为0、0.02、0.05 H,但随着虚拟电感增大,BIC的抗扰动能力增强,结果证明了G-DCEMF控制在可以实现BIC的功率双向流动的同时,提高系统惯性,改善动态响应和抗扰性能,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控制 可再生能源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广义直流电机电动势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器件在分布电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燕艳 倪建华 施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介绍了不同形式分布式电源 ;讨论了电力电子设备在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及综合系统中的应用和关键技术 ;强调了设计和应用高效 DC/ DC、DC/ AC变换器来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DC/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电力电子器件 dc/ac变换器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