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在管道应力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金尧 钟婷 +3 位作者 赵一桦 王亚楠 李睿 富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解决管道本体应力集中区域的内检测问题,以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ACSM)为依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建立石油管道电磁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管道表面磁场分布规律,研究ACSM法应力测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 为解决管道本体应力集中区域的内检测问题,以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ACSM)为依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建立石油管道电磁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管道表面磁场分布规律,研究ACSM法应力测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制基于ACSM法的应力测量传感器,设计开发管道应力内检测系统,开展了静载拉伸应力测量试验研究以及现场牵拉试验。仿真模拟结果与应力测量传感器的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在被测试件弹性限度内,随着施加应力的增加,传感器的测量幅值呈正比增长态势;现场牵拉试验过程中,传感器幅值大小与施加应力大小存在较好的映射关系,对被检管道施加105 MPa应力时,传感器的差值电压幅值可达259 mV,整套系统在应力测量试验中运行良好,可有效识别应力集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应力测量 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 电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量法的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实测与计算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韬 吕建红 +2 位作者 彭继文 文远芳 倪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6,共7页
笔者简要介绍了矩量法的基本原理。针对电力系统线性结构特点,阐述了矩量法用于计算电力系统工频电磁场的工程算法。基于该算法,使用国际知名软件包CDEGS计算了某地区实际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很好。还分析了... 笔者简要介绍了矩量法的基本原理。针对电力系统线性结构特点,阐述了矩量法用于计算电力系统工频电磁场的工程算法。基于该算法,使用国际知名软件包CDEGS计算了某地区实际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很好。还分析了降低输电线路在地面附近电场强度的实用性措施,以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交流输电 电磁环境 工频电磁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空心电抗器周围工频磁场分布 被引量:60
3
作者 汪泉弟 张艳 +2 位作者 李永明 徐禄文 俞集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电抗器产生的强磁场是变电站内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周围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以及变电站职工作业均构成安全隐患。本文建立了考虑涡流影响的空心电抗器磁场混合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将场域外边界确定在电抗器组所在区域的7倍处是合... 电抗器产生的强磁场是变电站内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周围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以及变电站职工作业均构成安全隐患。本文建立了考虑涡流影响的空心电抗器磁场混合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将场域外边界确定在电抗器组所在区域的7倍处是合理的。对500kV变电站的35kV品字形排列电抗器组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该电抗器组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本文建立的混合有限元模型可对空心电抗器组的磁场分布进行评估,为电力部门选择更好的安装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空心电抗器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建立一定的预警机制,为其他电气电子设备安全运行和变电站职工安全作业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电抗器 电磁环境 变电站 工频磁场 有限元法 磁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模拟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云伟 王泽忠 +2 位作者 卢斌先 张志军 张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了获得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自建的电磁脉冲模拟器进行了建模和数值仿真,并用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系统和瞬态磁场测量系统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磁场。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自建的电磁脉冲模拟器进行了建模和数值仿真,并用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系统和瞬态磁场测量系统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磁场。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该电磁脉冲模拟器可产生上升沿为20-30ns的强电磁脉冲,且二者吻合较好。基于建立的模型得到了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电磁脉冲强度由工作区间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随高度的增加,电磁脉冲强度逐渐增大。基于上述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可检验电磁干扰和电磁防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模拟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瞬态电磁场 分布规律 测量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线路邻近建筑物时畸变电场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青 文远芳 +2 位作者 黄韬 张广洲 刘兴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共6页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投入商业运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升高,电磁环境愈加复杂,而过于恶劣的电磁环境很可能会对附近无线电台站的工作及周围居民和输电线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引起的纠纷...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投入商业运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升高,电磁环境愈加复杂,而过于恶劣的电磁环境很可能会对附近无线电台站的工作及周围居民和输电线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基于此,笔者利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走廊邻近民房时其周边电场进行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所得数据基本吻合,由此推算出该情况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最后,对畸变电场的两种有效抑制方法——架设屏蔽线和低压线路进行了相关研究,进而得出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线路走廊宽度、节约土地资源的结论,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电磁环境 矩量法 畸变电场 线路走廊 民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扰动下地应力场三维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海超 程远方 +2 位作者 王京印 赵益忠 张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9-365,共7页
在分析复杂断层构造扰动下的区块G的多点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数值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法及数学约束优化理论的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对研究区的三维地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的结... 在分析复杂断层构造扰动下的区块G的多点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数值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法及数学约束优化理论的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对研究区的三维地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的结果。通过对反演得到的地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复杂断层对区域地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附近的地应力分布主要受其邻近断层的扰动影响,且受扰乱程度与断层的几何尺寸以及离断层的距离等因素相关;由于断层的扰动作用,断层附近地应力分布十分复杂,尤其是断层端部尖灭区的地应力分布更是如此,因此,有限"点"的实测应力值不能全面反映断层发育区地应力场的全貌,三维数值模拟是区域地应力场定量分析与评价的不可缺少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层 地应力场 地应力测量 有限元约束优化方法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隧洞地应力测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连捷 丁原辰 +4 位作者 刘琦胜 邵兆刚 谭成轩 王薇 陈贵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2-69,共8页
本文应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法和声发射法,在山西太原引黄工程的两个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得到了可靠的数据,为隧洞设计提供了依据。文章首先对水压致裂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给出了测量结果。并对隧洞断面的设计和岩爆问题进行了... 本文应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法和声发射法,在山西太原引黄工程的两个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得到了可靠的数据,为隧洞设计提供了依据。文章首先对水压致裂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给出了测量结果。并对隧洞断面的设计和岩爆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岩爆发生的准则指出,若隧洞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平行,且选择适当断面,将减小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构造应力场 声发射 引黄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板型三维脉冲电场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远哲 高成 +2 位作者 李炎新 周璧华 常芸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宽频带传感器是脉冲电磁场测量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用于脉冲电场测量的传感器大都是单极化形式,只能测量半空间、单极化方向上的电场。为此,研制了一种可用于脉冲电场测量的三维平行板型结构传感器,它由三维电场天线和光发射机组成,与... 宽频带传感器是脉冲电磁场测量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用于脉冲电场测量的传感器大都是单极化形式,只能测量半空间、单极化方向上的电场。为此,研制了一种可用于脉冲电场测量的三维平行板型结构传感器,它由三维电场天线和光发射机组成,与相应的光纤传输系统配合,可以对三维脉冲电场进行同时、全空间测量。应用FDTD法对三维电场测量天线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三维天线的极间耦合、三维场分量的合成与频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平行板型三维电场天线可以满足脉冲电场测量要求。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实际制作了三维电场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结果表明,该三维电场传感器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脉冲电场 三维天线 宽频带 FDTD法 光纤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非全相运行转子动态电磁力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戈宝军 姜超 +4 位作者 吕品 陶大军 林鹏 殷继伟 赵洪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5,共10页
为了分析计算发电机额定并网运行时变压器高压侧一相断开的非全相工况下汽轮发电机转子动态电磁力的分布规律,以容量为1407MV·A核电汽轮发电机为例,建立动态分析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转子二维... 为了分析计算发电机额定并网运行时变压器高压侧一相断开的非全相工况下汽轮发电机转子动态电磁力的分布规律,以容量为1407MV·A核电汽轮发电机为例,建立动态分析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转子二维截面上的磁场分布情况,并结合麦克斯韦应力法,计算发电机非全相工况下汽轮发电机转子齿顶、齿壁上各关键点动态电磁力。将计算结果与额定并网工况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最后,提取气隙磁场变化特征,得到转子径向与切向电磁力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全相运行时,转子受到的反向电磁力波动较大。该研究为汽轮发电机转子铁心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相运行 场-路-网耦合 麦克斯韦应力法 动态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里金插值法的煤体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俊军 王恩元 +3 位作者 沈荣喜 李学龙 朱亚飞 景林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解决应力监测系统监测分析煤体应力场时测点数量较少、插值准确度较低等问题,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试验工作面应力监测数据进行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和交叉验证,研究在测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同变异函数模型的插值效果。结果表明:在煤体应... 为解决应力监测系统监测分析煤体应力场时测点数量较少、插值准确度较低等问题,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试验工作面应力监测数据进行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和交叉验证,研究在测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同变异函数模型的插值效果。结果表明:在煤体应力场中采用球状模型的克里金插值法的准确性高于其他插值方法,其插值残差的优化均值小于0.2 MPa,并得到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内煤体应力监测系统的测点间距应分别小于7.95和9.92 m。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的应力云图能够反映试验工作面巷帮煤体应力场分布规律,为巷道超前支护、顶板稳定性控制、围岩稳定性分析、冲击地压预防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应力场 克里金插值 变异函数 交叉验证 应力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电流测量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燕岭 李凯特 +3 位作者 董杰 高俊福 李世松 赵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6,共8页
用磁传感器测量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的电流时,磁传感器阵列的中心可能偏离电缆中心,致使测量结果中含有由此产生的误差即偏心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对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在原有测量方法基础上,将磁传感器阵列沿电缆轴向安装表面旋转1... 用磁传感器测量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的电流时,磁传感器阵列的中心可能偏离电缆中心,致使测量结果中含有由此产生的误差即偏心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对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在原有测量方法基础上,将磁传感器阵列沿电缆轴向安装表面旋转180°,测量新位置上的磁感应强度。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可以确定偏心误差的大小;并据此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可得到计及偏心误差情况下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电流值的实际大小。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验证所提出计算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流测量 偏心误差 旋转法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晓洪 陈敬和 +2 位作者 胡士信 郭剑 陆家榆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3-29,共7页
通过现场测量,初步了解了我国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现状,研究了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参数的测量方法,对管道对地交流电压、泄漏电流密度和土壤电阻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研制相关测量装置... 通过现场测量,初步了解了我国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现状,研究了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参数的测量方法,对管道对地交流电压、泄漏电流密度和土壤电阻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研制相关测量装置,尤其是管道泄漏电流密度现场测量装置,填补了国内测量的空白,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成果可为指导输电线路与管道工程的设计、防腐措施的实施及标准相关限值指标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线路 输油输气管道 电磁影响 现场测量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走廊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永生 张文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3-929,共7页
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架设将会产生不同于单独交流或单独直流线路的电场效应问题。为有效预测这种线路的电场,基于上流有限元法和向后Euler方法,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场的计算方法,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交流线路电压瞬时变化对直流导... 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架设将会产生不同于单独交流或单独直流线路的电场效应问题。为有效预测这种线路的电场,基于上流有限元法和向后Euler方法,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场的计算方法,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交流线路电压瞬时变化对直流导线电晕活动及空间电荷运动的影响。测量试验线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交、直流混合离子流场中离子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并计算了不同交流电压等级、不同交、直流线路接近距离下的地面电场和离子流密度。结果表明: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时,地面混合电场交流分量、直流分量和离子流密度均有所减小,并且接近距离越小、交流电压等级越高,混合电场直流分量和离子流密度越小;交流电场的扰动使直流线路下方空间电荷的分布向线路两侧更加分散,是导致直流分量和离子流密度减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 直流混合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混合电场 离子流 同走廊 上流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在洞庭盆地北部生物气勘探中应用及远景靶区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春岩 唐侥 +6 位作者 赵浩 张仕强 王栋琳 贺会策 凌帆 李建华 贺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0-225,共16页
洞庭盆地地处湘西古生界边缘,经历了中生代晚白垩世盆地基本成型和新生代断块运动为主的两期构造旋回,为终成于燕山(中生代)延续于喜马拉雅(新生代)的断陷盆地。盆内局部凹陷白垩系之上存在着持续砂泥岩沉积及第四纪河流湖泊相现代沉积... 洞庭盆地地处湘西古生界边缘,经历了中生代晚白垩世盆地基本成型和新生代断块运动为主的两期构造旋回,为终成于燕山(中生代)延续于喜马拉雅(新生代)的断陷盆地。盆内局部凹陷白垩系之上存在着持续砂泥岩沉积及第四纪河流湖泊相现代沉积,具备了形成一定规模生物气藏的地质条件。2013—2015年笔者通过洞庭盆地浅层沉积物系统地球化学勘探,基本搞清了盆地内渗漏甲烷气体异常的分布状况。根据各指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发现洞庭盆地北部沅江凹陷北部斜坡、青树嘴—河坝镇一带是洞庭盆地内生物气资源最有可能突破的远景区。为了追索渗漏甲烷气体来源,深化地球化学异常解释评价以及浅层生物气系统研究,2015—2016年在发现的生物气远景区,部署完成5条广域电磁测深和两条汞气测量剖面。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剖面的对比研究,揭示本区第四系构造分布和地球化学异常机制,为洞庭盆地生物气资源远景和气藏靶区的预测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勘探第四系生物气资源方法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勘探成果表明:(1)本区第四系能够满足生物气系统"生储盖"条件,具有生物气资源潜力;(2)沉积物游离烃甲烷地球化学异常是下伏第四系内气体聚集沿断裂带或沉积层向表层渗漏运移所致。酸解烃指标是识别有利于生物气体生储环境的敏感因子之一;(3)洞庭盆地工区西北部,P2剖面南段和P2线北部与P3、P4剖面交汇区域,具有良好的"自生自储"型生物气藏资源远景,是本区勘探生物资源天然气最有希望的靶区;(4)洞庭湖北部工区东部,P6测线南部接近沅江凹陷中心的四季红一带,是本区寻找"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型气藏的有利地带和资源远景区;(5)浅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勘探,有利于发现与生物气有关的气体渗漏、评价下伏沉积体系特性、缩小地球物理勘探靶区。地球化学与广域电磁剖面测量的结合是勘探生物成因天然气经济快速的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盆地 生物气 广域电磁法 汞气测量 地球化学异常 第四系 游离烃 酸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层扰动下的原岩应力场的数值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醒春 卢海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在分析复杂断裂构造扰动下的矿山区域原位多点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适合矿山工程岩体地质特点的参数式数值分析模型 ,采用位移不连续法 (DDM)及基于有限实测点的逐次逼近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工程区域的复杂断裂构造应力... 在分析复杂断裂构造扰动下的矿山区域原位多点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适合矿山工程岩体地质特点的参数式数值分析模型 ,采用位移不连续法 (DDM)及基于有限实测点的逐次逼近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工程区域的复杂断裂构造应力场 ,得到了与实测值良好吻合的结果。并通过对数值计算所得的水平面内的次主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 ,探讨了复杂断裂构造对区域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原岩应力状态宏观上主要受几何尺寸大的断层的支配 ,局部范围内受复合断层的叠加扰动影响 ,造成了原岩应力状态的各向异性及非均匀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层 原岩应力场 原位实测 DDM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漏磁检测技术中新型传感器设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莺 罗飞路 +1 位作者 胡祥超 李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漏磁检测法广泛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缺陷检测。应用有限元法对一新型脉冲漏磁传感装置下钢管缺陷产生的漏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取缺陷漏磁场三维分量进行缺陷识别,相比较传统的提取一维或二维缺陷漏磁场分量而言,可获取更... 漏磁检测法广泛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缺陷检测。应用有限元法对一新型脉冲漏磁传感装置下钢管缺陷产生的漏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取缺陷漏磁场三维分量进行缺陷识别,相比较传统的提取一维或二维缺陷漏磁场分量而言,可获取更多有关缺陷尺寸、位置等信息,提高对缺陷的识别能力。采用所设计的新型脉冲漏磁传感器,对脉冲漏磁三维检测分量信号进行了分析,由三维检测信号峰值扫描波形可有效识别缺陷,并评估缺陷长度、深度等信息;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无损检测 脉冲漏磁检测 传感器 有限元法 三维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运建 荆洪阳 +2 位作者 徐连勇 张剑利 李剑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1,共5页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试了P92钢管道焊接温度场,并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P92管道焊接接头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测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P92钢焊接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采用间接法用温度场结果计算残余应力场。分析比较了焊后...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试了P92钢管道焊接温度场,并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P92管道焊接接头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测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P92钢焊接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采用间接法用温度场结果计算残余应力场。分析比较了焊后热处理前后的焊接残余应力变化情况,证明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钢 热处理 温度场 残余应力测试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超声的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烽 欧阳林婷 +2 位作者 王宏 冯佳俊 陈志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4,共8页
基于超声波声弹性理论,针对钢板对接焊接残余应力无损测量问题,提出了采用电磁超声法开展焊接残余应力实测研究。通过拉伸标定试验测得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声弹性系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结合钢板实测声速值获得了不同部位的焊接残余应力;... 基于超声波声弹性理论,针对钢板对接焊接残余应力无损测量问题,提出了采用电磁超声法开展焊接残余应力实测研究。通过拉伸标定试验测得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声弹性系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结合钢板实测声速值获得了不同部位的焊接残余应力;其结果与基于塑性修正的盲孔法实测值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表明,电磁超声法可以有效地测量钢板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无损测量 电磁超声 盲孔法 焊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三维裂纹扩展机理试验与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勇 蔡卫兵 +1 位作者 李邦翔 朱维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02,109,共8页
为了加强对三维裂纹扩展机理的认识,采用一种脆度良好的树脂材料制作含预制三维双裂隙的试样,并基于离散元理论,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平行双裂隙的扩展、搭接和贯通机理,同时设置测量圆来监测在不同加载阶段模型的应力场变化。研究结果... 为了加强对三维裂纹扩展机理的认识,采用一种脆度良好的树脂材料制作含预制三维双裂隙的试样,并基于离散元理论,研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平行双裂隙的扩展、搭接和贯通机理,同时设置测量圆来监测在不同加载阶段模型的应力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制裂隙长轴端部C1-E和C2-W萌生的翼裂纹沿垂直裂隙平面方向扩展至一定长度后会保持长时间不变,直到应力达到峰值附近才继续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在峰值应力附近时,预制裂隙端部C1-W和C2-W的花瓣状翼裂纹和反翼裂纹才相互搭接贯通形成空间卷曲面;随着轴向应力增加至峰值附近,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远离预制裂隙的区域,而压应力却集中在预制裂隙中心区域,因此抑制了翼裂纹的进一步扩展;最大压应力和切应力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加,最大拉应力却在峰值应力附近发生了跌落,说明在加载后期,裂纹扩展主要受压剪作用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纹扩展 压缩试验 离散元法 应力场 测量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六矿-300m水平地应力场与矿压显现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醒春 寇新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分析鹤壁六矿-300m水平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采用位移不连续数值方法及基于有限实测点的逐次逼近计算方法模拟工程区域的岩体初始应力场。通过对水平面内的次主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复杂断裂构造对区域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分析鹤壁六矿-300m水平实测地应力分布特点,采用位移不连续数值方法及基于有限实测点的逐次逼近计算方法模拟工程区域的岩体初始应力场。通过对水平面内的次主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复杂断裂构造对区域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工程区域内矿压显现特征与原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对比,定性分析断层构造对巷道稳定及煤和瓦斯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断层的叠加扰动影响造成原岩应力状态的区域性非均匀分布特征,从而使该矿煤和瓦斯突出及巷道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实测 原岩应力场 矿压显现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