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控制在AC/DC变换器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永刚 孟昕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由于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对神经网络控制器(NNC)与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在参数变... 由于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对神经网络控制器(NNC)与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在参数变化时神经网络控制器比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性能更佳,容错能力异常突出。故相比之下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优于电流模式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器 电流模式控制器 ac/dc开关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谐波 容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开关变换器的神经网络控制
2
作者 孟昕元 姚永刚 李晓媛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2-74,88,共4页
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研究了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NNC)对AC/DC开关变换器进行控制,并与传统的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证实,使用神经网络控制... 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研究了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NNC)对AC/DC开关变换器进行控制,并与传统的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证实,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在参数变化时,神经网络控制器比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更佳,且容错能力异常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器 ac/dc开关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容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C/DC容错变换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石阳 李晋 +1 位作者 金楠 刘国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9-94,共6页
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的故障容错运行能力可有效提高其可靠性。综合考虑双向变换器直流侧电压调节及变换器容错运行控制,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级联容错三相四开关变换器(FSTP)的两级式结构及其四矢量下的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策略。当变换器桥... 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的故障容错运行能力可有效提高其可靠性。综合考虑双向变换器直流侧电压调节及变换器容错运行控制,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级联容错三相四开关变换器(FSTP)的两级式结构及其四矢量下的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策略。当变换器桥臂发生故障时,前级DAB结构可提高直流电压,后级FSTP结构能够保证变换器的可持续容错连续运行。与传统无容错变换器方案相比,所设计的结构及控制方法能够升高直流电压且具有故障容错运行能力,保证双向交直流变换器在桥臂故障下能够持续可靠运行。通过与传统无容错变换器的仿真及实验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结构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交直流变换器 故障容错 两级式结构 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电压矢量修复的三相AC/DC变流器容错控制
4
作者 孙超 邱颖宁 +2 位作者 高瞻 冯延晖 秦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78-2390,共13页
为了优化风力发电系统中三相变流器容错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电压矢量修复的三相AC/DC变流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中参考电压空间矢量在变流器开路故障前后变化的分析,说明了开路故障后参考电压空间矢... 为了优化风力发电系统中三相变流器容错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电压矢量修复的三相AC/DC变流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中参考电压空间矢量在变流器开路故障前后变化的分析,说明了开路故障后参考电压空间矢量的畸变情况;然后,结合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以及误差修复控制模型,推导得到开路故障后参考电压空间矢量的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参考电压矢量修复的三相AC/DC变流器容错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容错控制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单管以及多管开路故障容错控制,还可以优化系统运行效果,增加系统容错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ac/dc变流器 容错控制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参考电压空间矢量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HVDC系统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鹤 邱腾飞 +2 位作者 潘禹含 边竞 李石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53-3066,I0116-I0117,共16页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度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分析了LCC控制器对电气量的控制作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对LCC的电压支撑作用,明确了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LCC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机理。推导了逆变侧LCC在首次换相失败后恢复过程末期关断角与故障后线路传输功率最小值的关系,定义了阈值功率的概念。然后建立了关断角与阈值功率的定量关系,提出一种故障后直流传输功率最小值与功率阈值相比较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预判 交流故障 阈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过压限制器和ACDTS的混联半波长系统故障保护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华昕 黄兆 +1 位作者 王杰 邓祥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交直流混联半波长输电系统的暂态特性与常规的混联系统存在着很大差异。当混联系统半波长沿线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直流系统会受到沿线工频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冲击。文章详细分析了混联系统半波长沿线故障的传播过程,研究了故障传播耦合机理... 交直流混联半波长输电系统的暂态特性与常规的混联系统存在着很大差异。当混联系统半波长沿线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直流系统会受到沿线工频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冲击。文章详细分析了混联系统半波长沿线故障的传播过程,研究了故障传播耦合机理。针对直流侧过电压问题,提出了在直流母线侧加装改进过压限制器,增设辅助限压通道,分级抑制直流侧过电压,并降低单个通道的电流值,提高了系统保护的限压水平;另一方面,对于直流侧过电流问题,提出了在换流站接口端并联接入双向晶闸管,实现交流系统等效三相短接,隔离交流侧母线馈入的故障过电流,确保换流站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性。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两种保护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半波长系统 交流故障 直流系统 改进过压限制器 双向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G的交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线暂态电压稳定的因素。基于二元表判据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母线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针对参数不平衡时含DG的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引入稳定性保持因子,提出母线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与IEEE 69节点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中量化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比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系统 不平衡配电系统 直流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卢东斌 黄志岭 +3 位作者 龚飞 李海英 卢宇 凌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39,I0023-I0026,共16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提供盈余的无功功率,易导致交流系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将导致非故障线路不能传输有功功率,从而对交流系统产生很大的有功功率冲击。该文提出了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在直流线路故障时,通过控制故障两端的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流电流相等,在控制故障点电流为零的同时,直流电流穿越故障,继续维持无功功率消耗,避免交流系统产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可以利用故障极续流,继续输送部分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线路故障 移相重启 电流控制 穿越重启 交流过电压 去游离时间 直流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
9
作者 王渝红 谭子鹏 +3 位作者 廖建权 刘洋涛 周念成 王强钢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7,共7页
直流变压器(DCT)的故障特性受内部储能元件及其拓扑的影响,传统基于端口电流差动的保护原理难以有效识别区内、外故障。针对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DCMT),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改进差动保护方法。分析DCMT不同故... 直流变压器(DCT)的故障特性受内部储能元件及其拓扑的影响,传统基于端口电流差动的保护原理难以有效识别区内、外故障。针对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DCMT),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改进差动保护方法。分析DCMT不同故障位置的故障电流特性,获得DCMT在区、内外故障下的差动电流特性,构建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DCMT差动保护复合判据。考虑到故障严重程度对故障识别的影响,结合比率制动原理,确定了DCMT差动保护阈值自适应整定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保护方法可准确识别DCMT内部匝间短路故障、端口母线故障和外部故障,在不同故障位置和故障电阻条件下有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故障 自适应保护 差动电流 直流分量 交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需求响应以及VSC控制方式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恢复
10
作者 刘青 朱维佳 马天祥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I0008,共12页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 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针对风光等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存在的随机性问题,考虑VSC在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恢复时发挥的作用,构建含风光储联合系统和考虑到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模型。故障发生后首先通过改变VSC控制方式利用联合系统出力形成孤岛对重要负荷进行恢复。然后运用引入扰动因子以及混沌映射的二进制蚁狮优化算法得到考虑到VSC控制方式、风光不确定性以及负荷需求响应的综合恢复策略。最后对49节点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快速得到不同时刻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方案,在保障重要负荷不断电的基础上恢复尽量多的负荷,与其他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恢复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故障恢复 孤岛划分 分布式储能 电压源型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浅诺 张哲任 +1 位作者 金砚秋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集站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包括系统平波电抗器配置、直流耗能装置配置和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软件中搭建了±500 kV/10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其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直流送出系统 交直流故障处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HVDC系统的故障恢复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海燕 傅正财 +1 位作者 井巍 殷宏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4-1199,共6页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传统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有明显的缺陷,而电容换相换流器(CCC)由于其特有的换相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如果要应用于实际工程,必须首先对它的暂态特性有详细的了解。为了研究CCC-HVDC系统的...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传统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有明显的缺陷,而电容换相换流器(CCC)由于其特有的换相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如果要应用于实际工程,必须首先对它的暂态特性有详细的了解。为了研究CCC-HVDC系统的故障恢复特性,首先利用PSCAD/EMTDC对CCC-HVDC系统和普通换流器系统分别建模,研究二者在各种暂态故障下的动态特性,记录了两个系统在各种故障下,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电压和电流。仿真结果表明CCC-HVDC系统和普通换流器系统在不同的故障情况下,表现出的暂态特性有明显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在三相交流故障,直流线路故障和阀短路故障中,CCC的故障恢复特性都比普通换流器好,CCC提高了抵抗换相失败的能力,降低了甩负荷过电压,CCC在整流装置中的阀短路过电流比普通换流器的小。在CCC中通过使用可控串联电容可减小铁磁谐振。但在不对称故障中,CCC系统的恢复特性没有传统换流器系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HVdc 普通换流器 故障恢复特性 交流故障 直流线路故障 阀短路故障 甩负荷故障 铁磁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引起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方案
13
作者 黄凡 郝亮亮 +2 位作者 朱海 陈争光 和敬涵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7-1146,I0080,I0081,共12页
为降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引起受端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首先对此类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故障时受端电压相位前移对关断裕度及触发偏差的影响,并考虑故障恢复期间逆变侧所处的控制模式,分析了直流电流突增对... 为降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引起受端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首先对此类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故障时受端电压相位前移对关断裕度及触发偏差的影响,并考虑故障恢复期间逆变侧所处的控制模式,分析了直流电流突增对换相失败的影响。然后,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及机理,构建了包括多重抑制策略及参数选取在内的整套抑制方案。该方案对受端换流母线相位前移量进行预测,基于预测量确定触发指令临界值,并对相位前移带来的触发偏差进行修正实现逆变器触发指令的动态调整。同时在整流侧增加电流改进控制策略,以解决恢复期间因控制策略响应速度不同导致的直流电流突增,使系统快速平稳地恢复至额定运行,进一步降低换相失败风险。最后,基于CIGRE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抑制方案能够有效抑制送端交流故障引起的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交流系统故障 换相失败 相位前移 突增的直流电流 抑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无源网络的MMC-HVDC系统交流故障穿越附加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渝红 陈诗昱 +2 位作者 曾琦 罗兰 叶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8-1665,共8页
对于接入无源网络的MMC-HVDC系统,送端交流发生故障时功率传输平衡会被打破,直流电压迅速下跌,威胁换流站安全运行。首先分析了无源网络负荷特性及送端交流故障下换流站各电气量变化机理,基于与无源网络相连逆变站的常规控制,提出了一... 对于接入无源网络的MMC-HVDC系统,送端交流发生故障时功率传输平衡会被打破,直流电压迅速下跌,威胁换流站安全运行。首先分析了无源网络负荷特性及送端交流故障下换流站各电气量变化机理,基于与无源网络相连逆变站的常规控制,提出了一种根据直流电压变化产生d轴电压修正指令值的故障穿越附加控制。该控制策略核心思想为在送端有功功率快速缺失时,通过修正逆变站d轴电压指令值,降低故障期间逆变站输出有功功率,以维持两端换流站功率平衡,抑制直流电压跌落。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接入无源网络的两端MMC-HVDC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附加控制能够有效减小直流电压跌落幅度,降低故障清除后恢复期间送端有功功率波动,提高了MMC-HVDC系统的交流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网络 附加控制 d轴电压修正 直流电压 交流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EMTDC的大规模交直流电网实际故障再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卿 席亮 +3 位作者 周宝荣 赵勇 洪潮 夏成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06,共7页
针对2010年11月7日南方电网发生的北郊—增城甲线短路故障导致5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事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根据实际电网结构等值系统搭建了含直流详细模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为保证交直流大电网的快速且准确的建模... 针对2010年11月7日南方电网发生的北郊—增城甲线短路故障导致5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事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根据实际电网结构等值系统搭建了含直流详细模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为保证交直流大电网的快速且准确的建模,确定了建模规模,提出了直流系统建模、发电机调节系统自定义与校核、大规模交直流电网分区建模调试等工程实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此次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成功再现了实际故障过程。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故障录波的对比,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所建模型的准确度。最后使用所建模型对广东500 kV重要站点进行了典型故障仿真分析,确定了不同故障类型下可能引起5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故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CAD EMTdc 大规模交直流混合电网 换相失败 实际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DC/DC换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莹 顾翔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2,共8页
由于智能配电网的高故障率特性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限制,DC/DC换流器的体积、成本、效率、控制性能和故障穿越能力逐渐成为其在该领域内的限制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和电压源换流器(volta... 由于智能配电网的高故障率特性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限制,DC/DC换流器的体积、成本、效率、控制性能和故障穿越能力逐渐成为其在该领域内的限制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和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提出的换流器拓扑采用高频交流链路,分析了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给出了换流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换流器CSC侧采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双闭环控制,VSC侧交流电压幅值单闭环控制的DC/DC换流器闭环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1 MW/2000 V/750 V混合DC/DC换流器仿真模型,分别对额定运行工况、功率反转工况和直流短路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混合DC/DC换流器工作性能优越且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电流源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高频交流链路 直流短路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系统的低压限流单元 被引量:3
17
作者 屠卿瑞 曹建东 +2 位作者 张弛 侯天怡 张哲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解决MMC-HVDC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失控的问题,通过加入低压限流单元对MMC的有功功率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器可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和预先设计的电流限幅曲线,自动调节有功功率控制站的内环有功电流指令值... 为解决MMC-HVDC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失控的问题,通过加入低压限流单元对MMC的有功功率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器可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和预先设计的电流限幅曲线,自动调节有功功率控制站的内环有功电流指令值,以保证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的稳定。仿真结果显示,在使用低压限流单元后,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在5%以内,直流系统可以保持连续运行,不会因直流电压异常而闭锁。证明所设计的低压限流单元可以在直流电压控制站交流侧故障情况下,保持MMC-HVDC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保证换流器不闭锁,并在故障清除后迅速恢复原有的有功功率,有效增强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系统故障 直流电压控制 低压限流单元 直流过电压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器内部故障的LCC-HVDC动态平均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泽祺 许寅 +1 位作者 和敬涵 吴海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4-93,共10页
随着多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中国输电网呈现交直流混联的特征,其稳态与暂态特性区别于传统的交流互联电网。常规高压直流线路采用晶闸管换流器作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接口,换流器内部发生故障往往给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风... 随着多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中国输电网呈现交直流混联的特征,其稳态与暂态特性区别于传统的交流互联电网。常规高压直流线路采用晶闸管换流器作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接口,换流器内部发生故障往往给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风险。研究高压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直流换流器暂态模型。基于分立开关的直流换流器详细模型在仿真过程中需处理大量开关动作事件,计算效率无法满足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线分析的需求。提出一种考虑内部故障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平均化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由于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引起的暂态响应,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并以CIGRE标准直流输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均化模型 高压直流输电 内部故障 交直流混联电网 电磁暂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韩璐 尹纯亚 +1 位作者 戴晨 马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暂态电压演化传播路径。其次,从“交直流故障强耦合作用持续加强,暂态无功功率成分复杂”、“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暂态电压问题凸显”及“故障承载与调节能力下降,连锁脱网风险增大”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然后,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了实际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外送系统仿真模型,不同新能源占比、不同故障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从增强耦合运行特性机理认识、提升新能源涉网性能、增加多尺度协同控制策略、加强交流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的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 交直流故障 暂态电压 运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调控:科学问题与技术框架 被引量:5
20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王振浩 王翀 刘宇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91,共15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HDN运行调控技术的3个科学问题,并以多类型可控设备协同、源-网-荷-储高度互动化和市场化需求为研究主线,从稳定控制、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电力市场机制辅助调控以及“平台+数据”数字化集成调控4个方面,提出了HR-HDN的运行调控技术框架。最后,对HR-HDN运行调控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稳定控制 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 电力市场辅助调控 数字化集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