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2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车辆ABS制动特性及转鼓试验研究
1
作者 彭卫锋 石珍 +1 位作者 王中磊 倪晋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231,共6页
为提高农用车辆行驶安全性及ABS制动性能的研发效率,分析农用车辆ABS系统组成、制动受力、制动特性以及制动控制原理,建立农用车辆ABS仿真模型,对农用车辆在有、无ABS制动下的制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搭建农用车辆转鼓试验台,对农用车辆... 为提高农用车辆行驶安全性及ABS制动性能的研发效率,分析农用车辆ABS系统组成、制动受力、制动特性以及制动控制原理,建立农用车辆ABS仿真模型,对农用车辆在有、无ABS制动下的制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搭建农用车辆转鼓试验台,对农用车辆在有、无ABS制动下的制动特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农用车辆在有、无ABS独立控制下,制动停止时间分别为2.75 s、3.25 s,制动距离分别为31.25 m、36.89 m,整车最大制动减速度分别为7.88 m/s^(2)、6.27 m/s^(2);在ABS制动下左、右车轮滑移率基本一致,车轮滑移率在最佳值0.18附近整体波动较小,保证整车在制动过程中方向的稳定性;农用车辆在有、无ABS制动下,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平均制动减速度仿真相对误差分别为2.18%、2.02%和1.14%,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15%、1.17%、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车辆 abs 制动特性 转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液压ABS滑模变结构模糊PID控制设计
2
作者 张杰飞 张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240,24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效率和运行平稳性,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液压ABS滑模变结构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分析液压ABS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构建ABS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模糊PID的控制系统,分别...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效率和运行平稳性,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液压ABS滑模变结构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分析液压ABS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构建ABS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模糊PID的控制系统,分别从不同高低附着系数路面以及不同负载工况两方面开展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路面属于高附着系数时,模糊PID控制后滑移率达到了一个合适的范围,车辆获得了最大制动强度,极大缩短制动距离。在(60~20)km/h范围内进行制动时,轴间滑模控制能够与前后轴制动力分配高效匹配,制动效果理想。处于高-低附路面工况下时,模糊PID控制模式比常规制动与ABS滑模制动性能更优。模糊PID制动快速达到了稳定制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控制 模糊PID MATLab平台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ABS/TSQ/HD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喻文凯 徐娟 +1 位作者 方松刚 李湘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可以阻燃R-PC/ABS,并且,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影响较小,R-PC/ABS/0.8TSQ的LOI为29.8%,阻燃达到3.0 mm V-0和2.0 mm V-1级;HDP可以有效地阻燃R-PC/ABS,但是,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的负面影响较大,R-PC/ABS/12HDP的LOI为36.1%,阻燃可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相比,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20.2℃、26.6%、14.5%、16.9%和60.9%;R-PC/ABS/0.8TSQ/6HDP的LOI为35.7%,阻燃级别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12HDP相比,模后收缩率(PMS)降低了19.7%,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21.0%、11.3%、14.3%和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再生粒子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 梯形倍半硅氧烷 阻燃性能 负荷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策略天鹰算法优化汽车ABS的PID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闯 黄鹤 +3 位作者 林国庆 高涛 王萍 赵力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1,共10页
为改善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实时性差且无法自动调整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策略天鹰优化算法的防抱死制动系统PID控制方法。以单轮车辆模型为例,首先,构建汽车防抱死系统的PID控制器仿真模型。其次,提出... 为改善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实时性差且无法自动调整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策略天鹰优化算法的防抱死制动系统PID控制方法。以单轮车辆模型为例,首先,构建汽车防抱死系统的PID控制器仿真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合差分进化、反向学习和停滞扰动策略的天鹰搜索算法(DERLSP-AO),解决了天鹰优化算法(AO)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搜索精度有限的问题。通过设计狩猎视角反向学习策略来增大搜索范围,提高了算法效率;设计了停滞扰动策略,防止AO陷入局部最优;同时,结合差分进化策略,使天鹰种群进化淘汰掉较差个体。通过混合多种策略,完成了DERLSP-AO方法设计。然后,利用最优个体整定PID参数,得到优化的DERLSP-AO-PID控制器。最后,选择不同路面条件对汽车防抱死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基于DERLSP-AO-PID控制的防抱死系统(ABS)输出的滑移率曲线,能够更好地保持在期望范围内,车辆制动时间更少,制动距离也较短,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制动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抱死系统(abs) PID控制器 天鹰优化算法(AO) 天鹰算法优化PID 滑移率 路面附着系数 制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天鹰算法优化整车ABS的模糊PID控制
5
作者 田闯 黄鹤 +2 位作者 杨澜 高涛 王会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2-1470,共9页
针对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器部分动态性能不足且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弊端,提出多策略天鹰算法优化的整车ABS模糊PID控制方法.搭建汽车ABS动态性能仿真平台,包括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及控制器模型.为了解决天鹰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 针对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器部分动态性能不足且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弊端,提出多策略天鹰算法优化的整车ABS模糊PID控制方法.搭建汽车ABS动态性能仿真平台,包括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及控制器模型.为了解决天鹰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搜索精度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策略改进的天鹰优化算法(DEFFAO).设计天鹰自由捕猎策略,增强个体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设计非线性收敛因子,平衡全局和局部的搜索能力;结合差分进化策略,淘汰天鹰种群中的较差个体.通过混合多种策略,完成DEFFAO方法设计.采用离线优化整定比例因子参数得到DEFFAO-模糊PID控制器,选择不同路面条件对汽车防抱死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基于DEFFAO-模糊PID控制ABS输出的滑移率曲线能够更好地保持在期望范围内,车辆制动时间更快,制动距离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抱死系统(abs) 模糊PID控制器 天鹰算法 滑移率 制动时间 制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剂及其含量对PC/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龙仕杰 王敦 +2 位作者 刘钟馨 刘佳 周治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差异。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流动性能均得到提高,其拉伸强度为74.4 MPa、熔体流动速率为13.1 cm^(3)/10 min;当玻璃纤维的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均达到最大,其拉伸强度为80.6 MPa、热变形温度为128.2℃,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59.5%、8.1%;添加ABS高胶粉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流动性,当其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15.1 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21.9 cm^(3)/10 min,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升了25.6%、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合金 玻璃纤维 碳纳米管 高胶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PBL橡胶粒子对透明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猛 张明耀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9,64,共6页
工业发展对透明ABS树脂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乳胶粒子上接枝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核壳增韧粒子。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共混,制备透明ABS树脂。分析了核壳增韧粒子的... 工业发展对透明ABS树脂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乳胶粒子上接枝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核壳增韧粒子。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共混,制备透明ABS树脂。分析了核壳增韧粒子的壳层厚度及双峰分布橡胶粒子的协同增韧效应对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235 nm的聚丁二烯胶乳为增韧核芯,合成核壳比为60/40的核壳增韧粒子,以103 nm的聚丁二烯胶乳为增韧核芯,合成核壳比为65/35的核壳增韧粒子,二者以7/3的质量比混合增韧得到的透明ABS树脂力学性能最佳,冲击强度为184.4 J/m,透光率大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abs树脂 双峰分布PBL橡胶粒子 性能 核壳结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勃姆石复配阻燃PC/ABS合金
8
作者 李湘 谢桂容 胡彩玲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DP可以有效阻燃PC/ABS,但会对PC/ABS的力学性能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产生负面影响;在PC/ABS加入10%的HDP,PC/ABS/10-HDP(HDP质量分数为10%)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7.8%,阻燃达到UL 94 V-0级(3.2 m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HDT相对PC/ABS分别下降了20.5%,15.0%,12.2%,41.2%和15.9℃;随着BM添加量的增大,PC/ABS/10-HDP/BM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热性能逐渐变好,且BM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PC/ABS/10-HDP中加入5%的BM,PC/ABS/10-HDP/5-BM复合材料的LOI值为32.1%,阻燃达到UL 94 V-0级(1.6 mm),相对PC/ABS/10-HDP,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HDT、点燃时间和火灾性能指数分别提高19.3%,13.9%,10.2%,5℃,6 s和50.0%,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21.1%,22.9%和35.0%;HDP在PC/ABS中有增塑效果,PC/ABS/10-HDP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相对PC/ABS上升了10.67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 勃姆石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树脂对ABS树脂成炭性的影响及其阻燃改性
9
作者 平晨卉 闫红强 +3 位作者 郭正虹 李娟 童再再 方征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3,共8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成炭性差的问题,采用不同结构的苯并噁嗪单体(BOZ)与ABS共混,并复配以阻燃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和协效剂硼酸锌(ZB),研究了不同结构的BOZ、复配BDP和ZB后对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成炭性差的问题,采用不同结构的苯并噁嗪单体(BOZ)与ABS共混,并复配以阻燃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和协效剂硼酸锌(ZB),研究了不同结构的BOZ、复配BDP和ZB后对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实现ABS树脂的高效无卤阻燃。实验结果显示,BOZ与BDP、ZB复配可以有效改善ABS树脂的成炭性,在ABS树脂阻燃改性中显示出优异的协同性。ABS/10C/15B/2ZB样品的极限氧指数(LOI)高达34.4%,热释放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平均有效燃烧焓(AEHC)、总耗氧量(TOC)和总烟释放率(TSR)分别降低了45.4%、22.8%、23.2%、21.9%和7.7%,并且火灾性能指数(FPI)和火灾蔓延指数(FGI)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其拉伸强度也提高至40.2 MPa,略高于纯ABS树脂的39.9 MPa。因此,BOZ与阻燃剂BDP和成炭协效剂ZB复配可实现ABS树脂在阻燃与力学性能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苯并噁嗪树脂 成炭性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红磷基三元协效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葛仁杰 杨保俊 +2 位作者 孙宇 窦旭 王百年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8,共9页
以钛酸四丁酯水解反应原位生成的TiO_(2)包覆微胶囊红磷(microcapsulated red phosphorus,TDP)为主体阻燃剂,开展PC/ABS合金的协效阻燃研究。以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UL-94等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较适宜的TDP基三元协效复... 以钛酸四丁酯水解反应原位生成的TiO_(2)包覆微胶囊红磷(microcapsulated red phosphorus,TDP)为主体阻燃剂,开展PC/ABS合金的协效阻燃研究。以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UL-94等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较适宜的TDP基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及其质量配比为TDP∶ZnO∶DOPO=16∶4∶5。燃烧特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随TDP/ZnO/DOPO添加量的增大,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着火时间(TTI)、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平均有效燃烧热(AEHC)、CO_(2)释放量峰值等燃烧特性数值均下降,阻燃性能(LOI值、UL-94等级)提升,但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稍有下降。综合考虑,认为较适宜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此时,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为28.6%、UL-94等级为V-0级;相较于PC/ABS合金,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TTI、PHRR、THR、AEHC、CO_(2)释放量峰值分别下降了27.27%、21.62%、22.10%、5.95%、25.97%,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19.65%、13.26%。对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的阻燃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TDP/ZnO/DOPO对PC/ABS合金的阻燃是DOPO的气相阻燃、TDP和ZnO的凝聚相阻燃两种作用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红磷 氧化锌 DOPO PC/abs合金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11
作者 耿伟政 宋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制备的PC/ABS合金应用十分广泛,但PC/ABS合金相容性较差,玻璃纤维(GF)与PC/ABS合金不相容,使PC/ABS合金及PC/ABS/GF合金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合金的工业化应用。为提升塑料合... 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制备的PC/ABS合金应用十分广泛,但PC/ABS合金相容性较差,玻璃纤维(GF)与PC/ABS合金不相容,使PC/ABS合金及PC/ABS/GF合金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合金的工业化应用。为提升塑料合金的性能,合成了一种硅烷增容剂PMMS并加入到PC/ABS合金及PC/ABS/GF合金中,研究了其对PC/ABS合金及PC/ABS/GF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硅烷增容剂PMMS后,PC/ABS合金及PC/ABS/GF合金的刚性、韧性均有一定的提升。与未添加增容剂的PC/ABS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25.9%,拉伸模量提升了55.4%。与未添加增容剂的PC/ABS/GF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54.0%,拉伸模量提升了53.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微观结构,硅烷增容剂改善了ABS树脂在PC中的分布,同时使玻璃纤维与PC/ABS合金结合更加紧密,提升了OC/ABS合金与PC/ABS/GF合金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abs树脂 玻璃纤维 硅烷增容剂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of metal additives in ABS polymer fuel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hybrid rocket motors: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using CEA
12
作者 Gail Ndlovu Bilainu Oboirien Patrick Ndung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176-184,共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metal additives i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polymer fuel to enhance hybrid rocket motor(HRM)performance through computational analysis,Chemical Equilibrium with App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metal additives i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polymer fuel to enhance hybrid rocket motor(HRM)performance through computational analysis,Chemical Equilibrium with Applications(CEA),software.ABS was selected as the base fuel due to its thermoplastic nature,which allows for the creation of complex fuel geometries through 3D printing,offering significant flexibility in fuel design.Hybrid rockets,which combine a solid fuel with a liquid oxidiser,offer advantages in terms of operational simplicity and safety.However,conventional polymer fuels often exhibit low regression rates and suboptimal combustion efficiencies.In this research,we evaluated a range of metal additives-aluminium(Al),boron(B),nickel(Ni),copper(Cu),and iron(Fe)-at chamber pressures ranging from 1 to 30 bar and oxidiser-to-fuel(O/F)ratios between 1.1 and 12,resulting in 1800 unique test conditions.The 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used to assess each formulation were characteristic velocity(C^(*))an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each test produced a different optimum O/F ratio,with most ratios falling between 4 and 6.The highest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at a chamber pressure of 30 bar across all formulations.Among the additives,Al and B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improve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with increasing metal loadings.In contrast,Fe,Cu,and Ni reached optimal performance at a minimum loading of 1%.Future work includes investigating B-Al metal composites as additives into the ABS base polymer fuel,and do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ests where the metallised ABS polymer fuel is 3D pri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ocket motor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 Metallised polymer fuels Combus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velocity(C*) Chemical equilibrium with applications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ABS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石 刘艳广 +2 位作者 虞井生 李灵恩 丁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解决传统制动系统逻辑门限控制存在逻辑复杂且难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的问题,以及ABS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策略应用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首先,通过Simulink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其次,分析附着系... 为解决传统制动系统逻辑门限控制存在逻辑复杂且难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的问题,以及ABS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策略应用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首先,通过Simulink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其次,分析附着系数在不同路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附着系数和车轮角减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高效且准确的路面识别算法来估算当前路面的最佳滑移率;最后,设计了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ABS控制策略跟踪最佳滑移率。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算法识别响应快、识别准确度高;所设计的ABS控制策略能够稳定跟踪最佳滑移率,对不同路面工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基于逻辑门限控制的传统制动系统相比,在单路面条件下制动时间减少了11.89%,制动距离缩短了12.7%;在变路面条件下制动时间减少了17.8%,制动距离缩短了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机械制动 路面识别 峰值附着系数 abs 积分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S薄壁成型的雾化器机筒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英华 梁蓓 +2 位作者 王伟伟 涂秋艳 熊运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相应的机构及机构动作为采用了2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塑件外壁的脱模,2副哈夫滑块机构均依靠模具打开的开模动力分次实施抽芯;第一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定模一侧外壁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一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先抽芯动作;第二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动模一侧外壁圆环型凹槽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二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抽芯动作。为实现模具2次开模按顺序进行,该模具中设计了一种开模控制机构,机构通过解锁插杆驱动移动锁芯实现与锁钩的锁闭/开锁功能,从而实现了模具开/闭模动作的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薄壁塑件 哈夫滑块 机构设计 注塑模具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的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 被引量:13
15
作者 崔海峰 刘昭度 +1 位作者 吴利军 温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3-195,共3页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堵车跟随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过立交桥时,许多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或技术不佳,经常出现坡起熄火,甚至“溜车”事故。为此,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HAS),详...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堵车跟随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过立交桥时,许多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或技术不佳,经常出现坡起熄火,甚至“溜车”事故。为此,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HAS),详细介绍了HAS的控制逻辑。经试验验证,此装置能有效地辅助驾驶员实现坡道起步,避免溜车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坡道起步辅助装置 设计 abs/asr 制动干预 防后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主动调节四个轮缸压力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崔海峰 马岳峰 +1 位作者 王仁广 吴利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1,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捷达GTX轿车ABS液压系统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 ,通过添加外部动力源和工作模式切换电磁阀 ,实现了主动对全部车轮轮缸压力的独立调节。
关键词 abs asr 主动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岳峰 刘昭度 +1 位作者 吴利军 王国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JETTAGTX轿车ABS液压系统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改造方案 ,该ABS/ASR集成液压系统在原有ABS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较少的液压元件实现全部ABS功能和ASR制动干预控制功能 ,改造后的集成系统工作可靠 ,不影响原有的常规制动和... 介绍一种基于JETTAGTX轿车ABS液压系统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改造方案 ,该ABS/ASR集成液压系统在原有ABS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较少的液压元件实现全部ABS功能和ASR制动干预控制功能 ,改造后的集成系统工作可靠 ,不影响原有的常规制动和ABS制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asr 集成 液压系统 设计 压力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模型预测直接转矩和ASR/ABS控制的电动汽车纵向稳定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薇 施继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7-362,共6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滑移和抖动、不能满足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式非线性模型预测(nonlinear model prediction,NMP)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t,DTC)的电动汽车鲁棒控制策略。采用...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滑移和抖动、不能满足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式非线性模型预测(nonlinear model prediction,NMP)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t,DTC)的电动汽车鲁棒控制策略。采用双电机-单控制器主从式驱动模型,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在线确定权重因子的精确值,生成优化电动汽车驱动决策的最优切换状态,保证电机速度的精确跟踪。结合NMP-DTC电机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模糊逻辑ASR/ABS控制器,以角加速度变化和滑移率变化为输入,以补偿转矩为输出变量,根据道路特性的变化提供补偿转矩,保证电动汽车行驶在最佳滑移率范围内,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变负载转矩电机跟踪和汽车纵向稳定性仿真,与参考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从式NMP-DTC的电动汽车ASR/ABS控制,在变负载下不仅电机跟踪轨迹误差降低,而且可保证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纵向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非线性模型预测 直接转矩控制 asr/abs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ASR集成系统的汽车ESP液压回路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仁广 崔海峰 +1 位作者 王国业 刘昭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113,共2页
汽车ESP(E lectron ic Stab ility Program)系统通过对单个汽车车轮实施制动压力控制,以保持汽车安全稳定的行驶状态。本文介绍了捷达GTX轿车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的开发过程,它能够实施对车轮轮缸压力的主动独立控制;并通过添加必要... 汽车ESP(E lectron ic Stab ility Program)系统通过对单个汽车车轮实施制动压力控制,以保持汽车安全稳定的行驶状态。本文介绍了捷达GTX轿车的ABS/ASR集成液压系统的开发过程,它能够实施对车轮轮缸压力的主动独立控制;并通过添加必要的传感器,使集成系统初步实现了ESP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 abs/asr 液压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与ASR控制算法研究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厚忠 李劲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4,97,共4页
对汽车而言,ABS是在制动过程中控制车轮的滑移率,ASR是在驱动过程中控制车轮的滑转率。为此,主要介绍了ABS和ASR的几种典型控制算法;说明了二者之间在算法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同时,阐述了ASR的控制途径以及分析了ABS算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 asr 对比分析 算法研究 abs算法 制动过程 控制算法 控制途径 滑移率 滑转率 车轮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