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283例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晋宇 沈茹 +6 位作者 吴翰欣 郭举鼎 刘宏梅 舒丽丽 朱昱 孙靖越 常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283例母婴血型不合患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送检的283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的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总胆红素(TBil)... 目的:探讨283例母婴血型不合患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送检的283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的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母子ABO血型不合者283例,发生HDFN187例(66.08%)。其中,A抗原不合170例,发生HDFN126例,阳性率为74.12%;B抗原不合112例,发生HDFN60例,阳性率为53.57%;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HDFN阳性率最高,为75.45%(126/167),O/B次之,为54.55%(60/110)。患儿≤1d、2d、3d、4d、5d和≥6d组的HDFN阳性率分别为76.03%(111/146)、67.86%(38/56)、57.14%(24/42)、38.46%(5/13)、46.15%(6/13)和23.08%(3/13),随着患儿日龄增加,HDFN阳性率逐步降低,且≤3d日龄组与>3d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间抗+放散+”组新生儿TBil和IBil水平较HDFN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FN阳性患儿在出生1天内胆红素指标迅速升高,≤1d组的HDFN阳性患儿的TBil和IBil值明显高于阴性新生儿(P<0.01),出生后2-6天两组胆红素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N阳性患儿的TBil和IBil峰值出现在出生后d4。结论:ABO-HDFN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发生率最高;患儿日龄会对HDFN检出率造成影响,二者呈负相关;ABO-HDFN组新生儿黄疸发展迅速,胆红素峰值高。因此,应尽早对血型不合的母亲和新生儿进行HDFN3项筛查试验,发现并对症治疗,降低并发症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型不合 新生儿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
2
作者 谢锋 李笑天 +1 位作者 朱自严 向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7,52,共6页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O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胎儿红细胞比例,同时应用新鲜正常脐血作校正。新生儿...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O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胎儿红细胞比例,同时应用新鲜正常脐血作校正。新生儿出生后采集脐血,血清学试验明确新生儿血型及有无溶血(HDN),以最大(灵敏度+特异度)确定孕妇外周血胎儿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结果(1)新生儿脐血证实为A/B型血,发生HDN者为溶血组,共10例;新生儿未发生HDN者为无溶血组,包括7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A/B型血(无溶血组1)及10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O型血(无溶血组2)。(2)胎-母红细胞比例经校正后,溶血组为2.312±0.303,明显低于无溶血组7.168±1.050(P<0.01),而校正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溶血组1和无溶血组2的胎-母红细胞比例,无论校正与否,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为每10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结论溶血组的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无溶血组。每10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可作为产前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最佳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型系统 同种免疫 新生儿 胎儿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内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宋建 杨婷 +3 位作者 周小芳 杨银忠 彭端亮 张剑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新生儿。分别查阅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产妇产检资料;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应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RBC、Hb、Ret、有核红细胞检测,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间接胆红素、Alb含量检测。分析不同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HD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DN患者血清学诊断模式有6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型抗A/B血型抗体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阳性患者体内抗体效价与孕妇预期体内效价呈正相关(r=0.8302),该类患者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效价最高为1∶32,血浆游离抗体效价最高为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者RBC、Hb、Alb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负相关(r=-0.8016),且低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胆红素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8731),且高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HDN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体内的抗体效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47),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BO血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新生儿体内IgG型抗-A/B抗体效价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HDN患者体内抗-A/B抗体含量,能够预测患者体内抗体诱发红细胞溶血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判定HDN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抗体效价 ABO型不合 临床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母亲血清中IgG亚类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孟黎 张艳 +2 位作者 刘晟 邢荷香 贺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IgG抗体亚类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89例有无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母亲的血清及22例献血员的血清中IgG亚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病患儿与不发病新生儿的血型及其母亲血清IgG抗体的效价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l... 目的:探讨IgG抗体亚类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89例有无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母亲的血清及22例献血员的血清中IgG亚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病患儿与不发病新生儿的血型及其母亲血清IgG抗体的效价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G各亚类的水平在发病组、未发病组的母体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O血型系统中,母体血清中IgG1和IgG3的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IGG亚类 ABO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勇萍 杨世明 +2 位作者 苏小花 王林 李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探讨血型免疫性IgG抗体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对临床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患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和抗... 目的:探讨血型免疫性IgG抗体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对临床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患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检测免疫性IgG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在476例临床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为59.5%(283/476)。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31.4%(89/283),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为79.5%(225/283),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为100%(283/283);在283例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由IgG抗A引起者占48.1%(136/283),由IgG抗B引起者占51.9%(147/283)。结论:ABO血型为A型或B型的分布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不合 新生儿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世明 张勇萍 +3 位作者 安宁 王文婷 田榆 徐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观察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方法: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母婴血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 目的:观察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方法: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母婴血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抗体放散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结果:在298例由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的HDN患儿中,检出抗A62例(20.8%),抗B65例(21.8%),抗A+抗AB87例(29.2%),抗B+抗AB6例(2.0%);抗M4例(1.3%),抗N1例(0.3%);抗D4例(1.3%),抗E7例(2.3%),抗cE3例(1.0%)。由ABO及MN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HDN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为弱阳性,由Rh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HDN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为强阳性;微柱凝胶法的凝集强度高于试管法;HDN患儿出生后24h内阳性检出率为91.5%。结论:HDN血型免疫性抗体的特异性主要为ABO系统的抗A、抗B、抗AB,其次为Rh系统的抗E、抗D、抗cE及MN系统的抗M、抗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型不合 新生儿 免疫性抗体检测 抗体特异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桂芹 王昱 +1 位作者 陈晶 吴立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研究O型孕母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22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孕母的... 目的研究O型孕母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22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孕母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P<0.01),同时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血红蛋白下降有关(r=0.563,P<0.01),并且滴度愈高新生儿24h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愈明显(P<0.01)。结论孕母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母 型抗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聂川 柳国胜 +1 位作者 杨慧 赵小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证实新生儿ABO溶血病,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并采用Fanaroff教授等制定的黄疸干预方案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结果:当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为≤1∶32、1∶64、1∶128和≥1∶256时,各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 1%、13 5%、22 0%和52 9%;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 3%、37 8%、46 0%和76 5%;蓝光照射时间为(7 1±3 8)、(10 9±7 7)、(17 7±9 6)和(37 1±18 7)h。结论: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和高胆发生率升高,需要蓝光干预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及其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勇萍 杨世明 +1 位作者 安宁 曹丽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9-1231,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可造成胎儿流产或新生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等,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本文简述了HDN的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及血型血清学检测在HDN预防及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 清学检测 新生儿 母婴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为民 陈红武 +2 位作者 李宁 杨明 焦培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0-1351,135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日均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分别为(153.42±45.21)μmol/L和(56.49±24.05)μmol/L,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23.51±11.19)h,累计光疗时间(3.01±0.89)h,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在一例抗Di^a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姬艳丽 莫春妍 +6 位作者 魏玲 周秀珍 张润青 赵阳 骆宏 王贞 罗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运用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辅助诊断一例罕见的由抗Di^a导致的严重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方法运用传统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相... 目的运用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辅助诊断一例罕见的由抗Di^a导致的严重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方法运用传统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相关红细胞血型抗体进行鉴定,运用MLPA对患儿及其父母的超过40种红细胞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对鉴定的抗体进行效价分析。结果血型血清学检测表明患儿体内含有针对某种低频抗原的抗体,MLPA基因分析结果提示母婴红细胞MNS血型系统及Diego血型系统抗原不匹配,可能存在抗N或抗Di^a,经进一步的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母亲及患儿血清中存在抗Di^a,并且其母亲血清抗Di^a效价为1:32。结论抗Di^a可引起包括核黄疸在内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的MLPA技术能够协助并有效解决临床疑难样本稀有血型鉴定;针对国人的Di^a阳性的试剂红细胞应该常规应用于日常的抗体筛查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Diego型系统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 新生儿 核黄疸 抗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ur在闽南地区人群分布频率及其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艳玲 洪强 王前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抗-Mur的分布频率以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为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备血或输血病例中检出的抗-Mur,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 目的:了解本地区抗-Mur的分布频率以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为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备血或输血病例中检出的抗-Mur,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069份备血或输血病例检出不规则抗体345例,其中抗-Mur 23例,男性7例,4例有输血史;女性16例,9例仅有妊娠史,2例仅有输血史,5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抗-Mur检出者中位年龄为59(19-78)岁,高于同期其他抗筛阳性患者的中位年龄[45(1天-93岁)岁](P<0.05),而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其红细胞放散液和母亲血清中检出抗-Mur,确诊为Mur新生儿溶血病。结论:抗-Mur在闽南地区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同种抗体,抗-Mur的产生与免疫史密切相关,抗-Mur检出者年龄高于其他抗筛阳性患者。抗-Mur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贫血症状重,容易漏检,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UR 抗体筛查 新生儿 抗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林朝霞 董清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2-1434,共3页
本研究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发病率、血型模式并对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及外院送检的母婴ABO血型不合病例227例,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及新生儿的溶血病三项... 本研究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发病率、血型模式并对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及外院送检的母婴ABO血型不合病例227例,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及新生儿的溶血病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表明,新生儿ABO溶血病共186例,占所有病例的81.94%(186/227),O-A与O-B两种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经卡方检验P>0.05。186例阳性病例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占59.14%(110/186),游离抗体试验阳性者占84.78%(156/186),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占94.62%(176/186)。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高,以母亲O型、患儿A/B型为主,O-A与O-B两种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溶血三项试验敏感性高,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三项试验 母婴ABO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昕 乐芳 +2 位作者 王莲慧 舒锦 徐秀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0,共6页
目的:分析ABO以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的抗体特异性分布特征、实验室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送检的非ABO-HDFN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ABO-HDFN的病例作为... 目的:分析ABO以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的抗体特异性分布特征、实验室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送检的非ABO-HDFN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ABO-HDFN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引起HDFN抗体特异性分布、总胆红素、直抗、母亲孕产史、患儿日龄、有无合并ABO-HDFN、是否换/输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江西地区非ABO-HDFN患者的特征。结果:江西地区非ABO-HDFN的检出率逐年升高,187例非ABO-HDFN病例中,检出Rh-HDFN比例最高,为94.6%;与对照组ABO-HDFN相比,非ABO-HDFN的直抗平均积分值更高、总胆红素峰值更高、持续时间长;抗M-HDFN可能出现病情严重但直抗弱阳性/阴性的情况,临床上易被漏检而延误治疗;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患儿性别、母亲既往生育史、有无合并ABO-HDFN等指标与是否需要换/输血治疗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地区引起非ABO-HDFN的不规则抗体以Rh血型系统为主,MNS血型系统次之。了解HDFN疾病的特征、血清学特点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治疗非ABO-HDFN,降低并发症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RH型抗体 MNS型抗体 Kidd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15
作者 刘云凤 邹朝春 +1 位作者 杨华琴 娄漓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93例,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和C组(31例);在常...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93例,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和C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单次高剂量(1 g/kg)给药方式输注IVIG,B组采用2次低剂量(0.5 g/kg)给药方式输注IVIG,C组给予等体积安慰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贫血发生率、换血率及胆红素脑病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少于B、C两组(P<0.05),且B、C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清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 h和48 h A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5),治疗72 h后A组所有患者血清TBIL水平均低于34.2μmol/L;治疗前3组间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72 h后A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P<0.05)。治疗后A组(6.45%)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16.13%)、C(25.81%)两组,B组贫血率明显低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换血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单次高剂量IVIG输注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贫血及换血发生率,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 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ABO新生儿溶血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艳玲 洪强 王前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测特点和抗体特异性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送检的疑似HDN病例3 047例,以本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非ABO-HDN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检测...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测特点和抗体特异性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送检的疑似HDN病例3 047例,以本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非ABO-HDN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检测标本中随机选取的ABO-HDN病例作为对照,分析致病抗体特异性、血清学检测特点、总胆红素变化趋势以及患儿性别构成比。结果:送检病例中67例确诊为非ABO-HDN患儿,其中男性患儿45例,阳性率1.48%;女性患儿22例,阳性率0.72%。65例患儿母亲有≥2次的妊娠史。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主要涉及Rh系统、MNS系统、Kidd系统和Lewis系统,其中Rh系统最多,抗体检出率88.07%。与ABO-HDN患儿相比,非ABO-HDN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发展较迅速,峰值较高(P<0.001),且持续时间较长。在血清学检测方面,非ABO-HDN直抗试验阳性率97.01%,高于ABO-HDN直抗试验阳性率47.00%(P<0.001),且凝集强度常常≥2+,但仍存在直抗弱阳性或阴性的情况。结论:不规则抗体导致的非ABO-HDN大多发生在母亲有多次妊娠史的胎儿,且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以Rh系统为主。与ABO-HDN患儿相比,非ABO-HDN患儿的胆红素峰值较高且持续时间长。直抗试验结果或能用于粗略区分ABO-HDN和非ABO-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多次妊娠 微柱凝胶法 高胆红素 疗法 不规则抗体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e引起第1胎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道波 赖福才 +1 位作者 赵晖 郭叔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0-340,共1页
Rh血型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主要发生在第2胎,但如果孕妇有输血史或流产史也可发生在第1胎,另外,少数Rh阴性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为Rh阳性,其红细胞可使母体致敏,导致第1胎发病.现报道... Rh血型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主要发生在第2胎,但如果孕妇有输血史或流产史也可发生在第1胎,另外,少数Rh阴性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为Rh阳性,其红细胞可使母体致敏,导致第1胎发病.现报道1例因母亲有输血史发生的第1胎抗-Ce引起的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E 第1胎 新生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华 伍燕 王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79-3080,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01—05-31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为HDN的患儿62例,采集其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01—05-31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为HDN的患儿62例,采集其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2例患儿血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54例(87.1%),抗体游离试验阳性56例(90.3%),抗体放散试验阳性59例(95.2%);采用试管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2例(67.7%),抗体游离试验阳性48例(77.4%),抗体放散试验阳性52例(83.9%);两种方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χ2=3.86,P=0.04;χ2=4.21,P=0.04)。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的敏感性高于试管法,其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抗D抗体致新生儿RH溶血病2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晓燕 董文斌 +3 位作者 李清平 翟雪松 郭琳 康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2-693,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后者又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常见,而非抗D抗体引...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后者又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常见,而非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报道较少[1-3]。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非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RH溶血病,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在预防及治疗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RH 抗D抗体 ABO型不合 新生儿 RH型系统 临床医师 性疾 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附2例报告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小瑜 徐海青 陈自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4-26,共3页
近年来国外已开展同步换血疗法(two-site exchange transfusion)救治新生儿重症黄疸,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科对2例重症新生儿Rh溶血病实施快速同步换血,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RH 新生儿 同步换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