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鲍立 黄晓军 +6 位作者 刘开彦 许兰平 陈欢 张耀臣 陈育红 韩伟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BMT)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ABO血型不合的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以及BMT+PBSCT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巨细胞病毒(CMV)发生率及 5年无病存活率与ABO血型相合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的PBSCT与BMT相比,红细胞输注量少,红系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CMV) ALLO-HSCT 主要abo血型不合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方式 骨髓移植 恢复时间 红细胞 BMT 发生率 研究所 血液病 统计学 存活率 合并症 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空虚期血型的血清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雪娇 陈碧乐 +1 位作者 谢作听 叶银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血清学转化规律,为患者输注血液成分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干细胞移植前对受者和供者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移植后定期检测患者ABO血型抗原强度及抗体滴...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血清学转化规律,为患者输注血液成分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干细胞移植前对受者和供者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移植后定期检测患者ABO血型抗原强度及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33例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转变后ABO血型主要不合组正反定型结果相符率为100%,血型次要不合组正反定型相符率为33.3%,不符率为66.7%,ABO主次要血型不合组正反定型相符率为20%,不符率为80%。结论:ABO血型不合的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血型,但次侧不合和双向不合血清学血型转换后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血清学 血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贾丹 蒋莎 +1 位作者 李娜 冯晓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302-2304,F0003,F0004,共5页
我国ABO母儿血型不合占新生儿溶血病的96%,占新生儿黄疸的28.6%。母儿ABO血型不合容易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本病常发生在O型RhD阳性血型(其配偶血型非O型)的孕妇中。孕妇ABO抗体阳性者早期流产率高,易诱发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我国ABO母儿血型不合占新生儿溶血病的96%,占新生儿黄疸的28.6%。母儿ABO血型不合容易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本病常发生在O型RhD阳性血型(其配偶血型非O型)的孕妇中。孕妇ABO抗体阳性者早期流产率高,易诱发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易发生胎儿贫血、水肿、溶血,引起新生儿早发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或核黄疸等后遗症,甚至死亡。本文对妊娠期ABO抗体阳性的治疗和管理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血型不合 abo血型系统 不良妊娠结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月龄内婴幼儿ABO/RhD的血型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明 杨乾坤 +4 位作者 朱伟涛 孔永奎 宋婕 王静 吕先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9-1594,共6页
目的:应用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与试管法检测不同胎龄和月龄的6月龄内婴幼儿ABO/Rh D血型并对比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2月患儿血标本896例,同时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检测ABO/Rh D血型抗原并进行ABO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和凝集强... 目的:应用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与试管法检测不同胎龄和月龄的6月龄内婴幼儿ABO/Rh D血型并对比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2月患儿血标本896例,同时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检测ABO/Rh D血型抗原并进行ABO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和凝集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正定型均检出A型标本308例(34.4%),B型标本281例(31.4%),O型标本210例(23.4%),AB型标本97例(10.8%),Rh D血型均为阳性,ABO/Rh D血型抗原的凝集强度无明显差异(P> 0.05);除AB型外,B型患儿反定型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A型和O型,反定型A细胞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B细胞(P <0.05)。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检测A型和O型患儿的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及各血型患儿的反定型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试管法(P <0.05)。足月儿组的ABO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和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早产儿组(P <0.05)。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检测两组患儿反定型抗体检出率以及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试管法(P <0.05)。不同月龄4组患儿中,Ⅳ组(4月龄至6月龄)患儿ABO反定型检出率和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3月龄以下,P<0.05)。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检测Ⅰ、Ⅱ、Ⅲ组患儿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及各组患儿反定型凝集强度均明显高于试管法(P <0.05)。结论:大部分婴幼儿可以准确检测出ABO/Rh D血型抗原,而ABO抗体检出率与胎龄和月龄相关。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对ABO血型的反定型抗体检出率及凝集强度均强于试管法,特别对于早产儿以及3月龄以内的患儿更为可靠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微柱玻璃珠法 试管法 6月龄内婴幼儿 abo血型 RH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强 罗芳标 +2 位作者 阎雄 罗诗樵 杜成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1-26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ABO-I LDLT)术后的疗效,并与ABO血型相合活体肝移植(ABO-C LDLT)相比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关于ABO-I LDLT及ABO-C LDLT疗效对比的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 目的系统评价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ABO-I LDLT)术后的疗效,并与ABO血型相合活体肝移植(ABO-C LDLT)相比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关于ABO-I LDLT及ABO-C LDLT疗效对比的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文献432篇,按纳入标准筛选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ABO-I LDLT组与ABO-C LDLT组的受体及移植物术后1、3、5年存活率和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O-I LDLT组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均高于ABO-C LD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2.08,95%可信区间(CI)1.25~3.45,P=0.005;OR=2.24,95%CI 1.03~4.89,P=0.04)。结论与ABO-C LDLT相比,ABO-I LDLT疗效稍差,但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体 血型不合 abo血型系统 META分析 排斥反应 胆道并发症 肝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防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慧 王玉兰 曹来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探讨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5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病例分为1组(未加用中药组)和2组(加用中药组),测定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以及新生儿脐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比较两组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下降情... 目的:探讨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5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病例分为1组(未加用中药组)和2组(加用中药组),测定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以及新生儿脐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比较两组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下降情况、新生儿ABO-HDN阳性率和脐血胆红素、血红蛋白值,并分析分娩当天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与脐血胆红素、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相比抗体效价下降效果(χ2=14.25,P<0.01)和ABO-HDN阳性率(χ2=4.28,P<0.05)差异有显著性,但脐血胆红素、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分娩当天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与脐血总胆红素(r=0.12,P=0.39)、间接胆红素(r=0.09,P=0.52)、血红蛋白(r=0.15,P=0.28)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有母儿血型不合危险倾向的孕妇采用中药治疗降低抗体效价的同时,尽早确诊ABO-HDN阳性患儿并给予预防性退黄治疗可避免严重溶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溶血病 疾病防治 孕妇 婴儿 IGG抗体 幼红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中药干预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薏 宋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在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方面的疗效以及产前用药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335例母儿血型不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产前采用中药防治母儿血型不合的221例为治疗组,余为对照组,观察孕妇ABO抗体效价的变化、新生儿病... 目的:观察中医药在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方面的疗效以及产前用药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335例母儿血型不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产前采用中药防治母儿血型不合的221例为治疗组,余为对照组,观察孕妇ABO抗体效价的变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情况及黄疸程度。结果:本院中药降低血清抗体效价有效率为97.7%;治疗组较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病例,其黄疸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前最后一次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线性相关分析,两者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产前中药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能有效的降低血清抗体效价,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产前用药不能减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程度,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干预,阻断新生儿黄疸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黄疸 中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对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56-2258,2262,共4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对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ABO母婴血型不合的128例孕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对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ABO母婴血型不合的128例孕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联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2组孕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孕妇抗体滴度、免疫功能、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2.81%(χ~2=5.133,P〈0.05);血清抗体水平:治疗组血清抗体在1∶64及以下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χ~2=19.236,P〈0.05);免疫功能:治疗组CD3+、CD8+数量高于对照组,CD4+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2.308~11.158,P〈0.05)。结论:茵陈蒿汤辨证方有助于降低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滴度,改善母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加减 abo母婴血型不合 抗体滴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23例报告
9
作者 史晓峰 窦古枫 +5 位作者 杜青 郭丽平 王振 赵杰 冯钢 莫春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1-837,共7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受者的初始血型抗体滴度,采取不同的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包括口服免疫抑制药+利妥昔单抗,或口服免疫抑制药...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受者的初始血型抗体滴度,采取不同的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包括口服免疫抑制药+利妥昔单抗,或口服免疫抑制药+血浆置换和(或)血浆双重滤过+利妥昔单抗等,监测预处理前、后,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的血型抗体滴度和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相关并发症。并随访移植肾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23例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中,除1例术中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其余22例血清肌酐水平恢复良好。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4例淋巴瘘、1例尿瘘、1例肾周血肿合并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6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急性胰腺炎、1例血型抗体反弹、1例原发病复发,经治疗均痊愈。截止至随访日,22例受者的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移植肾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血型抗体滴度均≤1∶8。随访期并发症包括2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2例原发病复发、1例淋巴囊肿、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带状疱疹、1例BK病毒尿症和2例血糖异常。结论根据不同血型抗体水平选择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可以安全地实施ABOi亲体肾移植。但大剂量使用利妥昔单抗,或在高致敏受者中联合使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均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 活体供者 血型抗体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 超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用于ABO血型主要不合非亲缘骨髓移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韬 孙竞 +2 位作者 刘俊 刘启发 孟凡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在ABO血型主要不合非亲缘骨髓移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去除体内血型抗体,预防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非亲缘骨髓移植并发溶血反应和纯红再障。结果受者一次性双重滤过后,全部患者血型...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在ABO血型主要不合非亲缘骨髓移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去除体内血型抗体,预防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非亲缘骨髓移植并发溶血反应和纯红再障。结果受者一次性双重滤过后,全部患者血型抗体均≦1:16,输注血型主要不合骨髓过程中仅1例发生轻度短暂急性溶血反应,无一例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和纯红再障,全部植入成功。结论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法可有效预防ABO血型主要不合骨髓移植并发溶血反应和纯红再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血浆成分分离 骨髓移植 abo血型系统 血型不合 血浆交换 红细胞再生障碍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法相对定量获取血浆IgG血型抗体的研究
11
作者 戚曦 高灵宝 陈盛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8-1283,共6页
目的:建立可相对定量获取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的吸收放散法。方法:随机选取95例O型RhD+孕妇血浆,用37℃温吸收、56℃热放散的方法获取血浆抗A、抗B血型抗体,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放散液和血浆IgG抗A、抗B抗... 目的:建立可相对定量获取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的吸收放散法。方法:随机选取95例O型RhD+孕妇血浆,用37℃温吸收、56℃热放散的方法获取血浆抗A、抗B血型抗体,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放散液和血浆IgG抗A、抗B抗体效价,对比分析放散液与血浆抗体效价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放散液与血浆IgG抗A、抗B抗体效价分别作对数转换(Log2)后,放散液与血浆IgG抗A抗体效价差值与抗B抗体效价差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散液IgG抗体效价与血浆IgG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914),经散点图拟合直线方程为Y=-3.55+0.96X。结论:本吸收放散法可相对定量获取IgG抗体效价为8以上的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同时获取IgG抗A与抗B抗体的效果无差异,且获取的IgG血型抗体浓度能够反映血浆中相应抗体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法 IGG血型抗体 母婴abo血型不合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内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宋建 杨婷 +3 位作者 周小芳 杨银忠 彭端亮 张剑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新生儿。分别查阅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产妇产检资料;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应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RBC、Hb、Ret、有核红细胞检测,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间接胆红素、Alb含量检测。分析不同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HD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DN患者血清学诊断模式有6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型抗A/B血型抗体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阳性患者体内抗体效价与孕妇预期体内效价呈正相关(r=0.8302),该类患者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效价最高为1∶32,血浆游离抗体效价最高为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者RBC、Hb、Alb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负相关(r=-0.8016),且低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胆红素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8731),且高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HDN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体内的抗体效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47),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BO血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新生儿体内IgG型抗-A/B抗体效价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HDN患者体内抗-A/B抗体含量,能够预测患者体内抗体诱发红细胞溶血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判定HDN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效价 abo血型不合 临床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O型血清抗-A、抗-B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效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瑞卿 赵树铭 +2 位作者 林武存 隆晓秋 刘景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16-917,共2页
目的 调查O型血清中抗 A、抗 B抗体效价浓度 ,分析其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用部分中和后抗球蛋白法及盐水法检测 10 0例O型献血者的完全与不完全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10 0例O型供血者中 ,IgM抗 A抗体效价在 1∶64以上占 3 7例... 目的 调查O型血清中抗 A、抗 B抗体效价浓度 ,分析其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用部分中和后抗球蛋白法及盐水法检测 10 0例O型献血者的完全与不完全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10 0例O型供血者中 ,IgM抗 A抗体效价在 1∶64以上占 3 7例 ,IgM抗 B抗体效价在 1∶64以上 42例。因此 ,当输注O型全血或血浆时 ,约 40 %或每 5单位 ( 10 0 0ml)就有 2单位的抗 A、抗 B抗体效价超过 1∶64。尽管A型、B型人的血中分别含有A或B抗原可以中和部分IgM抗体。含有IgG的抗 AB抗体也不能被中和。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 ,O型血浆最好是输给同型血受体 ,不要输给异型血受体 ;另外 ,O型的母亲怀孕其他血型胎儿时 ,母亲体内的不完全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提示有必要对孕妇做产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输血 血型不相容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