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有机肥料全氮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毛红祥 桂素萍 肖植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采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有机肥料全氮含量,并与行业标准NY 525-2012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可达1.000 0,加标回收率在98.40%~102.8%之间。
关键词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 有机肥料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全氮的方法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雪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215-219,共5页
为探讨采用AA3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全氮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通过改变AA3型流动分析仪待测溶液中H2SO4浓度(≥5%硫酸待测液),调节缓冲液中NaOH的量,保持反应混合液的pH值为13,并检验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为探讨采用AA3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全氮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通过改变AA3型流动分析仪待测溶液中H2SO4浓度(≥5%硫酸待测液),调节缓冲液中NaOH的量,保持反应混合液的pH值为13,并检验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调整NaOH用量后,不同H2SO4用量下,样品的检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6以上,加标回收率在95.40%~104.2%之间。通过调整NaOH用量,可实现AA3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全氮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从而达到测试准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3流动分析仪 植株全氮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全氮的AA3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丽萍 王久荣 +5 位作者 袁红朝 耿梅梅 李春勇 陈闻 彭灿 许丽卫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83-86,共4页
为了验证AA3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中总凯氏氮的可行性,对不同硫酸浓度样品所用缓冲试剂中NaOH用量进行了筛选,将结果与常规的植物中总凯氏氮测定方法(FIAstar5000流动分析仪)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考察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 为了验证AA3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中总凯氏氮的可行性,对不同硫酸浓度样品所用缓冲试剂中NaOH用量进行了筛选,将结果与常规的植物中总凯氏氮测定方法(FIAstar5000流动分析仪)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考察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与FIAstar5000法相比,利用AA3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的全氮含量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0.10mL/min进样管时,其检测范围为0~70mg/L;采用0.23mL/min进样管时,其检测范围为0~50m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7.10%~105.30%,检出限为0.07~0.08mg/L。这表明AA3测定植物全氮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3流动分析仪 植物 全氮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hlich 3-连续流动分析仪在砖红壤有效磷和有效钾测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雪华 郭海超 +2 位作者 王文斌 吴小平 贝美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265-1271,共7页
以采自海南省橡胶园的5种母质51个土壤样品为对象,研究了Mehlich3法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M3-AA3)联合测定砖红壤有效磷(P)和有效钾(K)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3法提取的有效磷(y)与常规Bray2-P(x)呈极显著相关(y=0.626 6 x... 以采自海南省橡胶园的5种母质51个土壤样品为对象,研究了Mehlich3法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M3-AA3)联合测定砖红壤有效磷(P)和有效钾(K)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3法提取的有效磷(y)与常规Bray2-P(x)呈极显著相关(y=0.626 6 x+0.934 1,R2=0.980 6,p〈0.01,n=50),且M3-P比常规Bray2-P低,但其变幅仍较宽,有利于有效磷水平的分级;M3-K(y)与常规醋酸铵提取态钾(x)亦呈极显著相关(y=1.030 1 x-0.376,R2=0.994 7,p〈0.01,n=51),且方程斜率接近1,两法测定结果相近;AA3低浓度进样管路同时测定M3-P、M3-K混合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分别达0.999 9和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3%、101.17%;P(4mg/L)、K(5.04 mg/L)混合标准8次重复测定值变异系数均〈0.5%,且经t检验与理论值差异不显著;M3法土壤待测液中P、K含量检出限分别为0.033和0.018 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7 mg/L和0~8.82 mg/L。说明M3法浸提-AA3联合测定适合于海南橡胶园砖红壤有效磷、有效钾养分的快速测定,3 d可测250~300个样次,提高工效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土壤有效磷 有效钾 Mehlich3浸提剂 连续流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3连续流动水质分析仪测定陆源入海排污废水中的挥发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万霞 刘树函 +1 位作者 冯佳和 易世明 《绿色科技》 2013年第8期216-218,共3页
采用流动注射一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废水中的挥发酚,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为0~100μg/L;方法的检出限为0.6μg/L。通过分析两环境标准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了考核,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 采用流动注射一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废水中的挥发酚,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为0~100μg/L;方法的检出限为0.6μg/L。通过分析两环境标准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了考核,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所得结果在85.4%~10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3连续流动水质分析仪 挥发酚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的试验及改进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英利 许安民 +1 位作者 尚浩博 马爱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NO3^--N及有效磷的部分现象和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试剂配制及其保存时间、避免杂质干扰等几方面做了试验研究。得出当测定范围为NO3^--N 0-5 mg/L及0-7 mg/L时,应使用冷藏保存分别未超过15 d、7 d的硫酸肼;... 对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NO3^--N及有效磷的部分现象和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试剂配制及其保存时间、避免杂质干扰等几方面做了试验研究。得出当测定范围为NO3^--N 0-5 mg/L及0-7 mg/L时,应使用冷藏保存分别未超过15 d、7 d的硫酸肼;测定土壤有效磷时为避免硅的干扰,必须用质量达标的纯水,且适当减少SDS的用量可明显降低试剂吸收,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仪 NO3^--N 土壤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化学分析中总氮与总挥发碱流程通用的改造 被引量:1
7
作者 姜莹 吴成余 费丽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用AAⅡ型流动分析仪检测总氮和总挥发碱时,都是通过蠕动泵取样、在线混合反应产生靛蓝色化合物、比色池660nm处比色而得出最终的结果;区别为总挥发碱需在蒸馏装置进行气相分离。基于两者的检测原理有一定的相似性,将两者的流程进行了改... 用AAⅡ型流动分析仪检测总氮和总挥发碱时,都是通过蠕动泵取样、在线混合反应产生靛蓝色化合物、比色池660nm处比色而得出最终的结果;区别为总挥发碱需在蒸馏装置进行气相分离。基于两者的检测原理有一定的相似性,将两者的流程进行了改造,以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试验证明,2个检测项目均可在一套装置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 总挥发碱 aa流动分析仪 靛蓝色化合物 660nm比色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高山栎氮磷含量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聪 陈小玲 +5 位作者 方睿霞 高艳菊 张东 王石发 王保秀 杨青松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7-12,45,共7页
根据文献已报道的植物全磷全氮测定方法,改进了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川滇高山栎枝叶全磷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氮磷标曲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为1.0000,高于仪器的线性要求;全氮全磷标准偏差范围在0.017~0.038 mg/L和0.002... 根据文献已报道的植物全磷全氮测定方法,改进了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川滇高山栎枝叶全磷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氮磷标曲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为1.0000,高于仪器的线性要求;全氮全磷标准偏差范围在0.017~0.038 mg/L和0.002~0.004 mg/L之间,变异系数范围分别是0.276%~0.776%和0.552%~0.919%,均小于1%(n=10),氮磷检出限分别为:N:0.0097mg/L,P:0.0092 mg/L,均满足仪器要求;氮磷空白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是94.2%~100.5%和96.8%~100.5%;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SV-2)验证,氮磷含量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的相对准确度在99.22%~99.68%和99.76%~105.32%之间。因此,利用改进的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氮磷的方法测量川滇高山栎植物样全氮全磷的含量,具有准确且快速高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栎 全磷 全氮 aa3连续流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