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永志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建华 顾升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7-804,共8页
以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2/O-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通过缩短A2/O的泥龄,把硝化过程从A2/O中分离出去,让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 以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2/O-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通过缩短A2/O的泥龄,把硝化过程从A2/O中分离出去,让曝气生物滤池实现硝化;A2/O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除磷及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泥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硝化效果的稳定和氨氮的彻底去除;曝气生物滤池回流来的硝化液为A2/O的缺氧区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为7.5 h,泥龄为15 d,硝化液回流比为400%的条件下,平均进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376、67.9、72.9、6.1 mg.L-1时,系统出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42、0.86、9.6、0.1 mg.L-1,实现了COD和氮磷的同步深度去除;硝化液回流比为200%和400%时,反硝化除磷量分别为1.49、1.64 gTP.(g MLVSS)-1.d-1;序批试验表明,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的比值为68.2%;泥龄增加,TP去除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反硝化除磷 深度脱氮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 泥龄 低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 被引量:6
2
作者 项颂 徐乐中 +2 位作者 李翠梅 郭永福 储金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针对江苏某工业园内综合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沉淀—ABR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其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经ABR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整个工艺对BOD5、COD、TP、TN、色度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 针对江苏某工业园内综合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沉淀—ABR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其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经ABR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整个工艺对BOD5、COD、TP、TN、色度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87%、93%、76%、94%、68%,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19—2002)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滤池 a2 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被引量:31
3
作者 万平 陈建军 钟理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污水处理过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氧化处理工艺。它因具有高效、耐冲击性等优点成为工业污水生物处理的高效氧化技术,因而受到日益重视。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综合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污水处理过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氧化处理工艺。它因具有高效、耐冲击性等优点成为工业污水生物处理的高效氧化技术,因而受到日益重视。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综合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对其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填料、反冲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该技术在水处理应用方面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生物滤池 BAF 反冲洗技术 氧化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 被引量:71
4
作者 徐亚明 蒋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曝气生物滤池 (BAF)是近年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介绍了上向流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受气温影响小、耐冲击负荷、不需二沉、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 (BAF)是近年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介绍了上向流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受气温影响小、耐冲击负荷、不需二沉、工艺流程简单和菌群结构合理等优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典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并讨论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运用中的预处理及除P脱N等关键技术。该工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原理 工艺 除磷 脱氮 预处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工艺处理电厂废水及回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璟 杨宝红 +3 位作者 王正江 和慧勇 黄德勇 杨宝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57-59,共3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 -气浮 -砂滤工艺处理电厂综合废水 ,其出水补至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处理效率高 ,运行稳定 ,出水浊度≤ 1NTU ,CODMn≤ 5mg L ,氨氮≤ 2mg L ,异养菌≤ 10 0 0mL- 1 ,达到电厂循环水补水水质...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 -气浮 -砂滤工艺处理电厂综合废水 ,其出水补至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处理效率高 ,运行稳定 ,出水浊度≤ 1NTU ,CODMn≤ 5mg L ,氨氮≤ 2mg L ,异养菌≤ 10 0 0mL- 1 ,达到电厂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废水 生物滤池 废水回用 循环水系统 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红 周瑶 +3 位作者 孟雪征 谷鹏超 杨庆 黄斯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5-800,共6页
针对目前有关曝气生物滤池中N_2O产生与控制问题研究较少的现状,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曝气生物滤池,重点研究了气水比为9.8∶1、5.0∶1和2.5∶1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中的产生与转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AF工艺中NH_4^+-N和TN的去... 针对目前有关曝气生物滤池中N_2O产生与控制问题研究较少的现状,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曝气生物滤池,重点研究了气水比为9.8∶1、5.0∶1和2.5∶1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中的产生与转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AF工艺中NH_4^+-N和TN的去除率均随气水比的减小而减小;气水比为9.8∶1、5.0∶1和2.5∶1的条件下,N_2O的释放量在空气中的百分比分别为418.030 6×10^(-6)、247.940 6×10^(-6)和123.063 8×10^(-6),因此,BAF中N_2O的产生不容忽视.在不同的气水比条件下,溶解态N_2O-N的沿程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加后减小,且溶解态N_2O-N质量浓度与NO_2^--N质量浓度沿程变化规律一致,据此推测,N_2O可能产生于硝化反应过程.综合考虑硝化效果、TN去除效果以及N_2O减排控制,确定本试验条件下的BAF中适宜控制的气水比为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生物滤池 硝化反应 水比 N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级竹炭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雷 裴玉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78,共3页
研究了以竹炭为填料的2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及污染物沿滤池高度的降解规律,确定了该工艺以竹炭为填料的可行性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一级、二级气水体积比分别为4:1、1:1,水力负荷为0.5 m3.m-2.h-1,温度为25.8... 研究了以竹炭为填料的2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及污染物沿滤池高度的降解规律,确定了该工艺以竹炭为填料的可行性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一级、二级气水体积比分别为4:1、1:1,水力负荷为0.5 m3.m-2.h-1,温度为25.8~33.4℃,COD、浊度、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8.24%、92.80%、81.69%、40.30%。出水COD<50 mg.L-1,浊度均<10 NTU,氨氮的质量浓度<15 mg.L-1,满足中水回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生物滤池 竹炭 填料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废水深度净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志国 陈季华 陈思贫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深度处理某废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出水,经试验CODCr,NH4+-N,SS的去除率分别为77%,90%和92%左右,出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进水的水力负荷对UBAF的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废水 深度净化 净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净化城市景观水体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竟成 曹博 +2 位作者 何文源 李光明 黄翔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针对城市景观湖泊水体因径流污染、大气干湿沉降等因素,水体质量普遍较差的现象,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净化水质以控制水体质量。研究了气水比、水力负荷、滤料粒径、滤层高度等工艺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体积比为2:... 针对城市景观湖泊水体因径流污染、大气干湿沉降等因素,水体质量普遍较差的现象,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净化水质以控制水体质量。研究了气水比、水力负荷、滤料粒径、滤层高度等工艺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体积比为2:1,水力负荷2m/h,滤料粒径3~5mm,且滤层高度为1.60m时,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70.59%和85.82%,出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10mg/L和在0.06mg/L左右,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III类水质质量标准,可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控制与保育提供技术依据与工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景观水体 水质净化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运行控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沈耀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0,19,共5页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工艺运行方式及工艺构造型式,介绍了不同工艺组成、主要特性及适用场合,介绍了实现不同处理目标并获得稳定运行所需的控制条件,指出了该工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工艺原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处理原水锰污染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超 陆少鸣 +1 位作者 付斌 郭键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饮用水原水中锰污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启动所需时间为30 d;稳定以后,当原水锰质量浓度为0.45-0.518 mg/L,“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锰的去除率达到90%,出水锰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饮用水原水中锰污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启动所需时间为30 d;稳定以后,当原水锰质量浓度为0.45-0.518 mg/L,“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对于锰的去除率达到90%,出水锰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0.1 mg/L,平均去除量达到0.46 mg/L;常规工艺与“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单独常规工艺比“曝气生物滤池-常规工艺”锰的去除率低78.2%;对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灭菌之后,锰去除量为0.27 mg/L,去除率相比灭菌前降低了36%,25 d后出水达到灭菌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常规工艺 除锰 灭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纪桂霞 刘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对普通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和在清水区悬挂生物绳(Biocord)的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HBAF)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两种BAF启动、不同进水污染物负荷、重新启动、反冲洗时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与BAF相比,HBAF启动时间、... 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对普通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和在清水区悬挂生物绳(Biocord)的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HBAF)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两种BAF启动、不同进水污染物负荷、重新启动、反冲洗时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与BAF相比,HBAF启动时间、反冲洗后恢复时间更短,分别缩短3d和1h。HBAF与BAF COD去除率的差值随着进水COD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进水COD负荷5kg·m-3·d-1时,HBAF与BAF COD去除率的差值达8%;HBAF与BAF的NH4+-N去除率差值随进水NH4+-N负荷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复合式生物滤池 工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g^(2+)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作者 吴文清 黄少斌 +1 位作者 张瑞峰 肖先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将已筛选出的恶臭假单胞菌接种于曝气生物滤池中,模拟该系统对含Hg2+废水进行脱氮处理,重点考察碳源、碳氮比、NH4+-N初始质量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络合剂(EDTA和柠檬酸钠)等对脱氮效果及Hg2+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Hg2... 将已筛选出的恶臭假单胞菌接种于曝气生物滤池中,模拟该系统对含Hg2+废水进行脱氮处理,重点考察碳源、碳氮比、NH4+-N初始质量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络合剂(EDTA和柠檬酸钠)等对脱氮效果及Hg2+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Hg2+对好氧反硝化菌有刺激作用,促进了反硝化进程,而且Hg2+的脱除与反硝化是同步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Hg2+ 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 被引量:16
14
作者 娄宏伟 邱兵 +2 位作者 陈元彩 邵思城 雷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81,共7页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能力有待改善。前置反硝化与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的硝化作用完成快速且充分,但试验对比发现前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比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更好,前者的TN去除率可达53%,明显高于后者40.8%的TN去除率,可见,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能够改善微生物反硝化缺乏碳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最后,经过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能够满足反渗透处理的进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回用水 深度处理 两级组合工艺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对COD_(Cr)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青 赵玉华 +2 位作者 周晴 傅金祥 陈正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升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工艺使用的一级填料为陶粒,二级填料为片状活性炭.采用改变滤速、各级曝气量等工艺参数,对比了CODCr在不同阶段的处理效果.结果反应器... 目的研究升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工艺使用的一级填料为陶粒,二级填料为片状活性炭.采用改变滤速、各级曝气量等工艺参数,对比了CODCr在不同阶段的处理效果.结果反应器在1~2m/h滤速下自然挂膜成功,在3~5m/h滤速时CODCr去处效果稳定.结论在流速3m/h、曝气量25L/h时,CODCr处理效果稳定,总平均去除率近90%.当流速为4m/h、曝气量37.5L/h时,去除率为88.20%.滤速5m/h时,一级的曝气量由37.5L/h提高至50L/h,由于较大的上升水流与气流的共同扰动作用增大了滤层孔隙,致使反应器对CODCr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除去老化的生物膜和截留的悬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CR 生物滤池 去除效果 试验研究 处理效果 去除率 生活污水 推广应用 工艺参数 扰动作用 上升水流 反应器 滤速 升流式 活性炭 反冲洗 悬浮物 生物 二级 填料 流速 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亚硝酸盐氮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学闯 魏晓安 +1 位作者 陆少鸣 王文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67,共3页
以珠江微污染原水为对象,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对NO2--N的去除效果及温度、NH4+-N、NO2--N、CODMn浓度等对去除NO2--N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去除NO2--N的主要因素,当水温>23℃时,对NO2--N的去除效果较好;在水温... 以珠江微污染原水为对象,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对NO2--N的去除效果及温度、NH4+-N、NO2--N、CODMn浓度等对去除NO2--N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去除NO2--N的主要因素,当水温>23℃时,对NO2--N的去除效果较好;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当原水NH4+-N浓度较高时曝气生物滤池出水NO2--N浓度也较高;原水NO2--N浓度越高则其去除率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滤池 NO2^·-N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条件下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及短程硝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振 肖文胜 +2 位作者 杨嘉谟 吕继良 李振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1,共6页
采用以陶粒和天然沸石为填料的两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废水,进水COD浓度为176~353 mg/L,NH4+-N浓度为56~175 mg/L,水力负荷范围为0.03~0.09 m/h,考察了水温、溶解氧(DO)、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以及反冲洗对NO2--... 采用以陶粒和天然沸石为填料的两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废水,进水COD浓度为176~353 mg/L,NH4+-N浓度为56~175 mg/L,水力负荷范围为0.03~0.09 m/h,考察了水温、溶解氧(DO)、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以及反冲洗对NO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在6~10℃和≥22℃时能够实现NO2--N的积累,而13~18.2℃并未出现短程硝化特性;水温6~10℃时,BAF N段最佳DO浓度范围为2.43~4.75 mg/L,NO2--N平均积累率为65.8%,NH4+-N平均去除率为84.1%;另外,FA、FNA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具有联合抑制作用,能够实现NO2--N累积,最佳抑制浓度分别为0.10 mg/L≤FA≤8.77 mg/L和0.069 mg/L≤FNA≤0.249 mg/L,对应NO2--N平均积累率分别为67.7%和56.9%;反冲洗有利于NO2--N积累,反冲洗10 h后BAF N段对NH4+-N总去除率提高到80%,17 h后NO2--N积累率为82.5%,明显高于反冲洗前的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生物滤池 常温 天然沸石 NO2--N积累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奶牛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倜 梅翔 +3 位作者 姜敏 张寅丞 张朋 蒋临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8,共7页
采用具有曝气段和非曝气段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干清粪条件下的奶牛场废水,考察其运行性能并探讨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对处理系统运行性能有明显影响。当一体化BAF曝气段... 采用具有曝气段和非曝气段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干清粪条件下的奶牛场废水,考察其运行性能并探讨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对处理系统运行性能有明显影响。当一体化BAF曝气段和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2∶1时,在HRT为12h、回流比为2∶1(体积比)和气水比为20∶1(体积比)的条件下,进水氨氮、TN和COD分别平均为94.20、94.99、459.5mg/L时,出水氨氮、TN和COD分别平均为2.76、20.42、82.0mg/L。研究表明,一体化BAF可以有效地处理干清粪条件下的奶牛场废水,出水氨氮、TN和COD可满足最新的《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新建养殖场废水直接排放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奶牛场废水 氨氮 TN COD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及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春荣 王宝贞 王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22.01 m3/(m2·d),气水比为6∶1(体积比,下同),而B段气水比则控制在2∶1。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稳定优质(SCOD<30 mg/L、NH3 N<4 mg/L、SS&l...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22.01 m3/(m2·d),气水比为6∶1(体积比,下同),而B段气水比则控制在2∶1。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稳定优质(SCOD<30 mg/L、NH3 N<4 mg/L、SS<10 mg/L),若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可进行回用。同时,从简化工艺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A段进、出水溶解性COD(SCOD)和反应器高度,建立了一套经验模型。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模拟,推算出不同水力负荷下的经验模型常数n和K值,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处理 生物滤池 经验模型 两段 试验结果 消毒处理 工艺设计 水溶解性 数据模拟 水力负荷 工程设计 反应器 水比 水负荷 体积比 控制 A段 出水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江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本研究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表明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BOD负荷达6~10kgBOD/m3·d,BOD5去除率为80%~90%,NH3-... 本研究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表明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BOD负荷达6~10kgBOD/m3·d,BOD5去除率为80%~90%,NH3-N去除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城市污水 工艺条件 废水处理 BAF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