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风炉长寿与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探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勇 薄钧 刘雄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5-218,222,共5页
回顾了中国热风炉用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研发的历程。通过对比矾土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与莫来石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结果认为,要实现热风炉长寿命,对于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而言,除了要求其具有优异的... 回顾了中国热风炉用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研发的历程。通过对比矾土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与莫来石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结果认为,要实现热风炉长寿命,对于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而言,除了要求其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外,还应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抗CO和碱蒸气侵蚀等综合性能。针对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议使用红柱石或莫来石基原料制备Al2O3-SiO2系低蠕变系列耐火材料;即通过对原料进行分级,实现天然Al2O3-SiO2系原料(主要是红柱石)和人工合成Al2O3-SiO2系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材料的矿物组成,制备以莫来石为主晶相结构,Al2O3质量分数低于75%的莫来石基低蠕变系列制品,并结合性价比进行优化配置,真正实现热风炉的长寿化,应该是今后长寿型热风炉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AL2o3-SIo2 低蠕变耐火材料 红柱石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在Al_2O_3-SiO_2系耐火材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尹玉成 梁永和 +1 位作者 吴芸芸 王继宝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l2o3-Sio2耐火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分析Al_2O_3-SiO_2系耐火材料的抗FeO侵蚀性能
3
作者 张芸 李相永 张莎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6-277,280,共3页
采用C + +Builder编制程序绘制了 16 0 0℃下FeO -Al2 O3-SiO2 三元系等温截面图 ,在此基础上 ,判断不同组分的Al2 O3-SiO2 系材料抗FeO侵蚀能力的优劣。该程序具有界面好、使用便捷、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 计算机分析 FEo Al2o3-Sio2耐火材料 抗侵蚀性 氧化铝 二氧化硅 氧化亚铁 c++BUIL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中Na2CO3/C6H12O6对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结构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锋刚 宋佩维 王永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添加不同含量Na2CO3和C6H12O6的NaOH-Na2SiO3-Na2B4O7基础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进行直流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以及在中性盐雾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阳极氧化膜主要由MgO相和Mg2SiO4相组成;电解... 在添加不同含量Na2CO3和C6H12O6的NaOH-Na2SiO3-Na2B4O7基础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进行直流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以及在中性盐雾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阳极氧化膜主要由MgO相和Mg2SiO4相组成;电解液中添加Na2CO3和C6H12O6后,阳极氧化膜表面微孔分布均匀且尺寸减小,阳极氧化膜厚度增加;当Na2CO3质量浓度由10g·L^-1增加到30g·L^-1时,微孔尺寸增大,氧化膜厚度减小;当C6H12O6质量浓度由5g·L^-1增加到15g·L^-1时,微孔尺寸减小,阳极氧化膜厚度增加;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主要腐蚀形式为点蚀,呈河流状花样分布;电解液中添加10g·L^-1 Na2CO3时,阳极氧化膜表面微孔最细小,孔径为1~3μm,阳极氧化膜厚度达16μm,阳极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阳极氧化 微观结构 耐腐蚀性能 NA2co3 c6H12o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H_8O_3在ZAlSi12Cu2Mg1微弧氧化膜形成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彩文 刘向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705-2709,共5页
在含Na2SiO38g/L、NaOH 2g/L、Na2WO42g/L、Na2EDTA 2g/L的电解液和正/负向电压取480/130V的条件下,通过改变C3H8O3的含量,对ZAlSi12Cu2Mg1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结果发现,添加C3H8O3可明显地细化电解液中的胶粒,改善微弧氧化膜的致密... 在含Na2SiO38g/L、NaOH 2g/L、Na2WO42g/L、Na2EDTA 2g/L的电解液和正/负向电压取480/130V的条件下,通过改变C3H8O3的含量,对ZAlSi12Cu2Mg1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结果发现,添加C3H8O3可明显地细化电解液中的胶粒,改善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和平整性,增加膜层厚度,提高膜层硬度。当C3H8O3的含量由0mL/L增加到10mL/L时,胶粒的平均粒径从10530.6nm几乎线性减小到2615.8nm,膜层氧化物颗粒尺寸变小,致密层所占比例增加,膜层厚度从63μm增加到156μm,膜层硬度提高到894HV;而含量超过10mL/L时,临界起弧正向电压升高至408V。电解液中加入C3H8O3,膜层中除了莫来石相,还出现了α-Al2O3、γ-Al2O3、WO3和SiO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8o3 ZALSI12cU2MG1 微弧氧化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8H_4F_3O_2S)_2(C_(12)H_8N_2)]·C_3H_(6)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6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12,共4页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3,Z =2 ,Mr =74 4.18,Dx =1.5 1× 10 6 g·m- 3,F(0 0 0 ) =5 2 6 ,μ =8 2 4cm- 1,最终偏差因子为R =0 .0 83,Rw=0 .0 74。Cu(II)与 2个 4 ,4 ,4 三氟 1 (2 噻吩基 )丁二酮 1,3中的四个氧原子和菲咯啉中的两个氮原子 ,组成了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铜配合物 菲咯啉 晶体结构 衍生物 合成 [cu(c8H4F3o2S)2(c12H8N2)]·c3H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H_(10)N_2H)_3HSiMo_(12)O_(40)纳米颗粒的摩擦学研究
7
作者 段天宝 曲黎 叶文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67-870,共4页
在醇-水体系中,以H4SiMo12O40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组成为(C4H10N2H)3HSiMo12O40如的纳米颗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在醇-水体系中,以H4SiMo12O40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组成为(C4H10N2H)3HSiMo12O40如的纳米颗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热分析仪(TG—DTA)等测试手段,对纳米颗粒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缸,并在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分散型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良好分散(除乙醚外),红外/紫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所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杂多酸Keggin骨架结构无机核,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0nm,热分析显示分解温度范围为200-425℃,作为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最佳添加浓度为0.35%时,在测试条件为负荷294N,时间30min,转速1450r/min条件下,使磨斑直径减小22.7%,摩擦系数减小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H10N2H)3HSiMo12o40 KEGGIN结构 纳米颗粒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l_2-KCl-AlF_3-(La_2O_3)熔盐体系电解制备Al-Mg-La中间合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福男 王兆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4-968,共5页
在质量比为41.5∶48.5∶10的MgCl2-KCl-AlF3熔盐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6%La2O3,利用电解法制备了Al-Mg-La合金.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和XRD进行了合金的组成和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温度800℃,阴极电流密度6.92A/... 在质量比为41.5∶48.5∶10的MgCl2-KCl-AlF3熔盐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6%La2O3,利用电解法制备了Al-Mg-La合金.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和XRD进行了合金的组成和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温度800℃,阴极电流密度6.92A/cm2,槽电压5.3-5.4V,电解时间为1h的条件下,电流效率为86.2%,得到的合金主相为α-Mg基体、β-Al12Mg17相与Al11La3相.高的阴极电流密度有利于合金中镁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Al-Mg-La中间合金 Mgcl2-Kcl Mgcl2-Kcl-AlF3-La2o3熔盐体 Al12Mg17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4-x/3)Y_xTi_(5-2x/3)O_(12)/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亚飞 蒋仲庆 +2 位作者 田小宁 房江华 刘世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以氧化钇为Y3+的掺杂源,以蔗糖或导电炭黑为碳源,对Li4Ti5O12同时进行离子掺杂和碳掺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负极复合材料Li(4-x/3)YxTi(5-2x/3)O12/C(x=0.1)。重点考察了Y掺杂、Y和碳协同掺杂,以及不同碳源对该复合材料形貌、粒径和电... 以氧化钇为Y3+的掺杂源,以蔗糖或导电炭黑为碳源,对Li4Ti5O12同时进行离子掺杂和碳掺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负极复合材料Li(4-x/3)YxTi(5-2x/3)O12/C(x=0.1)。重点考察了Y掺杂、Y和碳协同掺杂,以及不同碳源对该复合材料形貌、粒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蔗糖为碳源合成的复合材料Li(4-x/3)YxTi(5-2 x/3)O12(x=0.1)体现了相对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15 C、0.40 C、0.70 C、1.40 C和3.30 C下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4、144.5、144.5、140.8和116.9 mAh/g,3.3 C下循环10次后容量仍保持为116.7 mAh/g。电化学交流阻抗表明,使用蔗糖为碳源合成的复合材料Li(4-x/3)YxTi(5-2x/3)O12的阻抗从纯Li4Ti5O12的912.5Ω降低到227.7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Li(4-x 3)YxTi(5-2x 3)o12 c 锂离子电池 蔗糖 导电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10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催化剂Ag/γ-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立军 谢颖 +3 位作者 郑慧玲 刘宝生 陈小平 王乐夫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低负载量的 ( 0~ 3% ) Ag/γ- Al2 O3 体系作为 C3 H6选择性催化还原 ( C3 H6- SCR)NO的催化剂 ,考察了银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对 NO转化率的影响 .同时对于原料气中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银负载量为 1 .5 %时 ,催化剂... 采用低负载量的 ( 0~ 3% ) Ag/γ- Al2 O3 体系作为 C3 H6选择性催化还原 ( C3 H6- SCR)NO的催化剂 ,考察了银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对 NO转化率的影响 .同时对于原料气中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银负载量为 1 .5 %时 ,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 ;在考察的条件范围内 ,原料气中含氧对 NO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适宜的氧浓度为 0 .2 7% ;反应温度的过高会导致还原气中 C3 H6大幅度转化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 选择性 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催化剂 Ag/γ-a12o3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钻头电火花沉积Ti(C,N)/Al_2O_3复合涂层的组织及切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玉新 易剑 方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在高速钢钻头表面电火花沉积Ti(C,N)/A12 O3复合涂层,以提高其切削性能。方法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以Ti(C,N)/A1 2O3作为电极材料,在高速钢钻头表面制备Ti(c,N)/A12 O3涂层,考察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形貌及横截面硬... 目的在高速钢钻头表面电火花沉积Ti(C,N)/A12 O3复合涂层,以提高其切削性能。方法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以Ti(C,N)/A1 2O3作为电极材料,在高速钢钻头表面制备Ti(c,N)/A12 O3涂层,考察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形貌及横截面硬度分布,并进行切削试验。结果涂层组织均匀,厚度约32~36μm,物相主要为C0.3 N0.7 Ti,A12O3,A1Ti3,Fe7W6,Fe4N,TiN和A1N,平均硬度是基体高速钢的2.6倍。结论在高速铜钻头表面制备Ti(C,N)/A12O3涂层可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高速钢钻头 TI(c N) a12o3复合涂层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出铁沟用Al_2O_3-SiC-C浇注料流动性和流动性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强 何霞 +3 位作者 Bjorn Myhre 王战民 Cecilie Odegaard 周宁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5-127,132,共4页
通过调整氧化硅微粉加入量和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类型 ,研究了Al2 O3-SiC -C浇注料的流动性和流动性衰减以及可工作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浇注料流动性相近的情况下 ,随着氧化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 ,加水量显著降低 ;浇注料的流动性与所... 通过调整氧化硅微粉加入量和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类型 ,研究了Al2 O3-SiC -C浇注料的流动性和流动性衰减以及可工作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浇注料流动性相近的情况下 ,随着氧化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 ,加水量显著降低 ;浇注料的流动性与所引入的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特性密切相关 ;氧化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有助于延长浇注料的可工作时间 ;浇注料流动性的衰减呈现出先缓慢后迅速降低直至凝结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出铁沟 a12o3—Sic—c浇注料 流动性 流动性衰减 氧化硅微粉 活性氧化铝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铁车用新型Al_2O_3-SiC-C砖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伟 王希波 +1 位作者 蔡国庆 李海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3-225,232,共4页
随着宝钢“三脱率”的提高及喷吹方式的改变 ,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 1 2 0 0炉次以上降至 90 0炉次左右。通过分析混铁车各部位的损毁特点及原因 ,选择合适的骨料 ,调整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 ,强化基质 ,使Al2 O3-SiC -C砖的抗氧化性和... 随着宝钢“三脱率”的提高及喷吹方式的改变 ,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 1 2 0 0炉次以上降至 90 0炉次左右。通过分析混铁车各部位的损毁特点及原因 ,选择合适的骨料 ,调整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 ,强化基质 ,使Al2 O3-SiC -C砖的抗氧化性和抗渣性等关键性能得以提高。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改进前的 90 0炉次提高到 1 0 5 0炉次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铁车 a12o3-Sic-c 研制 抗氧化性 抗渣性 铁水 预处理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于景坤 戴文斌 戴淑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4-827,共4页
以蜡石和碳黑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Al2O3 C系不定形耐火材料中·考察了加热温度对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合成过程的影响以及添加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对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以蜡石和碳黑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Al2O3 C系不定形耐火材料中·考察了加热温度对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合成过程的影响以及添加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对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向蜡石中添加适量的碳黑,并将蜡石和碳黑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到1540℃时,可以很容易地合成赛隆-碳化硅系复合材料·通过添加适量的赛隆 碳化硅系复合材料,Al2O3 C系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抗渣侵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折强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隆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合成 a12o3—c系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氧化催化剂RuO_2/γ-Al_2O_3的制备及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少霞 冯玉杰 +1 位作者 万家峰 蔡伟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4 %质量分数的RuO2 /γ Al2 O3 催化剂 ,并利用XRD和SEM对催化剂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制备的焙烧温度和时间、进水pH值和处理温度对RuO2 /γ Al2 O3 催化剂活性影响 ,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4 %质量分数的RuO2 /γ Al2 O3 催化剂 ,并利用XRD和SEM对催化剂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制备的焙烧温度和时间、进水pH值和处理温度对RuO2 /γ Al2 O3 催化剂活性影响 ,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升高、焙烧时间延长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组分RuO2 的晶粒增长过大 ;在 30 0℃经 3h焙烧 ,形成的RuO2 晶粒细小 ,苯酚溶液的COD(化学需氧量 )去除率较高。在本研究的pH范围内 ,进水pH值为酸性时 ,COD去除率高于碱性时的COD去除率 ;当反应温度升高时 ,RuO2 /γ Al2 O3 催化剂降解苯酚的能力显著提高 ,且反应的诱导期明显缩短 ,当反应温度从 15 0℃升高至 180℃时 ,在进水pH值为 5 .6 ,反应 2h后 ,此催化剂的COD去除率为 96 %以上。研究表明 ,RuO2 /γ Al2 O3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氧化 Ru催化剂 Ruo2/γ-a12o3 制备 降解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Al_2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全力 杨建 +2 位作者 季生福 王嘉欣 汪汉卿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2C担载量的Mo2C/Al2O3催化剂,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其POM反应进行了活性评价,并采用XRD、SEM和BET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纯Mo2C催化剂在反应初期有较高的CH4转化率,但CO和H2的选择性很低,随着反应时...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2C担载量的Mo2C/Al2O3催化剂,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其POM反应进行了活性评价,并采用XRD、SEM和BET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纯Mo2C催化剂在反应初期有较高的CH4转化率,但CO和H2的选择性很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H4转化率急剧下降.Mo2C担载量小于24.8%的催化剂,随担载量增加,CH4转化率明显升高.同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H4转化率有所下降,CO和H2的选择性则明显升高.Mo2C担载量在35.4%~42.5%的催化剂,具有好的CH4转化率和CO、H2选择性,但担载量过高时,CH4转化率会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结构表征表明,未担载的和担载的碳化物催化剂均为β-Mo2C,担载量小于10.6%时,Mo2C高度分散于Al2O3表面,担载量较高时,Mo2C颗粒变大,比表面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2c/a12o3催化剂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XRD SEM BET 碳化钼 氧化铝 天然气 转化
原文传递
铁铝尖晶石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国华 陈树江 刘正韬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1-505,共5页
以铁鳞和特级矾土为原料,分别采用埋石墨和在试样中加入石墨两种方式合成铁铝尖晶石。利用XRD检测了合成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和分析了合成试样物相的微观形貌分布。将合成的铁铝尖晶石加入到MgO-MgO·Al2O3系耐火材料中,研... 以铁鳞和特级矾土为原料,分别采用埋石墨和在试样中加入石墨两种方式合成铁铝尖晶石。利用XRD检测了合成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和分析了合成试样物相的微观形貌分布。将合成的铁铝尖晶石加入到MgO-MgO·Al2O3系耐火材料中,研究了铁铝尖晶石含量对镁铝铁系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和挂窑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埋石墨方式更有利于铁铝尖晶石的形成和致密化。当铁铝尖晶石含量为8%时,试样抗折强度剩余率为85%,比没加铁铝尖晶石的试样高,明显提高了热震稳定性;随着铁铝尖晶石含量的增加,挂窑皮效果增强,当铁铝尖晶石含量为8%时,砖与熟料之间结合紧密,而没有加入铁铝尖晶石的试样,砖与熟料之间有明显的缝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尖晶石 烧结法 Mgo—Mgo·Al2o3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