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宣姣 张书娟 +4 位作者 胡晓 强宝宝 何香香 刘明凤 赵东利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为了建立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以桔梗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及再生芽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幼茎较容易脱分化与再分化,发现3种激素组合中6-BA、2,4-D和NAA,MS+6-BA 0.5mg/L+NA... 为了建立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以桔梗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及再生芽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幼茎较容易脱分化与再分化,发现3种激素组合中6-BA、2,4-D和NAA,MS+6-BA 0.5mg/L+NAA 1.0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再生培养基;在3种生长素组合中,IAA、IBA和NAA分别诱导,1/2 MS+NAA 0.1mg/L为最佳,其生根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牛尾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硕 史艳财 +4 位作者 蒋忠林 熊忠臣 蒋运生 韦霄 邓丽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91-9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牛尾菜种子休眠原因及最适萌发环境,有效提高其发芽率,以期为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不... 本研究旨在探讨牛尾菜种子休眠原因及最适萌发环境,有效提高其发芽率,以期为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基质含水量(30%、50%、70%)、不同播种深度(0、1、2、3、4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土壤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不同浓度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共9个组合)对牛尾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统计发芽率等相关指标。不同浸种时间处理的牛尾菜种子发芽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浸种5 d时平均发芽率最高;含水量为70%时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播种深度在0~4 cm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先升后降,2~3 cm时平均发芽率达到最高;自然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全黑条件;在混合土基质中培育的牛尾菜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中以A2B3C1D3及A3B1C2D3处理最佳,以A2B1C2D3为最优组合。最适合牛尾菜种子萌发的条件为自然光条件下,将浸泡5 d的经过打破休眠处理(先进行90 h的层积处理,再用浓度为100 mg/L赤霉素进行浸泡12 h)的牛尾菜种子播于混合土基质中2~3 cm深,使含水量维持在70%,可有效提高其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尾菜 种子 萌发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元素指纹分析的桔梗产地溯源
3
作者 张超云 费娜 +3 位作者 李孟芝 李丹霞 黄显章 李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4,共9页
为比较四川梓潼(SCZT)、云南玉龙(YNYL)、安徽太和(AHTH)、湖北英山(HBYS)、河南桐柏(HNTB)无机元素含量差异,结合计量学方法,探讨桔梗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为桔梗产地溯源提供新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 为比较四川梓潼(SCZT)、云南玉龙(YNYL)、安徽太和(AHTH)、湖北英山(HBYS)、河南桐柏(HNTB)无机元素含量差异,结合计量学方法,探讨桔梗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为桔梗产地溯源提供新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四川、云南、安徽、湖北、河南5个主产区共75份桔梗样品中K、P、Fe、Mn、B等37种元素的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对5大产区桔梗进行聚类,运用KNN、Bayes、SVM-ga、BP-NN、LS-SVM、SVM-grid算法,建立桔梗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五大产区桔梗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Sb、Sn、Ge、Nb、Ag 5种元素,在不同产区间差异最为明显;由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产地桔梗样品分布集中且相对独立,SVM-grid桔梗溯源模型能够100%将五大产区桔梗进行区分;Sb、Sn、Ge、Nb、Ag 5种元素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无机元素结合计量学方法可以对桔梗进行有效的产区判别,且准确率高,是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无机元素 模式识别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卢森华 李耀华 +3 位作者 陈勇 曾海生 张龙 郑锡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33-735,共3页
[目的]研究当归藤不同部位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藤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当归藤根... [目的]研究当归藤不同部位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藤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当归藤根中鉴定出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7.67%;从当归藤茎中鉴定出3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从当归藤叶中鉴定出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1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当归藤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ex a.dc.)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5
作者 周彩霞 李文砚 +6 位作者 卢美瑛 周之珞 颜桢灵 韦雪英 卓福昌 韦优 周婧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建立和优化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以“仙桃1号”蛋黄果为试材,SCoT1为引物,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SCoT-PCR反应的DNA、Mg^(2+)、dNTPs、引物及Taq聚合酶等因素进行优化;并选用3份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蛋黄果种质为模板,对... 为建立和优化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以“仙桃1号”蛋黄果为试材,SCoT1为引物,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SCoT-PCR反应的DNA、Mg^(2+)、dNTPs、引物及Taq聚合酶等因素进行优化;并选用3份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蛋黄果种质为模板,对优化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Taq聚合酶含量,其次是dNTPs浓度、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和Mg^(2+)浓度。蛋黄果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 80 ng、3 mmol/L Mg^(2+)、0.25 mmol/L dNTPs、0.4μmol/L引物、Taq 2 U。在该体系下,3份蛋黄果种质均能稳定扩增出清晰明亮、数目丰富且稳定性高的条带,说明优化的SCoT-PCR反应体系适用于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果 SCoT-PCR 正交试验 Taq聚合酶 dNTPs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和多元统计分析的百两金综合质量评价
6
作者 胡优琼 姜金香 +3 位作者 黄安玲 任志琴 魏升华 王志威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0,共10页
基于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含量共7个检测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以及CRITIC-TOPSIS和CRITIC-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7批不同产地的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A.DC.]开... 基于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含量共7个检测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以及CRITIC-TOPSIS和CRITIC-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7批不同产地的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A.DC.]开展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指标关系密切,信息存在一定重叠;主成分分析共提取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皂苷、水分含量5个主要检测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3.293%;CRITIC法对各指标的赋权结果中,浸出物和总皂苷的权重值排名最为靠前,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吻合。2种评价模型均显示了不同产地百两金较大的质量差异,以CRITIC-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变异系数较大(42.8899%),更能反映百两金的质量差异,且与主成分和聚类热图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该模型下,样品BLJ3排名最为靠前,BLJ1、BLJ2、BLJ6、BLJ7排名居中,而BLJ4、BLJ5排名较为靠后。综上所述,7个指标中,浸出物、总皂苷、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5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不同产地百两金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浸出物、总皂苷含量提供的质量信息较多。2种评价模型中,CRITIC-灰色关联度模型更适用于不同产地的百两金综合质量评价。7批样品中,重庆市彭水县的样品(BLJ3)质量最好,可作为百两金优质种源首选;BLJ1、BLJ2、BLJ6、BLJ7质量居中,可作为备选种源;贵州省贵阳市2个样品(BLJ4、BLJ5)质量较差,在种质资源筛选中需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两金 多指标 多元统计分析 质量评价 权重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喉剑及组方药材山豆根、八爪金龙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欧 杜莹 韦万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548-1550,1571,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开喉剑及组方药材中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Thunb.)A.DC]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开喉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个成分;山豆根、八爪金龙挥...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开喉剑及组方药材中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Thunb.)A.DC]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开喉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个成分;山豆根、八爪金龙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23个成分,开喉剑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 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Thunb.)a.dc] 开喉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江丽 李培飞 +3 位作者 苑雄雄 刘雪 周凌霞 杨烁烁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436-5438,5488,共4页
分析了消毒时间、6-BA浓度、外植体放置方式、叶龄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丛生芽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5 min的桔梗种子成活率最高;诱导桔梗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 分析了消毒时间、6-BA浓度、外植体放置方式、叶龄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丛生芽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5 min的桔梗种子成活率最高;诱导桔梗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叶片是最佳外植体;叶片近轴面贴近培养基时,出芽快;叶龄越短,脱分化所需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高效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带花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传粉者的观察 被引量:105
9
作者 刘林德 张萍 +2 位作者 张丽 陈磊 高玉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在野外实地观测锦带花 Weigelaflorida Bunge A.DC. 的开花动态和访花者,在显微镜下观测柱头和花粉的形态及花粉-胚珠比,用TTC法测定锦带花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锦带花的花粉活力在开花时达70%以上,... 在野外实地观测锦带花 Weigelaflorida Bunge A.DC. 的开花动态和访花者,在显微镜下观测柱头和花粉的形态及花粉-胚珠比,用TTC法测定锦带花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锦带花的花粉活力在开花时达70%以上,且能维持3d,之后明显下降.锦带花的柱头在开花3h后多数呈白色、二裂、具可授性,柱头的可授期持续2~3d.柱头与花药之间有5.3±0.9mm的空间距离,自然条件下难于自花授粉.开花当天7:00~10:00之间访花者最丰富,开花第2天访花者减少,开花第3天时访花者更少.在锦带花上记录到的访花者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其中,熊蜂和蜜蜂是主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访花者 传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 被引量:31
10
作者 贾林 陆金健 +2 位作者 周文雅 施佳杰 沃兴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研究桔梗多糖(PPS80)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桔梗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0,200,400mg/(kg.d))和盐酸左旋咪唑(LMS)阳性组。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d)... 研究桔梗多糖(PPS80)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桔梗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0,200,400mg/(kg.d))和盐酸左旋咪唑(LMS)阳性组。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于给药治疗1周后利用称重法检测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桔梗多糖能明显增加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提高血清中IL-2和TNF-α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桔梗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多糖 免疫增强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锥种源幼林光合特性日变化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蒋燚 李志辉 +1 位作者 朱积余 姜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7,共5页
采用英国生产的LCPRO+全自动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以10个种源红锥幼林叶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光合特性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红锥种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上午10:00(主峰值)和下午17... 采用英国生产的LCPRO+全自动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以10个种源红锥幼林叶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光合特性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红锥种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上午10:00(主峰值)和下午17:30(次峰值)表现出2个峰值;其净光合速率在2个峰值时间段中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产生原因是自身的气孔限制因子;红锥种源的胞间CO2浓度为不规则"W"型,以清早为最高,不同种源的最小值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10个种源的生长性状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性(其中树高、材积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胸径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性正相关)。在以木材收获量为主要目标的人工林经营中,应选择材积量和净光合速率最大的博白和浦北红锥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射干的耐阴性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魏胜利 王文全 +1 位作者 秦淑英 樊仲亮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了探讨桔梗和射干的耐阴性 ,采用黑色遮荫网遮荫 ,设置了 5种光强处理 (各处理透光率分别为 :对照10 0 %、T1:75 %、T2 :6 5 %、T3 :5 0 %、T4:2 5 % ) ,对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分蘖数、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 为了探讨桔梗和射干的耐阴性 ,采用黑色遮荫网遮荫 ,设置了 5种光强处理 (各处理透光率分别为 :对照10 0 %、T1:75 %、T2 :6 5 %、T3 :5 0 %、T4:2 5 % ) ,对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分蘖数、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参数 (Fv/Fm值 )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射干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强 ,适当的遮荫有利于射干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光合速率的增加 ,在透光率为 71.4 5 %的光照条件下其总生物量最高 ,为较耐阴的植物 ;而桔梗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差 ,遮荫会导致其分蘖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减少 ,日平均光合速率的下降 ,生物量以全光为最大 ,为喜阳植物 ,但其对轻微的遮荫处理 (T1和T2 处理 )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射干 耐阴性 黑色遮荫网 光强处理 透光率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尾菜的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邵美妮 李天来 +2 位作者 徐树军 曲波 范海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22-2723,共2页
综述了牛尾菜的形态特征、分布与生长习性、利用价值、栽培方法以及牛尾菜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引种驯化,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牛尾菜 资源 开发 研究现状 人工栽培 引种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对高血糖小鼠短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杰 籍保平 +2 位作者 何计国 李晔 张晓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25-528,共4页
目的:研究桔梗醇提物对高血糖ICR小鼠短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链脲菌素尾静脉注射得到高血糖模型小鼠,分别以桔梗醇提物、格林苯脲或水进行灌胃,观察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水平、外源胰岛素敏感性和内源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桔梗醇提物对高血糖ICR小鼠短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链脲菌素尾静脉注射得到高血糖模型小鼠,分别以桔梗醇提物、格林苯脲或水进行灌胃,观察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水平、外源胰岛素敏感性和内源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短期服用桔梗醇提物能缓解高血糖小鼠因葡萄糖刺激的血糖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桔梗醇提物明显降低了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桔梗醇提物可以增加外源胰岛素作用效果,但不能改变内源胰岛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高血糖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山矾花头香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余爱农 谭志斗 甘华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用 60H型硅胶吸收刚采摘的鲜山矾花的头香成分 ,用无水乙醚洗脱 ,高纯氮吹出乙醚浓缩 ,所得的鲜山矾花的头香成分浓缩液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 ,共鉴定出 2 2个化合物 ,其中所鉴定的鲜山矾花的头... 用 60H型硅胶吸收刚采摘的鲜山矾花的头香成分 ,用无水乙醚洗脱 ,高纯氮吹出乙醚浓缩 ,所得的鲜山矾花的头香成分浓缩液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 ,共鉴定出 2 2个化合物 ,其中所鉴定的鲜山矾花的头香成分的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 91 2 0 %。它们是 :w (双花醇 ) =2 5 0 1%、w(反式 氧化芳樟醇 ) =6 2 4%、w(顺式 氧化芳樟醇 ) =1 0 8%、w(L 芳樟醇 ) =18 98%、w (紫丁香醇 ) =2 3 7%、w(紫丁香醛 ) =0 5 6%、w(月桂醇 ) =0 2 5 %、w(氧化橙花醇 ) =3 0 9%、w(乙苯 ) =2 0 0 %、w(2 ,6 二甲基 3 ,7 辛二烯 2 ,6 二醇 ) =10 17%、w(3 ,4,5 三甲氧基甲苯 ) =7 3 5 %、w (4 甲基 2 ,6 二叔丁基 4 羟基 2 ,5 环己二烯 1 酮 ) =1 0 9%、w(2 ,6 二叔丁基对苯醌 ) =0 41%、w(2 ,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 =2 61%、w(3 ,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苄醇 ) =0 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矾花 头香成分 研究 香料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桔梗无机元素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忠明 王强 +1 位作者 曹磊 张卫兵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1-196,共6页
【目的】对国内桔梗主产地的桔梗样品中的无机元素进行测定,以实现对国内桔梗主产地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国内6大桔梗主产地的45个桔梗样品中14种无机元素(K、Na、Fe、Mg、Zn、Mn... 【目的】对国内桔梗主产地的桔梗样品中的无机元素进行测定,以实现对国内桔梗主产地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国内6大桔梗主产地的45个桔梗样品中14种无机元素(K、Na、Fe、Mg、Zn、Mn、Ca、Cu、Al、As、B、Ba、Cd和H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的特征值对方差的贡献率、各元素在每一主成分(PCs)载荷的正负对所采集的桔梗样品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PCA分析优筛出一个四因素的最佳模型,该优筛模型解释了各产地桔梗中14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内在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所采集的桔梗样品的亲缘关系及其地域性分布特征规律.因此,以14种无机元素含量为主成分分析对象,采用PCA分析法对国内主产地桔梗食用资源不同产地样品进行聚类评价,可实现对国内桔梗主产地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结论】该方法将对桔梗的产地判别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桔梗组织培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京姬 吴基日 +2 位作者 严一字 吴松权 李美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65-3565,3572,共2页
以MS和N6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成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以桔梗的叶片、茎段和根段为外植体,探索通过诱导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的路子。结果表明:在添加0.5 mg/L NAA和1.0 mg/L 6-BA的MS和N6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时,能诱导胚状体... 以MS和N6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成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以桔梗的叶片、茎段和根段为外植体,探索通过诱导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的路子。结果表明:在添加0.5 mg/L NAA和1.0 mg/L 6-BA的MS和N6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时,能诱导胚状体并直接分化出小苗;以茎段为外植体时,部分细胞团通过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另一部分细胞团中长出愈伤组织;以根段为外植体时只长出愈伤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2,4-D的培养基上只长出愈伤组织,不直接分化出小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组织培养 胚状体 培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苷D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茂山 吴敬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93-296,共4页
为检测桔梗皂苷D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利用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以0.5、0.75、1mg/mL桔梗皂苷D(PD)处理,测定培养液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实时... 为检测桔梗皂苷D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利用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以0.5、0.75、1mg/mL桔梗皂苷D(PD)处理,测定培养液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动脉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同时进行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实验。结果表明:PD能显著增大细胞培养液NO浓度(P<0.01),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减少VCAM-1和ICAM-1分子的表达(P<0.01)及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P<0.01)。说明PD能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桔梗皂苷D 氧化损伤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 DC Polysaccharid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2
19
作者 RUAN Zheng ZHOU Quan-cheng +1 位作者 DENG Ze-yuan YIN Yu-long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287,共5页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PAl)C)root was taken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o extract polysaccharide.On the base of single factor tests(extraction time,extraction temperature,liquid-solid ratio,solvent pH value and NaC...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PAl)C)root was taken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o extract polysaccharide.On the base of single factor tests(extraction time,extraction temperature,liquid-solid ratio,solvent pH value and NaCl concentration),the study conclud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of PADC polysaccharide,which are liquid-solid ratio,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Then through central-composite test design,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concluded as liquid-solid ratio 34.43,extraction time 89.83 min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52.47℃.By means of validation experiments,the adequacy of this model was confi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配施对桔梗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艳玲 杨本凤 +1 位作者 孙万慧 尹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53-3254,3257,共3页
[目的]研究氮钾配施对桔梗品质的影响,为桔梗的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氮钾配施条件下,在施氮肥0~210 kg/hm2和施钾肥0~315 kg/hm2时,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桔梗中多糖和总皂苷含... [目的]研究氮钾配施对桔梗品质的影响,为桔梗的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氮钾配施条件下,在施氮肥0~210 kg/hm2和施钾肥0~315 kg/hm2时,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桔梗中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增加。当施用氮肥210 kg/hm2、钾肥315 kg/hm2时,桔梗中多糖、总皂苷含量最高,分别为22.08%、8.73%。[结论]一定水平的氮钾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桔梗品质,该研究为桔梗的栽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氮钾配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