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青蒿素的国际化之路及其启示
1
作者 田静 蔡仲 邹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5,共5页
复方青蒿素疗法以中国传统医药为灵感源泉,借助现代制药技术,成功实现了抗疟药物的创新性突破。它的国际化认证与推广对防控全球疟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复方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明确疗效,但是它进入国际市... 复方青蒿素疗法以中国传统医药为灵感源泉,借助现代制药技术,成功实现了抗疟药物的创新性突破。它的国际化认证与推广对防控全球疟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复方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明确疗效,但是它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抗疟并非一路坦途。复方青蒿素的国际化经历了利用“转译”推动复方蒿甲醚的国际认证、征募行动者加快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自主研发、践行正确义利观扩展青蒿素抗疟的这三个阶段。这一过程不仅让中国自主研发的复方青蒿素转变成一种国际认可的抗疟药,而且为我国新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复方疗法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短板约束及重要举措 被引量:1
2
作者 完颜素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1,共12页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优势,同时也要认清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在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国际投资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约束。对此,本文提出推进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立完备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强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监管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2,共15页
以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外生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而儒家文化和高管海外背景则在上述关系... 以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外生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而儒家文化和高管海外背景则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功效。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治理功效主要是通过改善信息质量和降低代理成本这两条途径得以发挥,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外部审计质量较低、自愿性信息披露更充分、未投保董责险、管理层权力大以及国有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检验发现,A股纳入MSCI后通过约束社会责任报告的印象管理行为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并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MSCI新兴市场指数 社会责任报告 印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双重劣势”: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最优区分视角
4
作者 周翔 吴冠华 孙锐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2,共17页
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面临来源国劣势和新进劣势共同作用所带来的“双重劣势”挑战,为突破“双重劣势”,数字企业必须拟定有效的国际化创新战略,在“差异化”和“合法性”之间取得平衡。本文以TikTok进军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为例,运用最优... 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面临来源国劣势和新进劣势共同作用所带来的“双重劣势”挑战,为突破“双重劣势”,数字企业必须拟定有效的国际化创新战略,在“差异化”和“合法性”之间取得平衡。本文以TikTok进军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为例,运用最优区分理论提炼出了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战略演化模型。研究发现:数字企业通过反应式协同平衡数字平台的差异化与合法性进而突破“新进劣势”,借助前瞻式协同平衡数字平台的差异化与合法性进而打破“来源国劣势”,最终占领国际市场。研究结论从最优区分视角为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企业 国际化 最优区分 新进劣势 来源国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基于A股纳入MSCI指数的准自然实验
5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8,共18页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积极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这种负向关系。研究还发现,在企业处于管理层短视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以及非国有公司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机构调研频率两个渠道影响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积极性进而遏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负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关键审计事项 文本语调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与建设重点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晓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 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重点是如何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透明、流动性强、有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并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资本市场 结构性改革 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 被引量:8
7
作者 邹新月 张锦鸿 张友泽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0,共7页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路径,具体可阐释为金融国际化之路、金融市场化之路、金融开放化之路和金融法治化之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协作是中国特色金融体...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路径,具体可阐释为金融国际化之路、金融市场化之路、金融开放化之路和金融法治化之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协作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通过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要素将进一步生成与集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大大提升,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将高质量做好,经典的“三元悖论”将得到有效调和,金融强国坚实的法治保障将加快筑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有助于切实学懂、弄通、做实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路线图,也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国际化 金融市场化 金融开放化 金融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挑战与路径安排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磊 张静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全球贸易是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催化剂。当今世界贸易多元化不断强化,发达经济体依然是全球经济重要动力源,但以“金砖国家”、东盟及部分南美中亚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为全球贸易格局调整注入新动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 全球贸易是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催化剂。当今世界贸易多元化不断强化,发达经济体依然是全球经济重要动力源,但以“金砖国家”、东盟及部分南美中亚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为全球贸易格局调整注入新动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迭代发展,促成数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新亮点;以制造业为载体的技术贸易已成各国抢占全球贸易竞争制高点;在贸易多元化趋势下,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全球贸易发展新舞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直面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我国超大经济与贸易体量、强大工业制造能力以及持续壮大的贸易“朋友圈”等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优势,而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地位与我国经贸体量匹配度低,“工业型”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遇阻,人民币跨境结算尚存障碍。推动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高质量开放,夯实“工业型”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制度配套,已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工业型”货币国际化道路 离岸人民币市场 人民币跨境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作用与前景 被引量:23
9
作者 陆岷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作为生产的关键要素,其市场化配置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数字人民币(DC/EP)作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处于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位置,其不仅标志着支付系统的一大进步,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作为生产的关键要素,其市场化配置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数字人民币(DC/EP)作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处于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位置,其不仅标志着支付系统的一大进步,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文在分析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和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数字人民币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核心观点。揭示了数字人民币在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中的潜在价值,针对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对数字人民币在经济体系中作用的理解、推动数字人民币数据要素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科技 区块链 数字经济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中国金融安全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从来 费正晖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历经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引发了开放引致国家金融安全风险的担忧。应从“状态”和“能力”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安全,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历程和现...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历经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引发了开放引致国家金融安全风险的担忧。应从“状态”和“能力”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安全,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历程和现状出发,对资本市场开放与中国金融安全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统筹开放与安全,既要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稳步、有序、审慎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使开放水平与自身金融安全能力相匹配,又要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以强化货币主权安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以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促进金融安全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金融安全 渐进式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国际化如何影响企业内部人机会主义减持——基于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兴华 李嘉雯 丁瑞馨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72,共2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2018年A股被纳入MSCI指数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企业内部人机会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2018年A股被纳入MSCI指数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企业内部人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内部人机会主义减持,这一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是通过降低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程度抑制了内部人机会主义减持。具体而言,分析师和媒体在A股被纳入MSCI指数后发挥了外部监督效应,促使公司提升信息透明度,内部人的信息优势因此被削弱。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对机会主义减持的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于机会主义减持的监督作用在提升企业价值上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的以上结论从国际化视角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MSCI指数 机会主义行为 内部人减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P-VAR模型的中美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维国 李湛 +1 位作者 尧艳珍 李永武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9,共7页
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 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效应的Granger因果关系,探寻各股票市场变动的Granger原因。研究表明:(1)各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内部风险溢出普遍高于市场间风险溢出,危机时期美股对A股市场的风险溢出较大;(2)2011年与2018年各股票市场之间风险溢出较大,其中2015年和2018年A股为主要的风险溢出方,其他时间内美三大股指为主要风险溢出方;(3)在5%的显著性下,除SPX和IXIC之间的动态净溢出效应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之外,其他各市场动态净溢出效应均互为Granger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资本市场风险溢出 TVP-VAR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走出去”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简尚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高水平“走出去”对于中国推动债券市场和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球金融治理话语权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走出去”成效不强,与评级机构服务质量和资本实力不强、债券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高水平“走出去”对于中国推动债券市场和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球金融治理话语权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走出去”成效不强,与评级机构服务质量和资本实力不强、债券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偏弱、海外市场开放环境屏障、国际评级市场垄断有关。推进本土评级机构高水平“走出去”,需充分考虑其战略价值和正外部性,营造强力外部支持环境,包括从国家层面加强战略重视,加大财政、资本等资源支持,优化行业监管环境,深化债市和人民币国际化建设等;本土评级机构则应加强以评级技术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建设,合理谋划“走出去”空间布局,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业务对外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差距与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
14
作者 周羽中 张诗含 +1 位作者 张晓萍 宦锦瑶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在逆全球化和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针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行为的离散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期望差距与母国市场卷入的理论框架,认为期望差距导致了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差异化的母国市场卷入行为。基于以上逻辑,... 在逆全球化和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针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行为的离散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期望差距与母国市场卷入的理论框架,认为期望差距导致了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差异化的母国市场卷入行为。基于以上逻辑,本文通过对2009~2022年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期望落差与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呈U型关系;在制度距离比较大、母国市场潜力更高或政治关联程度更强的企业中,期望落差对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的影响都将增强。异质性检验发现:期望落差与企业母国市场卷入之间的关系在母国行业垄断程度较低、企业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逆向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双循环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期望落差 外向型制造企业 母国市场卷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逆向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中介市场国际化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西平 张毅 +1 位作者 史兵 张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9-22,共4页
分析了体育中介市场国际化的成因及市场特征。研究表明 :体育中介市场已经跨跃了国界 ,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争夺也日益激烈。同时还指出 ,我国中介机构存在着数量少、市场范围窄、市场法规及运行不规范、主体不信任等问题。由此提出... 分析了体育中介市场国际化的成因及市场特征。研究表明 :体育中介市场已经跨跃了国界 ,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争夺也日益激烈。同时还指出 ,我国中介机构存在着数量少、市场范围窄、市场法规及运行不规范、主体不信任等问题。由此提出完善我国中介行业应采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介 市场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何金旗 张瑞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波动 货币政策 SVAR模型 利率市场化改革 SDR 金融市场 货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岸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贤旺 秦凤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共13页
近年来中国采用了较进取的政策来推广人民币在国际中使用。历史经验说明,成为一种全球性货币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个活跃的离岸市场。事实上,一般迹象已确认了离岸市场将人民币推向世界舞台所扮演的角色。然而,不应过分夸大离岸市场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采用了较进取的政策来推广人民币在国际中使用。历史经验说明,成为一种全球性货币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个活跃的离岸市场。事实上,一般迹象已确认了离岸市场将人民币推向世界舞台所扮演的角色。然而,不应过分夸大离岸市场的贡献。离岸市场提供了实验货币全球化使用的初始平台,同时,人民币在海外的接受程度最终不仅取决于国内外的经济实力,也有赖于地缘政治因素。由于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比较小,它不足以直接影响中国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变革进度。一个组织有序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将是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它不可能将人民币的全球地位抬高至超越合乎其经济和政治特质的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更可能坚守一贯的渐进主义来改革国内金融市场。中国在推进离岸与在岸金融中心的同时可致力于国际金融业务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市场 货币国际化 在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影响研究——基于香港离岸市场双重功能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学刚 邓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利用2014年8月1日—2015年4月17日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香港离岸汇率数据,基于VAR模型,研究了香港离岸市场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影响的方向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人民币离岸汇率贬值而在岸即期汇率却在升值;离岸汇率波动幅... 利用2014年8月1日—2015年4月17日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香港离岸汇率数据,基于VAR模型,研究了香港离岸市场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影响的方向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人民币离岸汇率贬值而在岸即期汇率却在升值;离岸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在岸即期汇率。汇率的影响方向为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传递。研究结论对于评估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防范人民币国际化对境内经济冲击风险以及加强离岸市场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艺术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敦广 刘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置身于产业浪潮中的艺术产业要按市场规律进行产业运作,就应以务实兼具前瞻性的眼光,实施国际化、民族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三步战略;市场风云变幻,艺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已近在眼前,它值得注意,更期待得以解决。
关键词 艺术产业 创新 市场 国际化 民族特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巴曙松 叶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6,共7页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逐步让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连续流动和交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离岸循环机制,包括流出、流通和回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为促进人民币流出境外创造了条件,我们需要...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逐步让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连续流动和交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离岸循环机制,包括流出、流通和回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为促进人民币流出境外创造了条件,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人民币境外实现自循环,进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民币 国际化 离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