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内含子结构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徐国飞 刘坤鹏 +1 位作者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从南海产的帝王芋螺(Conus imperialis)、玉女芋螺(Conus virgo)和大理石芋螺(Conus marmoreus)等3种芋螺的基因组DNA中,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克隆,克隆得到8条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全序列,其中,帝王芋螺4条、玉女芋螺2条、... 从南海产的帝王芋螺(Conus imperialis)、玉女芋螺(Conus virgo)和大理石芋螺(Conus marmoreus)等3种芋螺的基因组DNA中,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克隆,克隆得到8条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全序列,其中,帝王芋螺4条、玉女芋螺2条、大理石芋螺2条,并分析其内含子序列特征、分子进化与食性之间的关系。对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序列结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其内含子的系统进化树。克隆到的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内含子长度为139~1010 bp,而GT或TG二核苷酸简单重复序列(单元)均位于内含子末端,表明A-超家族芋螺毒素内含子区可能存在插入/缺失现象。研究首次在帝王芋螺、玉女芋螺和大理石芋螺中克隆出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完整基因序列,表明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受到食性的影响,阐述该超家族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分子进化机制。此外,同一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中的内含子具有保守性,可作为特异引物设计的依据,从其他不同种类的芋螺及其个体中发现更多的新芋螺肽氨基酸序列,将为后续人工合成和新药研发提供大量的新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超家族芋螺毒素 内含子 简单重复序列 系统进化树 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螺毒素lt1c的重组表达及镇痛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曾夏芸 +1 位作者 强媛媛 任政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lt1c是从信号芋螺毒管中发现的一种A超家族毒素多肽,为深入研究其功能,采用pTRX表达系统将lt1c与硫氧还蛋白基因进行融合,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后,通过超声破碎、亲和层析、酶切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最终得到目的蛋白。组织水平的青蛙... lt1c是从信号芋螺毒管中发现的一种A超家族毒素多肽,为深入研究其功能,采用pTRX表达系统将lt1c与硫氧还蛋白基因进行融合,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后,通过超声破碎、亲和层析、酶切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最终得到目的蛋白。组织水平的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活性研究表明,重组表达的lt1c在6μmol/L浓度下,30 min内完全抑制肌肉的收缩,且其作用可逆。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发现,lt1c能够抑制热板疼痛模型小鼠的舔足反应,提示A超家族芋螺毒素lt1c可能具有一定的镇痛活性。该研究为筛选新的多肽镇痛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超家族毒素 芋螺毒素 重组表达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