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一种植物花瓣、籽、果实或果皮中的原花青素主要单体和低聚体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植物中原花青素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十一种植物样品分别经85%乙醇超声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分析其中...对十一种植物花瓣、籽、果实或果皮中的原花青素主要单体和低聚体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植物中原花青素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十一种植物样品分别经85%乙醇超声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分析其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4)、原花青素A_(2).结果表明,在所选色谱条件下,十一种植物中都能检出原花青素单体或低聚体,且含量以原花青素低聚体为主.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种类最多,六种原花青素单体和低聚体均有检出;其次是玫瑰花瓣、花生红衣,分别检出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两种原花青素单体和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4)、原花青素A_(2)三种低聚体;蓝莓、核桃仁、黑枸杞和紫甘蓝除检出一种原花青素单体外,蓝莓和核桃仁中三种原花青素低聚体均有检出,而黑枸杞和紫甘蓝只检出了原花青素B_(2)和原花青素B_(4)两种低聚体;红皮土豆皮和紫薯皮中仅检测到了原花青素低聚体;火龙果皮和红辣椒中原花青素单体和低聚体种类少,含量低.此外,葡萄籽和皮、花生红衣和花生仁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其原花青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不同植物中原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原花青素种类和含量也不同.原花青素在不同植物中分布情况、组成差别和含量上的差异,为植物原花青素的构效关系研究及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为探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cyanidins of lotus seedpod,LSOPC)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测定金属离子、高糖和高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LSOPC对体外AGEs的抑制率...为探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cyanidins of lotus seedpod,LSOPC)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测定金属离子、高糖和高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LSOPC对体外AGEs的抑制率,以及固定比例法评价LSOPC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复配物对体外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生理环境下,AGEs体外孵育最适反应时间为35 d,LSOPC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值。不同质量浓度的金属离子(Cu^(2+)、Fe^(2+)、Zn^(2+)、Ca^(2+)、Mg^(2+)、Al^(3+)、Sn^(2+))对体外AGEs生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u^(2+)和Fe^(2+)在模拟体系中AGEs生成的促进作用最强,但和LSOPC一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他5种金属离子对AGEs生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但对LSOPC对AGEs的抑制作用几乎无影响。在高糖高蛋白反应体系中,发现LSOPC在高糖、高蛋白以及单独高蛋白情况下,抑制效果最差。LSOPC与EGCG复配有协同抑制AGEs效果,并且在LSOPC与EGCG质量浓度比为2∶1时最佳。展开更多
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纯度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制备工艺,并对产物进行了HPL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流速0.5 m L/min、洗脱流速1.0 m L/min、洗脱液20%和40%乙醇溶液,解吸后得到的原花青素纯度...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纯度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制备工艺,并对产物进行了HPL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流速0.5 m L/min、洗脱流速1.0 m L/min、洗脱液20%和40%乙醇溶液,解吸后得到的原花青素纯度分别为98.7%和86.2%;此外,不同的收集方式也可得到不同纯度的原花青素;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的纯化物均为低聚体原花青素,20%乙醇纯化物的主要成分为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A型原花青素三聚体,40%乙醇纯化物的主要成分为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A型原花青素四聚体。展开更多
文摘对十一种植物花瓣、籽、果实或果皮中的原花青素主要单体和低聚体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植物中原花青素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十一种植物样品分别经85%乙醇超声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分析其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4)、原花青素A_(2).结果表明,在所选色谱条件下,十一种植物中都能检出原花青素单体或低聚体,且含量以原花青素低聚体为主.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种类最多,六种原花青素单体和低聚体均有检出;其次是玫瑰花瓣、花生红衣,分别检出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两种原花青素单体和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4)、原花青素A_(2)三种低聚体;蓝莓、核桃仁、黑枸杞和紫甘蓝除检出一种原花青素单体外,蓝莓和核桃仁中三种原花青素低聚体均有检出,而黑枸杞和紫甘蓝只检出了原花青素B_(2)和原花青素B_(4)两种低聚体;红皮土豆皮和紫薯皮中仅检测到了原花青素低聚体;火龙果皮和红辣椒中原花青素单体和低聚体种类少,含量低.此外,葡萄籽和皮、花生红衣和花生仁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其原花青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不同植物中原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原花青素种类和含量也不同.原花青素在不同植物中分布情况、组成差别和含量上的差异,为植物原花青素的构效关系研究及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文摘为探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cyanidins of lotus seedpod,LSOPC)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测定金属离子、高糖和高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LSOPC对体外AGEs的抑制率,以及固定比例法评价LSOPC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复配物对体外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生理环境下,AGEs体外孵育最适反应时间为35 d,LSOPC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值。不同质量浓度的金属离子(Cu^(2+)、Fe^(2+)、Zn^(2+)、Ca^(2+)、Mg^(2+)、Al^(3+)、Sn^(2+))对体外AGEs生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u^(2+)和Fe^(2+)在模拟体系中AGEs生成的促进作用最强,但和LSOPC一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他5种金属离子对AGEs生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但对LSOPC对AGEs的抑制作用几乎无影响。在高糖高蛋白反应体系中,发现LSOPC在高糖、高蛋白以及单独高蛋白情况下,抑制效果最差。LSOPC与EGCG复配有协同抑制AGEs效果,并且在LSOPC与EGCG质量浓度比为2∶1时最佳。
文摘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纯度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制备工艺,并对产物进行了HPL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流速0.5 m L/min、洗脱流速1.0 m L/min、洗脱液20%和40%乙醇溶液,解吸后得到的原花青素纯度分别为98.7%和86.2%;此外,不同的收集方式也可得到不同纯度的原花青素;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的纯化物均为低聚体原花青素,20%乙醇纯化物的主要成分为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A型原花青素三聚体,40%乙醇纯化物的主要成分为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A型原花青素四聚体。